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回 禮拜寺放赈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宋江在黃河渡口被市人辱罵,呂方、郭盛、時遷、張魁四人皆大怒,一齊上前厮并,吳用忙招手叫住道:“我們渡河回家要緊,休要在這裡生是惹非了。
”衆人隻得依了吳用,渡過黃河,由定陶轉回曹州。
林沖等頭領會着,喜出望外道:“兄長們遊向何處,弟等在曹南山四路尋覓,杳無蹤迹,真憂得苦也。
”宋江将遇筍冠仙事一一說了,衆人無不驚異。
宋江因此斷了渡黃河取甯陵之念,并曹南山屯兵之議,亦不敢舉行。
不日董平、鮑旭、焦挺領本部人馬都到。
宋江命林沖将兵符交付董平,一面修築北門,收管錢糧,整頓人馬,備禦官兵。
林沖領劉唐、杜遷并原來人馬,回濮州去了。
時遷仍歸兖州。
宋江、吳用領呂方、郭盛、戴宗、淩振、戴全、張魁一幹人馬,大隊回歸山寨,正出北門,隻見一騎報馬飛到,乃是清真山馬元的差人,呈上雞毛文書一角。
宋江、吳用一齊大驚,忙拆開看時,知是雲天彪大興馬步全軍,并會合歸化、裡仁、正一三莊回民,攻打清真山,十分危急,速求救援。
宋江大怒道:“關勝、索超兩兄弟被害,俺正要興師報仇,他卻先來撩撥我們,便活擒這厮們來祭旗。
那班賊回子也要出頭與俺作對,就一并掃除了他。
”便與吳用重進曹城,商議興兵救清真山之事。
吳用道:“清真之役固然矣,但高俅那厮必定就到此間生事,雖董平兄弟對付得他,總費手腳……”說到此際,戴宗立起身道:“何不寫封書去托那蔡京,教他在官家前阻擋師期,小弟星夜前去。
”宋江道:“緩兵之計也可使得。
”便修書一封,交與戴宗,飛速往東京去了。
這裡宋江、吳用、呂方、郭盛、淩振、戴全、張魁七位頭領,仍領本部二千人馬,出北門向東進發。
一面遣淩振回山寨,告知盧俊義,添兵助戰。
盧俊義便點楊志、李逵、徐甯、史進、陳達、龔旺、穆春、薛永、張順、阮小七,帶領水陸兵馬共一萬二千。
正欲啟行,隻見郝思文上前道:“此次宋大哥攻伐青州,為弟之故主報仇,小弟亦願同去。
”宣贊臂傷已愈,也踴躍願往。
盧俊義便命二人帶一千人馬,随同楊志等,沿途迎會宋江。
大衆同由汶河進發,無分晝夜。
一日,到了秦封山下,為時已及三更,順風朗月,揚帆直進。
吳用對宋江道:“前去不遠,已是汶河埠頭,青州地界。
雲天彪那厮緻我至此,沿途必然設伏,須逐路探聽。
”說猶未了,忽聽外面墓地一片喧嚷,前後百餘号兵船,号叫之聲,驚天動地。
宋江急問何事,左右飛報道:“不知怎的,前後軍船無端沉失三四十号,現在逐隻還在那裡沉下去,主帥速請上岸,須防坐船有失。
”吳用忙叫道:“張順、阮小七何在?速赴船底查看!”言未了,隻見張順、阮小七率領水軍,早由河中跳起,捉得十餘人,在岸上捆縛。
原來張順、阮小七沿路照應,當沉船之際,不待命下,早已一齊趕赴水中查閱。
見有一班人分頭跟着船底,用鐵錐鑿洞,且行且鑿。
當即拿住,送入宋江大船。
吳用當查沉船數目,共沉失兵船十三号,兵丁被沉下水者,均各搶救上岸,幸無死亡。
宋江将這班挖船底的人一一看到,問道:“你們何路賊人?擅敢撓亂大軍。
