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類解卷第二本

關燈
業随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以智慧知過未現在三世通達無礙也三十七助道品者助謂資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謂止觀品即是類正因類故亦雲菩提分分亦因義三十七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聖道然三十七助道品屬因餘皆如來所證之法屬果八萬四千總持門者若未悟明心地之者即八萬四千塵勞妄想悟了粙染為淨為八萬四千陀羅尼總持門者也。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衆生圓覺清淨。

     言實相者即無相也法性本空假言實相一身等者第六正報也即人等形質或肥或瘦血氣所聚心識了知之者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于虛空圓褁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此第七依報也謂所住屋宇床拓台觀園林一切受用之物屬依報圓則圓遍虛空褁則含褁三世此七段經物色相空淨一科當法界觀中第三空色無礙觀鈔雲前七段文諸法即空淨更不待除去諸法故當第三句也法界觀注雲雖有色空二字本意唯歸于空以色是虛名虛相無緣毫之體可得隻要顯真空之理然迷時悟時并悉皆相蹑也。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虛空與四大陀羅尼門皆屬幻色覺性二字即真空此空色同如一科即當法界觀真空觀中第四泯絕無寄觀上文總當真空絕相觀也意顯諸法當體本寂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此理事無礙觀覺性即法界真理六根六塵四大陀羅尼門皆屬事法即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互相融攝發起妙用所以理即事故無有智外如為智之所入事即理故無有如外智為如之所證六根遍滿法界者此謂之六根門頭各各動地放大光明照十方界佛果雲若以眼見文殊橫身若以耳聞觀音彰用若以心知普賢當堂又高城雲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凡夫隻是不曾觀何得自輕而退屈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擊鼓一時聞靈光炯炯常相續楞嚴雲一根反原六根解脫乃至離即離非無是非是真正俱融依正平等在法界觀理事無礙觀有乎十門今經正當第二事遍于理門兼餘門也前真空中俱攝事歸理今則動靜一一周遍起用。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此周遍含容觀妙覺二字為下事事之因由下六根六塵皆就事上為宗如法界觀中第三觀十門前三門談理與事後七門皆下談理隻說無礙今經妙覺二字亦是彼中前三門之意也到此事事無礙中喚作見山依前是山見水依前是水見拄杖依前是拄杖更不許移易一絲毫許窦雲不得動着動着三十棒兜率悅雲要真盡屬真立假全歸假平地上行船虛空裡走馬然室喻法界燈喻真理光喻事法隻如自己分上人人有一碗燈如是光明如是普照互相顯燭不曾相礙不相雜壞不然試窮究看若識得此理便許你入華嚴大樓閣中親見善财弘勒故演義雲凡聖不礙狀多鏡以納衆形彼此無妨千差涉入而無礙問法界之中有何義故而得諸法融通如此耶答大疏有十義故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相故三緣起相由故四諸法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十中随舉其一即見諸法融通無礙也。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此是用心見境一一稱真頓同諸佛所見之境界也法縛即六凡以六凡被貪嗔癡之所縛也法脫即四聖法也生死即染法涅槃即淨法持戒即奉持戒律也對八境之上不起勝劣之心便與十方諸佛之心一同更無兩個所以晦堂雲不用愛聖聖是空名不用厭凡凡是妄立但得聖凡情盡自然體露真常又僧問南陽忠國師如何是佛答雲佛與衆生一時放卻當處解脫又徴雲以何義故四對八境得如此成就遂出所以雲良由于一切處一切時念念常與本覺相應故梵雲佛陀耶此雲覺圭峰雲我心元佛心齊曠劫沉淪隻為迷梵雲菩提此雲覺覺心寂照是菩提其實與佛一同但覺與不覺耳永嘉雲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上文舉法此是舉喻眼是現量隻如以眼洞達照了前面淨穢高低一切境界而眼光豈有憎穢愛淨憎下愛高乎以何義故得如此益眼之光體本無二故所以無憎無愛也眼光喻于本覺平等無自佗相。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衆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于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于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衆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上明用心同佛此明見境同佛上之用心者即能觀無分别之智非唯智與佛同然所觀境上亦與佛同修習此心者指前觀行及八境無修成者恐更向頭上安頭屋下架屋若實有修有成則有兩個圓覺是總指寂滅乃圓覺之體普照乃圓覺之用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到此用即體體即用無二無二分無别無斷故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無痕迹問何故此文不先言寂滅而先言普照耶答欲顯行人在觀中頓同佛故蓋等覺與佛是同若妙覺者便是佛位何同之有故先言普照于中者于圓覺普照寂滅之中或百千萬億此皆是此方小數與大數阿僧祇此雲無數劫不可說恒河沙此西域之數恒河方四十裡其沙細如面将一個沙數一個諸佛世界如是許多世界于圓覺中猶如空中之華相似在空中亂起亂滅然而不作即圓覺會亦不作離圓覺會何故如是由不離故覺性奪之以成空華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滅此無縛無脫故楞嚴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若空華到此境界方知三界四生九類本來是佛到此知諸佛衆生其猶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強名所以禅宗雲人人盡握靈蛇之珠個個皆抱荊山之璞無阙無餘更不假修證然後卻來觀世間凡夫生死之法與出世間聖人涅槃之法一似夜來見夢中事還曾是實有乎此之夢字今依大智度論說有五義故一熱氣夢二冷氣夢三風氣多夢四見聞多夢五天神與夢今此夢乃是見聞多夢又此一段文配三種世間及三覺世者即器世間衆生者即有情世間佛即智正覺世間此觀行成就能融三種世間為一味法又始知者即始覺本來即本覺成佛即究竟覺約教者始知即頓教本來成佛即圓教若五教各有成佛且愚教說悉達太子一生成佛始教說三大阿僧劫修行成佛終教說相盡性顯成佛頓教說一念成佛圓教說本來成佛謂初發心時便是佛也不可說者圭峰注雲乃是華嚴大數也彼經雲修菩薩行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今當第九數。

     善男子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