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咄。
識甚好惡。
要知向上宗門爪牙。
鮮不爾者。
無他。
見處透脫。
力量充足。
自然水到渠成。
風行草偃。
初不費氣力也。
其或見不透脫。
力量不充。
依牆傍壁。
終無自由分。
一大藏教。
總是療狂子之方書。
苟見徹本元。
狂心頓歇。
自然可發一笑矣。
雖然。
恩大難酬。
永嘉雲。
了即業障本來空。
未了應須償夙債。
深有旨哉。
神光不昧。
萬古徽猷。
入此門來。
莫存知解。
古人之意。
終不教你坐在無魂必死之地。
須知不了之人。
妄認緣塵分别影事。
遺失真性。
流浪生死。
皆知解之咎。
若是超情離見。
洞達本元。
知解不存。
而無幽不燭。
如明眼人。
所見無礙。
而摸象之流。
雖競有多說。
皆可憫耳。
示道侍者 大道隻在目前。
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
不離聲色言語。
言語動用。
了無交涉。
畢竟大道真體。
在什麼處。
看他古來老宿。
提持個事。
如日行空如風吹水。
靈利漢。
一見便見。
不假思惟。
而大道真體。
不間毫發。
所謂。
啐地折曝地斷。
自然不借别人鼻孔出氣也。
佛祖出興。
莫過為爾作個先道。
豈有法可傳授哉。
故曰。
大事替你不得。
小事各自承當。
阿難曰。
将謂世尊。
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
本不相代。
其不然哉。
二祖雲。
我心未安。
乞師安心。
達磨雲。
将心來。
吾與汝安。
二祖雲。
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雲。
與汝安心竟。
政如推門入臼。
若是方鑿圓柄。
則無相應日子矣。
弟子求師易。
師求弟子難。
從上列祖。
於千萬人中。
撈漉一個半個。
何異披沙揀金。
将知真正衲僧。
端不易得。
黃梅會中。
有七百衆。
而衣盂獨付盧行者。
此事豈可粗心。
若是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見勝進者。
心生嫉妬。
皆增上慢之流耳。
決欲究明千聖頂[甯*頁]上一着。
除非具鐵石身心。
有吞佛祖底氣槩。
始堪持論。
豈不見。
大隋參七十餘員善知識。
具大眼目者。
隻有一二。
以此言之。
則弟子求師。
亦不易也。
示琮藏主 佛佛授手。
祖祖相傳。
莫非以心印心。
将法付法。
曾無一毫自外而至者。
唯是氣類相合。
機感相應。
發得出來。
自然出人意表。
蓋本於正因。
不染邪解。
如芬陀利華。
雖生淤泥中。
一點也沾他不着。
然而真性明妙。
本自天然。
一念回光。
便同諸佛。
豈不見。
大梅見馬祖。
隻於即心是佛言下。
便得安樂。
水潦遭一蹈。
遂乃呵呵大笑。
至於雪峰輥球。
俱胝豎指。
是皆向生佛未具已前。
揭示此個無為宗旨。
豈有玄妙密室分付。
疑誤後學者哉。
近世法道不振。
邪解紛然。
各各自謂得上人法。
羅卻千百衆。
胡言漢語。
如病狂相似。
全無愧恥。
而入衆兄弟。
既非正因。
皮下無血。
眼裡無筋。
将謂佛祖之道。
止如此。
遞相沿襲。
蕪穢先宗。
良可大息。
除非宿有靈骨。
不受人謾。
超然颕脫。
不與俱化。
日用應緣。
唯以從上佛祖為标榜。
專一其心。
發弘誓願。
於此生中。
成就百千萬劫。
莫大之事。
親近一個半個真善知識。
入其爐鞴。
受得鉗錘。
鍛煉磨砻。
洞絕瑕颣。
方始是到家時節。
然後随緣任運。
推以及人。
以報佛祖。
庶不虛來人間。
打一轉也。
示胤侍者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其可以有作思惟。
而得之哉。
直須斷卻心思意想。
於一切時中。
豎起脊梁。
卓卓地提持古德一則話頭。
善自消息。
放教精精靈靈。
不堕在昏沉掉舉處。
則廓徹靈通。
凝然湛寂。
更不起第二念。
所以道。
不與諸法作對。
便是無诤三昧。
永嘉雲。
亦無人亦無物。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若也粗心。
便謂得大安樂。
正是大病。
先聖目之。
為解脫深坑。
有氣息底。
終不坐在這裡。
真淨雲。
活[褒-保+公][褒-保+公]明落落。
拈便起把便撲。
直下似俊鷹快鹞。
其肯打死兔耶。