除你們十二人之外,有無餘黨?你等是何名姓?從實說來!若有虛言,光刀立斬。
”内中一人,面如圓鏡,色若黃沙,赤條條雪白身體,肚大腿小,厲聲叫道:“我沂州蒙陰人也,為商數十載。
我主人姓召名忻,家财有恒河沙數,廣廈千間,良田萬頃,行商坐賈,生業繁多。
上年差人運貨至濮州現城一帶,路經郓城北鄉,被你們這班狗強盜搶掠一空。
我主人恨極了你們,不惜盤川,叫我等分頭專尋你梁山的事,不分水岸,遇便下手。
那怕你吃了我下去,還叫你受些古怪。
你問我名姓,我姓申,小名勃兒是也。
”宋江大怒,叫把十二人推出岸旁,一齊斬首。
宋江又道:“不料蒙陰人如此可惡,今救清真山要緊,隻好緩圖。
”便傳沂水軍補好沉船,加緊防護,依舊進發。
隻見李逵大嚷道:“何不就殺到蒙陰,砍翻了那班鳥男女,出口鳥氣!”宋江喝道:“你又來胡亂了!軍務大事,不許亂說。
”衆人扯李逵下去。
次日黎明,到了汶河埠頭,大衆上岸。
吳用傳令教探子分頭探看,有無伏兵。
行不數十裡,隻見清真山有人報來道:“雲天彪無故全軍撤退,并歸化三莊鄉兵,亦盡行退去,不留一人一騎。
現在馬頭領四路探看,并無一個伏兵,不解其故,請令定奪。
”吳用叫苦道:“雲天彪如此牽制,我軍為其所困矣。
”宋江忙問其故,吳用道:“此事顯而易見。
他分明以攻打清真為名,逼我不得不來。
我等銳師遠來,利在速戰。
他卻将軍馬退去,使我進無可圖。
我若退歸,他又必攻清真山夾。
”宋江道:“我們偏不退兵,直攻青州何如?”吳用道:“毒蛇螫手,壯士解腕。
今我拚将清真山送與他,我等全師還歸,安然無事,倒是上策。
”宋江道:“是何言欽!我梁山替天行道,忠義為心,今日豈可見難而逃,有乖大義?”吳用道:“兄長如不願退,隻得進兵。
但此刻萬無直攻青州之理,須防歸化三莊前後夾攻,腹背受
”衆人隻得依了吳用,渡過黃河,由定陶轉回曹州。
林沖等頭領會着,喜出望外道:“兄長們遊向何處,弟等在曹南山四路尋覓,杳無蹤迹,真憂得苦也。
”宋江将遇筍冠仙事一一說了,衆人無不驚異。
宋江因此斷了渡黃河取甯陵之念,并曹南山屯兵之議,亦不敢舉行。
不日董平、鮑旭、焦挺領本部人馬都到。
宋江命林沖将兵符交付董平,一面修築北門,收管錢糧,整頓人馬,備禦官兵。
林沖領劉唐、杜遷并原來人馬,回濮州去了。
時遷仍歸兖州。
宋江、吳用領呂方、郭盛、戴宗、淩振、戴全、張魁一幹人馬,大隊回歸山寨,正出北門,隻見一騎報馬飛到,乃是清真山馬元的差人,呈上雞毛文書一角。
宋江、吳用一齊大驚,忙拆開看時,知是雲天彪大興馬步全軍,并會合歸化、裡仁、正一三莊回民,攻打清真山,十分危急,速求救援。
宋江大怒道:“關勝、索超兩兄弟被害,俺正要興師報仇,他卻先來撩撥我們,便活擒這厮們來祭旗。
那班賊回子也要出頭與俺作對,就一并掃除了他。
”便與吳用重進曹城,商議興兵救清真山之事。
吳用道:“清真之役固然矣,但高俅那厮必定就到此間生事,雖董平兄弟對付得他,總費手腳……”說到此際,戴宗立起身道:“何不寫封書去托那蔡京,教他在官家前阻擋師期,小弟星夜前去。
”宋江道:“緩兵之計也可使得。
”便修書一封,交與戴宗,飛速往東京去了。
這裡宋江、吳用、呂方、郭盛、淩振、戴全、張魁七位頭領,仍領本部二千人馬,出北門向東進發。
