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集解熏聞記卷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保綏法忍者綏安也法忍謂于法得忍即諸大菩薩也。
▲注以不持戒下據第六卷雲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刹今資中所解與前文義一往相似然而前所說定自是楞嚴三昧非此中之想也。
▲當知情少想多者但約十善十惡強弱分之自顯其義況有善願善心護持佛法等并是衆生分外之事不須别取修定而為想也法華玄義明若修十善兼修禅定得粗住細住者乃是兜率天業驗今所說猶屬散善耳。
△三情想均等。
▲注總報之業此約大分言之别報之業于大分中自分強弱也當知均等且就不飛不墜一往校量至論幽明理須甄别如仲尼雲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又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豈非人間三品不同耶今亦可以情想均等配于中人想明斯聰其上智也情幽斯鈍其下愚也。
△四情多想少。
▲經身入風火二交過地即地獄中猛風與火交相熾盛也。
▲注近于地獄是餓鬼住處順正理論雲諸鬼本住琰魔王國從此展轉散趣餘方此瞻部洲南邊直下深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都縱廣亦爾俱舍論大同而不雲南邊直下。
▲七熱地獄者謂八大獄中第七也長阿含雲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複有大海周匝圍繞八千天下複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複有第二大金剛山(樓炭經二金剛山名為二鐵圍山)二山中間????冥冥日月天神所不能照彼有八大地獄每一地獄有十六地獄第一大獄名想二名黑繩三名堆壓四名叫喚五名大叫喚六名燒炙七名大燒炙八名無間分别其相具如第十九卷又新譯婆沙論問曰地獄在何處答曰多分在此瞻部洲下雲何安立有說從此洲下四萬逾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縱廣高下各二萬逾繕那次上一萬九千逾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謂次上有極熱次上有熱次上有大叫次上有嗥叫次上有衆合次上有黑繩次上有等活此七地獄一一縱廣萬逾繕那有說無間地獄周回圍繞如今聚落圍繞大城雲雲。
▲秪就此獄自有輕重者亦應以第六為有間第七為無間是則風火二交過地通于六七也。
△五純情。
▲經阿鼻者觀佛三昧海經雲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雲雲。
△二修造下總結。
▲注毛群羽族散在諸趣俱舍論雲傍生住處謂水陸空本住大海後流餘處今從後說也斯亦略訓。
▲阿難所問者以下文地獄趣後更有結酬之辭對此乃成廣略二意。
二阿難下約因果别示分七一地獄趣乃至七修羅趣初又三一蹑前總标二雲何下依标别釋為二一十習因二六交報初文節疏以十習配屬根随煩惱根本有六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或開為五)随有二十謂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今淫習即所發之業具足貪癡诳習即谄怨習即恨見即五見枉謂逼壓良善害所攝也亦瞋之類也訟謂相論得失忿恨為先惱之一法性相應故餘皆可見文有十科今不别列。
▲經二習相然謂燒然此取欲火義說故也沈疏雲能觸所觸皆是自心互相熏習結成淫業因此業種後感其報從能觸現地獄身從所觸現諸苦具下準此釋孤山雲亦是男女相望互為能所乃成二習共感諸文皆爾。