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虎步龍驟。
神号鬼泣。
明眼漢沒窠臼。
截鐵斬釘。
移星換鬥。
僧問國師。
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國師雲。
與我過淨缾來。
僧度與淨缾。
國師雲。
卻安舊處着。
又理前問。
國師雲。
古佛過去久矣。
擊石火閃電光。
構得構不得。
未免喪身失命。
豈似如今一等認驢前馬後。
以為極則。
提得一件。
便從頭穿鑿注解說将去。
豈知有宗門向上事耶。
且作麼生是宗門向上事。
咄。
隻許老胡知。
不許老胡會。
聲前領旨。
猶迷顧鑒之端。
句後明宗。
尚昧識情之表。
絲毫系念。
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羁鎖。
要須如獅子王。
哮吼一聲。
直使狐狸野幹。
悉皆屏迹。
方可作本分道流。
若是随群逐隊。
醉色沉聲。
一味踈狂。
謾神吓鬼。
到處逢人。
亂呈懵袋道。
我能我解。
将他古人好言句。
都看壞了。
從而教人遞相欺诳。
淩滅宗風。
真是地獄種子也。
爾輩後生。
趁色力強健。
快須決擇教明白。
見此等人。
便合敬而遠之。
政不必與較得失也。
但念從無量劫來。
於生死海中。
頭出頭沒。
今幸為人。
遭逢聖教。
既披法服。
粗稱沙門。
試觀他釋迦老子。
出胎修道。
成佛度生。
所有法門。
自何而起。
自滅度後。
大法東漸。
諸祖疊興。
提持正印。
甚生标格。
隻如道未離兜率。
已降王宮。
未出母胎。
度人已畢。
又雲。
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
於是二中間。
未嘗說一字。
且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種種行相。
作麼生消遣。
到者裡。
一法不明。
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
世界峥嵘。
忽若一息不來。
便登鬼錄。
前路漫漫。
未知何往。
良可痛心。
故先德以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切切於懷。
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大事已明。
如喪考妣。
豈有閑情。
安為
識甚好惡。
要知向上宗門爪牙。
鮮不爾者。
無他。
見處透脫。
力量充足。
自然水到渠成。
風行草偃。
初不費氣力也。
其或見不透脫。
力量不充。
依牆傍壁。
終無自由分。
一大藏教。
總是療狂子之方書。
苟見徹本元。
狂心頓歇。
自然可發一笑矣。
雖然。
恩大難酬。
永嘉雲。
了即業障本來空。
未了應須償夙債。
深有旨哉。
神光不昧。
萬古徽猷。
入此門來。
莫存知解。
古人之意。
終不教你坐在無魂必死之地。
須知不了之人。
妄認緣塵分别影事。
遺失真性。
流浪生死。
皆知解之咎。
若是超情離見。
洞達本元。
知解不存。
而無幽不燭。
如明眼人。
所見無礙。
而摸象之流。
雖競有多說。
皆可憫耳。
示道侍者 大道隻在目前。
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
不離聲色言語。
言語動用。
了無交涉。
畢竟大道真體。
在什麼處。
看他古來老宿。
提持個事。
如日行空如風吹水。
靈利漢。
一見便見。
不假思惟。
而大道真體。
不間毫發。
所謂。
啐地折曝地斷。
自然不借别人鼻孔出氣也。
佛祖出興。
莫過為爾作個先道。
豈有法可傳授哉。
故曰。
大事替你不得。
小事各自承當。
阿難曰。
将謂世尊。
惠我三昧。
不知身心。
本不相代。
其不然哉。
二祖雲。
我心未安。
乞師安心。
達磨雲。
将心來。
吾與汝安。
二祖雲。
覓心了不可得。
達磨雲。
與汝安心竟。
政如推門入臼。
若是方鑿圓柄。
則無相應日子矣。
弟子求師易。
師求弟子難。
從上列祖。
於千萬人中。
撈漉一個半個。
何異披沙揀金。
将知真正衲僧。
端不易得。
黃梅會中。
有七百衆。
而衣盂獨付盧行者。
此事豈可粗心。
若是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見勝進者。
心生嫉妬。
皆增上慢之流耳。
決欲究明千聖頂[甯*頁]上一着。
除非具鐵石身心。
有吞佛祖底氣槩。