一面遣淩振回山寨,告知盧俊義,添兵助戰。
盧俊義便點楊志、李逵、徐甯、史進、陳達、龔旺、穆春、薛永、張順、阮小七,帶領水陸兵馬共一萬二千。
正欲啟行,隻見郝思文上前道:“此次宋大哥攻伐青州,為弟之故主報仇,小弟亦願同去。
”宣贊臂傷已愈,也踴躍願往。
盧俊義便命二人帶一千人馬,随同楊志等,沿途迎會宋江。
大衆同由汶河進發,無分晝夜。
一日,到了秦封山下,為時已及三更,順風朗月,揚帆直進。
吳用對宋江道:“前去不遠,已是汶河埠頭,青州地界。
雲天彪那厮緻我至此,沿途必然設伏,須逐路探聽。
”說猶未了,忽聽外面墓地一片喧嚷,前後百餘号兵船,号叫之聲,驚天動地。
宋江急問何事,左右飛報道:“不知怎的,前後軍船無端沉失三四十号,現在逐隻還在那裡沉下去,主帥速請上岸,須防坐船有失。
”吳用忙叫道:“張順、阮小七何在?速赴船底查看!”言未了,隻見張順、阮小七率領水軍,早由河中跳起,捉得十餘人,在岸上捆縛。
原來張順、阮小七沿路照應,當沉船之際,不待命下,早已一齊趕赴水中查閱。
見有一班人分頭跟着船底,用鐵錐鑿洞,且行且鑿。
當即拿住,送入宋江大船。
吳用當查沉船數目,共沉失兵船十三号,兵丁被沉下水者,均各搶救上岸,幸無死亡。
宋江将這班挖船底的人一一看到,問道:“你們何路賊人?擅敢撓亂大軍。
除你們十二人之外,有無餘黨?你等是何名姓?從實說來!若有虛言,光刀立斬。
”内中一人,面如圓鏡,色若黃沙,赤條條雪白身體,肚大腿小,厲聲叫道:“我沂州蒙陰人也,為商數十載。
我主人姓召名忻,家财有恒河沙數,廣廈千間,良田萬頃,行商坐賈,生業繁多。
上年差人運貨至濮州現城一帶,路經郓城北鄉,被你們這班狗強盜搶掠一空。
我主人恨極了你們,不惜盤川,叫我等分頭專尋你梁山的事,不分水岸,遇便下手。
那怕你吃了我下去,還叫你受些古怪。
你問我名姓,我姓申,小名勃兒是也。
”宋江大怒,叫把十二人推出岸旁,一齊斬首。
宋江又道:“不料蒙陰人如此可惡,今救清真山要緊,隻好緩圖。
”便傳沂水軍補好沉船,加緊防護,依舊進發。
隻見李逵大嚷道:“何不就殺到蒙陰,砍翻了那班鳥男女,出口鳥氣!”宋江喝道:“你又來胡亂了!軍務大事,不許亂說。
”衆人扯李逵下去。
次日黎明,到了汶河埠頭,大衆上岸。
吳用傳令教探子分頭探看,有無伏兵。
行不數十裡,隻見清真山有人報來道:“雲天彪無故全軍撤退,并歸化三莊鄉兵,亦盡行退去,不留一人一騎。
現在馬頭領四路探看,并無一個伏兵,不解其故,請令定奪。
”吳用叫苦道:“雲天彪如此牽制,我軍為其所困矣。
”宋江忙問其故,吳用道:“此事顯而易見。
他分明以攻打清真為名,逼我不得不來。
我等銳師遠來,利在速戰。
他卻将軍馬退去,使我進無可圖。
我若退歸,他又必攻清真山夾。
”宋江道:“我們偏不退兵,直攻青州何如?”吳用道:“毒蛇螫手,壯士解腕。
今我拚将清真山送與他,我等全師還歸,安然無事,倒是上策。
”宋江道:“是何言欽!我梁山替天行道,忠義為心,今日豈可見難而逃,有乖大義?”吳用道:“兄長如不願退,隻得進兵。
但此刻萬無直攻青州之理,須防歸化三莊前後夾攻,腹背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