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明度五十校計經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身所得中細軟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菩薩行如是不捨淨。
便能精還百八應戒。
佛說如是。
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諸菩薩復稽首問佛言。
何等精還百八應戒。
佛言。
諸菩薩行道心起。
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意。
意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識。
識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眼所見中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眼所見惡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耳所聞中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耳所聞惡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鼻。
鼻所聞好香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鼻所聞中香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鼻所聞惡臭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身所得中細軟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佛說如是。
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佛言。
諸菩薩以精還應戒便進行入道。
諸菩薩問佛言。
何等爲精還戒便進行入道。
佛言。
菩薩心有所念從心盡力。
盡所念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意。
意有所念從意盡力。
盡所念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識。
識有所識從識盡力。
盡所識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從好色盡力。
盡好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眼所見中色從中色盡力。
盡中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眼所見惡色從惡色盡力。
盡惡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從好聲盡力。
盡好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耳所聞中聲從中聲盡力。
盡中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耳所聞惡聲從惡聲盡力。
盡惡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鼻。
鼻所聞好香從好香盡力。
盡好香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鼻所聞中香從中香盡力。
盡中香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鼻所聞惡臭從惡臭盡力。
盡惡臭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
從美味好語言盡力。
盡美味好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
從中味中語言盡力。
盡中味中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
從惡味惡語言盡力。
盡惡味惡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
從好細濡可身盡力。
盡好細軟可身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身所得中細軟。
從中細軟盡力。
盡中細軟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
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盡力。
盡惡粗堅苦痛不可身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佛言。
進行入道便能忍持行戒。
諸菩薩問佛言。
何等爲忍持行戒。
佛言。
菩薩已能當能忍持戒不離戒。
如是乃應菩薩行。
菩薩心動當忍百八不得令轉。
是爲忍心忍行戒。
轉入意。
意有所念。
當從意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行戒。
轉入識。
識有所識。
當從識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識忍行戒。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
從好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色忍行戒。
眼所見中色。
從中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色忍行戒。
眼所見惡色。
從惡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色忍行戒。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
從好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聲忍行戒。
耳所聞中聲。
從中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聲忍行戒。
耳所聞惡聲。
從惡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聲忍行戒。
轉入鼻。
鼻所聞好香。
從好香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香忍行戒。
鼻所聞中香。
從中香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香忍行戒。
鼻所聞惡臭。
從惡臭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臭忍行戒。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美味好語言忍行戒。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
從中味中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味中語言忍行戒。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味惡語言忍行戒。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
從好細軟可身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細軟可身忍行戒。
身所得中細軟。
從中細軟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是爲忍中細軟忍行戒。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
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忍行戒。
佛言。
是爲菩薩十校計。
佛言。
菩薩復有十校計。
諸菩薩稽首問佛。
何等爲十校計。
佛言。
菩薩當能耐辱。
能耐辱便入道。
諸菩薩問佛。
何等爲耐辱入道。
佛言。
菩薩心有所念。
當辱心不得令念。
便辱百八罪不得勝。
是爲辱心入道。
轉入意。
意有所念當辱意不得令念。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身所得中細軟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出。
即還入滅爲入淨。
爲滅百八不捨淨。
菩薩行如是不捨淨。
便能精還百八應戒。
佛說如是。
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諸菩薩復稽首問佛言。
何等精還百八應戒。
佛言。
諸菩薩行道心起。
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意。
意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識。
識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眼所見中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眼所見惡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耳所聞中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耳所聞惡聲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鼻。
鼻所聞好香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鼻所聞中香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鼻所聞惡臭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身所得中細軟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生即精還滅百八。
爲還應戒。
佛說如是。
諸菩薩皆歡喜受行。
佛言。
諸菩薩以精還應戒便進行入道。
諸菩薩問佛言。
何等爲精還戒便進行入道。
佛言。
菩薩心有所念從心盡力。
盡所念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意。
意有所念從意盡力。
盡所念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識。
識有所識從識盡力。
盡所識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從好色盡力。
盡好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眼所見中色從中色盡力。
盡中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眼所見惡色從惡色盡力。
盡惡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從好聲盡力。
盡好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耳所聞中聲從中聲盡力。
盡中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耳所聞惡聲從惡聲盡力。
盡惡聲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鼻。
鼻所聞好香從好香盡力。
盡好香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鼻所聞中香從中香盡力。
盡中香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鼻所聞惡臭從惡臭盡力。
盡惡臭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
從美味好語言盡力。
盡美味好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
從中味中語言盡力。
盡中味中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
從惡味惡語言盡力。
盡惡味惡語言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
從好細濡可身盡力。
盡好細軟可身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身所得中細軟。
從中細軟盡力。
盡中細軟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
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盡力。
盡惡粗堅苦痛不可身滅百八。
是爲進行入道。
佛言。
進行入道便能忍持行戒。
諸菩薩問佛言。
何等爲忍持行戒。
佛言。
菩薩已能當能忍持戒不離戒。
如是乃應菩薩行。
菩薩心動當忍百八不得令轉。
是爲忍心忍行戒。
轉入意。
意有所念。
當從意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行戒。
轉入識。
識有所識。
當從識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識忍行戒。
轉入眼。
眼所見好色。
從好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色忍行戒。
眼所見中色。
從中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色忍行戒。
眼所見惡色。
從惡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色忍行戒。
轉入耳。
耳所聞好聲。
從好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聲忍行戒。
耳所聞中聲。
從中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聲忍行戒。
耳所聞惡聲。
從惡聲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聲忍行戒。
轉入鼻。
鼻所聞好香。
從好香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香忍行戒。
鼻所聞中香。
從中香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香忍行戒。
鼻所聞惡臭。
從惡臭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臭忍行戒。
轉入口。
口所得美味好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美味好語言忍行戒。
口所得中味中語言。
從中味中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中味中語言忍行戒。
口所得惡味惡語言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惡味惡語言忍行戒。
轉入身。
身所得好細軟可身。
從好細軟可身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忍好細軟可身忍行戒。
身所得中細軟。
從中細軟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是爲忍中細軟忍行戒。
身所得惡粗堅苦痛不可身。
從惡粗堅苦痛不可身當忍不得令轉。
百八便不得行。
是爲惡粗堅苦痛不可身忍行戒。
佛言。
是爲菩薩十校計。
佛言。
菩薩復有十校計。
諸菩薩稽首問佛。
何等爲十校計。
佛言。
菩薩當能耐辱。
能耐辱便入道。
諸菩薩問佛。
何等爲耐辱入道。
佛言。
菩薩心有所念。
當辱心不得令念。
便辱百八罪不得勝。
是爲辱心入道。
轉入意。
意有所念當辱意不得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