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二

關燈


    是俗人。

    如本五欲我盡受之。

    是名還戒。

    雲何舍佛。

    舍正覺。

    舍最勝。

    舍一切智。

    舍一切見。

    舍無餘智見。

    舍羅睺羅父。

    舍真金身。

    舍圓光。

    舍三十二相。

    舍八十種好。

    若舍一一佛名号。

    皆名舍佛。

    即名舍戒。

    若言舍過去未來佛。

    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又外道等亦各言有佛。

    若實欲舍佛。

    假言提外道佛。

    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若戲笑說舍佛。

    越毗尼罪。

    若誤說。

    心狂。

    無罪。

    雲何舍法。

    法者。

    非三世所攝。

    其相當住。

    所謂無為涅槃。

    離衆煩惱。

    一切苦患。

    永盡無餘。

    若言舍此法。

    若言舍過去未來法。

    盡名舍戒。

    若假言舍外道法。

    得偷蘭罪。

    若戲笑說。

    越毗尼罪。

    雲何舍僧。

    僧者。

    世尊弟子僧。

    謂四雙八輩。

    信成就。

    戒成就。

    聞成就。

    三昧成就。

    慧成就。

    解脫成就。

    解脫智見成就。

    應所恭敬。

    無上福田。

    若言我舍是僧。

    是名舍戒。

    若言舍過未僧。

    若言舍多比丘。

    皆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若言舍過未多比丘。

    若言舍一比丘。

    越毗尼罪。

    若言舍過未一比丘。

    越毗尼心悔(即責心突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

    若言舍和尚。

    是名舍戒。

    若言舍阿阇梨。

    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過未差别及假言戲笑等同上。

    雲何舍學。

    學有三種。

    一增上戒學。

    謂波羅提木叉廣略說。

    二增上意學。

    謂九次第正受。

    三增上慧學。

    謂四真谛。

    若言舍此學。

    皆名舍戒。

    假說戲笑等同前。

    雲何舍說。

    謂三種說戒(十五日。

    十四日。

    及中間布薩)。

    若言我舍是說。

    是名舍戒。

    雲何舍共住。

    共住有二種。

    一者清淨共住。

    衆悉清淨共作布薩。

    二者相似共住。

    不清淨作清淨相。

    與清淨者共作布薩。

    若言我舍共住。

    是名舍戒。

    雲何舍共利。

    利者有二種。

    一者法利。

    受誦問答。

    二者衣食利。

    同受一施。

    若言我舍此利。

    是名舍戒。

    若但言我舍衣食利。

    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雲何舍經論。

    經論有九部(即前十二部中。

    除方廣授記及無問自說)。

    若言我舍此經論。

    是名舍戒。

    若言舍過未經論。

    不名舍戒。

    得偷蘭罪。

    複次若比丘言。

    我舍佛。

    佛舍我。

    我離佛。

    佛離我。

    我遠佛。

    佛遠我。

    我厭佛。

    佛厭我。

    我休佛。

    佛休我。

    如是皆名舍戒。

    乃至經論亦如是。

    是名還戒。

    若瞋說。

    卒說。

    獨說。

    不了說。

    因诤說。

    獨想說。

    向眠者說。

    向狂者說。

    向嬰兒說。

    向非人說。

    向畜生說。

    向不解者說。

    皆不名舍戒。

    戒羸者。

    彼作是念。

    我不如舍佛法僧乃至舍諸經論。

    複作是念。

    我當作沙彌。

    作俗人。

    作外道。

    彼心念口言。

    未決定向他人說。

    是名戒羸。

    若說戒羸事者。

    語語偷蘭罪。

    複作是心念口言。

    我舍佛者勝。

    乃至我習本俗人者勝。

    是名說戒羸事。

    語語偷蘭罪。

     五分律雲。

    若言我當行外道儀法。

    語語偷蘭遮。

    若言我當行白衣儀法。

    突吉羅。

    是不名舍戒。

    若口言我舍戒。

    名為舍戒。

     律攝雲。

    行。

    謂聖道。

    淨。

    謂涅槃。

    由八正道。

    方能證會。

    作不淨行。

    正違彼故。

     相 是中犯者。

    若與一切人非人畜生男女二形黃門大便道小便道及口中。

    若自。

    若他。

