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
關燈
小
中
大
,生於梵天界。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五 六牙象光護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然,又言:『為學童光護之時,稱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
』尊者那先!若菩薩生為畜生時,恭敬袈裟,然者,『學童光護稱呼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P.305]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之言是邪。
『若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然者。
象王六牙恭敬袈裟』之言是邪。
若生為畜生之菩薩感受劇烈痛苦,恭敬獵師所纏之袈裟,彼是人,住立智徧熟、徧熟覺時,應供正等覺、十力、世間之最高阿闍梨、上上者,有一尋之身光,見最勝最上牛王之迦葉世尊着有光彩迦屍絹之袈裟,如何不恭敬耶?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
此依卿而解。
」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 『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然,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
然,此為生故,為家故。
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P.306]家,彼之父母、姊妹兄弟、婢仆奴、眷屬之人等以梵天為天,為梵天之崇敬者,彼等言:『婆羅門為最上、最勝。
』而诽謗責難、嫌厭其餘之出家者。
學童光護聞彼等之言,促陶工迦提加羅欲見師(佛),如是言:『能見光頭、似而非沙門者何。
』大王!如甘露若近毒則苦,毒若近甘露則甘。
又如冷水若近火則熱,惡人若近善友則善人,善人若近惡友則惡人。
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
大王!如炎炎大火聚有光,若接水則失去光熱,如冷熱之尼群提果為黑。
大王!學童光護雖有慧,有信,亦有智之大光明,但再生於無信仰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
然,親近而知佛德耶?恰如為奴,於勝者之教出家,現通與等至,不生於梵天界。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P.307]第六 迦提加羅陶工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雨期〕全三個月之間,雖無蓋,亦不漏雨。
』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
』尊者那先!何故,如是積善根如來之房漏雨耶?人可望如來彼之神力。
尊者那先!若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然者,『如來之房漏雨』之言是邪。
若如來之房漏雨,然者,『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此依卿而解。
」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於〔雨期之〕全三個月間,雖無蓋,亦不漏雨。
』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
』大王!陶工迦提加羅有戒,為善人,積善根,扶養盲目之老父母。
有人,於彼不在中,不請求許準而取去彼家〔草葺之〕茅,葺修世尊之房。
彼依取去其茅而獲不動、不搖、确立、宏大、無等之喜,逐漸生無此之喜悅。
『嗚呼!世之最上者世尊實信任我。
』依此於彼生現法之報。
[P.308]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
大王!如須彌山王即吹幾百千之風,亦不動不搖;最勝極勝之海、大洋即依幾千萬兆之大河,亦不溢出,不變異。
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
大王!又如來之房漏雨,為哀愍大人聚之故。
大王!諸如來見此等二事由,不用自己所化之資具。
即(一)『師是此最高應施者』,若布施資具於世尊,則人天由惡趣解脫。
(二)『示現神變而希求生計』,他物者無批議。
見此等二事由,諸如來不用自己化作之資具。
大王!若帝釋令其房不漏雨,或梵天或自然不令其房漏雨,其所作有罪,有過,有失。
『此等〔之如來〕為化作而迷操世間』。
故應避其所作。
大王!諸如來不乞求事物,因不乞求事物而無難。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七 世尊是王耶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如來如是說:『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
』然,又言:『施羅!我是王。
』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言:『諸比丘!我是婆羅門,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五 六牙象光護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然,又言:『為學童光護之時,稱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
』尊者那先!若菩薩生為畜生時,恭敬袈裟,然者,『學童光護稱呼應供正等覺者之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P.305]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之言是邪。
『若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然者。
象王六牙恭敬袈裟』之言是邪。
若生為畜生之菩薩感受劇烈痛苦,恭敬獵師所纏之袈裟,彼是人,住立智徧熟、徧熟覺時,應供正等覺、十力、世間之最高阿闍梨、上上者,有一尋之身光,見最勝最上牛王之迦葉世尊着有光彩迦屍絹之袈裟,如何不恭敬耶?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
此依卿而解。
」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 『象王六牙 欲殺彼而搜索時 見諸仙幢〔相〕袈裟 彼感苦痛斯思惟 善人不污阿羅漢幢』 然,學童光護稱應供正等覺者迦葉世尊為光頭,稱似而非沙門,以卑劣粗惡之語言而呵責、罵詈。
然,此為生故,為家故。
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P.306]家,彼之父母、姊妹兄弟、婢仆奴、眷屬之人等以梵天為天,為梵天之崇敬者,彼等言:『婆羅門為最上、最勝。
』而诽謗責難、嫌厭其餘之出家者。
學童光護聞彼等之言,促陶工迦提加羅欲見師(佛),如是言:『能見光頭、似而非沙門者何。
』大王!如甘露若近毒則苦,毒若近甘露則甘。
又如冷水若近火則熱,惡人若近善友則善人,善人若近惡友則惡人。
大王!學童光護無信仰,再生於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
大王!如炎炎大火聚有光,若接水則失去光熱,如冷熱之尼群提果為黑。
大王!學童光護雖有慧,有信,亦有智之大光明,但再生於無信仰無淨信之家,彼生家為盲目,呵責、罵詈如來。
然,親近而知佛德耶?恰如為奴,於勝者之教出家,現通與等至,不生於梵天界。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P.307]第六 迦提加羅陶工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雨期〕全三個月之間,雖無蓋,亦不漏雨。
』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
』尊者那先!何故,如是積善根如來之房漏雨耶?人可望如來彼之神力。
尊者那先!若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然者,『如來之房漏雨』之言是邪。
若如來之房漏雨,然者,『陶工迦提加羅之家,雖無蓋,亦不漏雨』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性之窮問,向卿提出,此依卿而解。
」 「大王!又依世尊如是說:『陶工迦提加羅之家於〔雨期之〕全三個月間,雖無蓋,亦不漏雨。
』然,又言:『迦葉如來之房漏雨。
』大王!陶工迦提加羅有戒,為善人,積善根,扶養盲目之老父母。
有人,於彼不在中,不請求許準而取去彼家〔草葺之〕茅,葺修世尊之房。
彼依取去其茅而獲不動、不搖、确立、宏大、無等之喜,逐漸生無此之喜悅。
『嗚呼!世之最上者世尊實信任我。
』依此於彼生現法之報。
[P.308]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
大王!如須彌山王即吹幾百千之風,亦不動不搖;最勝極勝之海、大洋即依幾千萬兆之大河,亦不溢出,不變異。
大王!如來依彼處之變異而不動。
大王!又如來之房漏雨,為哀愍大人聚之故。
大王!諸如來見此等二事由,不用自己所化之資具。
即(一)『師是此最高應施者』,若布施資具於世尊,則人天由惡趣解脫。
(二)『示現神變而希求生計』,他物者無批議。
見此等二事由,諸如來不用自己化作之資具。
大王!若帝釋令其房不漏雨,或梵天或自然不令其房漏雨,其所作有罪,有過,有失。
『此等〔之如來〕為化作而迷操世間』。
故應避其所作。
大王!諸如來不乞求事物,因不乞求事物而無難。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七 世尊是王耶之問 「尊者那先!又依如來如是說:『諸比丘!我是婆羅門,應於所求。
』然,又言:『施羅!我是王。
』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言:『諸比丘!我是婆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