始堪持論。
豈不見。
大隋參七十餘員善知識。
具大眼目者。
隻有一二。
以此言之。
則弟子求師。
亦不易也。
示琮藏主 佛佛授手。
祖祖相傳。
莫非以心印心。
将法付法。
曾無一毫自外而至者。
唯是氣類相合。
機感相應。
發得出來。
自然出人意表。
蓋本於正因。
不染邪解。
如芬陀利華。
雖生淤泥中。
一點也沾他不着。
然而真性明妙。
本自天然。
一念回光。
便同諸佛。
豈不見。
大梅見馬祖。
隻於即心是佛言下。
便得安樂。
水潦遭一蹈。
遂乃呵呵大笑。
至於雪峰輥球。
俱胝豎指。
是皆向生佛未具已前。
揭示此個無為宗旨。
豈有玄妙密室分付。
疑誤後學者哉。
近世法道不振。
邪解紛然。
各各自謂得上人法。
羅卻千百衆。
胡言漢語。
如病狂相似。
全無愧恥。
而入衆兄弟。
既非正因。
皮下無血。
眼裡無筋。
将謂佛祖之道。
止如此。
遞相沿襲。
蕪穢先宗。
良可大息。
除非宿有靈骨。
不受人謾。
超然颕脫。
不與俱化。
日用應緣。
唯以從上佛祖為标榜。
專一其心。
發弘誓願。
於此生中。
成就百千萬劫。
莫大之事。
親近一個半個真善知識。
入其爐鞴。
受得鉗錘。
鍛煉磨砻。
洞絕瑕颣。
方始是到家時節。
然後随緣任運。
推以及人。
以報佛祖。
庶不虛來人間。
打一轉也。
示胤侍者 真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為智。
其可以有作思惟。
而得之哉。
直須斷卻心思意想。
於一切時中。
豎起脊梁。
卓卓地提持古德一則話頭。
善自消息。
放教精精靈靈。
不堕在昏沉掉舉處。
則廓徹靈通。
凝然湛寂。
更不起第二念。
所以道。
不與諸法作對。
便是無诤三昧。
永嘉雲。
亦無人亦無物。
大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若也粗心。
便謂得大安樂。
正是大病。
先聖目之。
為解脫深坑。
有氣息底。
終不坐在這裡。
真淨雲。
活[褒-保+公][褒-保+公]明落落。
拈便起把便撲。
直下似俊鷹快鹞。
其肯打死兔耶。
真不掩僞。
曲不藏直。
虎步龍驟。
神号鬼泣。
明眼漢沒窠臼。
截鐵斬釘。
移星換鬥。
僧問國師。
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國師雲。
與我過淨缾來。
僧度與淨缾。
國師雲。
卻安舊處着。
又理前問。
國師雲。
古佛過去久矣。
擊石火閃電光。
構得構不得。
未免喪身失命。
豈似如今一等認驢前馬後。
以為極則。
提得一件。
便從頭穿鑿注解說将去。
豈知有宗門向上事耶。
且作麼生是宗門向上事。
咄。
隻許老胡知。
不許老胡會。
聲前領旨。
猶迷顧鑒之端。
句後明宗。
尚昧識情之表。
絲毫系念。
三途業因。
瞥爾情生。
萬劫羁鎖。
要須如獅子王。
哮吼一聲。
直使狐狸野幹。
悉皆屏迹。
方可作本分道流。
若是随群逐隊。
醉色沉聲。
一味踈狂。
謾神吓鬼。
到處逢人。
亂呈懵袋道。
我能我解。
将他古人好言句。
都看壞了。
從而教人遞相欺诳。
淩滅宗風。
真是地獄種子也。
爾輩後生。
趁色力強健。
快須決擇教明白。
見此等人。
便合敬而遠之。
政不必與較得失也。
但念從無量劫來。
於生死海中。
頭出頭沒。
今幸為人。
遭逢聖教。
既披法服。
粗稱沙門。
試觀他釋迦老子。
出胎修道。
成佛度生。
所有法門。
自何而起。
自滅度後。
大法東漸。
諸祖疊興。
提持正印。
甚生标格。
隻如道未離兜率。
已降王宮。
未出母胎。
度人已畢。
又雲。
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
於是二中間。
未嘗說一字。
且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
種種行相。
作麼生消遣。
到者裡。
一法不明。
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
世界峥嵘。
忽若一息不來。
便登鬼錄。
前路漫漫。
未知何往。
良可痛心。
故先德以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切切於懷。
大事未明。
如喪考妣。
大事已明。
如喪考妣。
豈有閑情。
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