    入如毛頭。

    于初住出三時中。

    随有樂想。

    盡波羅夷。

    方便而不入。

    偷蘭遮。

    于根壞者及非道行淫。

    盡偷蘭遮。

    教他者。

    偷蘭遮。

    教他而不作。

    突吉羅。

    比丘尼波羅夷。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滅擯。

    不犯者。

    睡眠無所覺知。

    不受樂。

    一切無有淫意。

    及最初未制戒。

    癡狂。

    心亂。

    痛惱所纏。

     十誦律雲。

    有五相名狂人。

    親裡死盡故狂。

    财物失盡故狂。

    田業人民失盡故狂。

    或四大錯亂故狂。

    或先世業報故狂。

    若雖有如是狂病。

    自知我是比丘。

    作淫欲。

    得波羅夷。

    有五種因緣。

    令心散亂。

    為非人所打故心散亂。

    或非人令心散亂。

    或非人食心精氣故心散亂。

    或四大錯故心散亂。

    或先世業報故心散亂。

    若雖有是散亂。

    自覺是比丘。

    作淫欲。

    犯波羅夷。

    有五種病壞心(即痛惱所纏也)。

    或風發故病壞心。

    或熟發故病壞心。

    或冷發故病壞心。

    或三種俱發故病壞心。

    或時節氣發故病壞心。

    雖有如是病壞心。

    若自覺是比丘。

    作淫欲。

    得波羅夷。

    若不自知。

    不犯。

     善見律雲。

    見火而捉。

    如金無異。

    見屎而捉。

    如旃檀無異。

    如是颠狂。

    犯戒無罪。

     僧祇律雲。

    若比丘。

    以染污心欲看女人。

    得越毗尼心悔。

    若眼見。

    若聞聲。

    犯越毗尼罪。

    相觸。

    得偷蘭罪。

    乃至入如胡麻。

    波羅夷。

    若身大。

    雖入不觸其邊者。

    得偷蘭罪。

    若女人身裂為二分。

    就二分行淫者。

    偷蘭罪。

    系縛令合行淫者。

    波羅夷。

    雲何名受樂。

    如饑得食。

    如渴得飲。

    雲何不受樂。

    如好淨人。

    以種種死屍系其頸上。

    又如破癰。

    熱鐵燒身。

    又雲。

    若欲心随女人後行。

    步步越毗尼罪。

    欲心與女人隔壁語。

    語語越毗尼罪。

     附 善見律雲。

    若長老聞此不淨行。

    慎勿驚怪。

    何以故。

    如來憐愍我輩。

    為結戒故。

    說此惡言。

    若不說者。

    雲何得知波羅夷偷蘭遮突吉羅。

    若法師為人講。

    聽者慎勿露齒笑。

    若有笑者。

    驅出。

    何以故。

    佛憐愍衆生。

    金口所說。

    汝等應生慚愧心而聽。

    何以笑。

     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卷第二 音義 誰遣比丘尼來請教誡 比丘尼八敬法中。

    半月半月。

    應從大僧求教授人。

    故須緻問。

    若有尼來請。

    即于此時出衆緻禮。

    然後白雲。

    比丘尼僧某甲等。

    和合禮比丘僧足。

    今從僧乞教授人。

    爾時衆僧如常差耆宿往教授之。

    若無耆宿可差。

    但語言。

    謹慎莫放逸。

    今此事久已不行。

    故但答雲無尼來請也。

     迦賓? 或雲劫賓那。

    此翻房宿。

    禱房星生。

    舊雲金毗羅。

    此翻威如王。

     舍利弗 舍利。

    此翻鹙鹭。

    其母眼明似之。

    故以為名。

    弗。

    此翻子。

    即是因母立字。

    故名舍利子也。

    又翻身子。

    其母好形身也。

    尊者名優波提舍。

    智慧第一。

    為羅睺羅和尚。

     芭蕉若結子四句 芭焦生華。

    狀如蓮瓣。

    中有甘露。

    其甜如蜜。

    若生此華。

    則此枝便壞。

    竹葦開華結子。

    則竹林随敗。

    騾不自生。

    皆驢共馬交遘而生。

    騾若懷妊。

    必傷其母。

     毗舍羅 或雲毗耶離。

    維耶離。

    鞞舍隸。

    吠舍離。

    此翻廣嚴。

    亦翻好稻。

    亦翻好道也。

     迦蘭陀 此雲好聲鳥。

    或雲是山鼠之名。

     須提那。

    ?阇子 俱未見翻譯。

     四雙八輩 即四向四果。

     九次第正受 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五空處。

    六識處。

    七無所有處。

    八非想非非想處。

    九滅受想。

    通言次第定者。

    若入禅時。

    深心智慧深利。

    能從一禅入一禅。

    心心相續。

    無異念間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