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内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

關燈
見渝。

    ”宋江道:“陳希真那厮妖鐘擋路,我等無法破他,想這位仙人定有以教我也。

    ”一路談說,不覺到了藤陰門首。

    隻見一個童子在門前掃葉,見了宋江等一行大衆,便笑道:“義士來也,本師恭候久矣。

    ”宋江又陪吃了一驚,方知真是這筍冠仙戲他,心中十分凜凜。

    童子領宋江、吳用進去,衆人在外等候。

    隻見裡面十步茅廊,三弓隙地,蒼松古柏,盤舞成陰。

    童子引二人到了精合,見了仙人。

    宋江、吳用不覺肅然下拜,仙人急忙扶住,施禮遜坐,童子看茶。

    宋江看那仙人年近七旬,身長八尺,精神矍铄,面貌魁梧,目有餘神,須垂銀白,飄然仙風道骨。

    宋江開言道:“弟子偶玩曹南,不意到此仙境。

    因遇清涼寺長老,始知仙師神力,弟子等奉攝至此。

    想仙師必有指教,特此晉谒,伏望指示迷途,并詳休咎。

    ”仙人颔首微笑,因命童子,取書架上一卷《太乙雷公式》來。

    仙人翻出一頁,命童子遞與二人。

    二人看時,隻見上寫着:“引敵軍深陷重地第三十六:凡敵軍遠屯境外,及隔河為陣者,但運式三轉,将杜門移加敵人營後方位,以天大将軍印封之,三呼敵人主将姓名,敵人自不覺從開門前行,陷入我重地也。

    但敵軍在五百裡以内,皆可以此緻之。

    ”宋江、吳用大駭,登時汗流浃背。

    童子将書收去。

     宋江神定半晌,忽然心生希冀,便拜問道:“仙師此書,授自何人?弟子愚蒙,不識可指授否?”仙人道:“山人寂寞閑居,藉此消遣,義士要他何用?”宋江道:“弟子宋江避居水涯,恭候招安,現在替天行道,到處翦除貪官污吏,為民除害。

    倘得仙人傳授此書,以除殘暴,各路生民幸甚。

    ”仙人笑道:“貪官污吏幹你甚事?刑賞黜陟,天子之職也;彈劾奏聞,台臣之職也;廉訪糾察,司道之職也。

    義士現居何職,乃思越俎而謀?”宋江、吳用皆錯愕無言。

    仙人歎道:“世路崎岖,運途變易,半生驚險,卻為誰來?寓主開蒙汗之樽,梢公作闆刀之面;山頭逢燕順,燈下遇劉高;王章倖免于江州,追捕潛身于還道:此皆義士之所親為嘗試者也。

    聚義而來,快心有幾?昔日群英協輔,今朝勍敵成仇;戰長嶺而良将殒身,渡魏河而金珠輸敵;寰中疆域,盡成支绌之形;寨内星辰,已見離披之兆;憂患倍增于曩日,存亡未蔔于将來;奉勸回頭,且請息足。

    ”宋江、吳用都道:“仙師之言是也。

    ”仙人道:“人壽幾何,去日苦多。

    英雄無名死,不如栖岩阿。

    ”宋江道:“蒙仙師指示迷津,實銘肺腑。

    惟弟子大倫未盡,暫且告辭。

    倘能擺脫塵緣,異日必依門下。

    但未知終身結果如何,還求指示一二。

    ”仙人笑而不答,暗忖道:“孺子不可教也。

    ”遂口占一律雲: “到處幹戈動鬼神,夜深人靜憶前因。

    明如金鏡超三界,渡得銀河撫萬民。

    遇合有緣随世運,漁樵無限樂天真。

    而今欲問前程事,終是朝廷社稷臣。

    ” 二人聽罷,一一記了,都未解其旨,卻又不敢多問,目中打個照會,起身告辭。

    仙人拱手道:“二位前程遠大,沿途保重。

    ”吳用道:“弟子們急回曹州,尚求仙師法力,途中保護。

    ”仙人道:“無傷也,此去必然穩便。

    ”進長揖而别。

    童子送出門首,遞一把小石子與宋江道:“沿途糧食,願以奉贈。

    ”宋江接了,不解其故。

    童子道:“但宜整吞,不可碎嚼。

    不然,不敷曹州路程也。

    ” 宋江告别了,同衆人下嶺。

    隻見夕陽在山,遠遠清涼寺暮鐘掩動,途中談論筍冠仙,衆人互相詫異。

    順路行來,大衆又覺饑餓。

    宋江撚那手中石子,覺軟如飯團,便取嚼一枚,清香絕勝,饑火頓消。

    宋江道:“妙哉仙糧!”吳用道:“看有幾枚?”宋江将石子一數,不多不少,手中四十五枚,原來是一枚給一人的。

    宋江便分與衆人吃了,大衆都稱妙不絕。

    一路行來,不覺幾個轉灣,不見了清涼寺,卻好撞着那槐陰長堤。

    衆人順堤北行,晚霧朦胧,到了牌樓,張魁愕然片刻。

    吳用問故,張魁道:“此刻天暗,不辨字迹。

    起先進來時,衆位見上面寫着什麼?”宋江道:“是‘清涼世界’四字。

    ”張魁頓足道:“怎的我這般糊塗!我進來時隻道是曹南山的牌樓,那曹南山南面也有一座牌樓,錾着‘曹南第一山’五字。

    ”吳用道:“悔他則甚!那時就曉得了,也是無益。

    ” 宋江等六位頭領上了頭口。

    少頃霧消月出,衆人趁月光下揀北便行,腹内果然精神爽快。

    大衆不辨路徑,一口氣走到天明,叫聲苦不知高低,原來甯陵回曹州隻是正北,卻錯走了東北。

    此地土名雙棚,距黃河尚有六十裡,渡河是定陶縣地界。

    末伏初秋天氣,喜得是日炎熱頓消。

    行至辰牌時分,到一市鎮,望見黃河渡口,大家又漸覺饑餓。

    宋江叫苦道:“是我忘卻仙童叮囑,将那仙糧嚼碎,果然不能耐久,如何是好?”呂方、郭盛道:“我們且去射些蟲蟻兒,胡亂充饑。

    ”時遷道:“小弟有個計較。

    ”說罷,看他下了馬,踅到前邊一爿米店裡去了。

    饒你時遷手段高強,青天白日如何做得來賊?倒也虧他,偷得一袋米來。

    行至中途,吃店中人看見追來,時遷早已逃到宋江面前。

    店中一群人趕出,見他們大夥客人,身邊都有軍器,不敢逼攏來,隻得遠遠地爛賊、臭賊、瘟賊的辱罵。

    惱得呂、郭、時、張四籌好漢一齊性起,殺奔前去。

    不知這場厮殺有無奇文,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