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十四

關燈
中。

    不住僧房。

    不食衆。

    檀越自為起房。

    僧不得差作維那及知事使。

    若比丘。

    于讀誦教化說法。

    能得利養。

    利衆僧。

    僧不得差知僧事。

    有房舍衣缽。

    應先以好者與之。

    飲食果木。

    得加分與。

     若有人來至寺。

    不問貴賤劫賊。

    一切悉得勞問。

    若有喚求所須。

    自物。

    得與。

    僧物。

    先白僧。

    和合者得與。

    若有強力惡人來乞。

    守物人為護住處故。

    得随意與。

    與後僧不得诃。

     第四分雲。

    有四種斷事人。

    或寡聞無慚。

    或多聞無慚。

    或寡聞有慚。

    或多聞有慚。

    是中寡聞無慚。

    及多聞無慚。

    者在僧中言說斷事。

    僧應種種苦切诃責。

    令彼無慚者不複更爾。

    若有慚寡聞者。

    在僧中言說斷事。

    僧應佐助開示令彼有慚者。

    複于僧中言說斷事。

    若有慚多聞者。

    于僧中言說斷事。

    僧聽彼說已。

    應贊善哉令有慚者。

    後于僧中言說斷事。

     第三分雲。

    客比丘欲入。

    寺内。

    至門中手持門。

    若有關鑰。

    應開。

    若不能開。

    應徐打。

    若不聞。

    應大打。

    若不開。

    應至下籬牆處。

    逾入開門。

    不應左繞塔行。

    應問言。

    我若幹歲。

    有如許房不。

    複應問。

    此房有人住不。

    有卧具不。

    有被不。

    有器不。

    有衣不。

    有福饒不。

    若言有。

    欲取者。

    應語言。

    我當取。

    應至房所。

    開戶。

    若有蛇蟲。

    應驅出。

    掃除灑淨。

    重敷床卧具等。

    應具淨水瓶洗瓶飲水器。

    應問。

    何處大小行。

    何處是淨地。

    何處不淨地。

    何者佛塔。

    何者聲聞塔。

    何者第一上座房。

    乃至第四上座房。

    應随次禮。

    應問。

    何處是僧大食處。

    小食處。

    夜集處。

    說戒處。

    何者是僧差食。

    檀越送食。

    月八日食。

    十五日食。

    月初日食。

    檀越請食。

    次到何處。

    有何檀越僧為作覆缽。

    誰家是學家。

    何處狗惡。

    何處是好人。

    何處是惡人。

     舊比丘聞有客比丘來。

    應出外迎。

    為捉衣缽。

    安置與坐。

    與洗足水器具。

    與飲水。

    應問。

    大德幾歲。

    若言。

    若幹歲。

    應語言。

    此是房。

    此是繩床木床褥枕氈被地敷。

    此是唾器。

    此是小便器。

    此是大小便處。

    此是淨地。

    乃至某甲處好。

    某甲處惡。

     十誦律雲。

    客比丘來。

    應禮四上座。

    若時得見者。

    應禮。

    不時得見者。

    則止五分律雲。

    打鼓。

    吹螺。

    及三唱時至。

    應使沙彌守園人。

    木作犍椎。

    若無沙彌。

    比丘亦得打。

     若比丘舉衣。

    經十二年。

    不還取者。

    集僧平價。

    作四方僧用。

    彼比丘後還。

    以四方僧物償。

    若不受者善。

     若有谷米。

    施四方僧者。

    為四方僧作時。

    聽随意食。

     除佛辟支佛塔。

    餘塔長物。

    聽作四方僧用。

    若此塔後須用。

    取四方僧物還之。

     根本律雲。

    苾刍應助營造。

    不應盡日而作。

    于寒冬時。

    午後而作。

    于炎夏時。

    午前而作。

    準量日時。

    早須休作。

    若檢校人。

    知彼諸人晨朝執作。

    宜辦小食。

    若午後作。

    為覓非時漿。

    及塗手足油。

    不者。

    得越法罪。

     俗人一擔之重。

    苾刍應分兩人。

     雜事雲。

    僧伽不應立非法制(非佛所制。

    便名非法。

    如元朝附會百丈清規等)。

     營作之人。

    應食寺物。

     尼陀那雲。

    僧伽淨地棄發爪甲。

    得惡作罪作菩薩像。

    惟除腳钏耳珰。

    餘一切莊嚴具。

    悉皆聽作律攝雲。

    如來制底。

    應圓滿作。

    若獨覺者。

    上無寶瓶。

    若阿羅漢。

    安四輪相。

    餘之三果。

    如次減一。

    若淳善異生苾刍。

    上無輪幹。

    名平頭制底。

     目得迦雲。

    造窣堵波。

    小者得增大。

    大者不應減小。

    若有俗人能大作者善。

    如不能辦。

    苾刍應勸化助造。