▲注八寒地獄者并居瞻部洲下大地獄傍具如俱舍論第十一卷。
▲如此方之貪泉谷響雲晉書吳隐之為廣州刺史行經于嶺南有水名貪泉飲之令廉者貪隐之至取而飲之作詩曰嶺南有一水世号貪泉深試令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經銜冤者谷響引顔師古注漢書曰銜含也苞含在心以為過也。
▲注古五刑者謂墨劓剕宮大辟鄭注周禮雲墨謂刻其額而涅之以墨劓謂截其鼻剕謂刖其足宮謂男子則割去其勢女子則幽閉之大辟即死刑也。
▲經相調去聲猶戲諕也以此誘引而造諸惡。
▲注屦校滅趾荷校滅耳者在足曰屦在肩曰荷滅沒也。
▲郭璞下見爾雅注彼又雲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
▲史記下谷響備引秦始皇有伏怒于太後群臣谏而死者以十數茅焦谏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鹹陽有不孝之行臣竊為階下危之言畢乃解衣趨镬始皇下殿左手接之曰先生起矣即迎太後遂為母子如初。
▲酖須者經本皆作鸩孤山依左傳注故從酉也廣志雲其鳥如鸮食蛇蝮雄名運日雌名陰諧以其毛曆飲食則殺人。
▲經薩迦耶竦疏曰具雲薩迦耶達利瑟緻此翻身見百法疏謂于五蘊執我我所等。
▲碾硙耕磨者郭五對切郭璞注方言雲硙即磨也今文言磨者應分旋轉縱橫之異。
▲霹靂者爾雅雲疾雷為霆為電注曰雷之急激者謂霹靂抱樸子雲雷天鼓也王充論衡雲圖畫之工圖雷之狀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左手引連鼓右手椎之(彼文)是知先儒但言陰陽薄激而為雷霆者未盡理也必有神物主而行之如庶女叫天齊台遭擊豈陰陽二氣偏其感驗乎況世有惡人震銘其身者多矣又論衡雲盛夏之時迅雷擊折樹木破敗室屋俗以為天取龍也。
▲其犯殺人者謂有陰過斯可信焉。
▲陰賊者谷響引漢書注曰以陰氣賊害也。
▲注應雲二習相争有本作二習相陳恐後人擅加耳。
△二雲何下六交報分二一總示。
▲經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出猶生也現也果自因生境非他現。
▲注報多約色者以六報中唯思報屬心故此約能受根說若約所受境說則六皆是色。
▲如法華中如是報者荊溪唯以色法收之二雲何下别釋為六科節可見。
▲經此見業交者問業即是因既招惡果豈非因與果交何故上文不許璇師之義答凡雲業者不獨在因住持善惡從因至果皆業力也今明現報臨終之業望於乎昔所作之業亦是果時眼根與惡報交非璇義也。
▲亡者神識飛墜乘煙等孤山引成論明極善極惡不經中陰現陰才謝即受生陰如?予離手即時到地今堕無間故無中陰若堕餘獄則容有其相故俱舍中陰頌雲地獄頭歸下是也。
▲煽式連切火盛貌。
▲注六報互通證真雲以造業時一根為正餘根為助故今受報雖眼根為首還遍六根也此與注異講者裁之。
▲經愗亂者篇韻皆雲怐愗愚貌上音寇下音貿沇疏以愗為怕者非。
▲為餒者谷響雲餒奴罪反經文或作餲于介反論語曰食饐而餲孔曰饐餲臭味變又曰魚餒而肉敗何晏曰魚敗曰餒義可通用故兩存之。
▲為承為忍者經本或依為烝者非或作為認者孤山雲亦通此義謂招認罪名也。
▲注觀謂獄王之阙谷響引中華古今注阙者觀也古者每門樹兩觀于其前所以标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将朝至此則思其所阙故謂之阙。
▲漢書作事者顔師古曰事音側吏反字本作倳周官考工記又作災音義皆同。
▲經迷極則荒夏書注雲迷亂曰荒。
▲為霿者或作霜字之誤也霿與雺同音蒙又莫弄切爾雅雲天氣下地不應曰雺注雲蒙昧也。
▲為土者約雨言之即霾也。
▲注智論明四大等彼文具雲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勝于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四事故所為力大。
