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以缽着床角頭。
或安瓶上。
僧祇律雲。
不聽共一器食。
若無缽者。
應用鈎缽犍瓷。
若複無者。
置器着草葉上。
更互取食。
不得俱下手。
除五正食。
五雜正食。
餘餅果菜等。
共食無罪。
無病。
不聽機上食。
上座當徐徐食。
不得速食竟住看。
令年少狼狽食不飽。
根本雜事雲。
不得着一裙而食。
老病者。
應着軟滑僧腳崎。
重病者。
應在屏處。
但着一裙随意食。
留食之時。
普施群生。
勿拘一類。
飯以水澆。
餅須細擘。
散之于地。
随意當食。
不應遮止。
食訖。
當為說法。
或上座。
次座等。
或随能者。
當預請之。
說施頌時。
不應啖食。
待說頌訖後食無過。
五分律雲。
居士請僧食。
不請者不應往。
以因緣事。
不為食聽往。
有客比丘來。
應語主人。
聽入不。
若不聽。
應語言。
與我等食分。
我自平等共食。
若複不得。
應各以缽受分。
出外共食。
若複不得。
僧坊内有食。
應将與之。
不應與白衣共器食。
若往親裡家。
彼言。
我等非他。
亦非不淨。
何不共食。
聽系念在前共食。
但莫令手相觸。
○看病法 第三分雲。
佛案行諸房。
見有比丘病。
無人瞻視。
卧大小便中。
佛問。
何故無瞻視人。
答言。
我無病時。
不看他病。
是故今病。
無人瞻視。
佛言。
汝不瞻視供養病人。
無利。
無所得。
汝曹不相看視。
誰當看視病者。
佛即扶病比丘起。
拭身不淨。
拭已。
洗之。
複為洗衣曬幹。
棄故壞卧草。
掃除住處。
灑令清淨。
更敷新草。
并敷一衣。
還安卧病比丘已。
複以一衣覆上。
舍去。
食後。
以此因緣告諸比丘。
應看病。
不應不看。
應作瞻病人。
不應不作。
若有欲供養我者。
當供養病人。
聽彼和尚乃至弟子瞻視。
若都無人看。
僧應與瞻病人。
若不肯。
應次第差。
若次第差不肯。
如法治。
若無比丘者。
比丘尼乃至優婆塞等應看。
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優婆夷。
不應觸比丘。
病人有五事難看。
所不應食。
而欲食(一)。
不肯服藥(二)。
看病人有至心而不如實語(三)。
應行不行。
應住不住(四)。
身有苦痛。
不能堪忍。
身小有堪。
能作而不作。
仰他作(五)。
又不能靜坐止息内心。
反上事者。
易看。
有五法能看病。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
可食能與。
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
三有慈愍心。
不為衣食。
四能經理湯藥。
乃至差。
若死。
五能為病人說法。
令歡喜。
聽看病人。
受請不受請。
食病人殘食。
第四分雲。
聽與病者随意食。
随病藥。
好瞻病人。
病比丘不應在閣上大房中住。
僧祇律雲。
南方有二比丘。
共來見佛。
一比丘病。
一比丘待經二三日。
語言。
我欲前去問訊世尊。
汝差已後來。
彼言。
待我差共去。
答言。
我不見佛久。
思慕如渴。
不容同待。
即詣佛所。
佛知而故問。
汝何處來。
比丘以上因緣具白。
佛言。
此是惡事。
若比丘。
放逸懈怠。
不精進。
不能執持諸根。
馳騁六欲。
雖近我所。
為不見我。
我不見彼。
若比丘。
能執諸根。
心不放逸。
專念在道。
雖去我遠。
即為見我。
我亦見彼。
所以者何。
随順如來法身故。
破壞諸惡故。
離貪欲故。
修寂靜故。
汝等同出家修梵行。
汝不相看。
誰當看者。
汝還看病比丘去。
若比丘。
共商人行。
至曠野。
得病。
同伴應代擔衣缽。
親近扶接。
不應遠離。
若不能行。
應從商人借乘。
或許與谷草直。
不得載?牛車草馬。
當載特牛車。
?馬。
若病笃。
無所分别。
趣乘無罪。
若乘不可得。
應留一二三能看人。
