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三

關燈
自利;子二、能成他利。

    初中分三: 醜一、贊揚此心修喜;醜二、既得此心修不放逸;醜三:得此難得之心故修歡喜。

    今初: 具足如是慧心者,已發無上菩提心,為令起行并增長,如是妙心當贊揚。

     今我此生不虛度,今我善來人中生,今我生於如來家,成為如來親長子。

     如是具足慧心之菩薩,心極清明,以歡喜淨信心,堅固受持二菩提心已,次為趣入不壞而且增長之方便,且為廣細受持故,應發如是歡喜踴躍之心,而為贊揚。

    雲何歡喜贊揚?謂今我發心受戒之時,已令我此生非空無果,善得人中受生暇滿,大義已成,我今已生如來家,成就菩提薩埵,我常發願當於何時方能成如來子,今真成如來子矣,如是思維而修喜心。

     醜二、既得此心修不放逸: 無論如何我自今,當勤荷負此家業, 勿令所行有玷污,於此無垢尊貴種。

     今得此心便滿足耶?不爾。

    自今為始,我應三門精勤,紹繼如來慈父家業,初中後善無過,唯以功德莊嚴,於此尊貴種姓中,勿令與願行學處相違之罪堕,玷污其宗嗣。

    於如是方便,當勤緻力也。

     醜三、得此難得之心故修歡喜: 如人偶於糞埽中,無心拾得希世珍, 如是依於誰之力,菩提妙心我能生。

     如窮困乞人,何幸於糞埽堆中,拾得重寶,我今何幸以何方術,能生如是珍貴之菩提心,定是如來之力也。

     子二、能成他利。

    分三: 醜一、能除有情苦;醜二、能除苦因障;醜三、能成辦一切利益安樂。

    初中分五: 寅一、降伏衆生之死王;寅二、降伏貧困;寅三、降伏病患;寅四、總降伏生死苦;寅五、特降伏惡趣苦。

    今初: 能為衆生摧死王,此是不死妙甘露。

     死王能令衆生不由自主而死,能降伏彼之妙甘露,亦即是發菩提心,能安立彼於無老死之地故。

     寅二、降伏貧困: 能為衆生降困窮,此是無盡大寶藏。

     以财法無盡受用施予衆生,除其貧乏,如無盡藏,亦唯發菩提心也。

     寅三、降伏病患: 能為衆生療諸疾,此是殊勝阿伽陀。

     衆生一切病悉能滅除之妙藥,亦即此也。

     寅四、總降伏生死苦: 衆生跋涉三有途,此是止息濃蔭樹。

     衆生漂泊,三有長途,疲勞困苦,為止息處,施與蔭涼之大樹,亦是此也。

     寅五、特降伏惡趣苦: 拔衆生出惡趣苦,此是越渡總津梁。

     能渡一切衆生出於惡趣之總津梁,亦是發心。

     醜二、能除苦因障。

    分二: 寅一、除煩惱障;寅二、除所知障。

    今初: 煩惱熱逼衆生心,此是除熱清涼月。

     此發心者,能除衆生熱逼之心,如涼月上,以其能盡摧一切煩惱障故。

     寅二、除所知障: 衆生無知昏霧塞,此是破暗皎日輪。

     此發心者,能根本拔除衆生不染污無明所知障昏暗愚,如皎日昇,由廣大資糧莊嚴證空性之般若,能盡所知障之種子故。

     醜三、能成辦一切利益安樂。

    分二: 寅一、能成辦一切利益;寅二、能成辦一切安樂。

    今初: 攪正法乳成酥酪,此是醍醐無上味。

     此發心者,是以聞思慧杵,善攪契經正法廣大乳海,而出之精華,能生酥酪精汁,具足生一切利益之美味與大力,故鹹應於此緻力也。

     寅二、能成辦一切安樂: 為有情侶馳驅生死道,欲求受用資具安樂因, 此是随身資斧勝安樂,能令滿足有情勝友心。

     為漂流輪回之衆生作伴侶故,馳驅生死道中,欲享人天受用之安樂者,發即最切近之殊勝方便,能令有情勝友所欲滿足,以能成辦一切有情之增上生及決勝故。

     癸二、令他生喜: 我今現對一切依怙前,唱言願為一切衆生侶, 乃至成佛中間不少離,天及非天聞者皆歡喜。

     我今現對諸佛佛子一切救護之前,己自唱言,願為衆生助伴,令其證得如來聖位,悉能圓滿一切有情一切利益安樂,於其未成佛前,複能以人天安樂令其滿足享受,天及非天摩睺羅伽等今後應皆歡喜。

    如是雲雲,是令他生歡喜心也。

    發二菩提心之前,如本論所說,應先修淨除違緣障難,及積集順緣資糧,而後發心。

    既知此是暇滿所依殊勝心要,當勤勵力也。

    《攝頌》雲:「獲得暇滿人身具慧者,佛說一切契經心要義,百千佛子解脫唯一道,二菩提心勵力令生起。

    」 辛二、出品名: 入菩薩行論廣解佛子津梁釋受持菩提心品第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