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類解卷第二末
關燈
小
中
大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此真随妄轉謂若用前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種種取舍不出輪回三界之心明辨如來廣大圓覺之時便妄見如來圓覺之性亦同妄心有始有終有生有滅有前有後有有有無有聚散起止動轉流散然而圓覺之性本不曾流散動轉但是不合将妄心湊泊妄見耳譬如世人将箸攪水中之月一般正當攪時卻見水中之月百雜千碎随手中箸流轉而本月何曾動靜今行人若将妄心湊泊圓覺真性欲超夢幻出輪回如此用心一時錯了豈有是處此上經就法說之也。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次就喻眼轉火者即以手旋火成輪此蓋眼識遲鈍妄見成輪駛者奔流急走之義此四克取親所見之物為喻然水成波火成輪但是眼目定動喻于圓覺見凡見聖但是流轉妄心岸移月運雲駛船行亦同此意亦複如是一句總結四喻合前法也此四喻亦如行人将未出輪回妄心而明辨圓覺便妄見圓覺之性亦同流轉然此四喻不必配法但用眼前可見之物譬之令其易曉。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
此一段文先合喻次合法諸旋未息至尚不可得此合喻也諸旋者指喻中眼目雲舟彼物指水火月岸也眼目雲舟喻前始終生滅等生死垢心水火月岸喻圓覺世尊告金剛藏雲且如世間之人不肯住目隻要湛水不搖動尚不能得又如定卻眼睛隻要旋火不成輪尚不能得又如天上雲奔流急走不肯住隻要月不運行尚不能得又如江河水上之人不肯住船隻要兩岸先住尚不能得此皆是世間容易粗淺不難之法尚自千難萬難要他先住尚不可得又豈況凡夫之人直将無量劫來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種種取舍分别計度輪回生死垢污之心求覓十方諸佛廣大不可思議清淨圓覺境界如何得妄見佛之圓覺不随汝等妄心旋複流轉耶。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結指前疑以是上來所說因之故剛藏等便生三疑一疑由真能生妄二疑說妄為真三疑先真後妄上來之文且是佛先為剛藏等标舉建立答問之義便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自亡也下文将空華一喻通答三疑金礦一喻則答第三疑牒而縱之責無窮過也。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幻之一字若據圭峰疏雲謂不知華因翳有妄執華從空生推此之意謂譬如世人眼才有翳便見空中有華法上心若有妄便見輪回所謂一翳在眼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河沙生滅謂眼瘡有患翳便見空中有華眼翳若差空華即滅既滅之後又不可更說此眼翳已除不知此去幾時眼中更生翳耶譬如人睡起夢覺又更雲何妨明夜再夢今此翳差華亡衆生即佛人罕能華知又徴雲以何義故不可說此翳更起耶卻為眼中翳才差而空中便無華此之二法同時而起同時而滅非是一個先去一個尚在此相待等決無此理翳喻無明華喻生死如衆生若有無明執心便見有生死此心若除便見無生死豈可此無明去後又有生死者也所以圭峰雲衆生本自不生空華畢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此之謂也。
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前說翳不再起此說華不再生乃是通答前剛藏三疑謂又如空華在虛空中滅了汝等又不可更作此見解謂空中此去幾時更再起華徴雲以何因由所以之故不得言空華再起耶為虛空中本自無華既本不曾有華必無華起華滅之理今法上亦然十方諸佛成等正覺之後豈更再作凡夫所以圭峰雲空華既不再起果位何得再迷。
生死涅槃同于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
