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壽昌無明和尚語錄卷二 住福州鼓山湧泉禅寺嗣法小師元賢重編 師三遷壽昌語錄 開堂 拈香白槌竟。

    師曰。

    第一義且止。

    姑與大衆商量個佛事。

    佛身無為不堕諸數。

    九九八十一。

    六六三十六。

    前三三後三三。

    誰道佛身不具足。

    有罪免罪無福享福。

    須知各有一因緣。

    争怪天堂并地獄。

    所以趙州雲。

    老僧将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

    将一莖草為丈六金身用。

    佛是煩惱煩惱是佛。

    僧曰佛是誰家煩惱。

    州曰與一切人煩惱。

    僧曰如何免得。

    州曰用免作麼。

    從此透得趙州平實禅。

    則一生參學事畢。

    無事珍重。

     上堂 舉龐居士辭藥山。

    山命十禅客相送至門首。

    士指空中雪雲。

    好雪片片不落别處。

    師曰。

    虛空挂雷椎。

    有全禅客曰落在甚麼處。

    師曰不識好惡。

    士打一掌。

    師曰功不浪施。

    全曰居士也不得草草。

    師曰灼然不知痛癢。

    士曰恁麼稱禅客。

    閻羅老子未放你在。

    師曰依公明斷。

    全曰居士作麼生。

    師曰真個鈍置殺人。

    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痖。

    師曰大丈夫殺人須見血。

    師複曰。

    古人舉此總祇要人得個落處。

    好雪片片畢竟落在甚麼處。

    若也恁麼會。

    免使迦葉微笑。

    其或未然。

    達磨依舊面壁去也。

    所以雲。

    靈苗瑞草野父愁耘。

    玉鎖金匙智人不顧。

    千華台座空勞設。

    百寶光明枉費垂。

    何則。

    為它行腳超空劫之前。

    受用出威音之外。

    視諸佛國土猶如空花。

    一大藏教拭瘡疣紙。

    三十三天若一浮漚。

    四大部洲似一遺履。

    於中更複何為者乎。

    衆知識各發大心。

    莫拘小節。

    若然打失下落處。

    頓足搥胸悔不來。

     浴佛上堂 世尊初誕。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周行七步目顧四方。

    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雲門雲。

    我當時若見。

    一棒打殺與狗子吃。

    貴圖天下太平。

    琅琊雲。

    雲門所謂将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時人祇知雲門罵佛。

    若非琅琊。

    冤屈何伸。

    此事如虛空挂劍号令人天。

    寶印臨台指揮龍象。

    全提向上。

    正眼難窺。

    雖佛祖猶且皺眉。

    況魔王安敢肆意。

    化風屏息。

    海嶽翛然。

    要具鐵膽銅肝始解步空捉影。

    一任野狐精岩中脫殼。

    從教水牯牛山下投胎。

    祇如不落因果造化底人。

    作麼生話會。

    良久雲。

    輪王現出真金子。

    灌頂承封自自然。

     上堂 衆知識。

    莫颟顸。

    天非高大海非寬。

    信解海天元是我。

    成仙作佛不相幹。

    所以阿難總持第一。

    不消倒卻門前剎竿。

    及至達磨九年口如磉盤。

    壽昌恁麼舉。

    也是太無端。

    下座。

     觀音誕日上堂 五分真香預已然。

    光明雲起遍三千。

    普熏三世真如際。

    奉祝  當今萬萬年。

    更冀滿朝臣佐合國軍民共樂堯天。

    觀音大士且喜來也。

    某甲有句請問大士。

    實是今日聖誕耶。

    祇如天無蓋地無底。

    一切世界有無情身從何而起。

    道得即共大士七十三八十四。

    道不得未免柱杖道道。

    良久曰。

    先已告過。