△三阿難下結釋顯酬分三一結因果問據六交報所堕之獄皆雲無間然則十習因悉是無間之業耶答不然如貪習所感八寒地獄非無間也乃至訟習所感業鏡火珠等此是受報前事豈不鑒照有間之人乎故知六交報中且舉無間為首其中不無前七地獄并諸小獄之相請尋阿含樓炭俱舍婆沙等備曉其事。
△二若諸下示輕重。
▲經八無間獄智論雲八大地獄複有十六小獄而為眷屬謂八寒冰八焰火八寒冰與俱舍大同八焰火者一炭坑二沸尿三燒林四劍林五刀道六鐵刺林七鹹河八銅橛注火獄有八應是小獄寒獄有十則與論文不同餘經或說十八寒水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乃至八萬四千地獄故知獄相差别多品。
▲經三業者即殺盜淫也。
▲見見一根者長水音上見字為現義恐不然。
▲注能見所見等問如犯殺時必須作意或複發言乃至身根斷彼物命方結正罪雲何單從眼根能犯一業耶答此約六根偏重者言之然于餘根非不相帶有異前文兼境兼根所作皆重故罪從輕也。
△三由是下酬疑問前阿難問雲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複自然彼發業各各私受故今答曰于世中入同分地又前問雲此道為複本來自有為是衆生妄習生起故今答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二複次下鬼趣分三一總标。
▲經非破律儀謂聲聞戒也撥無曰非違犯曰破後還罪畢受諸鬼形者不經地獄直堕鬼趣則如前文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也下文畜趣人趣例此說之。
△二若于下别顯。
▲注夔魍魉者據切韻夔是獸名一足無角今恐魍魉似之故抱樸子曰山精形如小兒獨足足向後善犯人或雲獨足蝄蜽好學人聲而迷惑人越人謂之山魈是也。
△三阿難下結示孤山雲純情墜落者愛水下流也。
▲業火燒乾者燒幹愛水也。
三複次下畜趣為三一總标二物怪下别顯。
▲注還遭鬼附谷響引說文雲孤妖獸也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首丘郭氏玄中記曰千歲之狐為淫婦百歲之孤為美女。
▲服類謂牛馬等沇疏雲蠶繭之類者非。
▲社燕者廣雅雲玄鳥也今俗作燕左傳少皞以玄鳥氏司公注雲春分來秋分去此當春秋二社之際故雲社燕。
▲賓鴻者禮記曰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司晨者谷響雲雞主晨鳴易林曰巽為雞雞鳴節時家樂無憂警露鶴也周處風土記雲白鶴性警至八月露降流于草木葉上滴滴有聲則鳴。
△三阿難下結示。
▲經業火幹枯即前文雲情與想二俱成空也。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問此事本是地獄惡業之相那于畜趣後結示耶答前阿難所舉三人且約惡趣極重者問之今佛于畜趣後說者蓋顯三惡同其流類如上明鬼畜皆是地獄業火燒幹出生其趣寶蓮香等豈免斯報耶故于此中示之非無所以。
四複次下人趣為二一正顯二結示初又二一酬償先債。
▲注修定學慧者應取兼有福德一句為持戒則三學備矣又布施忍辱精進悉名福德則六度備矣。
△二汝今下酬足複形。
▲注梼杌如第四記。
▲皂隸民之賤者也脂韋以柔順人也。
△二阿難下結示。
▲經業計颠倒計猶執也有作系者聲之誤矣。
五阿難下仙趣為三一總标。
▲注抱樸子谷響雲東晉葛洪自号也若抱樸子内篇凡二十章皆秦漢以來方術之道非老莊之道也其詞可采者唯此耳。
△二阿難下别顯沇疏釋十仙四與真際有異餘亦大同唯不解堅固交遘耳今略錄其異。
▲伏餌者食麻仁之類也。
▲金石者能化骨成仙也。
▲通行者應有五通即神仙通人。
▲絕行者變化不息如屍解之類。
▲言覺悟圓成者謂絕于視聽令如槁木等(彼疏)問所謂屍解者何耶答案道家真诰雲道有陰廣陽若煉形道合呼吸純陽秪自肉身次第變蛻蛻而俞妙身入無形所蛻之皮宛同蟬殼解變之後因無骸骨縱葬墳冢唯劍寫履杖存焉此陽度也。