此時法合喻雲但是衆生迷時見有生死如空華起悟時見有涅槃如空華滅但是見有凡夫見有聖人并是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殊不知十方諸佛不思議妙覺圓照之體本無眼翳之無明本無空華之生死所以楞嚴雲真淨界中雲何更容他物禅宗雲他家無如是事。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複如來圓覺随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列子雲天地乃是有形中之最巨者空中之細物此謂萬物雖有形狀不如天地之形最大若以萬物觀之則天地為大若以無邊虛空觀之則天地未足為大乃是虛空中之細物爾何也謂虛空又包卻天地據他道教所談止此而已今我佛于楞嚴中說則又不然經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謂虛豁無知無覺頑空生在十方諸佛廣大靈明圓覺妙性之中如大海中一浮漚或沈或浮相似大海即喻妙覺一漚即喻虛空是知此說又過于列子之說故殼法師雲首楞歎虛空之小圓覺嗟法性之寬比之常談海形牛迹若以尋常列子之說比于世尊之說世尊之說如海之形廣大深遠無窮無盡列子之說如牛迹之狹真淺有限謂汝等須知外面頑空乃是世間粗淺之法尚不同空華暫起暫滅暫去暫來何況諸佛廣大真實常住随順圓覺之性而能與虛空混同一體無二無别平等之性豈有同凡夫之迷同二乘之悟如空華起滅耶此意明覺性無迷無悟無染無淨無去無來無生無滅湛然常住廓爾無私裡許無一絲毫許是生滅法永嘉雲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
此再舉喻也如人以爐冶銷去其礦镕出真金金在礦中須假镕出金既出後金性之體本自有之又不是因銷而複有若是銷因方有金者試将瓦礫土石等物銷之又不見有金是知此之金性本自有之既然成金之後豈更有再作礦之理假使經無窮之時此金性應無改變損壞楞嚴雲又如金礦雜于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到此謂之病去藥除礦銷金見若如此之時不當說言此之金性本不成就喻說也如來圓覺亦複如是此二句就法法合也意謂十方諸佛已于三祇修煉得成正覺不複再為凡夫也然剛藏前起三疑世尊遂以前段空華一喻通答三疑又以此段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者蓋第三疑牒而縱之責無窮過所以須将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者蓋第三疑疑諸佛成等正覺之後卻再作凡夫此疑過患甚深所以别答之此兩喻如兩服藥相似修行之人皆要服之若世尊但用前空華一喻即令後代衆生闡提撥無因果迷悟之相便成邪見若但用金礦一喻即令一切衆生本覺性上有染不清淨滞在修習以謂自是凡夫未曾修行如何是佛失真常理亦成邪見又前空華一喻對治大即病不即不離方處手中道故也。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妙則染而不染圓者離相覺者不空心者常住真實之心何謂染而不染此圓覺性若在佛果之時即全同諸佛而圓覺之性不是佛若在菩薩界即全同菩薩而圓覺性不是
此真随妄轉謂若用前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種種取舍不出輪回三界之心明辨如來廣大圓覺之時便妄見如來圓覺之性亦同妄心有始有終有生有滅有前有後有有有無有聚散起止動轉流散然而圓覺之性本不曾流散動轉但是不合将妄心湊泊妄見耳譬如世人将箸攪水中之月一般正當攪時卻見水中之月百雜千碎随手中箸流轉而本月何曾動靜今行人若将妄心湊泊圓覺真性欲超夢幻出輪回如此用心一時錯了豈有是處此上經就法說之也。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次就喻眼轉火者即以手旋火成輪此蓋眼識遲鈍妄見成輪駛者奔流急走之義此四克取親所見之物為喻然水成波火成輪但是眼目定動喻于圓覺見凡見聖但是流轉妄心岸移月運雲駛船行亦同此意亦複如是一句總結四喻合前法也此四喻亦如行人将未出輪回妄心而明辨圓覺便妄見圓覺之性亦同流轉然此四喻不必配法但用眼前可見之物譬之令其易曉。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
此一段文先合喻次合法諸旋未息至尚不可得此合喻也諸旋者指喻中眼目雲舟彼物指水火月岸也眼目雲舟喻前始終生滅等生死垢心水火月岸喻圓覺世尊告金剛藏雲且如世間之人不肯住目隻要湛水不搖動尚不能得又如定卻眼睛隻要旋火不成輪尚不能得又如天上雲奔流急走不肯住隻要月不運行尚不能得又如江河水上之人不肯住船隻要兩岸先住尚不能得此皆是世間容易粗淺不難之法尚自千難萬難要他先住尚不可得又豈況凡夫之人直将無量劫來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種種取舍分别計度輪回生死垢污之心求覓十方諸佛廣大不可思議清淨圓覺境界如何得妄見佛之圓覺不随汝等妄心旋複流轉耶。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此結指前疑以是上來所說因之故剛藏等便生三疑一疑由真能生妄二疑說妄為真三疑先真後妄上來之文且是佛先為剛藏等标舉建立答問之義便令息如上之念即前疑自亡也下文将空華一喻通答三疑金礦一喻則答第三疑牒而縱之責無窮過也。