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設使搖鈴攜履去。

    看來猶不是良心。

    故昔淩行婆問浮杯曰。

    盡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誰。

    杯曰浮杯無剩語。

    婆曰未到浮杯不妨疑着。

    杯曰别有長處不妨拈出。

    婆哭曰蒼天中更添冤苦。

    杯不語。

    婆曰。

    論不知徧正。

    理不識倒邪。

    為人即禍生。

    南泉聞曰。

    苦哉。

    浮杯被這老婆推折一上。

    婆聞笑曰南泉猶少機關在。

    澄一禅客問曰。

    怎生是南泉猶少機關在。

    婆哭曰可悲可痛。

    複曰會麼。

    一罔措。

    婆曰跂死禅和如麻似粟。

    一舉似趙州。

    州曰。

    我若見臭老婆。

    問教口痖。

    一曰未審怎生問它。

    州便打。

    一曰為甚打某甲。

    州曰似這等跂死禅和不打更待幾時。

    又打。

    婆聞歎曰。

    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

    州令僧問婆。

    如何是趙州眼。

    婆豎起拳頭。

    州聞以偈問曰。

    當機觌面提。

    觌面當機疾。

    報汝淩行婆。

    哭聲何得失。

    婆以偈答曰。

    哭聲師已曉。

    已曉複誰知。

    當時摩竭國。

    幾喪目前機。

    看這婆子隻世間俗婦。

    尚能洞透佛祖心肝。

    海會道人豈可不通宗師血脈。

    若乃肯心頓發。

    誰不丈夫。

    其或因循。

    當面蹉過。

    此公案古來拈提者不少。

    盡謂浮杯受婆子折挫。

    不知婆子為浮杯沉埋。

    至今猶未起在。

    大衆。

    且道可中優劣作麼生分折。

    噫。

    落霞與孤鹜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下座。

     上堂 以拄杖卓一下雲。

    三世諸佛。

    一切聖賢。

    六道四生。

    盡在此拄杖頭上識取根源去。

    會否。

    山藤膽力大如天。

    勘驗人天衆聖賢。

    三十即時趂出去。

    看他幾個解翻騰。

    衆中設有會者請出舉看。

    以拄杖又卓一下曰。

    相見不知已。

    徒勞出世間。

    宗風常浩浩。

    佛日永綿綿。

    晝夜承他力。

    死生賴彼恩。

    此回不悟去。

    一定哭蒼天。

    咄。

     上堂 金銀琉璃珊瑚瑪瑙。

    貴則至貴好則不好。

    大衆還會否。

    若會則直下便是。

    拟議則白蘋芳草。

    所以僧問楊岐如何是佛。

    岐曰三腳驢兒弄蹄行。

    僧曰莫祇這便是否。

    岐曰湖南長老。

    古人頌曰。

    三腳驢兒弄蹄行。

    直透威音萬丈坑。

    雲在嶺頭閑不徹。

    水流澗底太忙生。

    湖南長老如不會。

    行人更在青山外。

    隻如此意甚明。

    大衆宜當透脫。

    不然。

    山僧未免饒舌。

    春風吹起百花香。

    馥郁芬披遍十方。

    一切行人皆動念。

    惟除金色罷思量。

    下座。

     上堂 收。

    山僧於法無挂礙。

    祇欠諸人些禅債。

    今朝一一為酬償。

    要者來支無後悔。

    以拂子打一圓相曰。

    上不似下。

    下卻似上。

    上下打合。

    總不似像。

    會麼。

    将謂有許多債主。

    元來卻無。

    咦。

    孤峰夜半猿啼切。

    皦月攜星拱北辰。

     上堂 素号無明實不明。

    憑條拄杖驗踈親。

    佛祖撞來隻是打。

    看他那個解翻身。

    直須藏身處沒蹤迹。

    沒蹤迹處莫藏身始得。

    作麼生是藏身處沒蹤迹。

    會麼。

    拾得撫掌笑呵呵。

    寒山忘卻來時道。

    珍重。

     上堂 一切佛祖異口同音。

    共唱宗乘。

    各宜谛聽。

    有能聞者出衆舉似。

    老僧塵尾當堂分付。

    不然向第二門頭聽取一頌。

    虛空不自行。

    倒使昆侖走。

    四處無可投。

    藏身於北鬥。

    驚起烏兔飛。

    乾坤兩眉皺。

    野幹盡潛蹤。

    獅子無時吼。

    凡聖齊教立下風。

    彌勒當來續其後。

    珍重。

     上堂 曹溪一派來。

    雲水兩行集。

    畢竟作麼生。

    大事都了畢。

    如其未透。

    但看黃龍心參雲峰悅三年無所得。

    因辭去。

    悅曰汝往依黃蘗心。

    至黃蘗四年不大發明。

    又辭再上雲峰。

    會悅謝世仍止石霜。

    因閱傳燈至僧問多福。

    如何是多福一叢竹。

    福曰一莖兩莖斜。

    僧曰不會。

    福曰三莖四莖曲。

    於此開悟。

    徹見二師用處。

    徑回黃蘗。

    方展具。

    蘗曰子已入吾室矣。

    心踴躍曰。

    大事本來如是。

    和尚何得教人看話頭百計搜尋。

    蘗曰。

    若不教爾如此究尋到無心處自見自肯。

    即吾埋沒汝也。

    師曰。

    大衆。

    且道作麼生是大事了畢。

    良久雲。

    奮然揣出虛空骨。

    驚起須彌折斷腰。

     上堂 師彈指一下雲。

    大衆作麼生會。

    衆無語。

    師曰。