    當仁不讓。

    念大士是正法明王。

    且放三十棒。

    珍重。

     上堂 今夜初三。

    明朝十一。

    若問如來禅。

    一切都道畢。

    祖師禅作麼生會。

    中九下七。

    還會麼。

    虛空有路虛空大。

    可惜行人不解行。

    若是有能行上去。

    隻饒佛祖也寒心。

    祇如恁麼道。

    會則直下會去。

    若不會。

    時寒各自珍重。

     上堂 良久曰。

    大衆。

    要似這等過日子。

    不可似這等過時光。

    且道這等是個甚麼。

    若論過日子。

    木人今夜死。

    若論過時光。

    石女哭斷腸。

    間有知音者不在此限。

    下座。

     上堂 法門才開。

    不許去來。

    禅關已閉。

    曷容來去。

    或問於意雲何。

    向道眼橫鼻直。

    會麼。

    會不會。

    行人更在青山外。

     上堂 挂起毗盧印。

    珍藏罔象珠。

    臘月開交去。

    不必用工夫。

    祇與麼。

    别有長處。

    噫。

    感月夜來相照顧。

    承風時往埽遊塵。

    梅花香送禅關裡。

    良久雲。

    向這裡齅着始得。

     上堂 若論此事。

    才涉唇吻便落意思。

    盡是死門俱非活路。

    所以雲。

    恁麼也不得。

    不恁麼也不得。

    恁麼不恁麼總不得。

    依斯透脫。

    自然七縱八橫天回地轉。

    非唯人天慶幸。

    亦乃諸佛贊揚。

    其或未然。

    更聽末後句。

    行雨龍王不免興雲布霧。

    踞地獅子自然嘯月吟風。

    揮尺一下下座。

     上堂 黃莺啼歇楊枝老。

    白雁飛來桂萼傳。

    有問西來玄旨趣。

    不消擎起一空拳。

    會得者黐膠膠住。

    不會底無故含冤。

    棒下承當去也非伶俐。

    喝中透脫得豈解縱橫。

    作麼生始免得諸方簡點。

    咦。

    獅子窟中無異獸。

    象王行處絕狐蹤。

     上堂 藏得真玺者。

    無權不足為貴。

    拾得野草者。

    解用總是堪珍。

    所以會者物物全真貧窮自樂。

    不會頭頭磕着富貴何榮。

    不觀古人乎。

    德山擔籠逞能。

    到龍潭灰飛煙滅。

    香嚴負笈恃有。

    見沩山瓦解氷消。

    不是一番寒徹骨。

    争得梅花撲鼻香。

     上堂 以拄杖卓一下曰。

    一回舉起一回新。

    昨夜三更過孟津。

    蓦然撞着風颠漢。

    三腳驢兒弄蹄行。

    即以拄杖一掴。

    彼不審來因。

    翻身見臨濟大師請決不平。

    濟亦以拄杖趂出曰。

    冤有頭。

    債有主。

    情理難伸。

    任是馬祖快斧。

    藥山利刀。

    莫能劈析。

    縱教雲門舌劍。

    洞山唇鋒。

    也斷不明。

    正所謂劍為不平離寶匣。

    藥因救病出金瓶。

     因事上堂 同風罕會。

    據欵偏逢。

    狹處倒走千乘之駒。

    寬場難藏一塵之蠛。

    各得随宜受用。

    無非妙行難思。

    如實當機直須自契。

    若夫扶掖宗旨。

    一條窮性命何貪。

    但凡叩激己躬。

    萬倍尊榮身不較。

    故宣宗吃黃蘗掌。

    不封粗行沙門。

    獅子承罽王刀。

    永播别傳祖道。

    為得造深步遠。

    自能革故鼎新。

    用大智能不逐是非途轍。

    受重賞罰方知苦樂寒酸。

    縱湊地刀槍莫驚。

    任滿城火焰何懼。

    命根不斷。

    毫厘順逆不甘。

    性相頓空。

    百千生殺何涉。

    馬祖一聲喝。

    百丈三日耳聾。

    黃蘗三頓棒。

    臨濟一生心死。

    若是英靈衲子立成笑具。

    參方正眼卻總難瞞。

    畢竟獨超諸方一句作麼生道。

    良久雲。

    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