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似宜從十誦結輕。
然設以惡心欲令陷沒。
故向乙說。
複宜從五分結重也。
○八向外人說證法戒。
大乘同學。
若比丘。
向未受戒人說過人法言。
我見是。
我知是。
實者。
波逸提(戒因緣經。
乃因向沙彌說。
故制)。
緣 起自婆裘園比丘故制。
如初篇中廣說。
相 了了。
波逸提。
不了了。
突吉羅。
向鬼畜說。
突吉羅。
向受大戒非同意者說。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餘三衆突吉羅。
不犯如初篇中說。
五分律雲。
受大戒人不問而向說。
語語突吉羅。
不犯者。
泥洹時說。
十誦律雲。
實是阿羅漢乃至得阿那般那念。
向他說。
波逸提。
實好持戒。
向他說。
突吉羅。
天來等。
波逸提。
土鬼來。
突吉羅。
律攝雲。
對俗人現神通。
得惡作罪。
不犯者。
為顯聖教。
現希有事。
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伏故。
雖說無罪。
薩婆多論雲。
為名利故。
言我清淨持戒。
實誦三藏。
随所誦經。
随所解義。
随能問答。
向人說者。
盡突吉羅。
摩得勒伽雲。
向狂人。
散亂心人。
重病人說。
突吉羅。
○九與女人過說法戒。
此是遮罪。
大乘同學。
護譏嫌故。
必若不起譏嫌。
随機廣略。
無犯。
若比丘。
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
除有知男子。
波逸提。
緣 迦留陀夷乞食到長者家。
在姑前與兒婦耳語說法。
姑見生疑。
故制。
是後比丘不敢為女人說法。
乃更結此戒文。
釋 五語者。
色無我乃至識無我。
六語者。
眼無常乃至意無常。
有知男子者。
解粗惡不粗惡事。
律攝雲。
五六相應所有言語。
名五六語。
相 比丘尼波逸提。
餘三衆突吉羅。
不犯者。
有知男子前過五六語說。
若無有知男子前授五戒。
說五戒法。
授八關齋。
說八關齋法。
說八聖道。
十不善法。
十善法。
及女人問義。
應答。
若不解。
應廣說。
五分律雲。
為女人說五六語竟。
語言。
法正齊此。
從坐起去。
更有因緣。
還複來坐。
為說不犯。
若說五六語竟。
更有女人來。
為後女人說。
如是相續。
為無量女人說。
皆不犯。
若自誦經。
女人來聽。
若女人問義。
要使得解。
過五六語。
皆不犯。
薩婆多論雲。
女。
謂能受淫欲者。
若未堪任作淫欲者。
突吉羅。
○十掘地戒。
此是遮罪。
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
自手掘地。
若教人掘者。
波逸提。
緣 六群為佛修治講堂。
周匝自掘地。
長者譏嫌斷他命根。
故制。
乃更教人掘。
長者複譏嫌。
佛更結戒。
釋 地者。
已掘地。
未掘地。
若已掘地經四月。
被雨漬。
還如本。
十誦律雲。
地有二種。
生地。
不生地。
多雨國土。
八月地生(驚蟄後。
立冬前)。
少雨國土。
四月地生(夏四月也)。
除是名不生地。
律攝雲。
生地者。
謂未曾掘。
若曾經掘。
被天雨濕。
或餘水沾。
時經三月。
是名生地。
若無雨濕及水沾潤。
時經六月。
亦名生地。
異此非生。
相 若用鋤。
或以钁斫。
或以椎打。
或以鐮刀刺刀。
乃至指爪掐傷地。
打橛入地。
地上然火。
一切波逸提。
若不教言知是看是。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不犯者。
若語言知是看是(此是淨語也。
