鼓山為霖和尚餐香錄卷上

關燈
得。

    既生滅變易不得。

    則永吾現前。

    與諸佛衆生山河國土。

    同一體性。

    無二無别。

    靈然湛然。

    如如不動。

    如此。

    又薦拔個甚麼。

    隻把一枝無孔笛。

    特向人間缭亂吹。

    卓拄杖雲。

    吽吽。

    下座。

     程門許氏陳氏。

    為童男明壽祈福。

    求大悲忏。

    飯僧請上堂。

    觀音一片老婆心。

    救護閻浮願力深。

    等視群生如一子。

    須知處處現全身。

    豎拂子雲。

    觀世音菩薩來也。

    應以三乘人天得度者。

    悉皆現身而為說法。

    求長壽得長壽。

    求富饒得富饒。

    求官位得官位。

    乃至求佛果得佛果。

    一切所求。

    若不果遂者。

    不得為大悲心也。

    隻如衆生能感之心。

    與觀世音菩薩慈悲心地。

    畢竟是同是别。

    聞性圓明無内外。

    把手相将入普門。

    擊拂子雲。

    珍重。

     大悲忏三年圓滿上堂。

    觀音大士。

    不肯冷坐普陀岩上。

    乃撺身入三界火宅中。

    東喚東應。

    西喚西應。

    如鐘受扣。

    似谷答響。

    不爽毫發。

    蓋度生之願。

    廣大無盡耳。

    池心宇道友。

    普為天下。

    祈緻升平。

    乃募衆修大悲忏法。

    三年告滿。

    凡四衆人等。

    各施資财。

    敷陳供養。

    乃至若見若聞。

    發一念信心。

    一瞻一禮者。

    皆攝入菩薩無緣慈中。

    承其庥蔭。

    受其度脫。

    不惟外難不侵。

    亦複内障漸盡。

    何也。

    以衆生悲仰之心。

    即菩薩慈悲之心。

    衆生舉念處。

    菩薩全體出現。

    不前不後。

    不一不異。

    隻如山僧。

    今日高登曲錄。

    因齋慶贊。

    觀世音又在甚麼處。

    喝一喝雲。

    一聲遍入諸人耳。

    諸人耳在一聲中。

    露裸裸兮赤灑灑。

    十方何處不圓通。

    蓦召大衆雲。

    一齊作禮。

    便下座。

     徐太孝善友請上堂。

    為父飯僧。

    資冥福于既往。

    為母禮忏。

    祝遐壽于将來。

    可謂兩彩一賽也。

    然二者皆起于孝之一念。

    儒以孝為天經地義。

    佛以孝為戒。

    故雲大孝釋迦尊。

    積因成正覺。

    是世出世間。

    皆本于孝也。

    祇如這一念孝。

    又從什麼處起。

    若也識得起處。

    則知千佛萬佛。

    同一父母。

    而佛佛無窮。

    千壽萬壽。

    同一法身。

    而壽壽無盡。

    如或不然。

    堂中活佛方花甲。

    定省溫凊仔細看。

     優婆夷姜法智。

    禮忏求戒。

    請上堂。

    罪性不在内。

    不在外。

    不在中間。

    忏個什麼。

    壇場非戒。

    白四羯磨非戒。

    問清淨教威儀非戒。

    又受個什麼。

    這裡具得一隻眼。

    譬如獅子出窟。

    百獸潛蹤。

    杲日升空。

    千林失白。

    始可謂真受戒。

    真忏悔也。

    且道。

    具底是甚麼眼。

    夜半日頭紅。

    照破三千界。

    任他無事人。

    塵中得自在。

     優婆夷弟子胡益淨。

    設齋請上堂。

    僧問。

    衆生受佛戒。

    即入諸佛位。

    如何是佛位。

    師雲。

    汝即今在甚麼處。

    進雲。

    隻在這裡。

    師雲。

    原來卻是衆生。

    師乃雲。

    以心持戒。

    以戒持心。

    是心是戒。

    是戒是心。

    以心念佛。

    以佛念心。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如是持戒。

    即入佛位。

    如是念佛。

    直登上品。

    隻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又作麼生。

    畢竟水須朝海去。

    到頭雲定覓山歸。

    擊拂子下座。

     佛誕日。

    心覺庵主請上堂。

    僧問。

    諸佛未出世。

    人人鼻孔撩天。

    出世後。

    為什麼杳無消息。

    師雲。

    現成公案。

    進雲。

    雲門剛要一棒打殺。

    為是雪屈。

    為是酬恩。

    師雲。

    也是賊過後張弓。

    僧禮拜。

    師乃舉。

    大慧禅師浴佛示衆雲。

    毗藍園裡未曾生。

    雙林樹下何曾滅。

    不生不滅見瞿昙。

    眼中又是重添屑。

    師雲。

    大慧老人隻解添屑。

    要且不解出屑。

    山僧今日為他出卻去也。

