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成就了菩提妙心,這是第一圓通法門。
世尊,那些如來佛,歡喜我圓滿地得到圓通法門。
在大法會中給我授記觀世音的名号。
由于我觀聽着十方圓明,所以觀音的名号,遍傳于十方世界。
那時候,釋迦牟尼世尊在師子座上全身上下放射出寶光,給十方微塵一樣多的佛以及佛弟子和衆多菩薩灌頂。
十方諸如來全身上下也同時發射出寶光,從無數量多的地方來為佛灌頂,同時也給法會中的各位大菩薩以及阿羅漢一并灌頂。
這時,樹林池沼都演奏出法音,萬相交相映晖,一切都像處于珍寶編織的絲網中一樣。
法會中的大衆得到未曾有過的欣喜。
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都獲得了不朽的正覺。
這時天上百寶蓮花如雨一般落下,青黃赤白,間錯紛雜十方虛空界,變成了七寶顔色。
那娑婆世界,大地山河,一時都不見了,隻見如十方微塵一般多的國土,融合成了一個世界。
一時梵音頌揚自在演出。
這時,如來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今天見到這二十五位無學大菩薩,以及阿羅漢,各自說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門,所說的都是修習真實圓通法門。
他們的修行其實并沒有優劣之分,也沒有前後的差别。
現在我想讓阿難悟解到,在二十五種菩薩行中,什麽是這些修行法門中的根本法門。
并且在我滅度之後,世間的衆生如要得到進入菩薩乘,追求無上的正道,哪一種方便法門更容易得到成就。
文殊師利法王子。
奉佛慈旨。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
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衆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複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于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雲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雲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雲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内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 诘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隻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别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 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 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 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 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 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 良哉觀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 無畏施衆生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 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 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 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 口鼻亦複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 遐迩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 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 聞中為有無 無聲号無聞 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 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 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 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衆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随所淪 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谛聽 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 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 将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 聞複翳根除 塵銷覺圓淨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 六根亦如是 元
世尊,那些如來佛,歡喜我圓滿地得到圓通法門。
在大法會中給我授記觀世音的名号。
由于我觀聽着十方圓明,所以觀音的名号,遍傳于十方世界。
那時候,釋迦牟尼世尊在師子座上全身上下放射出寶光,給十方微塵一樣多的佛以及佛弟子和衆多菩薩灌頂。
十方諸如來全身上下也同時發射出寶光,從無數量多的地方來為佛灌頂,同時也給法會中的各位大菩薩以及阿羅漢一并灌頂。
這時,樹林池沼都演奏出法音,萬相交相映晖,一切都像處于珍寶編織的絲網中一樣。
法會中的大衆得到未曾有過的欣喜。
十方世界的一切衆生都獲得了不朽的正覺。
這時天上百寶蓮花如雨一般落下,青黃赤白,間錯紛雜十方虛空界,變成了七寶顔色。
那娑婆世界,大地山河,一時都不見了,隻見如十方微塵一般多的國土,融合成了一個世界。
一時梵音頌揚自在演出。
這時,如來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今天見到這二十五位無學大菩薩,以及阿羅漢,各自說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門,所說的都是修習真實圓通法門。
他們的修行其實并沒有優劣之分,也沒有前後的差别。
現在我想讓阿難悟解到,在二十五種菩薩行中,什麽是這些修行法門中的根本法門。
并且在我滅度之後,世間的衆生如要得到進入菩薩乘,追求無上的正道,哪一種方便法門更容易得到成就。
文殊師利法王子。
奉佛慈旨。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
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衆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複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味 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于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雲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雲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雲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内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 诘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隻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别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 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 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 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 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 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 良哉觀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 無畏施衆生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 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 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 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 口鼻亦複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 遐迩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 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 聞中為有無 無聲号無聞 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 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 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 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衆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随所淪 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谛聽 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 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 将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 聞複翳根除 塵銷覺圓淨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 六根亦如是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