▲若陰度者即為陸仙也通慧有楞嚴七趣鈔備引其書并升無九真等經以明仙趣事多虛誕未敢聞命。
▲注點石為金者予恐此釋不逮沇師何則以堅固金石亦約服餌言之良由十仙皆是存想固形而得成就若言恤貧哀苦斯乃外事何名固形耶。
▲如天無異者沇疏解天行雲此天不是六欲天如張骞至昆侖山上得見天宮也未能頓異。
▲注以不持戒下據第六卷雲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刹今資中所解與前文義一往相似然而前所說定自是楞嚴三昧非此中之想也。
▲當知情少想多者但約十善十惡強弱分之自顯其義況有善願善心護持佛法等并是衆生分外之事不須别取修定而為想也法華玄義明若修十善兼修禅定得粗住細住者乃是兜率天業驗今所說猶屬散善耳。
△三情想均等。
▲注總報之業此約大分言之别報之業于大分中自分強弱也當知均等且就不飛不墜一往校量至論幽明理須甄别如仲尼雲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又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豈非人間三品不同耶今亦可以情想均等配于中人想明斯聰其上智也情幽斯鈍其下愚也。
△四情多想少。
▲經身入風火二交過地即地獄中猛風與火交相熾盛也。
▲注近于地獄是餓鬼住處順正理論雲諸鬼本住琰魔王國從此展轉散趣餘方此瞻部洲南邊直下深過五百逾繕那有琰魔王都縱廣亦爾俱舍論大同而不雲南邊直下。
▲七熱地獄者謂八大獄中第七也長阿含雲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圍繞其外複有大海周匝圍繞八千天下複有大金剛山繞大海水金剛山外複有第二大金剛山(樓炭經二金剛山名為二鐵圍山)二山中間????冥冥日月天神所不能照彼有八大地獄每一地獄有十六地獄第一大獄名想二名黑繩三名堆壓四名叫喚五名大叫喚六名燒炙七名大燒炙八名無間分别其相具如第十九卷又新譯婆沙論問曰地獄在何處答曰多分在此瞻部洲下雲何安立有說從此洲下四萬逾繕那至無間地獄底無間縱廣高下各二萬逾繕那次上一萬九千逾繕那中安立餘七地獄謂次上有極熱次上有熱次上有大叫次上有嗥叫次上有衆合次上有黑繩次上有等活此七地獄一一縱廣萬逾繕那有說無間地獄周回圍繞如今聚落圍繞大城雲雲。
▲秪就此獄自有輕重者亦應以第六為有間第七為無間是則風火二交過地通于六七也。
△五純情。
▲經阿鼻者觀佛三昧海經雲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言無間鼻言無動雲雲。
△二修造下總結。
▲注毛群羽族散在諸趣俱舍論雲傍生住處謂水陸空本住大海後流餘處今從後說也斯亦略訓。
▲阿難所問者以下文地獄趣後更有結酬之辭對此乃成廣略二意。
二阿難下約因果别示分七一地獄趣乃至七修羅趣初又三一蹑前總标二雲何下依标别釋為二一十習因二六交報初文節疏以十習配屬根随煩惱根本有六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或開為五)随有二十謂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今淫習即所發之業具足貪癡诳習即谄怨習即恨見即五見枉謂逼壓良善害所攝也亦瞋之類也訟謂相論得失忿恨為先惱之一法性相應故餘皆可見文有十科今不别列。
▲經二習相然謂燒然此取欲火義說故也沈疏雲能觸所觸皆是自心互相熏習結成淫業因此業種後感其報從能觸現地獄身從所觸現諸苦具下準此釋孤山雲亦是男女相望互為能所乃成二習共感諸文皆爾。
▲注八寒地獄者并居瞻部洲下大地獄傍具如俱舍論第十一卷。
▲如此方之貪泉谷響雲晉書吳隐之為廣州刺史行經于嶺南有水名貪泉飲之令廉者貪隐之至取而飲之作詩曰嶺南有一水世号貪泉深試令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經銜冤者谷響引顔師古注漢書曰銜含也苞含在心以為過也。
