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二之餘
關燈
小
中
大
具小智故不欣大智,次二偈釋成小斷,次一偈半釋成小智,次偈半重釋小斷,後一偈重釋小智也。
△三、結無希取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于是法,永無願樂。
導師見舍,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由我無願樂,故導師見舍,乃由觀我心,非是吝大法也。
初頌合領業竟。
△二、頌合付家業二:初、頌合付業,二、頌合歡喜。
今初,先六句牒譬,後六句正合。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财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
△二頌合歡喜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
世尊我今,得道得果,于無漏法,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于今日,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于諸世間,天人魔梵,普于其中,應受供養。
得道者,得實相道。
得果者,分得無上菩提、大乘習果。
無漏法者,中道、不漏二邊。
得清淨眼者,分得佛眼。
此明開佛知見也。
淨戒成真實緣因,故得妙報;梵行成真實了因,故得妙果。
所知所見,即正因理性法身德也。
真是聲聞、真阿羅漢者,圓初住位,一分真、一切分真,即是分證十界三德,但就本位開顯,故雲聲聞、阿羅漢也。
初長文重頌,正陳得解竟。
△次十三偈歎佛恩深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
若以頂戴,兩肩荷負,于恒沙劫,盡心恭敬。
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卧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于恒沙劫,亦不能報。
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于斯事,取相凡夫,随宜為說。
諸佛于法,得最自在,知諸衆生,種種欲樂,及其志力,随所堪任,以無量喻,而為說法。
随諸衆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分别知已,于一乘道,随宜說三。
世尊,大恩者:一、佛始建慈悲,拔六道苦,與四聖樂,普十法界,入四弘中,此如來室恩;二、如來行菩薩道,示教利喜,曾教我大乘,雖複中忘,智願不失,蓋如來室,清涼溫暖,大慈與樂恩;三、衆生遭苦,視父而已,佛伺其宜,如犢逐母,備行六度,以利衆生,蓋如來室,遮寒障熱,大悲拔苦恩;四、佛成道已,應受寂滅無為之樂,而隐其神德,用貧所樂法,五戒十善,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蓋是佛衣,遮貪欲熱恩;五、示老比丘像,方便附近,與一日價,蓋是佛衣,除見寒愛熱恩;六、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彈诃貶斥,令恥小慕大,蓋是佛衣,遮醜陋恩;七、命領家業,金銀庫藏,皆悉令知,蓋是佛衣,與我莊嚴恩;八、會親族,定父子,付以家業,無上寶聚,不求自得,蓋如來座恩;九十、既坐座已,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普于天人,應受供養,蓋如來座,令我具足自行化他恩。
兩肩荷負等,所不能報,此之謂也。
牛頭栴檀者,華嚴經雲:出離垢山,若用塗身,火不能燒。
此中十恩:室三、衣四、座三。
當知室得衣故,有覆育之恩;室有座故,成與拔之用。
座假衣室,令自他行成;衣假座室,令初後理顯。
是故三義,合成大恩。
正論荷恩難報,不得直以亡報釋之。
二、譬說周中,第二、明中根領解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二之餘
△三、結無希取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于是法,永無願樂。
導師見舍,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由我無願樂,故導師見舍,乃由觀我心,非是吝大法也。
初頌合領業竟。
△二、頌合付家業二:初、頌合付業,二、頌合歡喜。
今初,先六句牒譬,後六句正合。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财物;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
△二頌合歡喜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
世尊我今,得道得果,于無漏法,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于今日,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于諸世間,天人魔梵,普于其中,應受供養。
得道者,得實相道。
得果者,分得無上菩提、大乘習果。
無漏法者,中道、不漏二邊。
得清淨眼者,分得佛眼。
此明開佛知見也。
淨戒成真實緣因,故得妙報;梵行成真實了因,故得妙果。
所知所見,即正因理性法身德也。
真是聲聞、真阿羅漢者,圓初住位,一分真、一切分真,即是分證十界三德,但就本位開顯,故雲聲聞、阿羅漢也。
初長文重頌,正陳得解竟。
△次十三偈歎佛恩深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皆不能報。
若以頂戴,兩肩荷負,于恒沙劫,盡心恭敬。
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卧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于恒沙劫,亦不能報。
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為下劣,忍于斯事,取相凡夫,随宜為說。
諸佛于法,得最自在,知諸衆生,種種欲樂,及其志力,随所堪任,以無量喻,而為說法。
随諸衆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種種籌量,分别知已,于一乘道,随宜說三。
世尊,大恩者:一、佛始建慈悲,拔六道苦,與四聖樂,普十法界,入四弘中,此如來室恩;二、如來行菩薩道,示教利喜,曾教我大乘,雖複中忘,智願不失,蓋如來室,清涼溫暖,大慈與樂恩;三、衆生遭苦,視父而已,佛伺其宜,如犢逐母,備行六度,以利衆生,蓋如來室,遮寒障熱,大悲拔苦恩;四、佛成道已,應受寂滅無為之樂,而隐其神德,用貧所樂法,五戒十善,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蓋是佛衣,遮貪欲熱恩;五、示老比丘像,方便附近,與一日價,蓋是佛衣,除見寒愛熱恩;六、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彈诃貶斥,令恥小慕大,蓋是佛衣,遮醜陋恩;七、命領家業,金銀庫藏,皆悉令知,蓋是佛衣,與我莊嚴恩;八、會親族,定父子,付以家業,無上寶聚,不求自得,蓋如來座恩;九十、既坐座已,身意泰然,快得安隐,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普于天人,應受供養,蓋如來座,令我具足自行化他恩。
兩肩荷負等,所不能報,此之謂也。
牛頭栴檀者,華嚴經雲:出離垢山,若用塗身,火不能燒。
此中十恩:室三、衣四、座三。
當知室得衣故,有覆育之恩;室有座故,成與拔之用。
座假衣室,令自他行成;衣假座室,令初後理顯。
是故三義,合成大恩。
正論荷恩難報,不得直以亡報釋之。
二、譬說周中,第二、明中根領解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二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