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
關燈
小
中
大
八萬人馬,旋風也似的殺奔嘉祥縣去了。
楊時又勸蔡京調雲天彪亦到嘉祥,不必帶景陽鎮兵馬,蔡京也依了。
這裡蔡京将大軍屯紮定陶,隻等濮州的動靜,便乘勢進兵。
不到一二日,忽然接到河北天津府一角分文,上面插着雞毛,蔡京拆開觀看。
不看萬事全休,一看把那蔡京吓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看官也忙驚問道;什麼事?這事也不關緊要,不要着忙,且把那申文讀與衆位聽。
上面寫着道:“河北天津府知府為申報失陷命宮緊急軍務事:某月某日,有新任薊州知府梁世傑,挈官眷,由粵府所轄鹽山縣地方經過。
行至伏虎同地面,遇一夥歹人,假扮鹽山縣知縣,帶領假扮人役,沿途殷勤迎接,酒内用蒙汗藥,将該知府梁世傑,并上下一切人等,盡行麻倒,用車載劫入鹽山。
卑府半途聞知,急會同滄州兵馬都監何武,督兵剿救。
不防有梁山之大盜朱仝、雷橫,伏兵兩路突發。
官軍大戰不利,都監何武陣亡,卑府亦遭重傷,折兵無數。
現在探聽鹽山群賊,已将梁世傑等劫入梁山。
卑府不敢隐瞞,除申報河北制置司外,合肅禀明憲台,作主施行。
”蔡京看罷,魂靈兒還不曾叫轉,忽又報梁山泊宋江差人下戰書。
蔡京大驚,忙看那封皮上,寫着“蔡太師開拆”。
蔡京拆開看時,上寫着: “梁山泊天魁星義士宋江緻書于蔡太師閣下;宋江因奸臣擅權,不容人進步,故啟請衆位豪傑,聚義山東,一同替天行道。
上應天星而列位,下随人志而抒誠。
天既與之,人不能廢。
初未嘗得罪于執政,不知閣下何故興此無名之師?夫佳兵不祥,戰者道德。
宋江不喜戰鬥,隻得邀請令坦薊州太守梁群,暨令愛恭人,光降敝寨,與之商議。
蒙慨發尺素,祈閣下暫息雷霆,怡情富貴。
如不獲命,宋江不得已願借重令坦并令愛之尊首祭旗,尊血釁鼓,慢散兒郎,以與閣下相戲。
閣下勿将官家作推,閣下調元贊化,秉國之鈞,有所指陳,官家焉有不允。
今日戰與不戰,悉請尊裁。
守候回玉,書不盡言。
” 封套内又有梁太守并蔡夫人的親筆信一封,都是哀求老兒、丈人退兵救性命的話。
蔡京看了,驚得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口裡隻叫道:“這卻怎好?這卻怎好?”半日沒擺布處,隻得叫:“請楊先生來商議退兵。
”楊龜山道:“太師差矣。
天子親臨太廟,托付太師重權,非同小可。
縣君與貴人失陷,固是失意事,太師獨不聞樂羊啜中山之羹,袁公箭射親兒。
這兩個君子,豈真無骨肉之情哉?隻為迫于大義,不敢以私廢公。
今太師為一女婿、女兒,輕棄君命,二十萬大兵無故卷旗,豈不為天下所笑?”蔡京道:“我也深知此是正論,怎奈本閣這個小女十分孝順,最可人意,不值便這般下得。
”說着,吊下淚來。
楊龜山道:“太師若要生全貴人、縣君,火速進兵,宋江必不敢就下手。
晚生料鄧、辛、張、陶四将勇冠三軍,雲天彪持重多謀。
這五員虎将,八萬雄師,取一嘉祥縣,如大炬之燎鴻毛。
就着落五将身上,務要生擒有名賊将一二人,與宋江兌換縣君、貴人,看他如何!今一退兵,縣君、貴人必無生還之日矣。
”蔡京未及回言,楊龜山又道:“即使萬有不幸,縣君、貴人遇害,捉住宋江時,碎割碎剮,報仇有日。
并非晚生心狠,把他人骨肉不關自己疼癢。
” 蔡京不做聲,搖着頭隻是歎氣。
楊龜山情知勸不轉,便道:“如要退兵,須得有名,堂堂正正的,休吃天下人說太師怕強盜。
”——看官須知:此言是楊中立深恐朝廷損威,并非為蔡京畫策。
——“隻是晚生夜來肺病大發,軍中醫藥不便,求給假回山将息。
”蔡京道:“這個自然。
但是先生如何便去?”楊龜山道:“委實有病。
”再三告辭。
蔡京也明知不投機,虛留了一回,便厚以金帛相贈。
楊龜山初時分毫不受,因見蔡京有不悅之色,隻得略受了些。
當日辭了蔡京,竟回龜山。
一路便将蔡京所贈的金帛,散給貧民。
直到後來宣和元年冬十一月,徽宗征他為秘書郎,他方出仕。
後來做到右谏議大夫,兼侍講、國子監祭酒。
高麗國王都聞他的名,托中國的使臣路允迪問候。
享壽八十餘歲,成了一代大儒,配享孔廟。
人多有議論他不該就蔡京之聘,不知他實出于不得已也。
閑話休題,且說蔡京送了楊龜山去後,便同衆謀士商議。
一個謀士道:“要救貴人、縣君,自然還是退兵。
”一個謀士道:“也須要他還了人再退。
”蔡京道:“隻是班師無名,恐官家見責。