    毗藍園裡任渠生。

    雙林樹下任渠滅。

    生滅熾然事本常。

    海底泥牛嚼生鐵。

    蓦召大衆雲。

    莫道鼓山看孔着楔。

    下座。

     善男子管世民世貴。

    設齋請上堂。

    僧問。

    世尊四十九年。

    未曾說一字。

    如何是世尊底佛法。

    師雲。

    青山青綠水綠。

    進雲。

    千七百則。

    盡屬葛藤。

    如何是祖師底佛法。

    師雲。

    綠水綠青山青。

    進雲。

    今日和尚升座。

    毒鼓雷轟。

    如何是和尚底佛法。

    師雲。

    青山青山。

    綠水綠水。

    進雲。

    學人則不然。

    師雲。

    汝作麼生。

    進雲。

    面前自有通霄路。

    不許時人亂撒沙。

    師便打。

    師乃雲。

    有為法中。

    有時日歲月。

    故壽量有盡。

    無為法中。

    無時日歲月。

    故壽量無盡。

    今日善男子管世民世貴。

    為老母李氏七旬初度。

    飯僧請法。

    用申慶贊。

    且道。

    說有為法耶。

    說無為法耶。

    舉拂子召大衆雲。

    見麼。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滿衣。

    擊一擊。

    下座。

     無盡上人。

    剃度設齋。

    請上堂。

    僧問。

    德山雲。

    及盡去也。

    直得三世諸佛口挂壁上。

    請問和尚。

    如何是及盡底事。

    師雲。

    三十棒趕出三門外去。

    進雲。

    有一人呵呵大笑。

    未審笑個甚麼。

    師雲。

    我也不知。

    進雲。

    識得此人。

    參學事畢。

    如何是此人。

    師良久。

    進雲。

    某甲不恁麼道。

    師雲。

    汝作麼生。

    進雲。

    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師雲。

    好個門外漢。

    僧禮拜。

    師乃雲。

    無盡上人。

    年七十有五。

    兒孫濟濟。

    頤指如意。

    一朝深悟浮幻。

    矢志出家。

    諸子孫輩。

    挽留不可。

    遂同送到鼓山。

    剃度納戒。

    可謂火中蓮花。

    不易得也。

    須知出家者。

    學無為法。

    無為法中。

    無老少無遲速。

    所以羅睺羅。

    七歲出家。

    證阿羅漢果。

    脅尊者八十歲出家。

    亦證阿羅漢果。

    可見得之在人。

    不在年也。

    大衆且道。

    無為法作麼生學。

    還委悉麼。

    二時展缽家常事。

    未許他人易得知。

     結夏。

    建州檀林道友。

    為師祝壽設齋。

    請上堂。

    師拈拄杖雲。

    祇這個。

    本來無形段。

    醜貌百千般。

    特地為拈出。

    牛頭尾上。

    安有人提得去。

    促無量劫。

    為一刹那。

    延一刹那。

    為無量劫。

    魔宮虎穴。

    任意安居。

    酒肆淫坊。

    随緣放曠。

    如或不然。

    但願蠟人似冰潔。

    長年坐斷白雲中。

    卓拄杖下座。

     孝男林太鼎。

    為故考文若居士。

    誕日首七設齋。

    請上堂。

    福城文若林居士。

    父子積善世其家。

    一朝托疾忽告終。

    見聞無不生悲歎。

    七日以前居士死。

    七日以後居士生。

    生時既已無所生。

    死時亦複何曾死。

    識得不生不死人。

    無邊生死一時盡。

    生死盡處即翻身。

    何妨在在常遊戲。

    奉觐彌陀諸聖衆。

    黃金台上聞妙法。

    當處果滿菩提圓。

    無佛世界而作佛。

    孝子太鼎以至孝。

    請我升座說此法。

    普願法界諸衆生。

    一時同入法性海。

    喝一喝。

    下座。

     孝子林太鼎請上堂。

    孝子林太鼎。

    奉薦故考文若居士。

    請僧轉讀華嚴法華楞嚴圓覺諸經圓滿。

    适值諸佛歡喜衆僧自恣之辰。

    特申表忏。

    仍請山僧升座。

    不免重宣一遍。

    華嚴雲。

    華藏世界所有塵。

    一一塵中見法界。

    如是則盡大地衆生。

    生死去來。

    全體法界。

    更何有生死之可言。

    法華雲。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如何是一乘法。

    滿缽和羅飯。

    普供十方僧。

    首楞嚴雲。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如虛空花。

    本無所有。

    此見及緣。

