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二門指要鈔科

關燈
二) 初翻覆對揚明體一(是)  二高廣無減明不二(所) 三結(此) ○五染淨不二門(三) 初标(五)二釋(二) 初明所顯淨法(二) 初染淨體用理無增減(三) 初法(二) 初明染淨體(若)  二明染淨用(法) 二喻(濁)  三合(清) 二界如緣起性本圓常(二) 初約性德直示(故)  二約修成反顯(故) 二明能顯妙觀(故) 三結(此) ○六依正不二門(三) 初标(六)二釋(二) 初明果用由因本具(三) 初示依正不二(二) 初明不二之由(巳)  二示不二之相(以) 二明因理本融(二) 初明三位本妙(是)  二示一切皆融(但) 三明始終無改(二) 初明情智局徧(然)二明體用常融(二) 初略示(始)  二廣示(故) 二明理顯以觀為功(二) 初克彰觀行之功(若)  二結示生佛一緻(如) 三結(此) ○七自他不二門(三) 初标(七) 二釋(二)初示感應之體本同(二) 初約法示(三) 初約一性明自他(随)  二約三千明感應(如)  三約俱具明道交(衆) 二約喻示(二) 初順喻(不)  二反喻(若) 二明觀行之功方顯(二) 初帶喻彰用匪功成(若)  二就法明發由觀合(應) 三結(此) ○八三業不二門(三) 初标(八)二釋(二) 初明所顯果用(二) 初約對機顯逗會無差(二) 初示三輪不同(於)  二明真應複殊(在) 二約稱理明卷舒自在(二) 初融身說(二)  二曾三輪(身) 二明能顯觀體(三) 初結指心因(豈)  二觀成用顯(百)  三染體本妙(故) 三結(此) ○九權實不二門(三) 初标(九)二釋(三) 初明等鑒由理融(平)  二遍逗由心證(至)  三結示歸理一(對) 三結(此) ○十受潤不二門(三) 初标(十)二釋(三) 初明權實本圓熏修如幻(二) 初由具可熏(物)  二因熏可發(若) 二明生佛一際欣赴不偏(然)  三明地雨無殊利益平等(故) 三結(此) ○三結文示意(三) 初明十門通貫理體無殊(二) 初約十門明理一(是)  二約十妙明理一(如) 二明一念包容觀行可識(三) 初明一念觀境之功(既)  二明心法攝成之要(若)  三明重述觀行易明(故) 三明得意符文總别無異(首) 十不二門指要鈔科(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