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二之餘
關燈
小
中
大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中根領解白佛自陳中二重頌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
今初。
爾時,摩诃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
初中四:初、頌父子相失,二、頌父子相見,三、頌追誘,四、頌領付家業。
初又四:初、頌子背父去,二、頌求子中止,三、超頌其父憂念,四、追頌遇到父城。
今初。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舍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周流諸國,譬輪回三界;五十餘年,譬備經六趣也。
△二頌求子中止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
其家巨富,多諸金銀,砗磲碼瑙,真珠琉璃,象馬牛羊,辇輿車乘,田業僮仆,人民衆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衆,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往來者衆,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四方推求,譬觀四生,覓可度之機也。
頓止一城,譬有餘國,方便淨涅槃也。
起慈悲舍,立性空宅,受用勝妙五塵,稱性法樂,良由佛居方便,是即實報,亦即寂光故也。
王譬法身及自受用身,今是勝應,故為王所愛念也。
群臣豪族,譬法身大士。
往來者衆,譬諸土菩薩來往聽法。
△三超頌其父憂念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死時将至。
癡子舍我,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四追頌遇到父城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饑餓羸瘦,體生瘡癬,漸次經曆,到父住城。
曆十二處及十八界,以求正道助道,故雲從邑至邑,從國至國也。
約有漏善,則或有所得;約無漏善,則或無所得。
無大乘法食為饑餓,無大力用為羸,無大功德為瘦,迷于谛理而起見思,為體生瘡癬。
初頌父子相失竟。
△二、頌父子相見二:初、頌子見父;二、頌父見子。
今初。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
爾時長者,于其門内,施大寶帳,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内财産,注記券疏。
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
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裡,欲往傭作。
初二句頌見父之由,次十句頌見父之相。
上明見父之處在于門側,今言長者于其門内,即兼得處也。
菩薩行願多明事數,故雲計算。
以廣顯略為注,授決為記,四弘誓為券,修行為疏。
次窮子見父下,十四句頌生畏避,可知。
△二、頌父見子。
但頌見子處及見即識,不頌歡喜适願。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
二、頌父子相見竟 △三、頌追誘二:初、頌旁人追,二、頌二人誘。
今初。
即敕使者,追捉将來。
窮子驚喚,迷悶躄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二、頌二人誘二:初、頌雇作,即齊教領;二、頌教作,即取意領。
今初。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雲當相雇,除諸糞穢,倍與汝價。
窮子聞之,歡喜随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眇目,譬偏空小智。
矬者豎短,譬不窮實相之源。
陋者橫狹,譬不具萬善之飾。
非四無所畏故無威,非常樂我淨故無德。
淨諸房
今初。
爾時,摩诃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
初中四:初、頌父子相失,二、頌父子相見,三、頌追誘,四、頌領付家業。
初又四:初、頌子背父去,二、頌求子中止,三、超頌其父憂念,四、追頌遇到父城。
今初。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舍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周流諸國,譬輪回三界;五十餘年,譬備經六趣也。
△二頌求子中止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
其家巨富,多諸金銀,砗磲碼瑙,真珠琉璃,象馬牛羊,辇輿車乘,田業僮仆,人民衆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衆,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往來者衆,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四方推求,譬觀四生,覓可度之機也。
頓止一城,譬有餘國,方便淨涅槃也。
起慈悲舍,立性空宅,受用勝妙五塵,稱性法樂,良由佛居方便,是即實報,亦即寂光故也。
王譬法身及自受用身,今是勝應,故為王所愛念也。
群臣豪族,譬法身大士。
往來者衆,譬諸土菩薩來往聽法。
△三超頌其父憂念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死時将至。
癡子舍我,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當如之何? △四追頌遇到父城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饑餓羸瘦,體生瘡癬,漸次經曆,到父住城。
曆十二處及十八界,以求正道助道,故雲從邑至邑,從國至國也。
約有漏善,則或有所得;約無漏善,則或無所得。
無大乘法食為饑餓,無大力用為羸,無大功德為瘦,迷于谛理而起見思,為體生瘡癬。
初頌父子相失竟。
△二、頌父子相見二:初、頌子見父;二、頌父見子。
今初。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
爾時長者,于其門内,施大寶帳,處師子座,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或有計算,金銀寶物,出内财産,注記券疏。
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強驅使作。
思惟是已,馳走而去,借問貧裡,欲往傭作。
初二句頌見父之由,次十句頌見父之相。
上明見父之處在于門側,今言長者于其門内,即兼得處也。
菩薩行願多明事數,故雲計算。
以廣顯略為注,授決為記,四弘誓為券,修行為疏。
次窮子見父下,十四句頌生畏避,可知。
△二、頌父見子。
但頌見子處及見即識,不頌歡喜适願。
長者是時,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
二、頌父子相見竟 △三、頌追誘二:初、頌旁人追,二、頌二人誘。
今初。
即敕使者,追捉将來。
窮子驚喚,迷悶躄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二、頌二人誘二:初、頌雇作,即齊教領;二、頌教作,即取意領。
今初。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無威德者:汝可語之,雲當相雇,除諸糞穢,倍與汝價。
窮子聞之,歡喜随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眇目,譬偏空小智。
矬者豎短,譬不窮實相之源。
陋者橫狹,譬不具萬善之飾。
非四無所畏故無威,非常樂我淨故無德。
淨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