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群盜拒蔡京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陳希真父女二人辭别要行,雲威問到劉廣的來曆。
大喜,重複留住道:“賢侄且慢行,我有話要問你。
你何不早說,你原來同老夫是親戚。
”希真又驚又喜道:“請問何親?小侄實不知,失瞻之至。
”雲威笑呵呵的指着雲龍道:“你道你的襟丈劉廣是那個,便是他的嶽父。
”希真大喜道:“幾時訂的?”回顧麗卿道:“原來你秀妹妹許在這裡,真不枉了。
”麗卿亦喜。
雲威道:“昨日所說,正月裡定的。
小兒天彪在景陽鎮,與令襟丈最為莫逆,一時義氣相投,便結了兒女親家。
寫信來問我,我有何不肯。
老夫因聞得令甥女絕世的聰明,又說兵法戰陣無不了得,究竟何如,賢侄是他的姨夫,必知其詳,何不對老夫說說!”希真笑道:“若問起小侄這個甥女兒,卻也是個女中英雄。
小侄四年前到他家見過,果然生得閉月羞花。
他别的在其次,天生一副慧眼,能黑夜辨锱铢,白日登山,二三百裡内的人物都能辨識。
自小心靈智巧,造作器具,人都不能識得。
什麼自鳴鐘表,木牛流馬,在他手裡都是粗常菜飯。
一切書史,過了眼就不忘記。
今年十八歲了。
十六歲上,他老子寄信來說,有一老尼要化他做徒弟,他爹娘都不肯,忽一日竟不見了他。
各處訪覓無蹤,夫妻二人哭得個要死。
過了半年,忽然自己回來,說那老尼把他領到深山古洞裡,教他一切兵法戰陣,奇門遁甲,太乙六壬之術,半年都學會了,老尼送他到門口。
劉廣忙出去看,那老尼已不見了。
從此後越加聰明。
劉廣夫妻二人愛他不過,叫他做‘女諸葛’。
他小字慧娘,乳名又喚做阿秀。
便是他兩個哥子劉麒、劉麟的武藝也了得,與他父親無二。
”雲威聽罷,大喜道:“寒舍有幸,得此異人厘降。
”回顧雲龍笑道:“你還不上心學習,将來吃你渾家笑。
”雲龍低着頭,說不盡那心裡的歡喜。
麗卿對雲龍笑道:“兄弟,你原來又是我的妹夫。
”雲威道:“我們已是至親,不比泛常,賢侄一定要去,卿姑可在這裡盤桓幾日,賢侄再來接他不妨。
”希真見雲威如此厚誼,真不過意,便對麗卿道:“我兒,祖公公這般愛你,你就在此住幾日罷,我總就來接你。
”麗卿一把拖住老兒的袖子,道:“我不。
我要跟着爹爹走!”雲龍道:“姊姊何妨在此,勿嫌簡慢。
”麗卿道:“爹爹在這裡,我便也在這裡。
”希真笑道:“祖公公看,活是個吃奶的孩子。
既不肯在這裡,須放了手。
”雲威見他父女執意不肯,隻得由他們去,因說道:“日後千萬到寒舍一轉。
”父女二人謝了。
看那天色已将黎明,衆莊客将火把照出了莊門。
大家上了頭口,都到了青松塢關王廟前下了馬。
那壁廂已有莊客在那裡伺候。
大家進了廟門,那酒筵早已擺好。
麗卿看那廟裡關王的聖像,裝塑得十分威嚴。
雲威與雲龍替希真父女把了上馬杯,又說些溫存保重的話,少不得又流了些别淚。
天已大明,雲威還要送一程,希真再三苦辭。
雲威又同希真拜了幾拜,方才灑淚上馬,叫道:“龍兒,你多送一程!”雲威作别,帶了幾個莊客先回家去了。
雲龍在馬上陪着希真父女,談談講講,緩辔而行,不覺已是十餘裡。
望那前面都是一派桑麻,平陽大路,希真道:“賢侄,古人說得好:送君千裡終須别。
前途路遠,請賢侄就此止步罷。
後會不遠,愚伯告辭。
”雲龍隻得跳下馬來,把缰繩遞與莊客,在草地上撲翻身便拜。
