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義淨譯]
關燈
小
中
大
種色,是故菩薩不住于事應行其施。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為他演說。
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見,當生當攝無量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複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不生毀謗,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妙生!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不可思議福業之聚。
當知是人,則為以肩荷負如來無上菩提。
何以故?妙生!若樂小法者,則著我見、衆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是人若能讀誦受持此經,無有是處。
“妙生!所在之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是制底,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所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香花供養其處。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典受持讀誦演說之時,或為人輕辱。
何以故?妙生!當知是人,于前世中造諸惡業,應堕惡道,由于現在得遭輕辱,此為善事,能盡惡業,速至菩提故。
“妙生!我憶過去過無數劫,在然燈佛先,得值八十四億那庾多佛,悉皆供養承事,無違背者。
若複有人,于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能于此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趣,廣為他說,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算分勢分比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
妙生!我若具說受持讀誦此經功德,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
妙生!當知是經不可思議,其受持者,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生福聚。
” 複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
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我當度脫一切衆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
雖有如是無量衆生證于圓寂,而無有一衆生證圓寂者。
’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衆生想者,則不名菩薩。
所以者何?妙生!實無有法,可名發趣菩薩乘者。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來于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所證不?”妙生言:“如來于然燈佛所,無法可證,而得菩提。
” 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實無有法,如來于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
若證法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于來世,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以無所得故,然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何以故?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也。
“妙生!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
’者,是為妄語。
何以故?實無有法如來證得無上正覺。
妙生!如來所得正覺之法,此即非實非虛。
是故佛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譬如丈夫,其身長大。
” 妙生言:“世尊!如來說為大身者,即說為非身,是名大身。
”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若菩薩作是語:‘我當度衆生令寂滅。
’者,則不名菩薩。
妙生!頗有少法名菩薩不?”答言:“不爾,世尊!” “妙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我、無衆生、無壽者、無更求趣。
’ “妙生!若有菩薩言:‘我當成就佛土嚴勝、佛土嚴勝。
’者,如來說為非是嚴勝,是故如來說為嚴勝。
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妙生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 “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 “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 “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 “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複有如是沙等弶伽河,随諸河沙,有爾所世界,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此世界中所有衆生,種種性行,其心流轉,我悉了知。
何以故?妙生!心陀羅尼者,如來說為無持,由無持故,心遂流轉。
何以故?妙生!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妙生。
于汝意雲何?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是人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此福聚是福聚者,如來則不說為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為他演說。
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見,當生當攝無量福聚。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複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不生毀謗,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妙生!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如來悉知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不可思議福業之聚。
當知是人,則為以肩荷負如來無上菩提。
何以故?妙生!若樂小法者,則著我見、衆生見、壽者見、更求趣見,是人若能讀誦受持此經,無有是處。
“妙生!所在之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是制底,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所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香花供養其處。
“妙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典受持讀誦演說之時,或為人輕辱。
何以故?妙生!當知是人,于前世中造諸惡業,應堕惡道,由于現在得遭輕辱,此為善事,能盡惡業,速至菩提故。
“妙生!我憶過去過無數劫,在然燈佛先,得值八十四億那庾多佛,悉皆供養承事,無違背者。
若複有人,于後五百歲正法滅時,能于此經受持讀誦,解其義趣,廣為他說,所得功德,以前功德比此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算分勢分比數分因分,乃至譬喻亦不能及。
妙生!我若具說受持讀誦此經功德,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疑惑不信。
妙生!當知是經不可思議,其受持者,應當希望不可思議所生福聚。
” 複次,妙生白佛言:“世尊!若有發趣菩薩乘者。
應雲何住?雲何修行?雲何攝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有發趣菩薩乘者,當生如是心:‘我當度脫一切衆生,悉皆令入無餘涅槃。
雖有如是無量衆生證于圓寂,而無有一衆生證圓寂者。
’何以故?妙生!若菩薩有衆生想者,則不名菩薩。
所以者何?妙生!實無有法,可名發趣菩薩乘者。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來于然燈佛所,頗有少法是所證不?”妙生言:“如來于然燈佛所,無法可證,而得菩提。
” 佛言:“如是,如是!妙生!實無有法,如來于然燈佛所,有所證悟,得大菩提。
若證法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摩納婆!汝于來世,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以無所得故,然燈佛與我授記,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何以故?妙生!言如來者,即是實性真如之異名也。
“妙生!若言:‘如來證得無上正等覺。
’者,是為妄語。
何以故?實無有法如來證得無上正覺。
妙生!如來所得正覺之法,此即非實非虛。
是故佛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一切法、一切法者,如來說為非法,是故如來說一切法者,即是佛法。
“妙生!譬如丈夫,其身長大。
” 妙生言:“世尊!如來說為大身者,即說為非身,是名大身。
” 佛告妙生:“如是,如是!若菩薩作是語:‘我當度衆生令寂滅。
’者,則不名菩薩。
妙生!頗有少法名菩薩不?”答言:“不爾,世尊!” “妙生!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無我、無衆生、無壽者、無更求趣。
’ “妙生!若有菩薩言:‘我當成就佛土嚴勝、佛土嚴勝。
’者,如來說為非是嚴勝,是故如來說為嚴勝。
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妙生言:“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 “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 “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 “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 “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 “妙生!于汝意雲何?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數,複有如是沙等弶伽河,随諸河沙,有爾所世界,是為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此世界中所有衆生,種種性行,其心流轉,我悉了知。
何以故?妙生!心陀羅尼者,如來說為無持,由無持故,心遂流轉。
何以故?妙生!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妙生。
于汝意雲何?若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是人得福多不?”妙生言:“甚多,世尊!” “妙生!若此福聚是福聚者,如來則不說為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