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為我們指示妙覺圓明之心,開示我們能觀知真妄,能抉擇分明的辨道之眼。
當時,如來從胸部處,推湧出奇妙光彩,千百種寶光耀眼輝煌,一時照遍十方與微塵一樣多的世界,一時灌遍了十方世界中的寶刹法場,和十方如來的頭頂。
同時也聚集在阿難和衆人周圍。
這時,如來對阿難說:現在我為你顯示顯真摧妄的妙法,同時也讓十方一切衆生一起獲至佛法的微妙密義,獲至嚴淨明澈的心性,獲至真妄能明的道眼。
阿難,先前你說看見了我的光明拳,那麽,這個拳能放光明,是因為什麽才能放光明?為什麽說它是拳?你又是用什麽看見的呢?阿難回答:佛的全身就如閻浮檀河裡的金子,光豔如金山,潔淨無垢染,光明由此而生,我用眼睛觀看,看到佛屈握五指,拳的外形由此而生。
如來對阿難說:現在真真切切的告訴你,那些有智慧的人,也須聽到譬喻而能開悟。
阿難,就拿我的拳來說吧!如果沒有我的手,就不會産生拳的外形,如果沒有你的眼睛,就不會産生你所看到的拳的外形。
以你的眼根,來比我的拳,這道理是不是一樣的?阿難回答:這是一樣的,世尊。
沒有我的眼睛,就沒有我所見到的。
以我的眼根來比如來的光明拳,這裡的道理是一樣的。
如來對阿難說:你說道理是一樣的,其實這并不對。
為什麽呢?就像一個沒有手的人,也就沒有拳,但是一個沒有眼睛的人,并不就是看到任何東西。
怎麽說呢?你試着去問那些路上的盲人,他看到的是些什麽,那盲人必定回答我的眼睛隻是一片黑暗,再看不到其它任何東西。
從這道理來看,器物世界自身就是黑暗不清的,見本身并不會受到什麽影響。
阿難說:盲人眼前,隻看見一片黑暗,為什麽說他有見呢?如來對阿難說:那些盲人沒有眼睛,隻看得到黑暗,這與那些有眼人處在暗室看到一片黑暗,這兩種黑暗,是不同呢?還是沒有不同?阿難回答:是這樣,世尊,處在暗室的有眼人和那些盲人所觀見的黑暗,并沒有什麽不同。
如來又說:阿難,如果那些盲人面前所見隻是黑暗,這時他的眼睛忽然複明,再看面前器物世界,就看得到種種現示的事物,這叫做眼見,因眼睛能觀看而現示事物。
那些處在暗室的明眼人面前所見也隻是黑暗,這時忽然有燈光亮起,他們也看見了面前器物世界裡的種種現示的事物,這叫做燈見,因燈的照射而現示事物。
如果是叫做燈見,那麽燈能看,就不能叫做燈,隻能叫做燈觀,以燈去觀照事物,如果是以燈去觀見事物,這與你的眼睛有什麽關系?所以你應當知道,燈能夠顯現事物,由此而看見東西,是眼睛的作用,而不是燈的作用。
眼睛能夠顯現事物,這樣來觀見事物的見,是心的作用,而不是眼睛的作用。
此時阿難雖然再次聆聽如來教法,與大家一樣的息心靜氣,但是仍然沒有領悟到其中的奧義。
他們合掌禮請如來慈悲,再宣法音。
這時候,如來輕舒兜羅綿網相光手,伸開五輪手指,教誨阿難和大衆:當初我成就佛道時,為阿若多僑陳那等五位比丘和你們諸位說過,所有世間生靈,不能成就無上智慧和阿羅漢果位,都是由于居留塵世煩惱之中而耽誤的。
你們那時,都是因為什麽而開啟了智慧,從此依持佛法而獲得了涅槃智慧的? 這時僑陳那站起來對如來說:現在我是會中年齡最老的,在初受度的大衆之中,獨獨得到「解」的稱名。
我是因「客塵」兩個字而成就聖果的。
世尊,就像旅途行路的人投宿旅舍,睡過吃過之後就整裝離開往前走去,并不想安住下來,如果視自己為主人安住下來,那就不會再往前走了。
這樣來看,不住就叫做客,住就叫做主人,客的含義就是不住。