    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白雲投壑盡。

    青嶂倚空高。

    圓覺雲。

    有大陀羅尼門。

    名為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菩提涅槃。

    及波羅蜜。

    教授菩薩任大。

    也須從地起更高。

    争奈有天何。

    複雲。

    上來稱揚如是大法功德。

    伏願。

    林文若居士。

    三障肅清。

    二嚴備具。

    觐諸佛于一念。

    剖大經于一塵。

    普共含生。

    齊成佛道。

     左都督洪公秀宗居士。

    設齋請上堂。

    教中道。

    得人身難。

    值佛法難。

    生信心難。

    又雲。

    豪貴學道難。

    以豪貴之人。

    多迷聲色。

    不厭苦本。

    所以學道為難。

    且道。

    學甚麼道大道。

    豈不見僧問趙州和尚。

    如何是道。

    州雲。

    門外的。

    僧雲。

    不問這個道。

    州雲。

    問甚麼道。

    僧雲。

    大道。

    州雲。

    大道透長安。

    大衆。

    若識得趙州舌頭落處。

    則知舉世茫茫。

    南來北往。

    步步踏着。

    處處是長安。

    時時觐天子。

    安邦輔國。

    坐緻太平。

    如或不然。

    試看日用憑誰力。

    擎天拄地總由他。

    擊拂子。

    下座。

     徒弟純祉智雲。

    薦濟宗上人。

    請上堂。

    師拈拄杖。

    召大衆雲。

    生也這個。

    這個不生。

    鐵牛眠古路。

    死也這個。

    這個不死。

    石馬驟清風。

    不生不死也這個。

    這個能生能死。

    青山常舉步。

    白日不移輪。

    卓一卓雲。

    即将這個。

    奉為新寂比丘濟宗。

    蠲除三障。

    具足二嚴。

    伏願。

    正眼豁開。

    直達歸元之路。

    迷雲吹散。

    高超勝義之天。

    即生滅而證真常。

    轉塵勞而成正覺。

    又卓一卓。

    下座。

     靈石監院履玄。

    同衆法眷。

    及省會福清陳何郭魏林周敖趙陳曾衆位檀護。

    請上堂。

    靈石乃福清福地。

    寂祖祖庭。

    廢興有時。

    運當來複。

    曹師首創。

    衆徒繼述。

    弟兄一志。

    莫不人人以興複為念。

    故能感動衆位護法檀越。

    傾心護持。

    特請山僧開法。

    山僧自顧。

    人微德薄。

    不足為此山增重。

    苦口力辭者數矣。

    而僧衆檀護。

    願力益堅。

    毋容推诿。

    既事不獲已。

    隻得冒昧。

    祗承期金像寶殿落成之日。

    當為一撾石鼓。

    重振祖風。

    俾人人知有自己腳跟下一段大事。

    可見佛祖出世。

    建法幢立宗旨。

    終不徒然也。

    祇如今日。

    山僧祗承一句。

    又作麼生。

    拈拄杖卓一卓雲。

    萬般存此道。

    一味信前緣。

    又卓一卓。

    下座。

     師到寶善。

    滄溟上座率衆請上堂。

    山僧到寶善。

    已二十日了也。

    四方缁素。

    摩肩錯趾。

    競來供養。

    終日口吧吧地。

    葛藤不少。

    今日滄溟衆上座。

    遠自延平來。

    敬陳香積。

    高敷法座。

    考鐘伐鼓。

    虔請說法。

    又添一番狼藉。

    雖然。

    喚什麼作法說。

    又作麼生說。

    卻請木上座。

    為諸人通個消息。

    拈拄杖卓一卓雲。

    拄地撐天唯這個。

    春來秋往不抽枝。

    當陽拈出無人識。

    卻憶頭陀一笑時。

    又卓一卓。

    下座。

     師到龍山上堂。

    僧問。

    特為法門增顯耀。

    溯流千裡訪同參。

    即今曲錄高登踞。

    大衆誠聆一指南。

    師豎拂雲。

    聞麼。

    進雲。

    已知趨向路。

    歸家又若何。

    師雲。

    上座即今在甚麼處。

    僧便喝。

    師雲。

    好喝。

    進雲。

    恁麼則歸源無二路。

    方便有多門。

    師喝雲。

    喚甚麼作方便。

    進雲。

    可謂石鼓真燈賴有續。

    曹源一派遍支那。

    師雲。

    且歸位着。

    僧問。

    佛因大事說法華。

    多寶如來虛半席。

    今日重登獅子座。

    開權顯實事如何。

    師雲。

    适來已八字打開了也。

    進雲。

    屴崱峰頭六種動。

    龍山耀古複輝今。

    師雲。

    不妨道着。

    師乃雲。

    山僧昔年。

    忝與龍山和尚。