令彼淨人自知自看所應掘所應置處。
比丘不應直言掘是置是也)。
若曳材木。
曳竹。
若籬倒地扶正。
若反磚石取牛屎。
取崩岸土。
若取鼠壤土。
若除經行處土。
若除屋内土。
若往來經行。
若掃地。
若杖築地。
若不故掘。
僧祇律雲。
若河邊坎上。
以腳蹋堕。
蹋蹋波逸提。
坎岸邊行。
土崩無罪。
若營事比丘。
多有塔物僧物。
欲藏地中。
若在露處生地。
不得自掘。
當使淨人知。
若在覆處死地。
得自掘藏。
釘栓(古橛字)拔??亦爾。
若死土被雨已。
不得自取。
使淨人取盡雨所洽際。
然後自取。
無罪。
掘地。
波逸提。
半沙。
越毗尼罪。
純沙。
無罪。
石姜石糞灰。
亦如是。
十誦律雲。
掘不生地。
一一掘突吉羅。
掘生地。
一一掘波逸提。
手畫地乃至沒芥子。
一一畫突吉羅。
若比丘作師匠。
欲新起佛圖僧坊。
畫地作模。
不犯。
餘比丘畫者犯罪。
若生金銀等礦處。
若雌黃赭土白墡處。
生石處。
黑石處。
沙處。
鹽處。
掘者不犯。
根本律雲。
掘生地。
波逸底迦。
非生地。
惡作罪。
釘橛。
波逸底迦。
拔橛。
惡作罪。
若營作苾刍欲定基時。
得好星候吉辰。
無有淨人。
應自以橛釘地記疆界。
深四指者無犯。
五分律雲。
餘三衆無事掘地。
突吉羅。
若取燥土。
不犯。
○十一壞鬼神村戒。
此是遮罪。
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
壞鬼神村。
波逸提。
緣 有一曠野比丘修治屋舍。
自斫樹木。
故制。
釋 鬼者。
非人是。
村者。
一切草木是。
相 若自斷。
自炒。
自煮。
教他斷炒煮。
盡波逸提。
打橛着樹上。
以火着生草木上。
斷多分生草木。
盡波逸提。
斷半幹半生草木。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不犯者。
言知是看是。
斷枯幹草木。
及一切誤斷。
五分律雲。
若比丘一一所須。
語淨人言汝知是。
若不解。
複語言汝看是。
若不解。
複語言與我是。
若自伐鬼村。
若使人言伐是。
波逸提。
生草。
生草想。
疑。
皆波逸提。
幹草。
生草想。
疑。
皆突吉羅。
幹草。
幹草想。
生草。
幹草想。
不犯。
餘三衆無故殺生草木。
突吉羅。
若為火燒。
若折。
若斫。
知必不生。
不犯。
諸比丘住處庭中生草。
聽使淨人知。
薩婆多論雲。
有三戒大利益佛法。
不得擔。
不殺草木。
不掘地。
若不制三戒。
國王當使比丘作役。
三衆是淨人。
故不犯。
不得上樹取果。
搖樹取果。
摩得勒伽雲。
以灰土沙覆生草。
突吉羅。
語餘人言取是果。
我欲食。
突吉羅。
生果未淨全咽。
突吉羅。
取木耳。
突吉羅。
打熟果落。
突吉羅。
打生果落。
波逸提。
善見律雲。
木倒笮比丘而不死。
雖手中有刀斧等。
甯守死不斫木掘土以脫命。
何以故。
掘土斫木。
得堕罪。
智慧人甯守戒而死。
不犯戒而生。
若人放火來燒寺。
為護住處。
得刬草掘土以斷火。
不犯。
樹有二種。
一水生。
二陸生。
蓮華浮萍。
水生。
若水中翻覆。
突吉羅。
若離水。
波逸提。
若須華果。
得攀樹枝下。
使淨人取。
不犯。
不得令枝折。
若樹高。
淨人不及。
比丘得抱淨人取。
不犯。
若樹押人。
比丘得斫樹掘地以救其命。
不犯(上雲不得。
是自救故。
此雲不犯。
為教他故。
全同大乘教意)。
僧祇律雲。
有國土作谷聚。
畏非人偷。
以灰火燒上作識。
即此為淨。
如摩摩帝有倉谷未淨。
畏年少比丘不知法。
使淨人火淨。
至倉谷盡。
比丘恒得語言舂去。
不犯。
根本律雲。
凡授事人。
為營作故。
将伐樹時。
于七八日前。
在彼樹下。
