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

關燈
對面章匪早提渾鐵棍迎住,更無言語,兩下便鬥。

    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騰蛟看那章匪,骨瘦如柴,身體聳直,頭不過茶杯大小,圓睜二目,幾莖微須,嘴尖耳豎。

    騰蛟暗想道:“有這種怪人,形同野獸,武藝卻也不低。

    ”便揮動蘸金大斧,拍馬前助葉勇。

    那邊巴、計、陸三人一齊趕上,那巴匪使一柄九齒釘钯,計匪使一把五股鋼叉,陸匪使一面溜金镋,圍住騰蛟。

    騰蛟一把大斧上護其身,下護其馬,看那三人全是蠻力,毫無手法,便留心尋他破綻。

    戰不多時,隻見那巴匪性起,舉把向上盡力築來,不防把舉太高。

    騰蛟便趁勢攔腰一斧,那巴匪上半截身子在地上爬了一轉,下半截因腳套在镫裡,不曾跌倒,吃那馬馱回本陣。

    計陸二人慌了,手腳愈亂。

    騰蛟斧起,砍斷計匪叉杆,計匪負命飛逃。

    騰蛟撇了陸匪,盡力追趕,追到一所竹林,計匪滾下馬爬進竹内。

    騰蛟追上一斧,将計匪屁股劈為兩爿,隻見他爬進竹内深處死了。

    騰蛟正待回馬,陸匪已提镋拍馬趕到。

    騰蛟輪斧迎住,鬥了二十餘合。

    騰蛟斧背敲開陸匪的镋,便趁勢左手搶進陸匪脅下盡力一摟,卷過來夾在懷裡,那镋早已丢在一邊。

    陸匪兩隻空手在騰蛟胸前亂爬亂抓,騰蛟大怒,便把斧照他頭頸一剁。

    陸匪急用手擋,那顆頭早已咯碌碌滾下地去,連半個手掌亦堕在地上。

    騰蛟撇下屍身,望見葉勇兀自與章匪狠命相持,便拍馬飛速前去助戰。

    章匪見巴、計、陸三人已死,葉勇又有幫手,心慌手亂,無心戀戰,虛迎一棍,逃回本陣。

    葉勇追趕不及,也隻得勒馬與騰蛟口陣。

     章匪敗陣回山。

    劉信民聞知章匪戰敗,巴、計、陸三人皆死,吓得魂不附體,面如土色,說不出話來,足有半個時辰,方才到天王像前去搗了一個鬼,出來對章匪說道:“巴、計、陸三人為天王護法盡忠,天王已封他三人為護法天仙,現在如意寶地,快樂無量。

    天王傳谕,叫章某仍領教兵下山搦戰。

    ”章匪領命下山。

     楊騰蛟正與葉勇商議進攻之策,忽聞教兵又來,騰蛟便欲出陣,葉勇道:“吾兄殺得三個了,這一個讓與弟殺罷。

    ”騰蛟道:“昨日弟看那章匪,頻将那棍擋将軍的刀口,是老大破綻,将軍若順勢劈去,必然得勝。

    ”葉勇點頭,提刀上馬出陣。

    騰蛟亦出陣前,隻見葉勇迎住章匪,戰了三十回合。

    那章匪果然用棍擋住葉勇刀口,葉勇便将刀順着棍子劈去,将章匪左手五指盡行削落。

    章匪阿唷一聲,葉勇便不分事由,再起一刀蠻斫,那章匪半個腦蓋斜削去。

    正在将倒未倒之際,葉勇又一刀斜削去那半個腦蓋,一個尖頭人兒倒在地上。

    騰蛟揮動全軍殺上,那教兵殺死了一半,逃走了一半。

    騰蛟知麟山無将,便同葉勇殺上山去,順手捉了一個小匪。

    小匪乞命,騰蛟就叫他引路。

    那劉信民還不知章匪已死,直聽得喊聲逼近山頂,正待觀望,騰蛟已到面前。

    那小匪道:“這個就是掌教。

    ”騰蛟便夾頭一斧,不偏不倚,從頂門劈至腎囊,化作兩片。

    衆小匪跪滿階前,葉勇正待舉刀,騰蛟道:“葉将軍請住。

    ”便對衆小匪道:“憐爾等無知,不來殺你。

    從今已後,不可相信邪人。

    這天王是假的,我劈碎了他,斷無災害。

    ”說罷,舉大斧直上殿庭,将天王塑像剁落粉碎,衆小匪還在磕頭讨饒。

    騰蛟吩咐放火燒山,與葉勇帶領兵馬及歸降的教匪,一同下山回城。

     張嵇仲出城迎接慰勞,一同入城。

    嵇仲就在城中統理事務,鎮撫百姓。

    那班百姓聽了嵇仲的言語,無不感化歸正,依然安居樂業,盡複良民。

    嵇仲将收複钜野事具詳都省。

    過了數日,都省選官員下來接理钜野印務。

    葉勇仍領本部人馬回滿家營。

    嵇仲便與楊騰蛟到高平山,辭謝徐溶夫。

    楊騰蛟便去收拾行李,并辭别得洛夫娘子及其二子。

    張嵇仲帶了原來民壯,同楊騰蛟回曹州,金成英等迎接賀喜。

    不數日,朝廷思旨下降:張叔夜加一級候升,葉勇亦加一級,楊騰蛟着實授曹州防禦使,徐和着賞給學士,将弁兵丁賞恤照例。

    張叔夜、楊騰蛟舞蹈謝恩,阖城官吏賀喜。

    不數日,金成英修好城池燉煌,請張公閱視。

    張公四圍巡閱,見殺狗嶺新立兩座炮台。

    成英道:“此徐溶夫之所指教也。

    ”張公歎服不已。

    曹州城裡有了張嵇仲、金成英、楊騰蛟、張伯奮、張仲熊五位大英雄,端的威聲遠振,賊盜無蹤。

    那梁山自此也不敢觊觎曹州。

     看官,那梁山既不敢到曹州,他在那裡幹些什麼?看官不要心慌,待歇一歇力,再來交代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