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成唯識論卷第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彼類。
何故退耶。
故攝論頌雲。
十方世界。
諸有情念。
遠證善逝果。
彼既丈夫。
我亦爾。
不應自輕而退屈。
廣如餘釋。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
心便退屈。
省己意樂能修施等。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第二萬行難修屈。
省己增修練。
若聞施等。
心退屈者。
應自省察。
而漸行之。
練磨其心。
便不退屈也。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
心便退屈。
引他粗善。
況己妙因。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由斯三事。
練磨其心。
堅固熾然。
修諸勝行。
第三轉依難證屈。
引粗況妙練。
若聞佛果轉依難證而退屈者。
引他粗善。
如行施等。
尚感貴樂。
況我所修清淨妙善。
而無果耶。
菩薩由此三種練磨。
故修勝行。
而無退屈。
次加行位。
其相雲何。
釋第二加行位。
此問起也。
頌曰。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舉頌答也。
論曰。
菩薩先于初無數劫。
善修福德智慧資糧。
順解脫分既圓滿已。
為入見道。
住唯識性。
複修加行。
伏除二取。
謂燸頂忍世第一法。
此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真實決擇分故。
近見道故。
立加行名。
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顯位所由并列名字。
此四善根。
兩屬初劫滿心修習。
故雲先于初無數劫。
為修福德智慧資糧。
解脫分滿。
欲進見道。
伏除二取。
修四善根。
謂燸頂忍世第一法。
而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真實決擇分者。
決擇是智。
即擇法也。
決擇即分。
名決擇分。
決簡疑品。
彼猶預故。
擇簡見品。
彼不擇故。
疑品擇而不決。
見品決而不擇。
故此智品名決擇分。
分者。
支義自義。
即擇法覺支。
謂在見道。
此無漏故。
名為真實。
為有漏者。
非真實故。
此燸等四順趣彼分。
名順決擇分。
猶近見道。
猶名加行。
非前資糧。
無加行義。
顯前資糧位亦名加行故。
燸等四法。
依四尋思。
四如實智。
初後位立。
四尋思者。
尋思名義。
自性差别。
假有實無。
如實遍知。
此四離識。
及識非有。
名如實智。
此下釋位。
所修之法。
初二位尋思觀。
後二位實智觀。
故言初後位。
立四尋思者。
一尋思名。
二尋思義。
三尋思名義自性。
四尋思名義差别。
尋思此四。
皆假有故。
四如實智者。
前四尋思。
觀計所執。
四境離識。
非有唯觀。
所取無。
未觀能取。
此如實智。
忍可前境。
離識非有。
所取空已。
複能遍知。
能取彼識。
離識内境。
決定非有。
能取亦空。
了知内識。
及所變相。
互不相離。
如幻事等。
名知實智。
問何故諸法名義各别尋求。
名義自性。
及與差别。
即合觀察。
名義相異。
故别尋求。
二二相同。
故合思察。
謂名義二種。
一自性同。
二差别同。
故合名義二種自性及二差别。
合為觀也。
依明得定。
發下尋思。
觀無所取。
立為燸位。
謂此位中。
創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
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初獲慧日前行相故。
立明得名。
即此所獲道火前相。
故亦名燸。
明得是定。
尋思是慧。
故名為發。
唯觀所取。
名義四法。
但自心變。
實不可得。
猶獲慧日。
定名明得。
道火前相。
故得燸名。
即初位也。
依明增定。
發上尋思。
觀無所取。
立為頂位。
謂此位中。
重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
假施設有。
實不可得。
明相轉盛。
故名明增。
尋思位極。
故複名頂。
前明得定。
依下尋思。
此明增定。
依上尋思。
頂者極義。
轉盛名增。
餘文易見。
此第二位也。
依印順定。
發下如實智。
于無所取。
決定印持。
無能取中。
亦順樂忍。
既無實境。
離能取識。
甯有實識。
離所取境。
所取能取。
相待立故。
印順忍時。
總立為忍。
印前順後。
立印順名。
忍境識空。
故亦名忍。
印前所取無順。
後能取無名。
為印順定。
于前頂位。
無所取中。
決定印持。
于中上忍。
無能取中亦順樂忍。
然此忍中總分三品。
下品忍者。
名為印忍。
印所取無故。
若中品忍。
名為樂順。
樂無能取。
順修彼故。
若上品忍但名印順。
印能取無。
順觀彼故。
故合三忍。
名印順定。
忍者智也。
與印順俱定。
名印順定。
境識相待。
境既是無。
識體甯有。
故印順忍。
總名忍也。
印順定者。
印前所取無順。
後能取無。
故名印順。
此三品忍。
忍境忍識。
皆悉是空。
故俱名忍。
第三位也。
依無間定。
發上如實智。
印二取空。
立世第一法。
謂前上忍。
唯印能取空。
今世第一法。
二空雙印。
從此無間。
必入見道。
故立無間名。
異生法中。
此最勝故。
名世第一法。
見道相鄰。
故名無間。
能所二取。