    同參天童老人法席。

    當時即有共振古風之約。

    迄今垂三十載矣。

    龍山久已丕顯宗風。

    化行宇内。

    而山僧方僻處海隅。

    跛跛挈挈。

    殊愧不似。

    今日得得入山。

    瞻禮道範。

    共話疇昔。

    足慰平生。

    又承監院兩序敦請升座。

    既辭不克。

    不免借婆衫子拜婆年。

    大衆還知麼。

    法運陵夷。

    真人罕遇。

    晚近知識。

    競共出頭。

    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子細撿點将來。

    總是棄金擔麻。

    唯有龍山。

    聳壑昂霄。

    巋然崛起。

    不堕衆數。

    實謂希有。

    且道。

    龍山有甚長處。

    莫是得太白不傳之秘訣。

    興翠岩久廢之叢林麼。

    莫是平生持為法為人之志。

    在處建無作無為之功麼。

    莫是智如鹙子。

    辨似滿慈麼。

    似則也似。

    是則未是。

    畢竟如何。

    良久雲。

    天生一片無瑕玉。

    安用雕文始見奇。

    複雲。

    适來龍山和尚。

    舉壽昌師翁大好山公案。

    興善雲好。

    壽昌雲不好。

    好與不好。

    端的在什麼處。

    大衆要知麼。

    夜半正明。

    天曉不露。

    久立衆慈。

    伏惟珍重。

     靖藩固山王公諱大用。

    奉薦太夫人郎氏。

    請上堂。

    今日乃固山王公。

    為太夫人郎氏小祥之期。

    特入山飯僧修薦。

    請山僧升座。

    舉唱宗乘。

    用資覺地。

    夫人壽越古稀。

    榮膺一品。

    子孫濟濟。

    福祿源源。

    世間種種雲大備矣。

    然而死生晝夜之理。

    必洞然于心。

    了無疑惑。

    今日因齋慶贊。

    不免重為舉似。

    也要大家知有。

    還知麼。

    生從何來。

    火裡青蓮朵朵開。

    死從何去。

    長江日夜向東注。

    來者既已無所來。

    去者究竟何所去。

    去來來去總如如。

    是則名為大幻住。

    所以雲。

    譬如大幻師。

    幻出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十法界中。

    四聖六凡。

    殊形異狀。

    萬别千差。

    總是幻出的男女。

    若識得彼大幻師機括所在。

    則不為諸幻相所惑。

    雖現聖現凡。

    而聖凡不能系。

    示生示死。

    而生死不能拘。

    出沒往來。

    得大自在。

    敢問大衆。

    幻師機括。

    畢竟在什麼處。

    蓦拈拄杖。

    卓三下雲。

    權挂垢衣雲是佛。

    卻莊珍禦複名誰。

    又卓一卓。

    下座。

     冬至日。

    溫陵黃孔固文學。

    同玄文上座。

    為師慶壽。

    設齋請上堂。

    僧問。

    古者道。

    諸佛出世。

    及與涅槃。

    總不出刹那際。

    未審和尚壽量。

    還在刹那際裡。

    為别有生機一路。

    師卓拄杖。

    進雲。

    恁麼則同坑無異土也。

    師雲。

    獨有阇黎。

    不在其數。

    進雲。

    學人不恁麼。

    師雲。

    汝作麼生。

    進雲。

    中九下七。

    諸佛數不出。

    師雲。

    何曾出得。

    進雲。

    和尚還出得麼。

    師便打。

    進雲。

    何曾出得。

    師雲。

    更要一棒。

    僧禮拜。

    僧問。

    和尚五十以前為人。

    即不問。

    正當五十。

    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

    師雲。

    也好與一棒。

    進雲。

    頂門突出摩醯眼。

    照破三千及大千。

    師雲。

    隻恐不恁麼。

    師乃雲。

    諸佛出世。

    及與涅槃。

    總不出刹那際三昧。

    須知此刹那際。

    三世諸佛。

    曆代祖師。

    以及蠢動含靈。

    總在裡許。

    出出沒沒。

    自古及今。

    無一人出得。

    若也出得。

    一任天下橫行。

    生佛位中。

    牢籠他不得。

    其或不然。

    來年更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卓拄杖一下。

    複雲。

    群陰剝盡一陽回。

    無位真人恁麼來。

    垢面蓬頭人不識。

    寒梅雪裡一枝開。

    且道。

    此人在刹那際裡耶。

    不在裡耶。

    卓拄杖雲。

    天風伐石鼓。

    大地又聞雷。

    複卓拄杖雲。