▲注古五刑者謂墨劓剕宮大辟鄭注周禮雲墨謂刻其額而涅之以墨劓謂截其鼻剕謂刖其足宮謂男子則割去其勢女子則幽閉之大辟即死刑也。
▲經相調去聲猶戲諕也以此誘引而造諸惡。
▲注屦校滅趾荷校滅耳者在足曰屦在肩曰荷滅沒也。
▲郭璞下見爾雅注彼又雲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
▲史記下谷響備引秦始皇有伏怒于太後群臣谏而死者以十數茅焦谏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鹹陽有不孝之行臣竊為階下危之言畢乃解衣趨镬始皇下殿左手接之曰先生起矣即迎太後遂為母子如初。
▲酖須者經本皆作鸩孤山依左傳注故從酉也廣志雲其鳥如鸮食蛇蝮雄名運日雌名陰諧以其毛曆飲食則殺人。
▲經薩迦耶竦疏曰具雲薩迦耶達利瑟緻此翻身見百法疏謂于五蘊執我我所等。
▲碾硙耕磨者郭五對切郭璞注方言雲硙即磨也今文言磨者應分旋轉縱橫之異。
▲霹靂者爾雅雲疾雷為霆為電注曰雷之急激者謂霹靂抱樸子雲雷天鼓也王充論衡雲圖畫之工圖雷之狀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左手引連鼓右手椎之(彼文)是知先儒但言陰陽薄激而為雷霆者未盡理也必有神物主而行之如庶女叫天齊台遭擊豈陰陽二氣偏其感驗乎況世有惡人震銘其身者多矣又論衡雲盛夏之時迅雷擊折樹木破敗室屋俗以為天取龍也。
▲其犯殺人者謂有陰過斯可信焉。
▲陰賊者谷響引漢書注曰以陰氣賊害也。
▲注應雲二習相争有本作二習相陳恐後人擅加耳。
△二雲何下六交報分二一總示。
▲經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出猶生也現也果自因生境非他現。
▲注報多約色者以六報中唯思報屬心故此約能受根說若約所受境說則六皆是色。
▲如法華中如是報者荊溪唯以色法收之二雲何下别釋為六科節可見。
▲經此見業交者問業即是因既招惡果豈非因與果交何故上文不許璇師之義答凡雲業者不獨在因住持善惡從因至果皆業力也今明現報臨終之業望於乎昔所作之業亦是果時眼根與惡報交非璇義也。
▲亡者神識飛墜乘煙等孤山引成論明極善極惡不經中陰現陰才謝即受生陰如?予離手即時到地今堕無間故無中陰若堕餘獄則容有其相故俱舍中陰頌雲地獄頭歸下是也。
▲煽式連切火盛貌。
▲注六報互通證真雲以造業時一根為正餘根為助故今受報雖眼根為首還遍六根也此與注異講者裁之。
▲經愗亂者篇韻皆雲怐愗愚貌上音寇下音貿沇疏以愗為怕者非。
▲為餒者谷響雲餒奴罪反經文或作餲于介反論語曰食饐而餲孔曰饐餲臭味變又曰魚餒而肉敗何晏曰魚敗曰餒義可通用故兩存之。
▲為承為忍者經本或依為烝者非或作為認者孤山雲亦通此義謂招認罪名也。
▲注觀謂獄王之阙谷響引中華古今注阙者觀也古者每門樹兩觀于其前所以标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将朝至此則思其所阙故謂之阙。
▲漢書作事者顔師古曰事音側吏反字本作倳周官考工記又作災音義皆同。
▲經迷極則荒夏書注雲迷亂曰荒。
▲為霿者或作霜字之誤也霿與雺同音蒙又莫弄切爾雅雲天氣下地不應曰雺注雲蒙昧也。
▲為土者約雨言之即霾也。
▲注智論明四大等彼文具雲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勝于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四事故所為力大。
△三阿難下結釋顯酬分三一結因果問據六交報所堕之獄皆雲無間然則十習因悉是無間之業耶答不然如貪習所感八寒地獄非無間也乃至訟習所感業鏡火珠等此是受報前事豈不鑒照有間之人乎故知六交報中且舉無間為首其中不無前七地獄并諸小獄之相請尋阿含樓炭俱舍婆沙等備曉其事。
△二若諸下示輕重。