皆印是空。
異生中勝。
名世第一。
第四位也。
如是燸頂。
依能取識。
觀所取空。
下忍起待。
印境
何故退耶。
故攝論頌雲。
十方世界。
諸有情念。
遠證善逝果。
彼既丈夫。
我亦爾。
不應自輕而退屈。
廣如餘釋。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
心便退屈。
省己意樂能修施等。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第二萬行難修屈。
省己增修練。
若聞施等。
心退屈者。
應自省察。
而漸行之。
練磨其心。
便不退屈也。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
心便退屈。
引他粗善。
況己妙因。
練磨自心。
勇猛不退。
由斯三事。
練磨其心。
堅固熾然。
修諸勝行。
第三轉依難證屈。
引粗況妙練。
若聞佛果轉依難證而退屈者。
引他粗善。
如行施等。
尚感貴樂。
況我所修清淨妙善。
而無果耶。
菩薩由此三種練磨。
故修勝行。
而無退屈。
次加行位。
其相雲何。
釋第二加行位。
此問起也。
頌曰。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舉頌答也。
論曰。
菩薩先于初無數劫。
善修福德智慧資糧。
順解脫分既圓滿已。
為入見道。
住唯識性。
複修加行。
伏除二取。
謂燸頂忍世第一法。
此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真實決擇分故。
近見道故。
立加行名。
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顯位所由并列名字。
此四善根。
兩屬初劫滿心修習。
故雲先于初無數劫。
為修福德智慧資糧。
解脫分滿。
欲進見道。
伏除二取。
修四善根。
謂燸頂忍世第一法。
而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真實決擇分者。
決擇是智。
即擇法也。
決擇即分。
名決擇分。
決簡疑品。
彼猶預故。
擇簡見品。
彼不擇故。
疑品擇而不決。
見品決而不擇。
故此智品名決擇分。
分者。
支義自義。
即擇法覺支。
謂在見道。
此無漏故。
名為真實。
為有漏者。
非真實故。
此燸等四順趣彼分。
名順決擇分。
猶近見道。
猶名加行。
非前資糧。
無加行義。
顯前資糧位亦名加行故。
燸等四法。
依四尋思。
四如實智。
初後位立。
四尋思者。
尋思名義。
自性差别。
假有實無。
如實遍知。
此四離識。
及識非有。
名如實智。
此下釋位。
所修之法。
初二位尋思觀。
後二位實智觀。
故言初後位。
立四尋思者。
一尋思名。
二尋思義。
三尋思名義自性。
四尋思名義差别。
尋思此四。
皆假有故。
四如實智者。
前四尋思。
觀計所執。
四境離識。
非有唯觀。
所取無。
未觀能取。
此如實智。
忍可前境。
離識非有。
所取空已。
複能遍知。
能取彼識。
離識内境。
決定非有。
能取亦空。
了知内識。
及所變相。
互不相離。
如幻事等。
名知實智。
問何故諸法名義各别尋求。
名義自性。
及與差别。
即合觀察。
名義相異。
故别尋求。
二二相同。
故合思察。
謂名義二種。
一自性同。
二差别同。
故合名義二種自性及二差别。
合為觀也。
依明得定。
發下尋思。
觀無所取。
立為燸位。
謂此位中。
創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
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初獲慧日前行相故。
立明得名。
即此所獲道火前相。
故亦名燸。
明得是定。
尋思是慧。
故名為發。
唯觀所取。
名義四法。
但自心變。
實不可得。
猶獲慧日。
定名明得。
道火前相。
故得燸名。
即初位也。
依明增定。
發上尋思。
觀無所取。
立為頂位。
謂此位中。
重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
假施設有。
實不可得。
明相轉盛。
故名明增。
尋思位極。
故複名頂。
前明得定。
依下尋思。
此明增定。
依上尋思。
頂者極義。
轉盛名增。
餘文易見。
此第二位也。
依印順定。
發下如實智。
于無所取。
決定印持。
無能取中。
亦順樂忍。
既無實境。
離能取識。
甯有實識。
離所取境。
所取能取。
相待立故。
印順忍時。
總立為忍。
印前順後。
立印順名。
忍境識空。
故亦名忍。
印前所取無順。
後能取無名。
為印順定。
于前頂位。
無所取中。
決定印持。
于中上忍。
無能取中亦順樂忍。
然此忍中總分三品。
下品忍者。
名為印忍。
印所取無故。
若中品忍。
名為樂順。
樂無能取。
順修彼故。
若上品忍但名印順。
印能取無。
順觀彼故。
故合三忍。
名印順定。
忍者智也。
與印順俱定。
名印順定。
境識相待。
境既是無。
識體甯有。
故印順忍。
總名忍也。
印順定者。
印前所取無順。
後能取無。
故名印順。
此三品忍。
忍境忍識。
皆悉是空。
故俱名忍。
第三位也。
依無間定。
發上如實智。
印二取空。
立世第一法。
謂前上忍。
唯印能取空。
今世第一法。
二空雙印。
從此無間。
必入見道。
故立無間名。
異生法中。
此最勝故。
名世第一法。
見道相鄰。
故名無間。
能所二取。
皆印是空。
異生中勝。
名世第一。
第四位也。
如是燸頂。
依能取識。
觀所取空。
下忍起待。
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