希真父女也忙下馬回拜了。
希真道:“令祖盼望,賢侄早回府罷。
”雲龍道:“伯父閑暇便來舍下,不可失信。
姊姊一路保重。
”說罷,淚落下來。
麗卿也流淚道:“兄弟,如有便人,把個信來。
我爹爹到府上時,或同你再會也。
”希真道:“免你姊姊記挂,勤寄信來。
請早回府罷!”大家上馬分手。
那雲龍立馬在路口,直望得希真父女不見影兒,方回馬怏怏的循舊路回去,縱馬加鞭,好半歇到了家裡。
雲威因落了一個通夜,早上無事,卻去安息了。
雲龍不敢去驚動,便去母親處請了安。
雲夫人與衆仆婦談論麗卿,稱羨不已。
過了幾日,風會也回家,得知此事,懊悔不疊,道:“可惜我回來遲了,不能與他相見。
”遂與雲威商量去做那件事,不題。
卻說希真父女離了風雲莊,奔上大路。
行了半日,方遇着人煙,大家去打個中夥。
那莊家笑道:“這幾日在他家裡,大酒大肉,把胃口都吃倒了,竟不覺餓。
”希真歎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萍水相逢,承他這般厚愛,且喜又是親眷。
”麗卿道:“爹爹說還要到他家,孩兒卻未必再來了。
”希真道:“癡兒子,嘴這般說,得知有無此日?我隻待你有了良緣,終身有托,我便逍遙世外。
四海甚大,何處不可以住?且因緣遇合怎說得定。
” 當日,父女同那莊客行了一站,晚上到了一個鎮上投宿。
那客店卻不是黑店。
當晚希真把包袱解開打鋪,父女二人都吃了一驚,隻見那包袱裡面的衣服都換了新的,皆是錦緞制造;又有一套女衫、百褶羅裙,衣服裡面又有兩枝金條,每枝約十餘兩重;又有一對風頭珠钗,一對赤金纏臂,約四五兩重。
餘外還有幹糧等物。
希真道:“這是怎麼說起!”歎道:“真難得他這般厚待我,日後卻怎生補報他?”麗卿道:“他送孩兒的這些物事,孩兒想不如轉送了秀妹妹罷。
”希真道:“也說得是。
我到了山東,也帶些土儀回敬他。
”當夜安寝,次日起行,一路上曉行夜宿。
麗卿果然聽他老兒吩咐,再不去射蟲蟻兒,幸而那幾程路上蟲蟻兒也不多。
一日,早行不多路,面前又是一座大嶺。
父女縱馬上了嶺。
那嶺卻不比飛龍嶺,卻是平安路途。
上得嶺來,隻見左邊一帶都是皂莢樹林,行了半歇,還過不完。
麗卿道:“這條嶺好長。
”希真道:“就快完了。
”那莊家道:“前面那樹低下去的所在,便是下嶺的路。
”希真用鞭梢指着道:“卿兒你看!望去那座青山,轉過去便是沂州府的城池了,你那姨夫就在城裡。
明日此刻光景好到也。
你到那裡須斯文些,不可隻管孩子氣,吃表嫂兄妹們笑。
”麗卿甚喜,因問道:“爹爹,沂州城裡的風景,比東京何如?”希真道:“開封府是天子建都的所在,外省如何比得。
”正說着,麗卿道:“爹爹,你先行一步。
這匹棗骝馬隻管撩蹶子,想是肚帶太扣得緊了,待我與他松松。
”希真應了一聲,又說道:“長路頭口肚帶不可太緊,朝你說過多次。
”一面說,一面同那莊家下嶺去了。
這麗卿跳下馬來,倚了槍,翻起踏镫,掀起披鞯,用手去摸了摸,三條肚帶都不甚緊;又去看那後鞧,也不緊。
麗卿罵道:“你這亡人,不是讨打麼!肚帶、後鞧都好好的,何故撩蹶子?不要惱起我的性子來,拷折了你的狗腿。
”說罷,又去那邊掀起看了看,咦,怪不得!原來早上備鞍子的時節不留心,把替子一角反折轉,人坐上去,那馬被鞍孔裡的皮結子墊得疼,故隻管撩蹶子。
麗卿看了笑道:“你這厮忒嬌嫩,一點委曲都受不得!”忙去解了肚帶,揭松鞍子,弄熨帖了,仍就扣搭好,已有好半歇。
