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品

關燈
耶?卿對予語理由,令斷絕疑惑!尊者那先!若如來為度大人聚,於四阿僧隻劫百千劫之間,其間成熟一切知智,然者『達於一切知性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之言是為邪。

    若達一切知性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然者,『如來為度大人聚,於四阿僧隻劫百千劫之間,其間成熟一切知智』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甚深而難解。

    〔此〕向卿提出。

    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如來為度大人聚,於四阿僧隻劫百千劫之間,其間成熟一切知智。

    然而,又達一切知性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

    見此法是甚深、微妙、難見、難覺、殊妙、難達與有情執於阿賴耶,見确執個體見,思惟何說耶?如何而說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

    心思惟有情之通達力。

    大王!譬如外科醫師診斷侵入一切病之[P.249]人,思惟依如何之處置,或依如何之醫藥,治癒此人之病耶?大王!如來見侵入人一切煩惱之病與法之甚深、微妙、難見、難覺、殊妙、難達,說何?如何而說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

    心思惟有情之通達力。

    大王!又譬如刹帝利王灌頂耶?所屬於王,依王而衣食之人人,即見守門者、近衛兵、會衆、市民、兵士、宮使、侍臣,思惟攝護何者耶?如何而攝護耶?大王!如來見法之甚深、微妙、難見、難覺、殊妙、難達與有情執於阿賴耶,确執個體見,說何耶?如何而欲說耶?心傾於休止,不傾於說法。

    心思惟有情之通達力。

    大王!然,依梵天之勸請而說法,此是一切如來之法性。

    如何是其理由耶?當時,苦行者、普行者、沙門、婆羅門,如何之人,一切亦以梵天為天,尊敬梵天,歸趣梵天。

    是故,依如是有力、有名、高名、令名之最上者、最高者而歸命,人天世界亦應歸命、信順、勝解。

    大王!依如是之理由,由梵天勸請如來說法。

    大王!譬如某王或王臣歸命恭敬於某人,如是由於更[P.250]有力人之歸命,其他之人人亦歸命恭敬。

    大王!如是,梵天歸命於如來之時,人天世界亦歸命於如來。

    大王!世間愈應供養。

    是故,彼大梵天勸請一切如來說法,依其理由,梵天勸請如來說法。

    」 「善哉,尊者那先!問者善解,解答極妙。

    彼然。

    予如是認受。

    」 第九 佛師之問 「尊者那先!依應供、正等覺者世尊如是說: 於我師無   亦無等者 於人天界   無敵我者 然,又言:『諸比丘!如是,阿邏羅迦藍摩雖是我之師,卻以弟子之我置於與自己同等,且以大尊敬尊敬我。

    』尊者那先!若如來無師,然者,『諸比丘!如是,阿邏羅迦藍摩雖是我之師,卻以弟子之我置於與自己同等』之言是邪。

    若依如來而言:『諸比丘!如是,阿邏羅迦藍摩雖是我之師,卻以弟子之我置於與自己同等。

    』然者,『我無師』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向卿提出,此可依卿而解。

    」 [P.251]「大王!依世尊如是說: 於我無師   亦無等者 於人天界   無敵我者 然,又依如來言:『諸比丘!如是,阿邏羅迦藍摩雖是我之師,卻以弟子之我置於與自己同等,且以大尊敬來尊敬我。

    』然,此語為〔佛〕正覺以前,未現等覺之菩薩時,關於〔阿邏羅迦藍摩〕是師之宣說。

    大王!〔佛〕正覺以前,未現等覺之菩薩時,有此等之五師,菩薩於彼等所教導,於各各之處過日。

    何等為五耶?大王!菩薩之出生,立刻有八位婆羅門,即羅摩達奢、羅迦耶、曼提、楊尼耶、斯耶瑪、斯普家、斯達 等之占相者,彼等告彼之祥福,為之守護。

    彼等是最初之師。

    大王!其次,又菩薩之父淨飯王高貴之出生於當時西北地方,貴族而能語,通文法,通六支吠陀之薩婆蜜多,招緻婆羅門而以黃金之水瓶,注水言:『令與此童子學。

    』此是第二之師。

    大王!其次,又有天神,激勵菩薩,聞其天神言,菩薩驚訝,興奮,於其刹那遠離而出家,此是第三之師。

    大王!其次,又有阿邏羅迦藍摩,此是第四之[P.252]師。

    大王!其次,又有郁陀羅羅摩子,此是第五之師。

    大王!此等是〔佛〕正覺以前,未現等覺之菩薩時之五師。

    然而,彼等是世間法之師。

    大王!然,於此出世間法,獲得一切知智,無有教如來者。

    大王!如來是獨立、無師。

    是故,依如來言: 於我無師   亦無等者 於人天界   無敵我者」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十 沙門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如是說:『諸漏已盡故是沙門。

    』然,又依世尊言: 具足四法之人 於世間稱彼是沙門 於此,四法者是忍辱、小食、樂舍離、無所有。

    此等為一切漏不盡,唯有有煩惱者。

    尊者那先!若諸漏已盡故是沙門,然者 具足四法之人 於世間稱彼是沙門 之言是邪。

    若具足四法之人為沙門,然者,『諸漏已盡故是沙門』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向卿提出。

    此可依卿而解。

    」 [P.253]「大王!依世尊如是說:『諸漏已盡故是沙門。

    』然,又言: 具足四法之人 於世間稱彼是沙門 大王!此以各各人之特性而言。

    然,言『諸漏已盡故是沙門』者此是無餘之言。

    大王!為一切煩惱之止息而行者,以彼等總比言漏盡之沙門是第一。

    大王!譬如於一切陸生、水生之花中,言素馨是第一,凡所餘下之各種花唯花而已,比於彼等之素馨是人所愛好、所賞愛。

    大王!如是,為一切煩惱之止息而行者,彼等總比言漏盡之沙門第一。

    大王!又譬如一切谷類之中,言米是第一,凡所餘下之各種谷類,是養身之食,其等總比言米是第一。

    大王!如是,為一切煩惱之止息而行者彼等總比言漏盡之沙門是第一。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