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直指卷之中
關燈
小
中
大
一念居士 編
經論指歸
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财童子海會大衆發十大願至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惟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已經無數劫普于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随衆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于煩惱大苦海中拔濟衆生令其出離皆得生于極樂世界。
法華經雲聞是經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生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得菩薩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偈雲。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楞嚴經大勢至白佛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若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淨土。
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曰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衆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大無量壽經雲佛告彌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不退菩薩往生極樂國土諸小行菩薩不可稱計又不但我國為然十方世界無量大菩薩衆盡念阿彌陀佛願往阿彌陀佛國土。
十六觀經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乎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大品經雲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佛乎。
護口經說有一惡鬼形像醜惡身出猛焰口出蛆蟲舉聲号哭東西馳走是時滿足羅漢問曰汝宿何罪今受此苦餓鬼答曰吾往昔時曾作沙門出一惡言阻他修善今遭此苦尊者還閻浮提誡諸比丘凡見人修毫發善事隻宜歡喜贊助勿令毀逆不成吾堕惡類以來數千萬劫受苦設使脫得鬼形複入地獄爾時餓鬼說此語已号哭投地如大山崩聞斯之語實可寒心此鬼出一惡言尚遭多劫之苦何可障人拜佛念佛哉。
寶積經雲高聲念佛魔軍退散。
文殊般若經雲衆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佛國。
寶王論雲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猶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群疑論雲問名字性空不能诠說諸法教人專稱佛号何異說食充饑乎答若言名字無用不能诠諸法體亦應喚水火來故知筌蹄不空魚免斯得問因何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一香栴檀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香又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弦其音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
大智度論雲佛是無上法王諸大菩薩以為法臣諸臣所尊重者惟佛法王也有一菩薩自念往昔謗般若堕惡道受無量苦複經無量劫來雖修餘行不能得出苦海後遇善知識教念阿彌陀佛即得滅除罪障超生淨土我今應當禮酬阿彌陀佛何以故父母親友人天王等不能度我出離苦海惟阿彌陀佛願力攝受是以得出苦海偈雲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得為現身故我歸命禮又雲佛世一老人求出家舍利佛不許佛觀此人曩劫采樵為虎所逼上樹失聲念南無佛有此微善遇佛得度獲羅漢果籲一稱其名尚得解脫況終身念佛乎。
金剛經科儀雲野狐尚聽百丈法螺蛳猶護金剛經十千遊魚聞佛号化為天子五百蝙蝠聽法音總作聖賢蟒聞忏以生天龍聽法而悟道彼物尚能領悟況人可不回心念佛。
正法難聞品雲佛說世間人民得聞阿彌陀佛名号若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發聳然淚即出者皆屢世常行佛道非凡人也若不信佛語不信佛言不信往生皆從惡道中來餘殃未盡愚癡未解故為汝等說此大法令見阿彌陀佛及其國土。
命終善惡感報優劣 首楞嚴經雲佛告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随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于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地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诳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阿鼻地獄。
守護國界主經雲佛言若人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衆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
法華經雲聞是經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生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得菩薩無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淨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偈雲。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楞嚴經大勢至白佛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若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淨土。
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曰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衆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大無量壽經雲佛告彌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不退菩薩往生極樂國土諸小行菩薩不可稱計又不但我國為然十方世界無量大菩薩衆盡念阿彌陀佛願往阿彌陀佛國土。
十六觀經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乎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
大品經雲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佛乎。
護口經說有一惡鬼形像醜惡身出猛焰口出蛆蟲舉聲号哭東西馳走是時滿足羅漢問曰汝宿何罪今受此苦餓鬼答曰吾往昔時曾作沙門出一惡言阻他修善今遭此苦尊者還閻浮提誡諸比丘凡見人修毫發善事隻宜歡喜贊助勿令毀逆不成吾堕惡類以來數千萬劫受苦設使脫得鬼形複入地獄爾時餓鬼說此語已号哭投地如大山崩聞斯之語實可寒心此鬼出一惡言尚遭多劫之苦何可障人拜佛念佛哉。
寶積經雲高聲念佛魔軍退散。
文殊般若經雲衆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佛國。
寶王論雲浴大海者已用于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猶清珠下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群疑論雲問名字性空不能诠說諸法教人專稱佛号何異說食充饑乎答若言名字無用不能诠諸法體亦應喚水火來故知筌蹄不空魚免斯得問因何一念佛之力能斷一切諸障答一香栴檀改四十由旬伊蘭林悉香又如有人用師子筋以為琴弦其音一奏一切餘弦悉皆斷壞。
大智度論雲佛是無上法王諸大菩薩以為法臣諸臣所尊重者惟佛法王也有一菩薩自念往昔謗般若堕惡道受無量苦複經無量劫來雖修餘行不能得出苦海後遇善知識教念阿彌陀佛即得滅除罪障超生淨土我今應當禮酬阿彌陀佛何以故父母親友人天王等不能度我出離苦海惟阿彌陀佛願力攝受是以得出苦海偈雲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應時得為現身故我歸命禮又雲佛世一老人求出家舍利佛不許佛觀此人曩劫采樵為虎所逼上樹失聲念南無佛有此微善遇佛得度獲羅漢果籲一稱其名尚得解脫況終身念佛乎。
金剛經科儀雲野狐尚聽百丈法螺蛳猶護金剛經十千遊魚聞佛号化為天子五百蝙蝠聽法音總作聖賢蟒聞忏以生天龍聽法而悟道彼物尚能領悟況人可不回心念佛。
正法難聞品雲佛說世間人民得聞阿彌陀佛名号若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發聳然淚即出者皆屢世常行佛道非凡人也若不信佛語不信佛言不信往生皆從惡道中來餘殃未盡愚癡未解故為汝等說此大法令見阿彌陀佛及其國土。
命終善惡感報優劣 首楞嚴經雲佛告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随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于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地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诳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阿鼻地獄。
守護國界主經雲佛言若人臨命終時預知時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見佛相好衆善俱現定知此人決定往生淨土若人念佛持戒無精進心命終亦無善相亦無惡相地府不收安養不攝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