麗卿提了槍,翻身騎上,抖抖缰繩,走得沒幾步,忽聽得潑喇喇一聲,路旁右側
大喜,重複留住道:“賢侄且慢行,我有話要問你。
你何不早說,你原來同老夫是親戚。
”希真又驚又喜道:“請問何親?小侄實不知,失瞻之至。
”雲威笑呵呵的指着雲龍道:“你道你的襟丈劉廣是那個,便是他的嶽父。
”希真大喜道:“幾時訂的?”回顧麗卿道:“原來你秀妹妹許在這裡,真不枉了。
”麗卿亦喜。
雲威道:“昨日所說,正月裡定的。
小兒天彪在景陽鎮,與令襟丈最為莫逆,一時義氣相投,便結了兒女親家。
寫信來問我,我有何不肯。
老夫因聞得令甥女絕世的聰明,又說兵法戰陣無不了得,究竟何如,賢侄是他的姨夫,必知其詳,何不對老夫說說!”希真笑道:“若問起小侄這個甥女兒,卻也是個女中英雄。
小侄四年前到他家見過,果然生得閉月羞花。
他别的在其次,天生一副慧眼,能黑夜辨锱铢,白日登山,二三百裡内的人物都能辨識。
自小心靈智巧,造作器具,人都不能識得。
什麼自鳴鐘表,木牛流馬,在他手裡都是粗常菜飯。
一切書史,過了眼就不忘記。
今年十八歲了。
十六歲上,他老子寄信來說,有一老尼要化他做徒弟,他爹娘都不肯,忽一日竟不見了他。
各處訪覓無蹤,夫妻二人哭得個要死。
過了半年,忽然自己回來,說那老尼把他領到深山古洞裡,教他一切兵法戰陣,奇門遁甲,太乙六壬之術,半年都學會了,老尼送他到門口。
劉廣忙出去看,那老尼已不見了。
從此後越加聰明。
劉廣夫妻二人愛他不過,叫他做‘女諸葛’。
他小字慧娘,乳名又喚做阿秀。
便是他兩個哥子劉麒、劉麟的武藝也了得,與他父親無二。
”雲威聽罷,大喜道:“寒舍有幸,得此異人厘降。
”回顧雲龍笑道:“你還不上心學習,将來吃你渾家笑。
”雲龍低着頭,說不盡那心裡的歡喜。
麗卿對雲龍笑道:“兄弟,你原來又是我的妹夫。
”雲威道:“我們已是至親,不比泛常,賢侄一定要去,卿姑可在這裡盤桓幾日,賢侄再來接他不妨。
”希真見雲威如此厚誼,真不過意,便對麗卿道:“我兒,祖公公這般愛你,你就在此住幾日罷,我總就來接你。
”麗卿一把拖住老兒的袖子,道:“我不。
我要跟着爹爹走!”雲龍道:“姊姊何妨在此,勿嫌簡慢。
”麗卿道:“爹爹在這裡,我便也在這裡。
”希真笑道:“祖公公看,活是個吃奶的孩子。
既不肯在這裡,須放了手。
”雲威見他父女執意不肯,隻得由他們去,因說道:“日後千萬到寒舍一轉。
”父女二人謝了。
看那天色已将黎明,衆莊客将火把照出了莊門。
大家上了頭口,都到了青松塢關王廟前下了馬。
那壁廂已有莊客在那裡伺候。
大家進了廟門,那酒筵早已擺好。
麗卿看那廟裡關王的聖像,裝塑得十分威嚴。
雲威與雲龍替希真父女把了上馬杯,又說些溫存保重的話,少不得又流了些别淚。
天已大明,雲威還要送一程,希真再三苦辭。
雲威又同希真拜了幾拜,方才灑淚上馬,叫道:“龍兒,你多送一程!”雲威作别,帶了幾個莊客先回家去了。
雲龍在馬上陪着希真父女,談談講講,緩辔而行,不覺已是十餘裡。
望那前面都是一派桑麻,平陽大路,希真道:“賢侄,古人說得好:送君千裡終須别。
前途路遠,請賢侄就此止步罷。
後會不遠,愚伯告辭。
”雲龍隻得跳下馬來,把缰繩遞與莊客,在草地上撲翻身便拜。
希真父女也忙下馬回拜了。
希真道:“令祖盼望,賢侄早回府罷。
”雲龍道:“伯父閑暇便來舍下,不可失信。
姊姊一路保重。
”說罷,淚落下來。
麗卿也流淚道:“兄弟,如有便人,把個信來。