    珍重。

     溫陵信官張諱良奕。

    同夫人黃氏。

    酬願祈福。

    請上堂。

    廓然無聖。

    觌體現前。

    實無功德。

    百福具備。

    攪長河為酥酪。

    變大地作黃金。

    種種莊嚴。

    受用不盡。

    不從别處得來。

    盡自個中流出。

    且如何是個中事。

    喝一喝。

    複雲。

    自心善願自心發。

    自心功德自心求。

    但得自心長不昧。

    生生福慧永無休。

     蘇載瞻居士。

    施浴鍋飯僧。

    請上堂。

    僧問。

    古有十六開士。

    随例入浴。

    各各悟道去。

    未審他悟個什麼。

    師雲。

    今日蘇居士請汝沐浴。

    進雲。

    振衣無别物。

    入水見長人。

    師雲。

    切勿露手腳。

    進雲。

    手腳不濕。

    師雲。

    又拖泥帶水。

    僧問。

    靈源一滴水。

    浴此無垢人時如何。

    師雲。

    今日正開浴。

    進雲。

    既不洗塵。

    亦不洗體。

    中間安然。

    又作麼生。

    師雲。

    不妨恁麼洗。

    進雲。

    雖然。

    隻浴得這個。

    未審那個還受浴麼。

    師雲。

    這個那個是什麼。

    僧禮拜。

    師乃雲。

    一火功成雙鐵镬。

    滿煎香水浴僧伽。

    身心垢膩從頭洗。

    洗盡身心見阿爺。

    還有與麼人麼。

    若有。

    則不須?陀悟因。

    安用古靈揩背。

    人人汗衫脫落。

    個個全體優遊。

    不唯諸垢并消。

    無垢一時洗卻。

    今日蘇載瞻居士一鋪功德。

    可謂不浪施矣。

    如或不然。

    香水海中。

    彌滿清淨。

    普請大衆。

    趁時随例浴去。

     雲太紳善友。

    病中求忏。

    飯僧請上堂。

    昔維摩诘。

    示疾毗耶離城。

    諸來問疾者。

    因以身病。

    廣為說法。

    諸仁者。

    是身無常無強。

    無力無堅。

    速朽之法。

    不可信也。

    渠恁麼道。

    隻要諸人識得是妄耳。

    洞山不安。

    有僧問雲。

    和尚病。

    還有不病者麼。

    山雲有。

    僧雲。

    不病者。

    還來看和尚否。

    山雲。

    老僧看他有分。

    渠恁麼道。

    隻要諸人識得是真耳。

    拈拄杖召大衆雲。

    唯有這個。

    不屬真。

    不屬妄。

    非病。

    非不病。

    且道。

    這個是甚麼。

    春秋渾不涉。

    枯榮豈得該。

    世世為根本。

    蓮花火裡栽。

    卓一卓。

     富沙鄭謝邵潘衆護法道友。

    為師慶壽。

    請上堂。

    今日乃富沙衆位護法檀信。

    師僧道友。

    特赍錦章香供入山。

    為山僧慶壽。

    富沙桑梓之地。

    諸公桑梓之人。

    不免說些桑梓的話。

    無相身中有相身。

    刹那不住自新新。

    軒轅甲子循環數。

    數盡塵沙也未真。

    且道。

    如何是真。

    豎拂子雲。

    鴛鴦繡出從君看。

    不把金針度與人。

    擊拂子。

    下座。

     紫雲還一耆德。

    七旬初度。

    齊己上人請上堂。

    四大為身。

    歲月為壽。

    四大必壞。

    無實性也。

    歲月易往。

    不少住也。

    況人生壽屆古稀。

    以至期頤者。

    千百什一而已。

    紫雲還一本公。

    以慈修身。

    善入佛慧。

    壽古稀矣。

    徒孫齊己請山僧法施。

    蓋欲以法供養。

    喚甚麼作法。

    先佛世尊雲。

    身從無相中受生。

    識得這無相的。

    便識得自己真身。

    肇法師雲。

    江河競注而不流。

    識得這不流的。

    便識得自己真壽。

    真身不壞。

    遍法界以彌綸。

    真壽不遷。

    盡劫石而常住。

    雖然如是。

    猶是止啼之說。

    不可謂本法上。

    有恁麼說話也。

    如何是本法。

    良久雲。

    洎乎錯下注腳。

     開明上人設齋請上堂。

    舉世茫茫皆客作。

    不知衣裡有明珠。

    為求衣食傭貧裡。

    子細看來也大愚。

    今日綻開衣線。

    揭出明珠。

    普示諸人去也。

    舉拂子雲。

    見麼。

    古今常雨寶。

    永濟于昏衢。

    擊拂子。

    下座。

     佛成道日慶城寺戒子雪光雪心卉林予霖信生潤逸靈源。

    設齋請上堂。

    僧問。

    未離兜率。

    已降王宮。

    未出母胎。

    度人已畢。

    因甚麼又在雪山。

    睹明星悟道。

