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廣解卷二

關燈
嚴,等者等取環钏等。

    以之奉獻聖普賢王、不敗文殊、觀世音自在等,以為莊嚴。

     寅四、塗抹: 香氣芬騰遍滿三千界,以諸妙香塗抹如來身, 如煉純金磨瑩露光彩,威光赫奕瞻仰諸能仁。

     以遍滿三千界内香氣芬騰之妙香,如冶純金善為煉磨,塗抹一切能仁自在之身,光明煥發,威光赫然也。

     寅五、花鬘: 於諸能仁自在勝供境,曼陀羅花妙蓮優鉢羅, 種種端嚴美妙悅人意,芬芳妙花環鬘作供陳。

     應於殊勝供境能仁自在前而為供養。

    以何供養?謂以悅意曼陀羅,妙蓮優鉢羅等,芬芳散布,取善為貫串之花餯而為供養也。

     寅六、薰香: 次複奉獻奪意殊妙香,遍滿虛空湧聚妙香雲。

     次以沉檀等奪意妙香,遍滿十方,妙香雲聚,而為供養。

     寅七、肴馔: 肴馔羹湯善調具百味,種種天廚妙善悉進呈。

     殊勝甘美之肴馔,及殊勝羹湯等,具種種色香味之飲食天馔,於諸佛、佛子而為供養。

     寅八、燈明: 次複奉獻衆寶燈明炬,金色蓮花環鬘次第陳。

     金蓮花盞,絡繹排列,成為環鬘。

    其中安置光明熾然寶炬,以為供養。

     寅九、無量宮: 淨地無塵妙香善塗瑩,悅意雜花遍布極芳馨, 無量宮殿妙香聞贊詠,珍寶莊嚴垂覆色晶瑩, 遍滿虛空無量莊嚴具,悉皆奉獻大悲自性身。

     淨地善為掃除,塗以妙香,散灑衆花,芳香悅竟。

    無量宮内,諸天女等,歌揚贊詠,韻音悅耳,珍珠衆寶,流蘇垂複,以為莊嚴,光明無量,嚴飾上空,以為虛空莊嚴,光明無量,嚴飾上空,以為虛空莊嚴。

    此皆以奉獻具足大悲自性者也。

     寅十、傘蓋: 衆寶莊嚴傘蓋純金柄,輪圍種種莊嚴可衆心, 妙相端嚴見者鹹愛樂,常時擎持奉上諸能仁。

     衆寶所成嚴麗傘蓋,以金為柄,於其輪圍,以衆寶所成悅意嚴飾之具,而為莊嚴。

    妙相端嚴,見者愛念,張之常時奉獻諸能仁自在者也。

     寅十一、音樂: 複以别餘供雲聚,并諸悅耳和雅音, 解除有情諸苦痛,如雲普覆處處聞。

     除前已供養之外,複有别餘供雲聚,蘇鼓等樂器及悅耳韻音,有情略一經耳,便能解除苦痛,适意餍心,如雲普覆,随處出生也。

     寅十二、供品恒時不斷之加持: 於諸正法勝妙寶,塔寺伽藍妙相嚴, 普雨衆寶妙花雨,恒時不斷願降霖。

     十二部經及滅道谛攝一切法寶,意之所依具舍利藏之諸塔廟,繪造等像前,悉以寶花等供養,盡輪回際恒時不斷,如雨降霖也。

     醜二、無上供: 雲何文殊師利等,於諸如來修供養? 如來依怙佛子前,我今供養亦如是。

     如文殊、普賢等已得自在之菩薩,變現凡所納受之供物,遍滿虛空,供養諸佛。

    我亦如是供於天人依怙之諸如來及諸佛子也。

     壬二、頂禮。

    分二: 癸一、語贊;癸二、身禮。

    今初: 我於一切功德海,普以韻音支分海, 贊揚悅耳妙音雲,一切如來定普聞。

     於諸悲智等功德大海,我以贊揚無邊功德之韻音支分大海而為贊詠。

    韻音語也。

    支分其音也。

    海言其多也。

    想一一身出無量首,一一首出無量舌,而為贊歎。

    又於諸聖衆,我雖未作贊揚妙音時,亦定有無量妙音雲,随時随處出生想。

     癸二、身禮。

    分三: 子一、禮三寶;子二、禮發菩提心所依;子三、禮和尚、阿闍黎等。

    今初: 三世如來一切佛,并諸妙法賢聖僧, 盡其所有刹塵身,我今恭敬而頂禮。

     三世過去未來一切佛,教證等法,及諸賢聖菩薩僧前,我化量等佛刹微塵數身,恭敬頂禮。

     子二、禮發菩提心所依: 於諸菩提心所依,及諸塔廟我頂禮。

     菩提心所依者,謂發心之因大乘經典及為發心緣之補特伽羅,及於彼發心之處所,并佛像塔寺等,我皆頂禮。

     子三、禮和尚、阿闍黎等: 於諸和尚阿闍黎,持淨戒者我頂禮。

     說别解脫戒先後圓滿之和尚,及依誰授戒之阿闍黎,及緻力解脫道而荷擔殊勝淨戒者,我皆頂禮。

     壬三、皈依: 乃至未證菩提間,於諸如來我皈依。

     於諸正法菩薩僧,我今皈依亦如是。

     皈依之義,謂心念口言,許為救度怖畏痛苦之所依也。

    此中分因皈依及果皈依,初謂以已成就之三寶為救度怖畏所依,次謂以自相續所證佛及法寶為救度怖畏所依。

    依何皈依之因,了知皈依境之功德及殊勝承許皈依,不皈依餘,此四者是皈依之法也。

    皈依諸學處如上師所作《波羅蜜道次第廣論》所說應知,此中不錄。

    破許道谛非勝義皈依之邪說,總釋皈依之類别,及世俗勝義皈依之差别等,如大乘傳承上論師,廣解釋竟應知。

    此中所說,是以他相續已成就之大乘三寶,及自相續當出生之三寶為所緣境,從今時起,乃至無上菩提果位,於菩提樹下現證法身中間,一切時中,皈依諸佛,於大乘法寶及諸賢聖菩薩僧亦如是皈依。

    皈依已成就之佛為開示聖道之導師,皈依自相續所證之法寶為正皈依,皈依已成就之大乘聖人,為修皈依之助伴也。

     壬四、由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