到聚落求乘來迎。
應留糧食。
使住者不乏。
若曠野。
無肯住者。
不得便舍去。
應作庵舍。
敷草蓐。
作煙火。
取薪水。
留時藥夜分藥七日藥盡壽藥。
語病者言。
長老。
安意住。
我到前聚落。
當求乘來迎。
到聚落中。
不得繞塔。
問訊二師。
應語聚落中比丘。
曠野中有病比丘。
共迎來。
若言。
彼處多有虎狼。
恐當食盡。
雖聞此語。
要當往看。
若已死。
應供養屍。
若活應将至聚落。
語舊比丘。
長老。
此是某處病比丘。
我于曠野供養已。
今來至此。
次長老看。
若不看者。
越毗尼罪。
若無比丘。
應語優婆塞長壽。
曠野中有病比丘。
借乘往迎。
乃至迎至檀越家。
安别障處。
若人多。
應取二三能看病者看。
若病者言須多人。
樂住者應盡住。
共勸化前食後食。
乃至盡壽藥。
供給使無乏。
若有客比丘來。
不得便語使看病。
應代擔衣缽。
乃至飲食止息已語言。
長老。
是病比丘。
我看已久。
長老次應看。
若無常者。
應供養舍利。
若比丘。
比丘尼。
共商人行。
尼病。
比丘不得舍去。
應語。
去去。
姊妹。
将接之宜。
如毗尼中說。
唯除抱撮。
若須按摩油塗身者。
倩女人為之。
若無常者。
彼有衣缽。
應雇人阇維。
若無。
應舍去。
有俗人嫌者。
能作地想。
應擔着遠處。
若大德比丘病。
應着顯現房中。
弟子常侍左右。
掃灑房中。
燒香。
敷坐。
若比丘來問疾。
應與前食後食非時漿。
若有問事。
病者應答。
病人力劣。
應侍者答。
若優婆塞來問。
應言。
善來長壽。
語令就坐而為說法。
汝大得功德。
如世尊說。
看持戒病比丘。
如看我無異。
若有供養。
為咒願受。
若病人患下。
問病者不得久停。
應速發遣。
若病人不能出。
應畜三器。
一授病人。
一持出。
一洗已油塗日曬。
如是遞用。
一人戶邊住。
莫令人卒入。
一人在病人邊住。
時時為随順說法。
若小德比丘病不應着顯露處。
臭穢熏外。
不得着僻猥處。
死時人不知。
應安人中。
若病人有師及弟子。
應看。
若無者。
僧應差一二三人看病。
若病人有藥直。
應取供給。
若無者。
僧應與。
若僧無者。
彼有重價衣缽。
應轉貿輕者供給。
病人惜者。
應白僧言。
某甲病比丘。
不知無常。
悭惜衣缽。
不肯貿易。
白僧已。
軟語說法。
使得開解。
然後貿易。
若複無者。
應乞與。
若不能得。
應僧食中取好者與。
若複無者。
看病人應持二缽乞食。
持好者與。
根本律雲。
不應令無智人看病。
必有他緣。
須自出外。
于不善解看病之人。
當可教示。
勿令病者非理損害。
堕水火。
食諸毒。
持刀斧。
堕岩塹。
升高樹。
食所忌等。
皆應遮止。
不問醫人。
不應辄與病人藥服。
有病及看病人。
雖卧燈明。
無犯。
十誦律雲。
年小看病比丘。
得共病人坐。
律攝雲。
若病人。
貧無藥直。
師主知識等。
應為辦之。
或施主邊求。
或用僧伽物。
或塔物。
或幡蓋等莊嚴具。
依價賣之。
以供藥直。
若後病瘥。
應償。
若無力者。
不還無罪。
大師之子。
是父财故。
若看病苾刍。
供給病者。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問。
諸律為病權開。
及看病法。
皆有定式。
惟律攝雲。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豈一切遮罪。
悉無犯耶。
答。
當可護時。
而不嚴護。
則輕戒之罪必成。
當難緣時。
而乏權變。
則病苦之人必殆。
故雲。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蓋是一往極勢之語。
非是一任放舍之言也。
○房舍 第四分雲。
随作房法所須。
一切聽與。
聽作布薩大堂。
聽作長床。
聽作經行堂。
老病羸頓。
聽繩索系兩頭。
循索行。
捉索行。
破手。
聽作卷。
或竹筒。
以繩穿筒。
手捉經行。
經行疲極。
聽兩頭安床。
