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關燈
小
中
大
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
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大王!又如有人,如實希望食物,食充至咽喉,彼滿腹、滿足、飽滿、膨滿、倦怠,身如棒不彎曲,若更食此多之食物。
大王!其人為安全耶?」 「否,尊者!若同時食,彼當死。
」 「大王!如是,此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
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 「尊者那先!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耶?」 [P.314]「大王!此處有滿載至緣之寶石二車,由一車取寶石入於他車,其車運載二車之寶石耶?」 「否,尊者!其毂粉碎,其輻條亦毀,其辋亦潰,其車軸亦毀。
」 「大王!車由於過重寶石之重擔而毀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
大王!又此明佛力。
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更聽其他适當之理由。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於其衆生诤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如二人有力大臣眷屬生诤論,汝等之大臣,我等之大臣,〔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其眷屬生诤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此是二正等覺者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之一理由。
大王!二正等覺者不出世於一刹那之所以,聽彼以上其他之理由。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言『佛是最高』之言是邪。
『佛是最尊』之言是邪。
『佛[P.315]是最勝』之言是邪。
『佛是最優秀』之言是邪。
『佛是最上』之言是邪。
『佛是最勝』之言是邪。
『佛是無等』之言是邪。
『佛是無等等』之言是邪。
『佛是無類』之言是邪。
『佛是無對』之言是邪。
『佛是無雙』之言是邪。
大王!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者,此理由亦是卿正所認受。
大王!又唯一佛之出世,此是諸佛世尊之自性、本性。
何故耶?一切知之佛德大。
大王!於此世,其他之大者其唯一。
大王!地是大,彼是唯一。
海是大,彼是唯一。
須彌山王是大,彼是唯一。
帝釋是大,彼是唯一。
魔是大,彼是唯一。
如來應供正等覺者是大,彼於此世是唯一。
此等於出現之處,其他者則無餘地。
大王!故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唯一佛出世。
」 「尊者那先!問者以譬喻、理由而善說。
無知者若聞之亦生歡喜。
況於如予有大慧者乎?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九 在家出家正行道之問 [P.316]「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贊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
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是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尊者那先!若在家者之白衣,享受愛欲,與妻子雜居,受用迦屍栴檀香,着華鬘、香、塗香,受畜金銀,戴黃金多彩之冠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又出家者着黃色之袈裟,近於他人之施食,正圓滿四戒蘊,受百五十學處而行,圓滿成就十三頭陀分無餘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尊者!在家者與出家者有如何之相異耶?若行業是無果,出家是無利,護學處者無效,持頭陀分者是妄。
何以要行苦,非依樂隻能得樂耶?」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贊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
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為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大王!其然。
正行道者為最勝。
大王!如為出家者,言:『我是出家。
』而不為正行道者,彼遠沙門位,遠婆羅門位。
況且更是在家白衣者。
譬如在家者亦正行道者,成就圓滿[P.317]正理、善法。
大王!然,出家者是沙門位之主、長。
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
出家之功德者不可計量。
大王!如願成一切欲望,以摩尼寶之價,言:『摩尼寶之價唯此些。
』以财是不得量。
大王!出家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出家之功德不可計量。
又大王!言:『大海之波唯此些。
』大海之波不可計量。
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不可計量出家之功德。
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
大王!如無節、平、善磨、真直而無垢之箭善放、正飛。
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大王!又如有人,如實希望食物,食充至咽喉,彼滿腹、滿足、飽滿、膨滿、倦怠,身如棒不彎曲,若更食此多之食物。
大王!其人為安全耶?」 「否,尊者!若同時食,彼當死。
」 「大王!如是,此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
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 「尊者那先!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耶?」 [P.314]「大王!此處有滿載至緣之寶石二車,由一車取寶石入於他車,其車運載二車之寶石耶?」 「否,尊者!其毂粉碎,其輻條亦毀,其辋亦潰,其車軸亦毀。
」 「大王!車由於過重寶石之重擔而毀耶?」 「然,尊者!」 「大王!如是,大地因過重法之重擔而震動。
大王!又此明佛力。
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更聽其他适當之理由。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於其衆生诤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如二人有力大臣眷屬生诤論,汝等之大臣,我等之大臣,〔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其眷屬生诤論,汝等之佛,我等之佛,〔各固執而〕為二派。
大王!此是二正等覺者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之一理由。
大王!二正等覺者不出世於一刹那之所以,聽彼以上其他之理由。
大王!若二正等覺者出世於一刹那,言『佛是最高』之言是邪。
『佛是最尊』之言是邪。
『佛[P.315]是最勝』之言是邪。
『佛是最優秀』之言是邪。
『佛是最上』之言是邪。
『佛是最勝』之言是邪。
『佛是無等』之言是邪。
『佛是無等等』之言是邪。
『佛是無類』之言是邪。
『佛是無對』之言是邪。
『佛是無雙』之言是邪。
大王!二正等覺者之所以不出世於一刹那者,此理由亦是卿正所認受。
大王!又唯一佛之出世,此是諸佛世尊之自性、本性。
何故耶?一切知之佛德大。
大王!於此世,其他之大者其唯一。
大王!地是大,彼是唯一。
海是大,彼是唯一。
須彌山王是大,彼是唯一。
帝釋是大,彼是唯一。
魔是大,彼是唯一。
如來應供正等覺者是大,彼於此世是唯一。
此等於出現之處,其他者則無餘地。
大王!故如來應供正等覺者唯一佛出世。
」 「尊者那先!問者以譬喻、理由而善說。
無知者若聞之亦生歡喜。
況於如予有大慧者乎?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九 在家出家正行道之問 [P.316]「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贊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
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是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尊者那先!若在家者之白衣,享受愛欲,與妻子雜居,受用迦屍栴檀香,着華鬘、香、塗香,受畜金銀,戴黃金多彩之冠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又出家者着黃色之袈裟,近於他人之施食,正圓滿四戒蘊,受百五十學處而行,圓滿成就十三頭陀分無餘而為正行道者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尊者!在家者與出家者有如何之相異耶?若行業是無果,出家是無利,護學處者無效,持頭陀分者是妄。
何以要行苦,非依樂隻能得樂耶?」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諸比丘!我稱贊在家者出家者兩者之正行道。
諸比丘!在家者與出家者皆為正行道者依正行道為主而成就圓滿正理、善法。
』大王!其然。
正行道者為最勝。
大王!如為出家者,言:『我是出家。
』而不為正行道者,彼遠沙門位,遠婆羅門位。
況且更是在家白衣者。
譬如在家者亦正行道者,成就圓滿[P.317]正理、善法。
大王!然,出家者是沙門位之主、長。
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
出家之功德者不可計量。
大王!如願成一切欲望,以摩尼寶之價,言:『摩尼寶之價唯此些。
』以财是不得量。
大王!出家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出家之功德不可計量。
又大王!言:『大海之波唯此些。
』大海之波不可計量。
大王!出家者多功德、種種功德、無量功德,不可計量出家之功德。
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
大王!如無節、平、善磨、真直而無垢之箭善放、正飛。
大王!出家者應為之事一切速成就而無長夜。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