另外,就像清晨陽光初出時煙塵清揚,受光的照射,這些煙塵在空氣中清晰分明,呈現出塵世物質世界的形貌,這時煙塵搖晃流動,而空間是寂然不動的,這樣來看,澄明寂靜叫做「空」,搖動就叫做「塵」,那麽「塵」的含義就可叫做「搖動」。
如來說:說得對。
這時候,如來對着衆人合起五輪指又放開,放開又合起,問阿難:你看見了什麽?阿難回答:我看見如來的百寶輪掌,在大衆面前又開又合。
如來問阿難:你看到我的手掌在大衆面前又開又合,是因為我的手掌有開有合呢?還是因為你的觀見有開有合?阿難回答:世尊的寶手在大衆面前有開有合,我看見如來的手在自開自合,并不是因為我的觀見有開有合。
如來問:誰是動誰是靜?阿難回答:如來的手在動,我的觀看,也沒有停止不動,那麽,到底誰在動呢?如來說:是這樣。
于是從如來百寶輪掌中飛出一道寶光在阿難的右面,阿難立刻就轉頭向右面看,又一道寶光射向阿難左面,阿難急忙回頭向左看。
如來對阿難說:剛才你的頭為什麽搖動?阿難回答:我看見如來放出寶光在我的左面和右面,我向左向右觀看,所以頭就搖動起來。
如來說:阿難,你看寶光時頭就左右搖動,這是你的頭在動呢?還是你的見在動?阿難回答:世尊,這是我的頭在動,而我的觀見,既沒有靜止下來,又哪裡說得上是在搖動呢?如來說:是這樣。
于是,如來就對衆人說:如果有人以「搖動」叫做「塵」,不住叫做「客」,那麽你們看,雖然阿難的頭在搖動,然而觀見本身并不會随之而搖動,你們再來看我的手雖在開合,然而觀見本身也不會随着舒卷流動。
為什麽你要以搖動的東西為本體,以搖動的東西為實境呢?那麽,從始自終,你的心心念念就随順着搖動的事物而生生滅滅,從而就遺失了本真心性,行事作為生出颠倒。
本心失卻真性,就是認它物為本己,自然逃不脫在此颠倒中流轉,在生死苦海中輪回。
當時,如來從胸部處,推湧出奇妙光彩,千百種寶光耀眼輝煌,一時照遍十方與微塵一樣多的世界,一時灌遍了十方世界中的寶刹法場,和十方如來的頭頂。
同時也聚集在阿難和衆人周圍。
這時,如來對阿難說:現在我為你顯示顯真摧妄的妙法,同時也讓十方一切衆生一起獲至佛法的微妙密義,獲至嚴淨明澈的心性,獲至真妄能明的道眼。
阿難,先前你說看見了我的光明拳,那麽,這個拳能放光明,是因為什麽才能放光明?為什麽說它是拳?你又是用什麽看見的呢?阿難回答:佛的全身就如閻浮檀河裡的金子,光豔如金山,潔淨無垢染,光明由此而生,我用眼睛觀看,看到佛屈握五指,拳的外形由此而生。
如來對阿難說:現在真真切切的告訴你,那些有智慧的人,也須聽到譬喻而能開悟。
阿難,就拿我的拳來說吧!如果沒有我的手,就不會産生拳的外形,如果沒有你的眼睛,就不會産生你所看到的拳的外形。
以你的眼根,來比我的拳,這道理是不是一樣的?阿難回答:這是一樣的,世尊。
沒有我的眼睛,就沒有我所見到的。
以我的眼根來比如來的光明拳,這裡的道理是一樣的。
如來對阿難說:你說道理是一樣的,其實這并不對。
為什麽呢?就像一個沒有手的人,也就沒有拳,但是一個沒有眼睛的人,并不就是看到任何東西。
怎麽說呢?你試着去問那些路上的盲人,他看到的是些什麽,那盲人必定回答我的眼睛隻是一片黑暗,再看不到其它任何東西。
從這道理來看,器物世界自身就是黑暗不清的,見本身并不會受到什麽影響。
阿難說:盲人眼前,隻看見一片黑暗,為什麽說他有見呢?如來對阿難說:那些盲人沒有眼睛,隻看得到黑暗,這與那些有眼人處在暗室看到一片黑暗,這兩種黑暗,是不同呢?還是沒有不同?阿難回答:是這樣,世尊,處在暗室的有眼人和那些盲人所觀見的黑暗,并沒有什麽不同。