設諸祭食。
誦經咒願。
說十善道。
贊歎善業。
複應告
然設以惡心欲令陷沒。
故向乙說。
複宜從五分結重也。
○八向外人說證法戒。
大乘同學。
若比丘。
向未受戒人說過人法言。
我見是。
我知是。
實者。
波逸提(戒因緣經。
乃因向沙彌說。
故制)。
緣 起自婆裘園比丘故制。
如初篇中廣說。
相 了了。
波逸提。
不了了。
突吉羅。
向鬼畜說。
突吉羅。
向受大戒非同意者說。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餘三衆突吉羅。
不犯如初篇中說。
五分律雲。
受大戒人不問而向說。
語語突吉羅。
不犯者。
泥洹時說。
十誦律雲。
實是阿羅漢乃至得阿那般那念。
向他說。
波逸提。
實好持戒。
向他說。
突吉羅。
天來等。
波逸提。
土鬼來。
突吉羅。
律攝雲。
對俗人現神通。
得惡作罪。
不犯者。
為顯聖教。
現希有事。
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伏故。
雖說無罪。
薩婆多論雲。
為名利故。
言我清淨持戒。
實誦三藏。
随所誦經。
随所解義。
随能問答。
向人說者。
盡突吉羅。
摩得勒伽雲。
向狂人。
散亂心人。
重病人說。
突吉羅。
○九與女人過說法戒。
此是遮罪。
大乘同學。
護譏嫌故。
必若不起譏嫌。
随機廣略。
無犯。
若比丘。
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
除有知男子。
波逸提。
緣 迦留陀夷乞食到長者家。
在姑前與兒婦耳語說法。
姑見生疑。
故制。
是後比丘不敢為女人說法。
乃更結此戒文。
釋 五語者。
色無我乃至識無我。
六語者。
眼無常乃至意無常。
有知男子者。
解粗惡不粗惡事。
律攝雲。
五六相應所有言語。
名五六語。
相 比丘尼波逸提。
餘三衆突吉羅。
不犯者。
有知男子前過五六語說。
若無有知男子前授五戒。
說五戒法。
授八關齋。
說八關齋法。
說八聖道。
十不善法。
十善法。
及女人問義。
應答。
若不解。
應廣說。
五分律雲。
為女人說五六語竟。
語言。
法正齊此。
從坐起去。
更有因緣。
還複來坐。
為說不犯。
若說五六語竟。
更有女人來。
為後女人說。
如是相續。
為無量女人說。
皆不犯。
若自誦經。
女人來聽。
若女人問義。
要使得解。
過五六語。
皆不犯。
薩婆多論雲。
女。
謂能受淫欲者。
若未堪任作淫欲者。
突吉羅。
○十掘地戒。
此是遮罪。
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
自手掘地。
若教人掘者。
波逸提。
緣 六群為佛修治講堂。
周匝自掘地。
長者譏嫌斷他命根。
故制。
乃更教人掘。
長者複譏嫌。
佛更結戒。
釋 地者。
已掘地。
未掘地。
若已掘地經四月。
被雨漬。
還如本。
十誦律雲。
地有二種。
生地。
不生地。
多雨國土。
八月地生(驚蟄後。
立冬前)。
少雨國土。
四月地生(夏四月也)。
除是名不生地。
律攝雲。
生地者。
謂未曾掘。
若曾經掘。
被天雨濕。
或餘水沾。
時經三月。
是名生地。
若無雨濕及水沾潤。
時經六月。
亦名生地。
異此非生。
相 若用鋤。
或以钁斫。
或以椎打。
或以鐮刀刺刀。
乃至指爪掐傷地。
打橛入地。
地上然火。
一切波逸提。
若不教言知是看是。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不犯者。
若語言知是看是(此是淨語也。
令彼淨人自知自看所應掘所應置處。
比丘不應直言掘是置是也)。
若曳材木。
