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卧瓜錘關前激石子

關燈
派哈蘭生領沉螺舟四十号,每号一百人,共四千人,先由單渡港水底進去,直到東口渡岸下伏住,靜候外三路炮響,便突出岸上,直搶後關。

    哈蘭生領令去了。

    随派聞達帶領杉闆船五十号,每船兵丁五十名,共二千五百人,殺進單渡港,遇賊兵即便厮殺。

    如賊兵戰敗,便去接應哈蘭生。

    聞達領令去了。

    又派劉麟領沉螺舟十号,兵一千名,由穿心港進去,一到鴛頸蕩東口,便出岸襲擊賊人水寨。

    劉麟領令去了。

    又派唐猛領衫闆船四十号,每号兵丁六十名,共二千四百人,進穿心港接應劉麟。

    唐猛領令去了。

    又派歐陽壽通領沉螺舟十号,兵一千名,由螺蛳港直到鴛頸蕩内,助劉麟夾擊賊軍。

    歐陽壽通領令去了。

    又派龐毅領杉闆船八十号,每号兵丁一百名,共八千人,由螺蛳港進去,直取鴛頸蕩西口。

    龐毅領令去了。

    天彪委劉慧娘看守大營,自己與雲龍統領大軍二萬,駕齊大小兵船,直取紅荷蕩。

    七撥軍馬一齊起行。

     原來吳用防着官軍進攻此路,早已派水軍在各港把守。

    派李應、侯健鎮守後關,督察水軍事務,囑令小心防禦。

    吳用因保二關要緊,不暇兼顧,諸事盡委于李應。

    李應便點起四員頭日,乃是張鼋、王鼍、李蛟、趙龍。

    這四人乃是童威、童猛的徒弟。

    當時奉令,各帶兵一千,分守各港。

    張鼋守采荷灣,堵住紅荷蕩;王鼍守新開港,堵住螺蛳港;李蛟守老廟灣,堵住穿心港;趙龍守順水灣,堵住單渡港。

    依傍水草處,安營下寨。

     到了這日,張鼋正在采荷灣瞭望,忽聽得紅荷蕩口炮火連聲,喊呼振天,雲天彪親統大軍殺進紅荷蕩了。

    張鼋大驚,急忙約齊那一千喽啰,槍炮弓矢,密排在采荷灣口,等待官軍。

    隻見官軍巨艦百餘号,已排列在紅荷蕩内。

    賊軍望見,個個心驚,說一千水軍,如何敵得二萬雄師。

    張鼋一面提心備禦,一面飛速去報知李應。

    這邊官軍看見賊兵勢弱,都要一齊殺過去。

    天彪止住道:“且慢!”便傳令兵船都約齊了,一字長蛇勢,鼓角怒号,隻是按住不進。

    雲龍請問其故,天彪道:“你怎地不知兵機?隻得這幾個賊兵,殺盡何難。

    所貴待他少須,守關之兵齊來策應,方可乘虛搶關也。

    ”果然張鼋吓得幾乎要死,一疊連差人去催李應去了。

     那穿心港口,唐猛領着二千四百名官兵殺入。

    李蛟在老廟灣看見,即忙迎敵,唐猛已領兵殺到。

    原來這老廟灣水面最狹,七八隻兵船早已擠滿。

    唐猛在舟中與李蚊厮殺,卻教後隊登岸;李蛟也教後隊登岸。

    岸上對岸上,舟中對舟中,兩下喊殺。

    李蛟不知就裡,隻顧向前狠鬥,不防後面水底殺出一彪官軍,正是劉麟,大驅那沉螺舟裡一千官軍,呼喊振天,從賊人背後掩殺過來,賊人大驚。

    李蚊一個手慌,吃唐猛一劉砍入水中,賊軍大亂。

    劉麟與唐猛齊力夾攻,不一時将賦兵掃除淨盡。

    歐陽壽通已由駕頸蕩殺出東口來,見劉麟業已得勝,便道:“聞得龐将軍在新開港口,被賊人阻住,進不得鴛頸蕩,我們何不齊轉鴛頸蕩去接應他?”劉麟、唐猛一齊稱是。

    當時三路兵将合齊,殺轉鴛頸蕩去。

    出得西口,隻見波濤洶湧,鼓角喧阗,賊目王鼍正在奮力與龐毅大戰。

    原來王鼍本領勝于李蛟,所以龐毅一時不能取勝。

    劉麟、唐猛、歐陽壽通見了,一齊喊上去。

    王鼍正在苦鬥龐毅,不防背後掩到一枝官軍。

    王鼍抵敵不住,不一時全軍覆沒。

    玉鼍被龐毅一刀揮為兩段。

    這兩處賊兵,都是前後受敵,吃官軍掩殺罄淨,無一脫命,所以沒人去報後關。

     那李應在後關,隻聞得張鼋急報,心中早已大驚,暗想:“那年盧兄長守前關,因兵馬不早出水泊,以緻水泊失利,我今日不可蹈其覆轍。

    ”便教侯健守關,自己領兵一萬二千名,飛速出關,殺到采荷灣來。

    天彪見李應果然到來,便傳令全軍殺上。

    李應與張鼋合兵一處,殺出采荷灣來。

    兩軍就在紅荷蕩内,擺列戰艦,桅樯蔽日,旗幟連雲,兩邊槍炮矢石,如卷如掃,如撒如馳,直殺得天崩地裂,海覆江翻。

    李應吩咐衆兒郎道:“今日若被官軍殺進系荷灣,我也不要性命了。

    ”衆兒郎聽了,個個合死忘生,力戰官軍。

    官軍也個個奮勇,迎殺賊軍。

     洪濤中喊呼振天,殺氣飛揚。

    忽聽官軍坐船上一個号炮,官軍戰艦豁地分開,露出中間一隻大坐船,船頭立出一員大将,青巾綠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