    不會出世師。

    空勞一彈指。

    最無分曉句。

    真是難接嘴。

    倚天長劍逼人寒。

    不是其人徒側耳。

    方知一顆摩尼珠。

    解用須是寒山子。

    下座。

     上堂 昔外道問世尊曰。

    昨日說何法。

    曰說定法。

    外道曰今日說何法。

    尊曰不定法。

    外道曰。

    昨日說定法。

    今日如何說不定法。

    尊曰。

    昨日定。

    今日不定。

    師曰。

    外道相似瞎聾。

    喚鐘作甕。

    世尊潦倒正似連雲推月下西江。

    大衆作麼生。

    複曰。

    昨日說定。

    今日不定。

    相如有病而無症。

    勾惹兒孫奉重多。

    争似龐公仆地。

    靈照女相扶急急如律令。

    若是老僧。

    聊與拄杖。

    何故。

    知恩者少。

    負恩者多。

     上堂 祖師雲。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知色空故心即不生。

    如是則随時着衣吃飯任運過時。

    更有何事。

    然雖如是。

    亦要轉身始得。

    不然依舊似朱頂守空池去也。

    差别門庭作麼生過。

    當知天上有地。

    地下有天。

    憎中有愛。

    愛中有憎。

    不管東三西四。

    要會失後忘前。

    老僧恁麼舉似。

    大衆會麼。

    良久雲。

    拈起虛空尋本有。

    抒乾滄海見真元。

    機關之上觀師利。

    火焰之中看普賢。

    參。

     上堂 舉二僧參見雪峰公案畢曰。

    雪峰峰門易入。

    岩頭岩上希登。

    壁立千仞難近傍。

    誰能同死及同生。

    末後句。

    見如盲。

    祇這是大火坑。

    穿雲士也。

    到此須當審細。

    擭浪客也。

    彼見決。

    要知先。

    紅爐自有真消息。

    一任金鍮是與非。

    下座。

     上堂 昨日有今朝。

    今朝無昨日。

    三世一切佛。

    不會波羅蜜。

    文殊思不來。

    普賢想不及。

    何況參學人。

    安能明得失。

    八臂大那咤。

    高聲連叫屈。

    且道屈個甚麼。

    良久雲。

    初三十一。

    中九下七。

     解制上堂 三月安居。

    九旬禁足。

    不求佛法僧。

    豈為人天福。

    說個願一切衆生同證菩提。

    大似父死呼公哭。

    畢竟作麼生。

    除是波斯能齧镞。

    珍重。

     小參 昨夜三更睡不着。

    翻身爬得烏龜腳。

    世間是個起事精。

    一出伸兮一出縮。

    捉來拷打問原因。

    罪坐靈山黃面人。

    無端把朵昙花弄。

    坑累東西諸有情。

    即今還有不被坑累者麼。

    試道看。

    僧曰和尚請尊重。

    師曰這師僧卻被渠坑累。

    複擊禅床下座。

     小參 因齋慶贊宗風舉。

    吹散迷雲千萬裡。

    本自無生無不生。

    長鲸吞卻須彌嘴。

    三十三天自失驚。

    無端卻把修羅叱。

    惹發修羅起戰争。

    戰輸藏入藕絲裡。

    文殊舉目兩眉攢。

    普賢合掌生歡喜。

    未得勝者免憂。

    已得勝者休喜。

    返覆看渠渠是誰。

    個中何我複何你。

    噫。

    更須知有安樂一句。

    作麼生道。

    海浪從教去潑天。

    虛空送倒休扶起。

     師到鬥峰請升座 師良久曰。

    恁麼是否。

    若是。

    請尊重於斯。

    不會。

    老僧再加榼[木*(天/韭)]。

    若論此事。

    本自分明。

    從上諸聖曲垂方便。

    所以雲。

    天是天。

    地是地。

    山是山。

    水是水。

    男是男。

    女是女。

    僧是僧。

    俗是俗。

    又雲。

    天非天。

    地非地。

    山非山。

    水非水。

    男非男。

    女非女。

    僧非僧俗非俗。

    又雲。

    即天即地。

    即山即水。

    即男即女。

    即僧即俗。

    又雲。

    非天非地。

    非山非水。

    非男非女。

    非僧非俗。

    恁麼也得。

    不恁麼也得。

    恁麼不恁麼總皆得。

    雖然如是。

    更須知有不落此限一句。

    作麼生道。

    噫。

    五宗話到無生處。

    直是須彌暗點頭。

    久立珍重。

     師到書林仙亭庵請升座 拈香竟雲。

    今日十方三世諸佛向香雲蓋上放大光明。

    助宣第一義谛。

    俾一切衆生共證薩婆若海。

    大衆見否。

    若雲見。

    虛空落地成幾片。

    更聞否。

    若雲聞。

    未入維摩不二門。

    豈不知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拟議将來關山萬裡。

    更有緣契者。

    如九龍聚會五虎攢羊。

    五虎攢羊意在乎食。

    九龍聚會意在乎珠。

    設有能于骊龍颔下取珠。

    猛虎口中奪食。

    於此門中即得一橛。

    且道那一橛作麼生。

    噫。

    超方須是英靈子。

    敵聖還他師子兒。

    下座。

     壽昌無明和尚語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