不應戶邊作龍蛇像。
聽作蒲萄蔓。
或蓮
或安瓶上。
僧祇律雲。
不聽共一器食。
若無缽者。
應用鈎缽犍瓷。
若複無者。
置器着草葉上。
更互取食。
不得俱下手。
除五正食。
五雜正食。
餘餅果菜等。
共食無罪。
無病。
不聽機上食。
上座當徐徐食。
不得速食竟住看。
令年少狼狽食不飽。
根本雜事雲。
不得着一裙而食。
老病者。
應着軟滑僧腳崎。
重病者。
應在屏處。
但着一裙随意食。
留食之時。
普施群生。
勿拘一類。
飯以水澆。
餅須細擘。
散之于地。
随意當食。
不應遮止。
食訖。
當為說法。
或上座。
次座等。
或随能者。
當預請之。
說施頌時。
不應啖食。
待說頌訖後食無過。
五分律雲。
居士請僧食。
不請者不應往。
以因緣事。
不為食聽往。
有客比丘來。
應語主人。
聽入不。
若不聽。
應語言。
與我等食分。
我自平等共食。
若複不得。
應各以缽受分。
出外共食。
若複不得。
僧坊内有食。
應将與之。
不應與白衣共器食。
若往親裡家。
彼言。
我等非他。
亦非不淨。
何不共食。
聽系念在前共食。
但莫令手相觸。
○看病法 第三分雲。
佛案行諸房。
見有比丘病。
無人瞻視。
卧大小便中。
佛問。
何故無瞻視人。
答言。
我無病時。
不看他病。
是故今病。
無人瞻視。
佛言。
汝不瞻視供養病人。
無利。
無所得。
汝曹不相看視。
誰當看視病者。
佛即扶病比丘起。
拭身不淨。
拭已。
洗之。
複為洗衣曬幹。
棄故壞卧草。
掃除住處。
灑令清淨。
更敷新草。
并敷一衣。
還安卧病比丘已。
複以一衣覆上。
舍去。
食後。
以此因緣告諸比丘。
應看病。
不應不看。
應作瞻病人。
不應不作。
若有欲供養我者。
當供養病人。
聽彼和尚乃至弟子瞻視。
若都無人看。
僧應與瞻病人。
若不肯。
應次第差。
若次第差不肯。
如法治。
若無比丘者。
比丘尼乃至優婆塞等應看。
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尼優婆夷。
不應觸比丘。
病人有五事難看。
所不應食。
而欲食(一)。
不肯服藥(二)。
看病人有至心而不如實語(三)。
應行不行。
應住不住(四)。
身有苦痛。
不能堪忍。
身小有堪。
能作而不作。
仰他作(五)。
又不能靜坐止息内心。
反上事者。
易看。
有五法能看病。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
可食能與。
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唾吐。
三有慈愍心。
不為衣食。
四能經理湯藥。
乃至差。
若死。
五能為病人說法。
令歡喜。
聽看病人。
受請不受請。
食病人殘食。
第四分雲。
聽與病者随意食。
随病藥。
好瞻病人。
病比丘不應在閣上大房中住。
僧祇律雲。
南方有二比丘。
共來見佛。
一比丘病。
一比丘待經二三日。
語言。
我欲前去問訊世尊。
汝差已後來。
彼言。
待我差共去。
答言。
我不見佛久。
思慕如渴。
不容同待。
即詣佛所。
佛知而故問。
汝何處來。
比丘以上因緣具白。
佛言。
此是惡事。
若比丘。
放逸懈怠。
不精進。
不能執持諸根。
馳騁六欲。
雖近我所。
為不見我。
我不見彼。
若比丘。
能執諸根。
心不放逸。
專念在道。
雖去我遠。
即為見我。
我亦見彼。
所以者何。
随順如來法身故。
破壞諸惡故。
離貪欲故。
修寂靜故。
汝等同出家修梵行。
汝不相看。
誰當看者。
汝還看病比丘去。
若比丘。
共商人行。
至曠野。
得病。
同伴應代擔衣缽。
親近扶接。
不應遠離。
若不能行。
應從商人借乘。
或許與谷草直。
不得載?牛車草馬。
當載特牛車。
?馬。
若病笃。
無所分别。
趣乘無罪。
若乘不可得。
應留一二三能看人。
到聚落求乘來迎。
應留糧食。
使住者不乏。
若曠野。
無肯住者。
不得便舍去。
