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回 禮拜寺放赈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

關燈
敵。

    且着人去探看三莊如何情形,再定計策。

    這裡兵馬且赴清真山住紮。

    ” 且說那歸化莊與裡仁莊、正一莊毗連,地名通叫做正一村。

    一村三莊,都是回部,各有精壯鄉勇一萬五千多名。

    歸化莊都團練便是哈蘭生;裡仁莊都團練哈芸生,乃是哈蘭生的同胞兄弟;正一莊都團練沙志仁、冕以信。

    這三莊卻都歸哈蘭生節制。

    那哈蘭生祖上自唐時由西域徙居此地,世代巨富。

    蘭生生時,滿房蘭花香,因此取名為蘭生。

    幼時便有些膂力。

    十二歲時曾到二龍山下真武院内玩耍,不覺在靈宮殿内睡熟,夢見靈宮将一隻玉蟹賜他,卻被同伴小兒搖撼喚醒。

    蘭生隻吃得玉蟹右螫,所以至今右臂氣力獨大,使一柄獨足銅人,重七十五斤,右手運動如飛,左手卻使不得。

    迩來梁山侵擾山東,四方無業居民乘勢聚衆,依山傍險,打劫村莊。

    這正一村山中,也有一夥強徒出沒,那歸化三莊時被擾害。

    幸賴哈蘭生首倡義舉,會合三莊團練鄉勇,同心剿賊,斬殺無數,那強盜方始不敢正窺。

     說到此際,又須将蘭生團練鄉勇之法,實叙一番。

    卻因篇幅狹窄,隻好将那要緊的事叙說一件。

    這件事卻在陳希真東京避難之前。

    是年春,青州大饑,道馑相望,菜色流離。

    正一村在青州西偏,大小煙戶,雖然繁庶,卻是土瘠民貧,庶而不富,所以這番饑馑,正一村受災最重。

    哈蘭生倡首捐赈,散給貧民。

    那正一村的人,忽聽得本村四路有哈蘭生的招帖,上寫着:“本村鄉民速赴禮拜寺,注明戶口,本堂定日散給糧米。

    ”衆人都歡喜道:“我道這哈菩薩必來救我。

    ”登時禮拜寺前人頭擁擠。

    原來哈蘭生世代是天方奉教良民,祖上初來時,即建造禮拜寺,延請掌教住着,幾位老把八越七日赴寺,随同阿轟念經禮拜。

    固寺内屋宇宏敞,哈蘭生弟兄議在寺内放赈。

    那正一莊沙冕二人,聞知哈家放赈,也欣然來助。

     這日在禮拜寺注造戶冊,寺門大開,好生熱鬧。

    隻見寺中大殿七開間,院子甬道甚是闊大,東西間相話不能聽見,左右側廳每旁三間。

    鄉民分了左右,東村、南村人向東門注冊,西村、北村人向西間注冊。

    隻見哈蘭生、芸生、沙志仁、冕以信都在殿上督看。

    那大殿中央設立空座,并無神像牌位;梁上懸一匾額,鬥大四字,上書“無形妙化”;柱對上抱着十一字楹聯,乃是:“道辟西方,惟一心天真不昧;教垂東國,曆萬年帝澤常霑。

    ”滿室彩畫莊嚴,丹青飛舞。

    後面連進三層,俱是大廈餘房,共計四五十間,蘭生備作堆積糧米之處。

    是日衆人注冊已畢,因哈、沙、晃四人系本村土著,熟悉本村煙火,所以并無浮報濫報等情弊。

    哈蘭生收了戶冊,給了憑支竹簽,便教家中兩個司賬,帶了銀兩,往各路趕緊采買糧食。

    這裡請了幾位老成董事,掌管放赈,便将家中已存的米麥雜糧,先行放給。

    議定章程,分本村為四路,四日輪給:一日赈東首,一日赈南首,一日赈西首,一日赈北首,周而複始。

    一輪給米,一輪給雜糧。

    大口每日給一升,小口每日給半升。

    每一輪大口給四升,小口給二升。

    雜糧亦分别搭勻散給,無非粟麥豆穋之類,總敷四日之糧。

    凡到某鄉應輪領赈之日,各老幼大小男女等人,提筐挈袋而來。

    因先時給發竹籌時,籌上注明清晨、上午、下午等字樣,此時憑籌按時給發,所以人數雖多,一無喧鬧。

    赈了一月,現存糧食将次就盡,恰好接着那來買的糧食紛紛都到。

    足足的赈濟了兩個多月,天氣漸熱,地土亦可栽種,百工技藝皆可各務本業,方才停止赈事。

    衆百姓賴此全活,不勝感激。

     這一事不覺驚動了山中強徒,聚衆百餘人,直至村口,聲言到哈家借糧,不幹衆人之事。

    衆人大怒,一聲招呼,一村壯丁都出,柴木棍棒一齊上,賊人望風逃遁。

    蘭生道:“此非長久之計。

    ”便與芸生及沙冕二人共議,不惜重資,聘得幾位有名的教頭,教他們槍棒武藝,自己也親身指撥。

    一面到官,請準用兵刃槍炮旗号等物。

    衆人踴躍願從,不一日居然大隊勁旅,入山剿賊,所向披靡。

     至本年七月中旬,奉本鎮雲總管檄調鄉勇,會同官兵剿滅清真山。

    哈蘭生奉檄起兵,衆鄉人齊聲願出。

    那知雲天彪并不調動全軍,本鎮人馬隻起二千名。

    其所以檄調鄉勇者,特以各路兵馬齊到之勢,震懾清真山耳。

    那馬元本已吃過雲天彪的利害,今日聞知官兵與鄉勇齊到,分外提心,登山探望,卻望見馬陉鎮與歸化三莊的旗号,漫山遍野,煙竈連綿不絕,望去何止四五萬人。

    吓得馬元與衆強盜,人人膽戰,個個心驚。

    其實官兵、鄉勇合計不滿四千,那馬元如何識得底裡。

    又見官兵、鄉勇的槍炮,雨點價向關上輪流打來,馬元駭極,隻得向梁山急切求救。

    天彪見梁山兵馬已被牽到,便對哈蘭生道:“本帥所以不調全軍兵馬者,為養息兒郎們氣力,準備梁山厮殺耳。

    今梁山兵馬道路奔馳,兼程飛至,我等且勿與戰,守老其師而後破之。

    今日團練且請回莊。

    本帥料梁山賊人必來先攻正一,本帥回鎮先調官兵來助團練。

    但有一言,團練切記:若梁山全隊來攻,團練三莊隻宜互相保守,本帥親來策應;若偏師來攻,不妨開門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