    師雲。

    隻為汝不薦。

    進雲。

    一睹明星開正眼。

    如何是正眼。

    師雲。

    龍眼核。

    進雲。

    恁麼則昔日雪山。

    今朝和尚。

    師雲。

    禮拜了歸位。

    又僧問。

    妄無自性。

    全體即真。

    因甚世尊又道。

    衆生以妄想執着。

    而不證得。

    師雲。

    待離卻妄想。

    執着。

    即向汝道。

    進雲。

    舍妄歸真時如何。

    師雲。

    莫妄想進雲。

    恁麼則雲收霧卷家家月。

    樹倒藤枯處處秋。

    師雲。

    又妄想也。

    師乃雲。

    釋迦老子。

    未睹明星以前。

    衆生成佛已竟。

    既睹明星之後。

    卻雲一切衆生。

    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以妄想執着。

    而不證得。

    從此三千餘年。

    帶累兒孫。

    奔南走北。

    參禅的參禅。

    受戒的受戒。

    修因的修因。

    證果的證果。

    反又隔了一重。

    忽有個漢。

    聞恁麼道。

    撩起便行。

    向星未睹。

    眼未開時。

    一觑觑透。

    直教釋迦老子無開口處。

    無展拓處。

    亦不分外。

    如或不然。

    不免向他背後。

    立聽其處分。

    參禅須教實參。

    受戒須教實受。

    因若不實果必虛也。

    雖然如是。

    隻如今日現前大衆。

    各各披衣執具。

    眼睜睜地。

    耳曆曆地。

    意了了地。

    聽山僧曲錄床上。

    說黃道白。

    這一段風光。

    且道。

    是未睹明星以前耶。

    既睹明星以後耶。

    良久雲。

    将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靈虛慧林二上人。

    送米到山請上堂。

    今日靈虛慧林二上人。

    在建甯縣。

    募化齋米。

    送到鼓山。

    供養大衆。

    須知有三種不易。

    一化者不易。

    二施者不易。

    三受者不易。

    化者施者不易則固是。

    受者如何不易。

    亦有三種。

    為諸人點出。

    一者烹以不熱火。

    二者盛以無底缽。

    三者納以空如來藏。

    三種具備。

    則能植檀那淨福。

    增佛祖慧命。

    日用萬兩黃金。

    亦不分外。

    如或不然。

    二時上堂。

    切須照顧。

    不得咬破他家一粒米。

     福省城守信官黃諱燕贊為太夫人張氏。

    求福酬願請上堂。

    親恩罔極。

    佛力無邊。

    能孝于親。

    則能感于佛。

    蓋佛心親心。

    人子之心。

    皆同一體。

    以一體故。

    所以消厄難于至危。

    增福算于至大。

    感應道交。

    其捷如響。

    正當今日。

    所願從心。

    因齋慶贊一句。

    又作麼生。

    母子同心歸正覺。

    生生福祿愈高崇。

    珍重。

     薦雲太紳道人上堂。

    三緣和合而幻生。

    這個不生。

    四大各離而幻滅。

    這個不滅。

    不生不滅底。

    離生滅底。

    不可得生滅底。

    離不生不滅底。

    亦不可得。

    故華嚴經雲。

    一切法無生。

    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

    諸佛常現前。

    須知現前底佛非是外有相佛。

    乃當人自己本源自性天真佛也。

    即以如是佛。

    度雲太紳。

    出生死海。

    登涅槃岸。

    生生常作津梁。

    處處同為法侶。

     方伯何公為公郎太觀。

    求福壽飯僧請上堂。

    土饒果碩。

    源遠流長。

    鳳生丹穴。

    玉出昆岡。

    所以大福德人。

    發大福德心。

    修大福德行。

    感大福德胤。

    蓋心大福大。

    因真果真。

    今日本省大方伯何公為公郎太觀。

    飯僧求增福壽。

    一句作麼生。

    父子天真妙葉處。

    恒沙性德自綿綿。

     玄生上座求戒設齋請上堂。

    昔世尊臨涅槃。

    誡饬弟子。

    依四念處住。

    以戒為師。

    末法出家者。

    如稻麻竹葦。

    不知四念處為何事。

    戒為何物。

    佛法之衰。

    有由然矣。

    今日玄生上座入山。

    求戒請升座。

    不免拈出布施大衆。

    何者四念處。

    謂身受心法。

    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得此四念。

    則不住生死。

    觀身真淨。

    觀受真樂。

