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六國道術,兼通其語。
泰始二年丙戌,自天竺達于玉門,因居炖煌,世号炖煌菩薩。
後入長安,居青門。
大周目錄雲:太康七年,譯正法華。
今謂太康乃武帝年号,序既雲惠帝,當以永康為正也。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丘慈沙門鸠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東晉司馬氏都建康,始于元帝,終于恭帝,禅于宋,凡十一主,合一百三年。
元帝諱睿,琅玡王觐之子,宣帝曾孫也。
年十五,嗣封琅玡王,後為安東将軍,鎮建康。
西晉愍帝建興四年丙子,诏王攝萬幾。
明年即王位,改元建武。
又明年戊寅,始即帝位,改元大興。
鸠摩羅什譯經于後秦境内,序必先書東晉者,存正統也。
第十主安帝,諱德宗,孝武太子。
丙申,繼孝武即帝位。
次年丁酉,改元隆安,凡五年。
又改元興,凡三年。
又改義熙,凡十四年。
後秦姓姚,名苌,字景茂,赤亭羌人。
當晉孝武皇帝太元八年癸未,前秦符堅攻晉,以兖州刺史姚苌為龍骧将軍,後又以為司馬,讨慕容泓等。
苌軍大敗,懼奔。
時渭北馬牧等紏扇羌豪,率其戶口歸苌者五萬餘家,推苌為盟主。
晉太元丙戌四月,苌自陝西等路入長安,即帝位,改年建初,國号大秦,史以後秦别之。
苌遣将吳忠執堅于五将。
堅子丕立,為馮該所害。
南安王符登立。
晉太元十八年癸巳十二月,苌卒,子興立,率衆伐前秦,秦主登大敗。
次年甲午,興即帝位,改年皇初,凡五年。
又改弘始,當晉隆安三年己亥也。
丘慈,與龜茲同國名,在焉耆西南。
沙門,此雲勤息,謂勤修衆善,止息諸惡也。
鸠摩羅什,此雲童壽,龜茲國人。
前秦符堅遣骁騎将軍呂光等,率兵七萬伐龜茲國,取什,當晉太元七年壬午歲。
光與什俱還,至涼州,聞堅已殁,光遂據涼州,即三河王位,國号大涼,改年太安,當晉太元十一年也。
及光卒,子紹立,為太原公呂纂所害。
纂立,又為呂超所廢,立呂隆。
後秦姚興弘始三年,遣師伐隆,隆上表隆,興遂迎什至長安,當晉隆安五年辛醜也。
弘始八年,什于草堂寺譯出今經,為七卷,當晉義熙二年丙午也。
序文律師言隆安年中者,乃是什始至長安之年,非什譯此經之年也。
法華文句雲:鸠摩羅什以僞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長安逍遙園譯大品經竟,至八年夏,于草堂寺譯此妙法蓮華經。
什少時,日誦三萬二千言,随母出家,遍遊西域,淹貫群籍,尤善大乘。
在龜茲日,諸王會同,每請師說法,必跪伏而聽。
後居秦國,大闡經論,所譯出者三百八十卷。
秦主以師禮事之,優寵特甚。
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入滅,壽七十歲,當晉義熙九年癸醜也。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阇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名堅,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十四代孫。
初,宇文秦仕魏,封周公。
至子覺,受魏禅,國号周。
堅父忠,嘗事周有功,官至太傅、隋國公,堅襲封焉。
陳大建十三年辛醜,堅受周禅,都長安,國号隋。
自文帝至恭帝三主,合三十七年。
今以國稱,故雲隋氏。
仁壽,文帝年号也。
名義雲:天竺之稱,異議紏紛。
舊雲身毒,或曰賢豆。
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此雲月,蓋以其土賢聖繼軌,導凡禦物,如月照臨故也。
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裡。
今雲北天竺者,即五天竺國之一也。
阇那、笈多二法師名。
阇那,具雲阇那;崛多,此雲志德,北天竺人,刹帝利種,遊涉行化,來達此境。
笈多,具雲達摩;笈多,此雲法密,南天竺人。
序不雲者,缺也。
按添品經序雲:大隋仁壽元年辛酉,普曜寺沙門上行,請阇那崛多、達摩笈多二法師,于大興善寺重譯此經,為八卷,名曰添品妙法蓮華。
故知阇那、笈多是二人也。
升師目錄雲:言添品者,謂于晉、秦兩譯經内,添合改移有五:一、于晉、秦譯本,添普門品後偈頌;二、于秦譯藥王品後,補日光喻之全文;三、合天授品于寶塔品内;四、移囑累品于普賢品後;五、回陀羅尼品于神力品後。
又唐不空譯法華軌儀,全與添品、法華改易是同,甚違什師按品次第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一經三譯,故雲重沓。
文詞旨趣,交互陳述。
如十如是,晉譯則無,秦譯則有。
又藥草喻後半品之文,晉、隋兩譯則有,秦譯則無。
又囑累品,秦譯置二十二,隋譯則置之卷末。
