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庚四、由回向支之門,釋學布施之理,舍身财善根利他。
分二: 辛一、釋論文;辛二、出品名。
初中分三: 壬一、總明回向一切有情入菩薩行;壬二、廣釋回向;壬三、念恩禮敬。
今初: 造此入菩薩行論,我今所有諸善根, 悉以回向諸衆生,願速趣入菩薩行。
我今造論,總攝一切經所诠義,悉為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及果,以修圓滿三士道次第之理,趣入菩薩行,細為論列,所得善根,及於此論解說聽受,思維其義,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衆生,願於菩薩行如理修行也。
如《海慧菩薩請問經》雲:「猶如滴水入大海,大海雖乾水不盡。
菩薩回向善亦爾,未證菩提終不盡。
」亦如上文所述諸能與小果之善,能與廣大果,若不回向暫時即盡之善,終不竭盡且複增長,思維回向功德,雖作小善亦應勤為一切有情回向無上菩提。
《般若經》雲:「一切善根,不應回向,不證一切種智,而回向聲聞獨覺位。
」其善以通達如第九品所說三輪體空之般若力所攝持之體性中而作回向與發願,雖無大差别,特於求所欲果之欲為發願,特於因之諸善轉為其果之因之欲為回向也。
壬二、廣釋回向。
分三: 癸一、回向利他;癸二、回向自利;癸三、回向安樂生源聖教增盛。
初中分二: 子一、回向世間義利;子二、回向出世義利。
初中分四: 醜一、回向息滅病等苦;醜二、回向息滅惡趣苦;醜三、回向善趣;醜四、結明回向一切有情。
初中分二: 寅一、回暫時安樂;寅二、回向究竟安樂。
今初: 所有諸方世界中,若身若心苦逼者, 以我所作諸福德,願得安樂廣大海。
所有諸方,若身若心,苦受攝持之病,願以我所有安樂福德,今於彼病悉得解脫,獲得喜樂充滿如海。
寅二、回向究竟安樂: 盡其所有輪回際,此樂終當不失壞, 願諸衆生恒得受,菩提大樂無窮盡。
願是諸衆生,盡輪回際,其樂終不失壞,最後證得無上妙樂,恒流不斷。
此四句頌之第一句有譯本作「乃至未證大覺中」義同。
醜二、回向息滅惡趣苦。
分三: 寅一、息地獄苦;寅二、息畜生苦;寅三、息餓鬼苦。
初中分二: 卯一、回向速息苦;卯二、回向依他力息苦。
初中分三: 辰一、總回向息苦;辰二、息寒地獄苦;辰三、息熱地獄苦。
今初: 盡其所有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地獄, 其中所有諸有情,願皆安樂鹹歡喜。
願盡虛空際所有世界諸寒熱地獄等,其中所有一切有情,地獄之苦,悉皆息滅,受安樂刹界之樂而生歡喜。
辰二、息寒地獄苦: 寒凍苦切得溫暖。
諸疱等八寒地獄,為寒苦之所逼切者,願生安樂而得溫暖。
辰三、息熱地獄苦。
分四: 巳一、回向以從菩薩二資糧雲出生之水息苦;巳二、息近邊地獄苦;巳三、滅地獄處所體;巳四、回向滅近邊地獄餘苦。
今初: 從於菩薩妙大雲,出生無盡妙花雨,熱惱苦逼悉清涼。
從菩薩積二資糧悲心大雲出生無盡之雨,熱惱苦逼者願悉得清涼也。
巳二、息近邊地獄苦: 近邊地獄劍葉樹,對彼願為旃檀林,丘陵挺植諸荊棘,願悉萌生如意樹。
鷗鹭凫鷖鴻鹄珍禽等,和嗚哀雅翔舞以莊嚴,芬馥異香妙蓮廣大海,願諸地獄轉變鹹安樂。
熱地獄近邊獄中,有劍葉林,對彼地獄有情,願轉成帝釋歡喜園中,可愛歡樂林苑。
鐵山丘陵,其樹生刺如鑽下垂,願悉轉成出生一切需欲之如意樹,於其樹上鷗鹭凫鷖鴻雁出和雅音以為莊嚴。
以具足芬馥妙香之池沼,令地獄方所,悉享安樂也。
巳三、滅地獄處所: 爐炭煻煨轉為珍寶聚,熱鐵地基琉璃一掌平,衆合諸山轉為無量殿,供養十方如來滿中住。
所有熾熱鐵丸刀劍雨,從今轉成花雨降缤紛,等活瞋心刀劍互斬斫,願令天花互散起慈心。
熱地獄熾然炭聚,願亦轉成種種寶聚,熱鐵地基願亦轉成悅意琉璃地基。
如羺頭等衆合諸山願皆轉成供佛之無量宮殿,如來充滿其中。
所有熾熱鐵丸刀劍,從今願皆轉成花雨,又等活等互相斬斫者,亦願從今為嬉娛故以花互投。
巳四、回向滅餘近邊地獄苦: 無極大河大猛火流沉溺者,肌肉糜爛骨上如開古姆花, 以
