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
關燈
小
中
大
心向善。
豈可不信天王,死堕地獄雲爾。
為此曉谕。
限七七四十九日之内,爾百姓陸續赴麟山寶殿,親填名冊,老幼男婦家丁年貌,務懇逐一注明。
本掌教于圓滿之日,代爾等回向天王,開脫一身窮苦之罪,加予百年福祿之緣。
天王歡喜無量,豈有不生福地之人也乎! 豈可不信天王,并攜帶妻小,逃在遼遠之遙者,那時天王震怒,使爾等窮苦而死,貶入無間地獄,萬劫不複人身,悔之而不及耳。
切切特谕。
” 二人看罷,哈哈大笑。
騰故道:“天下有這等奇事,真是把生靈做兒戲了。
可憐钜野百姓如此愚蠢,甘為煽弄。
”張公道:“劉賊必非大器,其志我知之矣;得縣城而住麟山,膽小也;移倉庫而歸本寨,貪财也。
我等統大軍直取縣城,必無阻害。
其中有幾番鏖戰者,卻在麟山擒賊時耳。
”途傳令起滿家營兵,直抵钜野,竟到北門。
最可笑,城門大開,一無防禦。
張公遂傳令入城,葉勇忙禀道:“相公再請斟酌,賊人不守城門,疑有奸計。
末将請帶兵先入,相公在後策應,不可全軍深入重地。
”張公微笑道:“将軍之言因是,但亦須看敵人之技量耳,何必以疑武侯者而疑劉信民乎!”遂吩咐大隊入城。
三軍呐喊一聲,浩浩蕩蕩,如入無人之境。
張公進了城門,一路在馬上雞犬不聞,隻見家家閉戶。
張公便駐紮在知縣衙門,不折一兵,不煩一矢,唾手而得,三軍大悅。
張公道:“我們來時,不見潰散的百姓,家家閉戶,莫非人人躲藏在家。
”差人四路查探。
不一時,都轉來禀道:“百姓果然都在家裡。
現有幾家開門,查問明白,伊等看見大兵入城,吓得要死。
那兩個監教将軍,有人看見,從西門爬城而出。
百姓人家,無分老小,手執丈香,朝北禮拜,口念‘志心皈命禮多寶如意天尊’,此刻尚在急拜。
”張公歎道:“可憐,好忠厚百姓!”便傳軍中刻字匠,刻就數十塊印闆,趕緊印好告條,差公人大街小巷,逐戶敲門分給。
百姓等戰兢兢的接看,隻見上寫着: <FONTface="楷體_gb2312"> “特授曹州府正堂張渝:凡爾居民鋪戶,照常辦事,切勿驚懼,決無幹害。
特示。
” 衆百姓方知本府到了,漸有幾位紳衿,一齊到縣堂上來見本府。
張公慰谕一番,便問百姓情形。
中有一個做過湖北黃州府黃岡縣縣丞告老回家的,先禀道:“百姓們不過一時執迷,原非甘心自外皇化。
公祖但将科條剀切曉谕他們,自然棄邪歸正,各安生理了。
”又有個一等凜膳生員上禀道:“耶說诐辭,壞人心術,泯棼胥漸,民心波靡,而天理民彜不可泯滅。
公祖但率躬整物,教化有方,庶民自興起而為善矣。
”又有一個捐納監生,現開信利、信順、吉亭等鋪面的,上禀道:“劉信民假設神道,哄騙财帛,那班百姓甘心将自己血本歸銷與他,真是呆愚之至。
公祖但教他們勤儉營生,自然不為無益之費了。
”張公一一稱是,便道:“仰衆紳士各去勸谕愚民,安居樂業。
”衆紳士諾諾,一齊退出。
那衆百姓紛紛亂講,有的說本府來同劉掌教打仗的,有的說本府來拜會劉老師的,有的說本府也來皈依天王的。
漸漸開店者開店,行路者行路,遇見兵丁在路,便抖簌簌的從兩岸回避。
張公在署,傳谕四門嚴守,一面出示縷細曉谕,一面點齊人馬,着楊騰蛟協同葉勇,督兵前赴麟山剿賊。
那劉信民在麟山,忽見兩個監教喘呼呼逃回山來,劉信民大驚。
兩個監教把官兵進城的話說了,劉信民呆了半晌,歎口氣道:“咳,原來城裡的百姓沒有福氣!”大衆聽了,都自問有福,個個快活起來。
劉信民暗忖道:“官兵既奪了縣城,必到此處來尋釁,倒必須要防備一番。
”便叫:“請四位護教将軍上殿。
”劉信民當中坐了,便道:“昨夜五更,本掌教朝拜天王,奉天王面谕:下界官兵,不知罪孽,日内要來沖犯,着爾等護教人等,當心抵禦,務要出力。
天王歡喜,定将爾等名字注入仙籍,爾等不可怠慢。
” 原來那四人,一個姓章,一個姓巴,一個姓計,一個姓陸,都有幾斤蠻力,其中姓章的力氣最大。
當下聞叫他禦敵官兵,四人即便同聲答應,帶領一千教兵,趕下山來,恰與官兵遇着。
楊騰蛟讓葉勇先出。
原來葉勇見楊騰蛟草莽新進,與他齊戰,心中好不自在,吃騰蛟這一讓,便心平氣和,歡歡喜喜,提着三尖兩刃刀上馬出陣。
騰蛟不知就裡,隻道他公事當心而已。