故雲文旨互陳也。
宗,尊也。
尚,高也。
此經雖更
泰始二年丙戌,自天竺達于玉門,因居炖煌,世号炖煌菩薩。
後入長安,居青門。
大周目錄雲:太康七年,譯正法華。
今謂太康乃武帝年号,序既雲惠帝,當以永康為正也。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丘慈沙門鸠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東晉司馬氏都建康,始于元帝,終于恭帝,禅于宋,凡十一主,合一百三年。
元帝諱睿,琅玡王觐之子,宣帝曾孫也。
年十五,嗣封琅玡王,後為安東将軍,鎮建康。
西晉愍帝建興四年丙子,诏王攝萬幾。
明年即王位,改元建武。
又明年戊寅,始即帝位,改元大興。
鸠摩羅什譯經于後秦境内,序必先書東晉者,存正統也。
第十主安帝,諱德宗,孝武太子。
丙申,繼孝武即帝位。
次年丁酉,改元隆安,凡五年。
又改元興,凡三年。
又改義熙,凡十四年。
後秦姓姚,名苌,字景茂,赤亭羌人。
當晉孝武皇帝太元八年癸未,前秦符堅攻晉,以兖州刺史姚苌為龍骧将軍,後又以為司馬,讨慕容泓等。
苌軍大敗,懼奔。
時渭北馬牧等紏扇羌豪,率其戶口歸苌者五萬餘家,推苌為盟主。
晉太元丙戌四月,苌自陝西等路入長安,即帝位,改年建初,國号大秦,史以後秦别之。
苌遣将吳忠執堅于五将。
堅子丕立,為馮該所害。
南安王符登立。
晉太元十八年癸巳十二月,苌卒,子興立,率衆伐前秦,秦主登大敗。
次年甲午,興即帝位,改年皇初,凡五年。
又改弘始,當晉隆安三年己亥也。
丘慈,與龜茲同國名,在焉耆西南。
沙門,此雲勤息,謂勤修衆善,止息諸惡也。
鸠摩羅什,此雲童壽,龜茲國人。
前秦符堅遣骁騎将軍呂光等,率兵七萬伐龜茲國,取什,當晉太元七年壬午歲。
光與什俱還,至涼州,聞堅已殁,光遂據涼州,即三河王位,國号大涼,改年太安,當晉太元十一年也。
及光卒,子紹立,為太原公呂纂所害。
纂立,又為呂超所廢,立呂隆。
後秦姚興弘始三年,遣師伐隆,隆上表隆,興遂迎什至長安,當晉隆安五年辛醜也。
弘始八年,什于草堂寺譯出今經,為七卷,當晉義熙二年丙午也。
序文律師言隆安年中者,乃是什始至長安之年,非什譯此經之年也。
法華文句雲:鸠摩羅什以僞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長安逍遙園譯大品經竟,至八年夏,于草堂寺譯此妙法蓮華經。
什少時,日誦三萬二千言,随母出家,遍遊西域,淹貫群籍,尤善大乘。
在龜茲日,諸王會同,每請師說法,必跪伏而聽。
後居秦國,大闡經論,所譯出者三百八十卷。
秦主以師禮事之,優寵特甚。
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入滅,壽七十歲,當晉義熙九年癸醜也。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阇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名堅,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十四代孫。
初,宇文秦仕魏,封周公。
至子覺,受魏禅,國号周。
堅父忠,嘗事周有功,官至太傅、隋國公,堅襲封焉。
陳大建十三年辛醜,堅受周禅,都長安,國号隋。
自文帝至恭帝三主,合三十七年。
今以國稱,故雲隋氏。
仁壽,文帝年号也。
名義雲:天竺之稱,異議紏紛。
舊雲身毒,或曰賢豆。
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此雲月,蓋以其土賢聖繼軌,導凡禦物,如月照臨故也。
五印度之境,周九萬餘裡。
今雲北天竺者,即五天竺國之一也。
阇那、笈多二法師名。
阇那,具雲阇那;崛多,此雲志德,北天竺人,刹帝利種,遊涉行化,來達此境。
笈多,具雲達摩;笈多,此雲法密,南天竺人。
序不雲者,缺也。
按添品經序雲:大隋仁壽元年辛酉,普曜寺沙門上行,請阇那崛多、達摩笈多二法師,于大興善寺重譯此經,為八卷,名曰添品妙法蓮華。
故知阇那、笈多是二人也。
升師目錄雲:言添品者,謂于晉、秦兩譯經内,添合改移有五:一、于晉、秦譯本,添普門品後偈頌;二、于秦譯藥王品後,補日光喻之全文;三、合天授品于寶塔品内;四、移囑累品于普賢品後;五、回陀羅尼品于神力品後。
又唐不空譯法華軌儀,全與添品、法華改易是同,甚違什師按品次第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一經三譯,故雲重沓。
文詞旨趣,交互陳述。
如十如是,晉譯則無,秦譯則有。
又藥草喻後半品之文,晉、隋兩譯則有,秦譯則無。
又囑累品,秦譯置二十二,隋譯則置之卷末。
故雲文旨互陳也。
宗,尊也。
尚,高也。
此經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