”一個謀士道:“值什麼!現在天氣暑熱,軍馬多病,太師奏上一本,隻說軍營瘟
楊時又勸蔡京調雲天彪亦到嘉祥,不必帶景陽鎮兵馬,蔡京也依了。
這裡蔡京将大軍屯紮定陶,隻等濮州的動靜,便乘勢進兵。
不到一二日,忽然接到河北天津府一角分文,上面插着雞毛,蔡京拆開觀看。
不看萬事全休,一看把那蔡京吓得魂飛天外,魄散九霄。
看官也忙驚問道;什麼事?這事也不關緊要,不要着忙,且把那申文讀與衆位聽。
上面寫着道:“河北天津府知府為申報失陷命宮緊急軍務事:某月某日,有新任薊州知府梁世傑,挈官眷,由粵府所轄鹽山縣地方經過。
行至伏虎同地面,遇一夥歹人,假扮鹽山縣知縣,帶領假扮人役,沿途殷勤迎接,酒内用蒙汗藥,将該知府梁世傑,并上下一切人等,盡行麻倒,用車載劫入鹽山。
卑府半途聞知,急會同滄州兵馬都監何武,督兵剿救。
不防有梁山之大盜朱仝、雷橫,伏兵兩路突發。
官軍大戰不利,都監何武陣亡,卑府亦遭重傷,折兵無數。
現在探聽鹽山群賊,已将梁世傑等劫入梁山。
卑府不敢隐瞞,除申報河北制置司外,合肅禀明憲台,作主施行。
”蔡京看罷,魂靈兒還不曾叫轉,忽又報梁山泊宋江差人下戰書。
蔡京大驚,忙看那封皮上,寫着“蔡太師開拆”。
蔡京拆開看時,上寫着: “梁山泊天魁星義士宋江緻書于蔡太師閣下;宋江因奸臣擅權,不容人進步,故啟請衆位豪傑,聚義山東,一同替天行道。
上應天星而列位,下随人志而抒誠。
天既與之,人不能廢。
初未嘗得罪于執政,不知閣下何故興此無名之師?夫佳兵不祥,戰者道德。
宋江不喜戰鬥,隻得邀請令坦薊州太守梁群,暨令愛恭人,光降敝寨,與之商議。
蒙慨發尺素,祈閣下暫息雷霆,怡情富貴。
如不獲命,宋江不得已願借重令坦并令愛之尊首祭旗,尊血釁鼓,慢散兒郎,以與閣下相戲。
閣下勿将官家作推,閣下調元贊化,秉國之鈞,有所指陳,官家焉有不允。
今日戰與不戰,悉請尊裁。
守候回玉,書不盡言。
” 封套内又有梁太守并蔡夫人的親筆信一封,都是哀求老兒、丈人退兵救性命的話。
蔡京看了,驚得個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口裡隻叫道:“這卻怎好?這卻怎好?”半日沒擺布處,隻得叫:“請楊先生來商議退兵。
”楊龜山道:“太師差矣。
天子親臨太廟,托付太師重權,非同小可。
縣君與貴人失陷,固是失意事,太師獨不聞樂羊啜中山之羹,袁公箭射親兒。
這兩個君子,豈真無骨肉之情哉?隻為迫于大義,不敢以私廢公。
今太師為一女婿、女兒,輕棄君命,二十萬大兵無故卷旗,豈不為天下所笑?”蔡京道:“我也深知此是正論,怎奈本閣這個小女十分孝順,最可人意,不值便這般下得。
”說着,吊下淚來。
楊龜山道:“太師若要生全貴人、縣君,火速進兵,宋江必不敢就下手。
晚生料鄧、辛、張、陶四将勇冠三軍,雲天彪持重多謀。
這五員虎将,八萬雄師,取一嘉祥縣,如大炬之燎鴻毛。
就着落五将身上,務要生擒有名賊将一二人,與宋江兌換縣君、貴人,看他如何!今一退兵,縣君、貴人必無生還之日矣。
”蔡京未及回言,楊龜山又道:“即使萬有不幸,縣君、貴人遇害,捉住宋江時,碎割碎剮,報仇有日。
并非晚生心狠,把他人骨肉不關自己疼癢。
” 蔡京不做聲,搖着頭隻是歎氣。
楊龜山情知勸不轉,便道:“如要退兵,須得有名,堂堂正正的,休吃天下人說太師怕強盜。
”——看官須知:此言是楊中立深恐朝廷損威,并非為蔡京畫策。
——“隻是晚生夜來肺病大發,軍中醫藥不便,求給假回山将息。
”蔡京道:“這個自然。
但是先生如何便去?”楊龜山道:“委實有病。
”再三告辭。
蔡京也明知不投機,虛留了一回,便厚以金帛相贈。
楊龜山初時分毫不受,因見蔡京有不悅之色,隻得略受了些。
當日辭了蔡京,竟回龜山。
一路便将蔡京所贈的金帛,散給貧民。
直到後來宣和元年冬十一月,徽宗征他為秘書郎,他方出仕。
後來做到右谏議大夫,兼侍講、國子監祭酒。
高麗國王都聞他的名,托中國的使臣路允迪問候。
享壽八十餘歲,成了一代大儒,配享孔廟。
人多有議論他不該就蔡京之聘,不知他實出于不得已也。
閑話休題,且說蔡京送了楊龜山去後,便同衆謀士商議。
一個謀士道:“要救貴人、縣君,自然還是退兵。
”一個謀士道:“也須要他還了人再退。
”蔡京道:“隻是班師無名,恐官家見責。
”一個謀士道:“值什麼!現在天氣暑熱,軍馬多病,太師奏上一本,隻說軍營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