    若久故破壞。

    應修營。

    若佛像泥素虧壞。

    或增令大。

    或相似随意作。

    諸彩畫像不分明者。

    應可拂除。

    更為新畫。

    諸餘葉紙佛經磨滅。

    應拭故者。

    更可書新。

    遍持經部。

    遍持律部。

    總持論部者。

    不應差作知僧事人。

     為僧伽故。

    應可受田。

    所收果實。

    應受用。

    應準王法。

    與彼耕人作其分數。

     凡營作檢校苾刍。

    先報寺中耆宿。

    方可貸人。

    或為券記保證分明。

     僧祇律雲。

    衆僧田地。

    不得借人。

    不得賣。

    不得私受用。

    正使一切集僧。

    亦不得借人。

    不得賣。

    不得私受用。

    若園田地好。

    惡人欲侵者。

    得語檀越。

    知是地。

    若檀越言。

    此是好園田。

    何故知。

    應答言。

    此園田雖好。

    惡人欲侵。

    任檀越轉易。

     僧有空地。

    人來索與僧作房者。

    應先與要。

    齊幾時得作。

    若言。

    爾許時作。

    應語言。

    若爾許時不作者。

    當更與餘人。

    若二人俱索。

    一人言。

    我為僧作一重閣。

    一人言。

    我作二重閣。

    僧應與作二重者。

    如是乃至七重。

    若俱言七重閣。

    應與能成辦者。

    若俱能成辦。

    應與眷屬多者。

    若不先作要。

    與他者。

    越毗尼罪。

     舊比丘法。

    不得自住好房好床褥枕。

    留弊壞垢膩者待客。

    當修治好者待客。

     南海寄歸雲。

    苾刍衣服。

    多出常住僧。

    或是田園之餘。

    或是樹果之利。

    年年分與。

    以充衣直。

    蓋施主本舍村莊。

    元為給濟衆僧。

    豈容但與其食。

    而令其露體住乎。

    供食之餘。

    充衣非損。

    斯乃西國僧衆大途議論。

    又神州道場。

    或自有給衣之所。

    亦得。

    食通道俗。

    此據施主元心。

    設令?啖。

    理亦非過。

    凡是布施僧衆田宅。

    乃至雜物。

    并通衆僧衣食者。

    此則誠無疑慮之患。

    若元心作無盡無障之意者。

    雖施僧家。

    情乃普通一切。

    但食用者。

    鹹無過也。

    并由施主先心所期耳。

     僧家作田。

    須共淨人為其分數。

    僧但給牛與地。

    諸事皆悉不知。

    或有貪婪不為分數。

    自使奴婢。

    躬檢營農。

    護戒苾刍。

    不啖其食。

    以其僧自經理。

    邪命養身。

    驅使傭人。

    非瞋不可。

    壞種墾地。

    蟲蟻多傷。

    日食不過一升。

    誰複能當百過。

    是以耿介之士。

    疾其事繁。

    攜杖挾缽。

    棄之長骛。

    獨坐靜林之野。

    歡與鳥鹿為群。

    絕名利之諠嚣。

    修涅槃之寂滅。

    若為衆家經求取利。

    是律所聽。

    墾土害命。

    教門不許。

    損蟲妨業。

    甯複過此。

    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十四 音義 帱 音道。

    又音陶。

    帳也。

     ? 音竹。

    綴帶。

     缒 音墜。

    以繩有所懸也。

     [琝-乂+(必-心)]荼 音[旻-乂+(必-心)]徒。

    不見翻譯。

     [卄/(麩-夫+玉)] 應作蕤。

    儒追切。

     大嚫 或雲達儭。

    或雲檀噺。

    報施之法。

    即咒願也。

     鈎缽 恐即次缽小缽之類。

     ? 音字。

    牝牛。

     ? 音駝。

    牡馬。

     阇維 或雲耶旬。

    或雲茶毗。

    西域記雲。

    涅疊槃那。

    此翻焚燒。

     铧 音華。

     鍬 此遙切。

     十衣 西域布帛之類。

    凡有十種。

    如麻布棉布等。

     铫 他雕切。

    又徒吊切。

     鐏 音缵。

     ?? 音宵。

    鳥尾翹毛也。

     襻 普患切。

    衣下絲。

     撚 乃殄切。

    以指搣物也。

     犍椎 鐘鼓魚磬之類。

    打之以集衆者。

     苦酒 醋也。

     窣堵波 或雲浮圖。

    或雲偷婆。

    或雲私偷簸。

    或雲塔婆。

    今略雲塔。

    翻為方墳。

    亦翻圓塳。

    亦翻高顯。

    義翻靈廟。

    涅槃後分雲。

    佛塔十三層。

    上有輪相。

    辟支塔十一層。

    阿羅漢四層。

    輪王無複層級。

    未脫三界諸有苦故。

     婪 音岚。

    亦貪也。

     绁 音屑。

    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