曳竹。
若籬倒地扶正。
若反磚石取牛屎。
取崩岸土。
若取鼠壤土。
若除經行處土。
若除屋内土。
若往來經行。
若掃地。
若杖築地。
若不故掘。
僧祇律雲。
若河邊坎上。
以腳蹋堕。
蹋蹋波逸提。
坎岸邊行。
土崩無罪。
若營事比丘。
多有塔物僧物。
欲藏地中。
若在露處生地。
不得自掘。
當使淨人知。
若在覆處死地。
得自掘藏。
釘栓(古橛字)拔??亦爾。
若死土被雨已。
不得自取。
使淨人取盡雨所洽際。
然後自取。
無罪。
掘地。
波逸提。
半沙。
越毗尼罪。
純沙。
無罪。
石姜石糞灰。
亦如是。
十誦律雲。
掘不生地。
一一掘突吉羅。
掘生地。
一一掘波逸提。
手畫地乃至沒芥子。
一一畫突吉羅。
若比丘作師匠。
欲新起佛圖僧坊。
畫地作模。
不犯。
餘比丘畫者犯罪。
若生金銀等礦處。
若雌黃赭土白墡處。
生石處。
黑石處。
沙處。
鹽處。
掘者不犯。
根本律雲。
掘生地。
波逸底迦。
非生地。
惡作罪。
釘橛。
波逸底迦。
拔橛。
惡作罪。
若營作苾刍欲定基時。
得好星候吉辰。
無有淨人。
應自以橛釘地記疆界。
深四指者無犯。
五分律雲。
餘三衆無事掘地。
突吉羅。
若取燥土。
不犯。
○十一壞鬼神村戒。
此是遮罪。
大乘比丘同學。
若比丘。
壞鬼神村。
波逸提。
緣 有一曠野比丘修治屋舍。
自斫樹木。
故制。
釋 鬼者。
非人是。
村者。
一切草木是。
相 若自斷。
自炒。
自煮。
教他斷炒煮。
盡波逸提。
打橛着樹上。
以火着生草木上。
斷多分生草木。
盡波逸提。
斷半幹半生草木。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不犯者。
言知是看是。
斷枯幹草木。
及一切誤斷。
五分律雲。
若比丘一一所須。
語淨人言汝知是。
若不解。
複語言汝看是。
若不解。
複語言與我是。
若自伐鬼村。
若使人言伐是。
波逸提。
生草。
生草想。
疑。
皆波逸提。
幹草。
生草想。
疑。
皆突吉羅。
幹草。
幹草想。
生草。
幹草想。
不犯。
餘三衆無故殺生草木。
突吉羅。
若為火燒。
若折。
若斫。
知必不生。
不犯。
諸比丘住處庭中生草。
聽使淨人知。
薩婆多論雲。
有三戒大利益佛法。
不得擔。
不殺草木。
不掘地。
若不制三戒。
國王當使比丘作役。
三衆是淨人。
故不犯。
不得上樹取果。
搖樹取果。
摩得勒伽雲。
以灰土沙覆生草。
突吉羅。
語餘人言取是果。
我欲食。
突吉羅。
生果未淨全咽。
突吉羅。
取木耳。
突吉羅。
打熟果落。
突吉羅。
打生果落。
波逸提。
善見律雲。
木倒笮比丘而不死。
雖手中有刀斧等。
甯守死不斫木掘土以脫命。
何以故。
掘土斫木。
得堕罪。
智慧人甯守戒而死。
不犯戒而生。
若人放火來燒寺。
為護住處。
得刬草掘土以斷火。
不犯。
樹有二種。
一水生。
二陸生。
蓮華浮萍。
水生。
若水中翻覆。
突吉羅。
若離水。
波逸提。
若須華果。
得攀樹枝下。
使淨人取。
不犯。
不得令枝折。
若樹高。
淨人不及。
比丘得抱淨人取。
不犯。
若樹押人。
比丘得斫樹掘地以救其命。
不犯(上雲不得。
是自救故。
此雲不犯。
為教他故。
全同大乘教意)。
僧祇律雲。
有國土作谷聚。
畏非人偷。
以灰火燒上作識。
即此為淨。
如摩摩帝有倉谷未淨。
畏年少比丘不知法。
使淨人火淨。
至倉谷盡。
比丘恒得語言舂去。
不犯。
根本律雲。
凡授事人。
為營作故。
将伐樹時。
于七八日前。
在彼樹下。
設諸祭食。
誦經咒願。
說十善道。
贊歎善業。
複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