    觀心真常。

    觀法真我。

    得此四念。

    則不住涅槃。

    既不住生死。

    又不住涅槃。

    此無所住處。

    即是當人放身命處。

    何者以戒為師。

    衆生無始以來。

    背覺合塵。

    念念攀緣。

    心心造業。

    若無戒法辔勒其心。

    将無畔涯。

    不知抵止。

    所謂攝心名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實成佛之基本也。

    故經雲。

    汝等比丘。

    于我滅後。

    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

    如闇遇明。

    貧人得寶。

    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

    若佛住世。

    無異此也。

    凡出家者。

    能遵佛遺誡。

    依四念處住。

    又能以戒為師。

    雖則現生不能悟道證果。

    自然世世不落惡道。

    生生不失人身。

    再出頭來。

    一聞千悟。

    定不虛也。

    雖然如是。

    更須知心體離念。

    念處何施。

    自性無非。

    戒從何立。

    如是則雖終日持戒。

    而無戒相可持。

    終日念處。

    而無念相可立。

    寂寥于萬化之域。

    動用于一虛之中。

    能如是用心。

    可謂真佛弟子。

    真報佛恩也。

    伏惟。

    大衆深自勉勵。

    珍重。

     慧修上人請上堂。

    昔日僧問馬祖雲。

    和尚為甚麼道即心即佛。

    祖曰。

    為止小兒啼。

    曰啼止後如何。

    祖曰非心非佛。

    曰除此二種人來。

    如何指示。

    祖曰。

    向伊道不是物。

    曰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

    祖曰。

    且教伊體會大道。

    大衆。

    古德為人言不浪發。

    此是無漸次中漸次。

    今日快便難逢。

    為諸人一一頌出。

    即心即佛。

    為止兒啼。

    粗餐一頓。

    了忘百饑。

    非心非佛。

    兒啼已止。

    奪卻匕箸。

    休糧方美。

    除是二人。

    向道不物。

    離相超名。

    剜心剖腹。

    其中人來。

    教會大道。

    澗底魚遊。

    林間鵲噪。

    召大衆雲。

    面目分明。

    各自證取。

     弟子陳等榮同室鄭傳願。

    預修功德請上堂。

    求福者多。

    求道者少。

    強欲論道。

    卻成不了。

    雖然如是。

    了也這個。

    不了也這個。

    且道。

    這個是什麼。

    舉拂子雲。

    此是無盡福德藏。

    今日為君親說破。

    擊拂子。

    下座。

     傳璧傳禅二上人。

    求戒請上堂。

    寒山道無嗔即是戒。

    心淨即出家。

    我性與你合。

    一切法無差。

    鼓山道心空即是戒。

    身空始出家。

    本來無一物。

    何處會千差。

    大衆且道。

    與古人相去多少。

    試揀辨看。

     祥光上人。

    設齋請上堂。

    僧問。

    自性本空。

    戒從何有。

    隻如今戒即是。

    不戒即是。

    師雲。

    空中看鳥迹。

    水底數魚蹤。

    僧作持缽勢雲。

    這個是戒非戒。

    師雲。

    未開口前薦取。

    進雲。

    本元自性天真佛。

    非色非空非古今。

    師雲。

    不勞注腳。

    僧禮拜。

    師乃雲。

    空王殿上。

    迥絕行蹤。

    明月堂前。

    暗傳春色。

    于無戒中立戒。

    無定中修定。

    無慧中發慧。

    三學既具。

    萬德乃圓。

    所以道。

    修空花之佛事。

    伏鏡裡之魔軍。

    建水月之道場。

    圓夢中之佛果。

    雖然如是。

    隻如花亡鏡破。

    月落夢惺時如何。

    夜明簾外排班立。

    萬裡讴歌賀太平。

     閻浮庵主請上堂。

    師拈拄杖雲。

    祇這個離相離名。

    非空非色。

    贊不得毀不得。

    是不得非不得。

    喚作佛土上加泥。

    喚作戒無繩自縛。

    喚作心提燈覓火。

    到這裡。

    三世諸佛。

    目瞪口呿。

    曆代祖師。

    望風莫及。

    正恁麼時。

    如何通信。

    靈源深處無人到。

    隻聽數聲幽鳥啼。

     佛誕日信官李太升同夫人周太貴。

    挂幡飯僧祈福請上堂。

    釋迦老子。

    來此世界。

    八千返了也。

    無奈衆生不了。

    所以今又重來。