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幻之一字若據圭峰疏雲謂不知華因翳有妄執華從空生推此之意謂譬如世人眼才有翳便見空中有華法上心若有妄便見輪回所謂一翳在眼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河沙生滅謂眼瘡有患翳便見空中有華眼翳若差空華即滅既滅之後又不可更說此眼翳已除不知此去幾時眼中更生翳耶譬如人睡起夢覺又更雲何妨明夜再夢今此翳差華亡衆生即佛人罕能華知又徴雲以何義故不可說此翳更起耶卻為眼中翳才差而空中便無華此之二法同時而起同時而滅非是一個先去一個尚在此相待等決無此理翳喻無明華喻生死如衆生若有無明執心便見有生死此心若除便見無生死豈可此無明去後又有生死者也所以圭峰雲衆生本自不生空華畢竟不起莫将翳待莫以迷求此之謂也。
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前說翳不再起此說華不再生乃是通答前剛藏三疑謂又如空華在虛空中滅了汝等又不可更作此見解謂空中此去幾時更再起華徴雲以何因由所以之故不得言空華再起耶為虛空中本自無華既本不曾有華必無華起華滅之理今法上亦然十方諸佛成等正覺之後豈更再作凡夫所以圭峰雲空華既不再起果位何得再迷。
生死涅槃同于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
此時法合喻雲但是衆生迷時見有生死如空華起悟時見有涅槃如空華滅但是見有凡夫見有聖人并是生心動念即乖法體失正念故殊不知十方諸佛不思議妙覺圓照之體本無眼翳之無明本無空華之生死所以楞嚴雲真淨界中雲何更容他物禅宗雲他家無如是事。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複如來圓覺随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列子雲天地乃是有形中之最巨者空中之細物此謂萬物雖有形狀不如天地之形最大若以萬物觀之則天地為大若以無邊虛空觀之則天地未足為大乃是虛空中之細物爾何也謂虛空又包卻天地據他道教所談止此而已今我佛于楞嚴中說則又不然經雲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謂虛豁無知無覺頑空生在十方諸佛廣大靈明圓覺妙性之中如大海中一浮漚或沈或浮相似大海即喻妙覺一漚即喻虛空是知此說又過于列子之說故殼法師雲首楞歎虛空之小圓覺嗟法性之寬比之常談海形牛迹若以尋常列子之說比于世尊之說世尊之說如海之形廣大深遠無窮無盡列子之說如牛迹之狹真淺有限謂汝等須知外面頑空乃是世間粗淺之法尚不同空華暫起暫滅暫去暫來何況諸佛廣大真實常住随順圓覺之性而能與虛空混同一體無二無别平等之性豈有同凡夫之迷同二乘之悟如空華起滅耶此意明覺性無迷無悟無染無淨無去無來無生無滅湛然常住廓爾無私裡許無一絲毫許是生滅法永嘉雲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
此再舉喻也如人以爐冶銷去其礦镕出真金金在礦中須假镕出金既出後金性之體本自有之又不是因銷而複有若是銷因方有金者試将瓦礫土石等物銷之又不見有金是知此之金性本自有之既然成金之後豈更有再作礦之理假使經無窮之時此金性應無改變損壞楞嚴雲又如金礦雜于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到此謂之病去藥除礦銷金見若如此之時不當說言此之金性本不成就喻說也如來圓覺亦複如是此二句就法法合也意謂十方諸佛已于三祇修煉得成正覺不複再為凡夫也然剛藏前起三疑世尊遂以前段空華一喻通答三疑又以此段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者蓋第三疑牒而縱之責無窮過所以須将金礦一喻别答第三疑者蓋第三疑疑諸佛成等正覺之後卻再作凡夫此疑過患甚深所以别答之此兩喻如兩服藥相似修行之人皆要服之若世尊但用前空華一喻即令後代衆生闡提撥無因果迷悟之相便成邪見若但用金礦一喻即令一切衆生本覺性上有染不清淨滞在修習以謂自是凡夫未曾修行如何是佛失真常理亦成邪見又前空華一喻對治大即病不即不離方處手中道故也。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妙則染而不染圓者離相覺者不空心者常住真實之心何謂染而不染此圓覺性若在佛果之時即全同諸佛而圓覺之性不是佛若在菩薩界即全同菩薩而圓覺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