葉勇出陣,那
豈可不信天王,死堕地獄雲爾。
為此曉谕。
限七七四十九日之内,爾百姓陸續赴麟山寶殿,親填名冊,老幼男婦家丁年貌,務懇逐一注明。
本掌教于圓滿之日,代爾等回向天王,開脫一身窮苦之罪,加予百年福祿之緣。
天王歡喜無量,豈有不生福地之人也乎! 豈可不信天王,并攜帶妻小,逃在遼遠之遙者,那時天王震怒,使爾等窮苦而死,貶入無間地獄,萬劫不複人身,悔之而不及耳。
切切特谕。
” 二人看罷,哈哈大笑。
騰故道:“天下有這等奇事,真是把生靈做兒戲了。
可憐钜野百姓如此愚蠢,甘為煽弄。
”張公道:“劉賊必非大器,其志我知之矣;得縣城而住麟山,膽小也;移倉庫而歸本寨,貪财也。
我等統大軍直取縣城,必無阻害。
其中有幾番鏖戰者,卻在麟山擒賊時耳。
”途傳令起滿家營兵,直抵钜野,竟到北門。
最可笑,城門大開,一無防禦。
張公遂傳令入城,葉勇忙禀道:“相公再請斟酌,賊人不守城門,疑有奸計。
末将請帶兵先入,相公在後策應,不可全軍深入重地。
”張公微笑道:“将軍之言因是,但亦須看敵人之技量耳,何必以疑武侯者而疑劉信民乎!”遂吩咐大隊入城。
三軍呐喊一聲,浩浩蕩蕩,如入無人之境。
張公進了城門,一路在馬上雞犬不聞,隻見家家閉戶。
張公便駐紮在知縣衙門,不折一兵,不煩一矢,唾手而得,三軍大悅。
張公道:“我們來時,不見潰散的百姓,家家閉戶,莫非人人躲藏在家。
”差人四路查探。
不一時,都轉來禀道:“百姓果然都在家裡。
現有幾家開門,查問明白,伊等看見大兵入城,吓得要死。
那兩個監教将軍,有人看見,從西門爬城而出。
百姓人家,無分老小,手執丈香,朝北禮拜,口念‘志心皈命禮多寶如意天尊’,此刻尚在急拜。
”張公歎道:“可憐,好忠厚百姓!”便傳軍中刻字匠,刻就數十塊印闆,趕緊印好告條,差公人大街小巷,逐戶敲門分給。
百姓等戰兢兢的接看,隻見上寫着: <FONTface="楷體_gb2312"> “特授曹州府正堂張渝:凡爾居民鋪戶,照常辦事,切勿驚懼,決無幹害。
特示。
” 衆百姓方知本府到了,漸有幾位紳衿,一齊到縣堂上來見本府。
張公慰谕一番,便問百姓情形。
中有一個做過湖北黃州府黃岡縣縣丞告老回家的,先禀道:“百姓們不過一時執迷,原非甘心自外皇化。
公祖但将科條剀切曉谕他們,自然棄邪歸正,各安生理了。
”又有個一等凜膳生員上禀道:“耶說诐辭,壞人心術,泯棼胥漸,民心波靡,而天理民彜不可泯滅。
公祖但率躬整物,教化有方,庶民自興起而為善矣。
”又有一個捐納監生,現開信利、信順、吉亭等鋪面的,上禀道:“劉信民假設神道,哄騙财帛,那班百姓甘心将自己血本歸銷與他,真是呆愚之至。
公祖但教他們勤儉營生,自然不為無益之費了。
”張公一一稱是,便道:“仰衆紳士各去勸谕愚民,安居樂業。
”衆紳士諾諾,一齊退出。
那衆百姓紛紛亂講,有的說本府來同劉掌教打仗的,有的說本府來拜會劉老師的,有的說本府也來皈依天王的。
漸漸開店者開店,行路者行路,遇見兵丁在路,便抖簌簌的從兩岸回避。
張公在署,傳谕四門嚴守,一面出示縷細曉谕,一面點齊人馬,着楊騰蛟協同葉勇,督兵前赴麟山剿賊。
那劉信民在麟山,忽見兩個監教喘呼呼逃回山來,劉信民大驚。
兩個監教把官兵進城的話說了,劉信民呆了半晌,歎口氣道:“咳,原來城裡的百姓沒有福氣!”大衆聽了,都自問有福,個個快活起來。
劉信民暗忖道:“官兵既奪了縣城,必到此處來尋釁,倒必須要防備一番。
”便叫:“請四位護教将軍上殿。
”劉信民當中坐了,便道:“昨夜五更,本掌教朝拜天王,奉天王面谕:下界官兵,不知罪孽,日内要來沖犯,着爾等護教人等,當心抵禦,務要出力。
天王歡喜,定将爾等名字注入仙籍,爾等不可怠慢。
” 原來那四人,一個姓章,一個姓巴,一個姓計,一個姓陸,都有幾斤蠻力,其中姓章的力氣最大。
當下聞叫他禦敵官兵,四人即便同聲答應,帶領一千教兵,趕下山來,恰與官兵遇着。
楊騰蛟讓葉勇先出。
原來葉勇見楊騰蛟草莽新進,與他齊戰,心中好不自在,吃騰蛟這一讓,便心平氣和,歡歡喜喜,提着三尖兩刃刀上馬出陣。
騰蛟不知就裡,隻道他公事當心而已。
葉勇出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