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祖法寶記下卷

關燈
於涅盤。

     一切空寂法,是法寂不空; 彼心不空時,是得心不有。

     法本無有無,自他亦複爾; 不始亦不終,成敗則不住。

     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

    七五不生,八六寂滅,無相空無。

    有空無有,無空無有。

    如尊所說,法義皆空。

    知有非實,如陽炎水;知實非無,如火性生。

    如是觀者,是人智也。

    」 佛言:「以淨心見佛,以見佛故,當生淨土。

    」 「性空寂滅時,是法是時現。

    」 佛言:「猶如闇室,若遇明燈,闇即滅矣。

    一入觀時,諸罪悉滅。

    」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諸佛世界,放無量光明,說無盡妙法。

    教諸菩薩,入一相門,得無所畏,善降衆魔,教化度脫外道邪見。

    若有衆生樂聲聞者,說聲聞乘;樂緣覺乘者,說緣覺乘;樂世間者,說世間乘。

    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攝諸衆生,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

    菩薩所行,善入諸佛法藏。

    如是種種功德,皆悉具足。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诃薩,聞此般若波羅蜜,不驚怖畏,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為大施主,第一施主,勝施主,無第一施者,當具足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當具諸功德,成就相好。

    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

    究竟般若波羅蜜,以不可得、無相、無為第一真實不可思議法故。

    」 「迦葉!譬如三十三天人,見波利質多羅樹初生疱時,作如是念:此疱不久必當開敷。

    如是,迦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說此深般若波羅蜜經,心生歡喜,亦複如是。

    」 「迦葉!譬如摩尼珠師,見摩尼寶,心生歡喜,亦不假思量,即知真僞。

    何以故?以慣見故。

    」 「譬如學射,久就即巧。

    後雖無心,箭發皆中。

    修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 「譬如有人,從遠方來,後有人從彼方來說:『彼方流泉浴池,花果茂盛。

    』勸彼人令交更說。

    若人聞般若波羅蜜,歡喜信樂,不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以無量千萬佛所種衆善根。

    得聞般若波羅蜜,信樂受持。

    」 「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深般若波羅蜜,不生怖畏,當知是人,受佛法印。

    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貴。

    何以故?以此法印,印無着法故。

    」 《佛說決定毗尼經》亦名《破壞一切心識》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隻陀林中給孤獨園精舍,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十萬人。

    爾時世尊,如龍王視,觀察大衆已,告諸菩薩:「仁者,誰能於後世,堪忍護持正法,以諸方便,成就衆生?」 「又,舍利弗!師子獸王大吼之時,其餘小蟲能忍不?」 「不也,世尊。

    」 「又如香象,其所負重,諸驢騾等堪忍不?」 「不也,世尊。

    」 「又如釋梵所有威德光明色像,貧窮之人能堪忍不?」 「不也,世尊。

    」 「又,舍利弗!於意雲何?金翅鳥王所有勢力,鹆鴿等鳥能堪忍不?」 「不也,世尊。

    」 「如是,舍利弗!菩薩所有,其心勇健,善根勢力,所有之罪,依出離智,得見諸佛。

    」 「又,優波離!菩薩乘人持不盡護戒,聲聞乘人持盡護戒;菩薩乘人持開通戒,聲聞乘人持不開通戒。

    」 「優波離!菩薩乘人,以日初分有所犯戒,於日中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

    菩薩爾時不破戒身。

    」 「優波離!如來觀察籌量,為大乘人不應一向說厭離法;不應一向說離欲法;不應一向說速疾法。

    常當為說發歡喜心相應說法;常應向說甚深無雜無悔纏法;常應為說無取無礙空無之法。

    」 「優波離!如來先說欲難舍離,名為小犯;瞋易得離,名為大犯。

    」 爾時,文殊師利語優波離言:「一切諸法,究竟無垢。

    能自調心,乃能得見究竟毗尼;一切諸法,無有染污,我不可得,乃能得見無悔毗尼。

    」 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作是思惟,欲斷貪欲,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見諸法空,名增上慢;作是思惟,見於無相,名增上慢。

    是名聲聞住增上慢。

    雲何名為菩薩增上慢?佛乘最勝,作是思惟,我當於中,發菩提心,名增上慢;行六波羅蜜,當得作佛,作是思惟,名增上慢;般若波羅蜜能得出離,更無餘法而得出離,作是思惟,名增上慢。

    」 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思惟諸心時,不着思惟,是名最勝,離增上慢。

     心心所思名為思,若有所思名有縛。

     若有思惟諸法空,是名着相凡夫人。

     若有比丘常念佛,即是非真非正念。

     将知佛從分别起,實不可取亦不生。

    是故無思能解脫。

     須菩提而白佛言:「世尊!雲何應得?雲何應住?雲何修行?雲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諸法自相空,即是三菩提。

     「平等一相,無自無他,不緣境界,決觀心息,自然悟解,無有分别是非處所,是人不久成佛。

    行我行處,到我到處,見我見處,住我住處,得我得處,坐我坐處,無有煩惱。

    若境若智,本來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