    入摩耶胎。

    出摩耶胎。

    指天指地。

    四顧稱尊。

    打頭一着。

    已将無盡寶藏。

    一時運出了也。

    但不知衆中誰是領受者。

    後來有個雲門和尚卻雲。

    我當時若見。

    一棒打殺。

    與狗子吃。

    貴圖天下太平。

    琅玡拈雲。

    雲門可謂。

    将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今日适值世尊降誕令辰。

    有信官李太升同夫人周太貴。

    特入山中。

    高挂寶幡。

    廣陳妙供。

    聖凡普會。

    福慧圓修。

    且道。

    與雲門報恩。

    是同是别。

    野色更無山間斷。

    天光直與水相通。

    僧問。

    法身無相。

    報化非真。

    喚甚麼作釋迦老子。

    師雲。

    多了這一問。

    進雲。

    恁麼則寸絲不挂也。

    師雲。

    切忌堕坑落塹。

    進雲。

    快活快活。

    今日撞着這個無面目漢。

    師雲。

    救汝不得。

    進雲。

    罪過罪過。

    師雲。

    好自領去。

     甯化縣弟子巫太禧。

    飯僧請上堂。

    僧問。

    未得的人如何下手。

    師雲。

    失個什麼。

    進雲。

    已得的人如何保任。

    師雲。

    又得個甚麼。

    進雲。

    隐顯幾微無少剩。

    繁與大用體無虧。

    師雲。

    汝試用看。

    僧拟議。

    師便喝。

    僧進語。

    師雲。

    遲了八刻。

    師乃雲。

    曆盡溪灘到此間。

    飯僧求福轉人天。

    善根世世常增長。

    不昧今生般若緣。

    如何是般若緣。

    釋迦老子雲。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舉拂子雲。

    這個是相。

    喚甚麼作非相。

    這個是非相。

    喚什麼作相。

    大衆還見如來麼。

    若也見得。

    則知貪瞋本空。

    福慧本有。

    不從别處得來。

    悉自天真具足。

    若也未見。

    萬劫千生。

    莫教忘卻這個。

    擊拂子。

    下座。

     孝男林太鼎。

    薦考文若居士小祥請上堂。

    清虛之理。

    畢竟無身。

    舉世茫茫無一人。

    理則如是。

    事作麼生。

    黧奴白牯放光明。

    如理如事。

    死生路上無生路。

    不涉事理。

    百尺寒潭清徹底。

    祇将此四轉語。

    奉為孝男林太鼎資薦故考文若居士。

    小祥之期。

    增崇福慧。

    伏願。

    豁開正眼。

    頓破迷關。

    得不生不滅之心。

    了無去無來之理。

    一得真常。

    永不退轉。

     道友池張陳林同徒子雲祥杏林碧昙善慧德泉。

    送雪溪上座靈龛茶毗請上堂。

    雪溪上座。

    居福州開元鐵佛殿有年。

    藉醫術為布施之資。

    假福田為淨土之本。

    今年六十。

    ??疾旬餘。

    付囑後事。

    一一明白。

    乃命沐浴。

    更衣鳴鐘。

    念佛而化。

    可謂頭正尾正。

    因真果真也。

    今日衆道友徒子。

    特奉遺命。

    送龛到山。

    茶毗入塔。

    仍請山僧升座。

    舉唱宗乘。

    用資覺地。

    還知麼。

    生也這個。

    這個不生。

    死也這個。

    這個不死。

    識得不生不死底。

    即識得常生常死底。

    識得常生常死底。

    即識得不生不死的。

    故釋迦老子雲。

    一切法常靜。

    無有起滅相。

    即今萬法生滅。

    熾然作麼生說。

    個無生滅底道理。

    莫是雲當處出生。

    随處滅盡麼。

    莫是生即不生。

    滅即不滅麼。

    莫是生滅去來。

    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麼。

    未在未在。

    畢竟如何。

    良久雲。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即知君不可見擊拂子。

    下座。

     善女人溫今嚴請上堂。

    盡十方世界。

    是故鄉田地。

    盡大地衆生。

    是同體眷屬。

    聖凡不異。

    生死無間。

    今古莫移。

    何以故。

    今古一時。

    生死一體。

    凡聖一心。

    故隻如今日善女人溫今嚴。

    特上鼓山。

    飯僧請法。

    薦拔父母夫主宗親。

    為在裡許。

    不在裡許。

    現前一念離生滅。

    把手同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