▲經八無間獄智論雲八大地獄複有十六小獄而為眷屬謂八寒冰八焰火八寒冰與俱舍大同八焰火者一炭坑二沸尿三燒林四劍林五刀道六鐵刺林七鹹河八銅橛注火獄有八應是小獄寒獄有十則與論文不同餘經或說十八寒水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乃至八萬四千地獄故知獄相差别多品。
▲經三業者即殺盜淫也。
▲見見一根者長水音上見字為現義恐不然。
▲注能見所見等問如犯殺時必須作意或複發言乃至身根斷彼物命方結正罪雲何單從眼根能犯一業耶答此約六根偏重者言之然于餘根非不相帶有異前文兼境兼根所作皆重故罪從輕也。
△三由是下酬疑問前阿難問雲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複自然彼發業各各私受故今答曰于世中入同分地又前問雲此道為複本來自有為是衆生妄習生起故今答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二複次下鬼趣分三一總标。
▲經非破律儀謂聲聞戒也撥無曰非違犯曰破後還罪畢受諸鬼形者不經地獄直堕鬼趣則如前文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也下文畜趣人趣例此說之。
△二若于下别顯。
▲注夔魍魉者據切韻夔是獸名一足無角今恐魍魉似之故抱樸子曰山精形如小兒獨足足向後善犯人或雲獨足蝄蜽好學人聲而迷惑人越人謂之山魈是也。
△三阿難下結示孤山雲純情墜落者愛水下流也。
▲業火燒乾者燒幹愛水也。
三複次下畜趣為三一總标二物怪下别顯。
▲注還遭鬼附谷響引說文雲孤妖獸也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首丘郭氏玄中記曰千歲之狐為淫婦百歲之孤為美女。
▲服類謂牛馬等沇疏雲蠶繭之類者非。
▲社燕者廣雅雲玄鳥也今俗作燕左傳少皞以玄鳥氏司公注雲春分來秋分去此當春秋二社之際故雲社燕。
▲賓鴻者禮記曰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司晨者谷響雲雞主晨鳴易林曰巽為雞雞鳴節時家樂無憂警露鶴也周處風土記雲白鶴性警至八月露降流于草木葉上滴滴有聲則鳴。
△三阿難下結示。
▲經業火幹枯即前文雲情與想二俱成空也。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問此事本是地獄惡業之相那于畜趣後結示耶答前阿難所舉三人且約惡趣極重者問之今佛于畜趣後說者蓋顯三惡同其流類如上明鬼畜皆是地獄業火燒幹出生其趣寶蓮香等豈免斯報耶故于此中示之非無所以。
四複次下人趣為二一正顯二結示初又二一酬償先債。
▲注修定學慧者應取兼有福德一句為持戒則三學備矣又布施忍辱精進悉名福德則六度備矣。
△二汝今下酬足複形。
▲注梼杌如第四記。
▲皂隸民之賤者也脂韋以柔順人也。
△二阿難下結示。
▲經業計颠倒計猶執也有作系者聲之誤矣。
五阿難下仙趣為三一總标。
▲注抱樸子谷響雲東晉葛洪自号也若抱樸子内篇凡二十章皆秦漢以來方術之道非老莊之道也其詞可采者唯此耳。
△二阿難下别顯沇疏釋十仙四與真際有異餘亦大同唯不解堅固交遘耳今略錄其異。
▲伏餌者食麻仁之類也。
▲金石者能化骨成仙也。
▲通行者應有五通即神仙通人。
▲絕行者變化不息如屍解之類。
▲言覺悟圓成者謂絕于視聽令如槁木等(彼疏)問所謂屍解者何耶答案道家真诰雲道有陰廣陽若煉形道合呼吸純陽秪自肉身次第變蛻蛻而俞妙身入無形所蛻之皮宛同蟬殼解變之後因無骸骨縱葬墳冢唯劍寫履杖存焉此陽度也。
▲若陰度者即為陸仙也通慧有楞嚴七趣鈔備引其書并升無九真等經以明仙趣事多虛誕未敢聞命。
▲注點石為金者予恐此釋不逮沇師何則以堅固金石亦約服餌言之良由十仙皆是存想固形而得成就若言恤貧哀苦斯乃外事何名固形耶。
▲如天無異者沇疏解天行雲此天不是六欲天如張骞至昆侖山上得見天宮也未能頓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