分二: 辛一、釋論文;辛二、出品名。
初中分三: 壬一、總明回向一切有情入菩薩行;壬二、廣釋回向;壬三、念恩禮敬。
今初: 造此入菩薩行論,我今所有諸善根, 悉以回向諸衆生,願速趣入菩薩行。
我今造論,總攝一切經所诠義,悉為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及果,以修圓滿三士道次第之理,趣入菩薩行,細為論列,所得善根,及於此論解說聽受,思維其義,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衆生,願於菩薩行如理修行也。
如《海慧菩薩請問經》雲:「猶如滴水入大海,大海雖乾水不盡。
菩薩回向善亦爾,未證菩提終不盡。
」亦如上文所述諸能與小果之善,能與廣大果,若不回向暫時即盡之善,終不竭盡且複增長,思維回向功德,雖作小善亦應勤為一切有情回向無上菩提。
《般若經》雲:「一切善根,不應回向,不證一切種智,而回向聲聞獨覺位。
」其善以通達如第九品所說三輪體空之般若力所攝持之體性中而作回向與發願,雖無大差别,特於求所欲果之欲為發願,特於因之諸善轉為其果之因之欲為回向也。
壬二、廣釋回向。
分三: 癸一、回向利他;癸二、回向自利;癸三、回向安樂生源聖教增盛。
初中分二: 子一、回向世間義利;子二、回向出世義利。
初中分四: 醜一、回向息滅病等苦;醜二、回向息滅惡趣苦;醜三、回向善趣;醜四、結明回向一切有情。
初中分二: 寅一、回暫時安樂;寅二、回向究竟安樂。
今初: 所有諸方世界中,若身若心苦逼者, 以我所作諸福德,願得安樂廣大海。
所有諸方,若身若心,苦受攝持之病,願以我所有安樂福德,今於彼病悉得解脫,獲得喜樂充滿如海。
寅二、回向究竟安樂: 盡其所有輪回際,此樂終當不失壞, 願諸衆生恒得受,菩提大樂無窮盡。
願是諸衆生,盡輪回際,其樂終不失壞,最後證得無上妙樂,恒流不斷。
此四句頌之第一句有譯本作「乃至未證大覺中」義同。
醜二、回向息滅惡趣苦。
分三: 寅一、息地獄苦;寅二、息畜生苦;寅三、息餓鬼苦。
初中分二: 卯一、回向速息苦;卯二、回向依他力息苦。
初中分三: 辰一、總回向息苦;辰二、息寒地獄苦;辰三、息熱地獄苦。
今初: 盡其所有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地獄, 其中所有諸有情,願皆安樂鹹歡喜。
願盡虛空際所有世界諸寒熱地獄等,其中所有一切有情,地獄之苦,悉皆息滅,受安樂刹界之樂而生歡喜。
辰二、息寒地獄苦: 寒凍苦切得溫暖。
諸疱等八寒地獄,為寒苦之所逼切者,願生安樂而得溫暖。
辰三、息熱地獄苦。
分四: 巳一、回向以從菩薩二資糧雲出生之水息苦;巳二、息近邊地獄苦;巳三、滅地獄處所體;巳四、回向滅近邊地獄餘苦。
今初: 從於菩薩妙大雲,出生無盡妙花雨,熱惱苦逼悉清涼。
從菩薩積二資糧悲心大雲出生無盡之雨,熱惱苦逼者願悉得清涼也。
巳二、息近邊地獄苦: 近邊地獄劍葉樹,對彼願為旃檀林,丘陵挺植諸荊棘,願悉萌生如意樹。
鷗鹭凫鷖鴻鹄珍禽等,和嗚哀雅翔舞以莊嚴,芬馥異香妙蓮廣大海,願諸地獄轉變鹹安樂。
熱地獄近邊獄中,有劍葉林,對彼地獄有情,願轉成帝釋歡喜園中,可愛歡樂林苑。
鐵山丘陵,其樹生刺如鑽下垂,願悉轉成出生一切需欲之如意樹,於其樹上鷗鹭凫鷖鴻雁出和雅音以為莊嚴。
以具足芬馥妙香之池沼,令地獄方所,悉享安樂也。
巳三、滅地獄處所: 爐炭煻煨轉為珍寶聚,熱鐵地基琉璃一掌平,衆合諸山轉為無量殿,供養十方如來滿中住。
所有熾熱鐵丸刀劍雨,從今轉成花雨降缤紛,等活瞋心刀劍互斬斫,願令天花互散起慈心。
熱地獄熾然炭聚,願亦轉成種種寶聚,熱鐵地基願亦轉成悅意琉璃地基。
如羺頭等衆合諸山願皆轉成供佛之無量宮殿,如來充滿其中。
所有熾熱鐵丸刀劍,從今願皆轉成花雨,又等活等互相斬斫者,亦願從今為嬉娛故以花互投。
巳四、回向滅餘近邊地獄苦: 無極大河大猛火流沉溺者,肌肉糜爛骨上如開古姆花,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