應作庵舍。
敷草蓐。
作煙火。
取薪水。
留時藥夜分藥七日藥盡壽藥。
語病者言。
長老。
安意住。
我到前聚落。
當求乘來迎。
到聚落中。
不得繞塔。
問訊二師。
應語聚落中比丘。
曠野中有病比丘。
共迎來。
若言。
彼處多有虎狼。
恐當食盡。
雖聞此語。
要當往看。
若已死。
應供養屍。
若活應将至聚落。
語舊比丘。
長老。
此是某處病比丘。
我于曠野供養已。
今來至此。
次長老看。
若不看者。
越毗尼罪。
若無比丘。
應語優婆塞長壽。
曠野中有病比丘。
借乘往迎。
乃至迎至檀越家。
安别障處。
若人多。
應取二三能看病者看。
若病者言須多人。
樂住者應盡住。
共勸化前食後食。
乃至盡壽藥。
供給使無乏。
若有客比丘來。
不得便語使看病。
應代擔衣缽。
乃至飲食止息已語言。
長老。
是病比丘。
我看已久。
長老次應看。
若無常者。
應供養舍利。
若比丘。
比丘尼。
共商人行。
尼病。
比丘不得舍去。
應語。
去去。
姊妹。
将接之宜。
如毗尼中說。
唯除抱撮。
若須按摩油塗身者。
倩女人為之。
若無常者。
彼有衣缽。
應雇人阇維。
若無。
應舍去。
有俗人嫌者。
能作地想。
應擔着遠處。
若大德比丘病。
應着顯現房中。
弟子常侍左右。
掃灑房中。
燒香。
敷坐。
若比丘來問疾。
應與前食後食非時漿。
若有問事。
病者應答。
病人力劣。
應侍者答。
若優婆塞來問。
應言。
善來長壽。
語令就坐而為說法。
汝大得功德。
如世尊說。
看持戒病比丘。
如看我無異。
若有供養。
為咒願受。
若病人患下。
問病者不得久停。
應速發遣。
若病人不能出。
應畜三器。
一授病人。
一持出。
一洗已油塗日曬。
如是遞用。
一人戶邊住。
莫令人卒入。
一人在病人邊住。
時時為随順說法。
若小德比丘病不應着顯露處。
臭穢熏外。
不得着僻猥處。
死時人不知。
應安人中。
若病人有師及弟子。
應看。
若無者。
僧應差一二三人看病。
若病人有藥直。
應取供給。
若無者。
僧應與。
若僧無者。
彼有重價衣缽。
應轉貿輕者供給。
病人惜者。
應白僧言。
某甲病比丘。
不知無常。
悭惜衣缽。
不肯貿易。
白僧已。
軟語說法。
使得開解。
然後貿易。
若複無者。
應乞與。
若不能得。
應僧食中取好者與。
若複無者。
看病人應持二缽乞食。
持好者與。
根本律雲。
不應令無智人看病。
必有他緣。
須自出外。
于不善解看病之人。
當可教示。
勿令病者非理損害。
堕水火。
食諸毒。
持刀斧。
堕岩塹。
升高樹。
食所忌等。
皆應遮止。
不問醫人。
不應辄與病人藥服。
有病及看病人。
雖卧燈明。
無犯。
十誦律雲。
年小看病比丘。
得共病人坐。
律攝雲。
若病人。
貧無藥直。
師主知識等。
應為辦之。
或施主邊求。
或用僧伽物。
或塔物。
或幡蓋等莊嚴具。
依價賣之。
以供藥直。
若後病瘥。
應償。
若無力者。
不還無罪。
大師之子。
是父财故。
若看病苾刍。
供給病者。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問。
諸律為病權開。
及看病法。
皆有定式。
惟律攝雲。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豈一切遮罪。
悉無犯耶。
答。
當可護時。
而不嚴護。
則輕戒之罪必成。
當難緣時。
而乏權變。
則病苦之人必殆。
故雲。
除性罪已。
餘皆應作。
蓋是一往極勢之語。
非是一任放舍之言也。
○房舍 第四分雲。
随作房法所須。
一切聽與。
聽作布薩大堂。
聽作長床。
聽作經行堂。
老病羸頓。
聽繩索系兩頭。
循索行。
捉索行。
破手。
聽作卷。
或竹筒。
以繩穿筒。
手捉經行。
經行疲極。
聽兩頭安床。
不應戶邊作龍蛇像。
聽作蒲萄蔓。
或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