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

關燈
話說蔡京辭了聖駕,帶領二十萬雄兵,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未。

    大軍渡過黃河,蔡京與衆謀士商議道:“梁山泊重兵都屯在嘉祥、濮州二處,我兵不如直攻梁山,由曹縣、定陶進兵。

    ”一個謀士道:“呼延灼、林沖都最利害,我兵抵梁山,那兩路來接應,我兵豈不是三面受敵?晚生的意思,不如發前部兵馬先進,太師領大隊為後應。

    ”蔡京依了他的主意,便分前部骁将,帶領八萬人馬,先往梁山進發。

    蔡京自統大兵十二萬,駐紮定陶。

    那曹州府知府張觷,系蔡京親戚,當時軍營參見畢,蔡京邀他進後帳私禮相見。

    張觷道:“前日楊龜山在我處,曾說起,據他的見識,大兵不宜由定陶競取梁山,戰必不利。

    ”蔡京大喜道:“原來楊龜山先生在你處,快請他來。

    ”張觷道:“他因探親來此,我故與他相見。

    他昨日已去了。

    ”蔡京忙叫記室寫了書信,差一個從事赍了聘禮,同張觷追上去,“務要請他轉來。

    說我蔡京軍務在身,不能親到。

    ”那張觷同那從事領命,飛奔追去。

     卻說那楊龜山名時,字中立,劍南郡将樂縣人,性至孝,熙甯年間舉進士。

    是明道程夫子的門人,他與謝良佐、呂大臨、遊酢,稱為“程門四先生”。

    後因見奸臣當道,政事不好,遂告休隐于龜山,人都稱他為“龜山先生”。

    當日因探親在曹州,張觷卻也認識他,親去見他,問及軍情之事。

    楊龜山但說道:“大軍若直出曹縣、定陶直攻梁山,必受其困。

    ”那楊龜山也恐蔡京來逼請他,所以聞得蔡京來,早已走了,竟回龜山去。

    誰知蔡京差人兼程追上,務要他轉來。

    楊時起先也推有病,不肯就聘,怎奈蔡京連次書信追來,末後一信有幾句說道:“先生無意功名,獨不哀山東數十萬生靈之命乎?”楊時被他這一句也說得心軟了,又想了想,便當時應允。

    楊時有一門人随在身邊,當時問道:“先生常說蔡京是個奸臣,為避着他;隐在岩谷,今日卻為何就他的聘?”楊龜山歎道:“你不知道,老死岩谷,原非我的本心。

    蔡京雖是個奸臣,今日卻難得他這般謙下,天下沒有勸不轉的人。

    或者我的機緣,在此人身上,也未可定。

    蔡京不谙兵法,門下多是谄佞之輩,決非宋江、吳用的敵手。

    我若執意不去,那二十萬大兵性命不知何如。

    且去走遭,看他待我何如,合則留,不合則去,主意是我的,有什麼去不得!” 當時楊龜山便同張觷及那個從事,齊轉到蔡京軍營。

    蔡京聞他來了,大喜,傳令開門迎接。

    相見叙禮畢,蔡京以上賓之禮待楊時。

    蔡京開言問道:“本閣久仰先生大德大才,如渴如饑,先生卻何故遠适山林?”楊龜山道:“實因晚生常有采薪之憂,不能侍奉左右,勿罪。

    ”蔡京道:“本閣奉聖旨提大兵征剿梁山,宜先取何路,應如河進兵,求先生教我。

    ”楊龜山道:“太師明鑒:宋江那厮,起先不過潛伏草澤,今擅敢割據州縣,倘使這厮兵力不足,何敢如此?所以此時賊勢的猖獗,較從前更甚。

    那厮不取别處,單據嘉祥、濮州者,明是恐官兵直取他巢穴,故把重兵立成犄角。

    若由定陶直攻梁山,正中他的機會。

    據晚生愚見,不如發精兵先攻嘉祥。

    嘉祥城小壕淺,呼延灼勇而無謀;更兼南旺營的百姓都是威勢脅逼,不得已而從賊,天兵到處,必然反戈,嘉祥唾手可得。

    得了嘉祥,林沖不來救則勢孤,必為衆賊厭棄;來救,财濮州可圖。

    攻倒了這兩處,梁山還有什麼倚仗?今舍此兩處,先圖梁山,那水泊遼闊,正面山勢險惡,郓城一帶港汊又多,急切攻打不下。

    那厮把嘉祥、濮州兩路精兵,抄襲後面。

    雖是我兵分做先後二隊,進去容易,退出卻難。

    萬一前路救不出,二十萬大兵先失陷一半了。

    所以意攻梁山之計,恐防不穩。

    ” 蔡京聽這一席話,大喜道:“先生真是妙算。

    ”遂傳令依計而行,把那先發的八萬人馬撤回,改攻嘉祥縣。

    楊龜山又道:“天津府總管鄧宗弼,開州統制張應雷,武定府總管辛從忠,廣平府總管陶震霆,四人都有大将之材,望太師重用。

    更有那景陽鎮總管雲天彪,晚生也認識他。

    此人之材,仿佛春秋時的郤穀。

    此人若在軍中,必能使上下一心,盜賊膽寒。

    ”蔡京道:“雲天彪乃種師道最得意之人,諒必不差,我叫他獨當一面,攻梁山泊的後路。

    鄧宗弼、辛從忠二人,今年斬了楊烈,擒了施威,我也十分愛他。

    陶震霆、張應雷,也有人說起武藝甚好。

    ”便傳檄文調鄧、辛、張、陶四将來軍前聽用。

    不日陸續都到,蔡京看了四個英雄,威風凜凜,大喜,便叫四人為前部先鋒,領兵攻打嘉祥縣。

    四個英雄得令,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