如來又說:阿難,如果那些盲人面前所見隻是黑暗,這時他的眼睛忽然複明,再看面前器物世界,就看得到種種現示的事物,這叫做眼見,因眼睛能觀看而現示事物。
那些處在暗室的明眼人面前所見也隻是黑暗,這時忽然有燈光亮起,他們也看見了面前器物世界裡的種種現示的事物,這叫做燈見,因燈的照射而現示事物。
如果是叫做燈見,那麽燈能看,就不能叫做燈,隻能叫做燈觀,以燈去觀照事物,如果是以燈去觀見事物,這與你的眼睛有什麽關系?所以你應當知道,燈能夠顯現事物,由此而看見東西,是眼睛的作用,而不是燈的作用。
眼睛能夠顯現事物,這樣來觀見事物的見,是心的作用,而不是眼睛的作用。
此時阿難雖然再次聆聽如來教法,與大家一樣的息心靜氣,但是仍然沒有領悟到其中的奧義。
他們合掌禮請如來慈悲,再宣法音。
這時候,如來輕舒兜羅綿網相光手,伸開五輪手指,教誨阿難和大衆:當初我成就佛道時,為阿若多僑陳那等五位比丘和你們諸位說過,所有世間生靈,不能成就無上智慧和阿羅漢果位,都是由于居留塵世煩惱之中而耽誤的。
你們那時,都是因為什麽而開啟了智慧,從此依持佛法而獲得了涅槃智慧的? 這時僑陳那站起來對如來說:現在我是會中年齡最老的,在初受度的大衆之中,獨獨得到「解」的稱名。
我是因「客塵」兩個字而成就聖果的。
世尊,就像旅途行路的人投宿旅舍,睡過吃過之後就整裝離開往前走去,并不想安住下來,如果視自己為主人安住下來,那就不會再往前走了。
這樣來看,不住就叫做客,住就叫做主人,客的含義就是不住。
另外,就像清晨陽光初出時煙塵清揚,受光的照射,這些煙塵在空氣中清晰分明,呈現出塵世物質世界的形貌,這時煙塵搖晃流動,而空間是寂然不動的,這樣來看,澄明寂靜叫做「空」,搖動就叫做「塵」,那麽「塵」的含義就可叫做「搖動」。
如來說:說得對。
這時候,如來對着衆人合起五輪指又放開,放開又合起,問阿難:你看見了什麽?阿難回答:我看見如來的百寶輪掌,在大衆面前又開又合。
如來問阿難:你看到我的手掌在大衆面前又開又合,是因為我的手掌有開有合呢?還是因為你的觀見有開有合?阿難回答:世尊的寶手在大衆面前有開有合,我看見如來的手在自開自合,并不是因為我的觀見有開有合。
如來問:誰是動誰是靜?阿難回答:如來的手在動,我的觀看,也沒有停止不動,那麽,到底誰在動呢?如來說:是這樣。
于是從如來百寶輪掌中飛出一道寶光在阿難的右面,阿難立刻就轉頭向右面看,又一道寶光射向阿難左面,阿難急忙回頭向左看。
如來對阿難說:剛才你的頭為什麽搖動?阿難回答:我看見如來放出寶光在我的左面和右面,我向左向右觀看,所以頭就搖動起來。
如來說:阿難,你看寶光時頭就左右搖動,這是你的頭在動呢?還是你的見在動?阿難回答:世尊,這是我的頭在動,而我的觀見,既沒有靜止下來,又哪裡說得上是在搖動呢?如來說:是這樣。
于是,如來就對衆人說:如果有人以「搖動」叫做「塵」,不住叫做「客」,那麽你們看,雖然阿難的頭在搖動,然而觀見本身并不會随之而搖動,你們再來看我的手雖在開合,然而觀見本身也不會随着舒卷流動。
為什麽你要以搖動的東西為本體,以搖動的東西為實境呢?那麽,從始自終,你的心心念念就随順着搖動的事物而生生滅滅,從而就遺失了本真心性,行事作為生出颠倒。
本心失卻真性,就是認它物為本己,自然逃不脫在此颠倒中流轉,在生死苦海中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