我爹爹到府上時,或同你再會也。
”希真道:“免你姊姊記挂,勤寄信來。
請早回府罷!”大家上馬分手。
那雲龍立馬在路口,直望得希真父女不見影兒,方回馬怏怏的循舊路回去,縱馬加鞭,好半歇到了家裡。
雲威因落了一個通夜,早上無事,卻去安息了。
雲龍不敢去驚動,便去母親處請了安。
雲夫人與衆仆婦談論麗卿,稱羨不已。
過了幾日,風會也回家,得知此事,懊悔不疊,道:“可惜我回來遲了,不能與他相見。
”遂與雲威商量去做那件事,不題。
卻說希真父女離了風雲莊,奔上大路。
行了半日,方遇着人煙,大家去打個中夥。
那莊家笑道:“這幾日在他家裡,大酒大肉,把胃口都吃倒了,竟不覺餓。
”希真歎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萍水相逢,承他這般厚愛,且喜又是親眷。
”麗卿道:“爹爹說還要到他家,孩兒卻未必再來了。
”希真道:“癡兒子,嘴這般說,得知有無此日?我隻待你有了良緣,終身有托,我便逍遙世外。
四海甚大,何處不可以住?且因緣遇合怎說得定。
” 當日,父女同那莊客行了一站,晚上到了一個鎮上投宿。
那客店卻不是黑店。
當晚希真把包袱解開打鋪,父女二人都吃了一驚,隻見那包袱裡面的衣服都換了新的,皆是錦緞制造;又有一套女衫、百褶羅裙,衣服裡面又有兩枝金條,每枝約十餘兩重;又有一對風頭珠钗,一對赤金纏臂,約四五兩重。
餘外還有幹糧等物。
希真道:“這是怎麼說起!”歎道:“真難得他這般厚待我,日後卻怎生補報他?”麗卿道:“他送孩兒的這些物事,孩兒想不如轉送了秀妹妹罷。
”希真道:“也說得是。
我到了山東,也帶些土儀回敬他。
”當夜安寝,次日起行,一路上曉行夜宿。
麗卿果然聽他老兒吩咐,再不去射蟲蟻兒,幸而那幾程路上蟲蟻兒也不多。
一日,早行不多路,面前又是一座大嶺。
父女縱馬上了嶺。
那嶺卻不比飛龍嶺,卻是平安路途。
上得嶺來,隻見左邊一帶都是皂莢樹林,行了半歇,還過不完。
麗卿道:“這條嶺好長。
”希真道:“就快完了。
”那莊家道:“前面那樹低下去的所在,便是下嶺的路。
”希真用鞭梢指着道:“卿兒你看!望去那座青山,轉過去便是沂州府的城池了,你那姨夫就在城裡。
明日此刻光景好到也。
你到那裡須斯文些,不可隻管孩子氣,吃表嫂兄妹們笑。
”麗卿甚喜,因問道:“爹爹,沂州城裡的風景,比東京何如?”希真道:“開封府是天子建都的所在,外省如何比得。
”正說着,麗卿道:“爹爹,你先行一步。
這匹棗骝馬隻管撩蹶子,想是肚帶太扣得緊了,待我與他松松。
”希真應了一聲,又說道:“長路頭口肚帶不可太緊,朝你說過多次。
”一面說,一面同那莊家下嶺去了。
這麗卿跳下馬來,倚了槍,翻起踏镫,掀起披鞯,用手去摸了摸,三條肚帶都不甚緊;又去看那後鞧,也不緊。
麗卿罵道:“你這亡人,不是讨打麼!肚帶、後鞧都好好的,何故撩蹶子?不要惱起我的性子來,拷折了你的狗腿。
”說罷,又去那邊掀起看了看,咦,怪不得!原來早上備鞍子的時節不留心,把替子一角反折轉,人坐上去,那馬被鞍孔裡的皮結子墊得疼,故隻管撩蹶子。
麗卿看了笑道:“你這厮忒嬌嫩,一點委曲都受不得!”忙去解了肚帶,揭松鞍子,弄熨帖了,仍就扣搭好,已有好半歇。
麗卿提了槍,翻身騎上,抖抖缰繩,走得沒幾步,忽聽得潑喇喇一聲,路旁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