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品
關燈
小
中
大
大王!世尊之身周一尋之光,何人亦不得障礙。
大王!世尊一切知性之智寶,何人亦不得障礙。
大王!世尊之生命,何人亦不得障礙。
大王!此等對如來,何人亦不得障礙之四種功德。
大王!此等一切之功德是一味而不衰,不動搖,由他不迫害。
大王!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譬如有夫之婦人不見其姿而潛伏,随其他之男子。
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婦人於夫之面前從其他之男子,尚彼婦人還得安全耶?」 「尊者!不然。
尊者!夫見彼女耶!可殺,可打、可縛,可令為下婢。
」 [P.215]「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即破或百或千。
大王!譬如王於險阻之邊境地方,盜賊不見其姿而潛伏,危殆其道,若王發現彼等盜賊,尚使彼等盜賊得安全耶?」 「尊者!不然。
将以斧碎其頭或百或千。
」 「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示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碎或百或千。
」 「尊者那先!如是,盜賊之所業依魔波旬而為。
魔波旬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尊者那先!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碎或百或千,又彼之身如一握之籾殼而離散。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六 如來之一切有情饒益行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
』然,卿等又言:『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比丘不執而由漏心解脫。
六十人之比丘癈修[P.216]學而還俗。
六十人之比丘由口吐熱血。
』尊者那先!若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然者『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比丘由口吐熱血』之言是邪。
若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之比丘口吐熱血,然者『如來令一切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廣大、甚深。
〔此向〕卿提出,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
然,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之比丘由口而吐火。
然,彼非依如來之加害,依彼等自身之所作。
」 「尊者那先!若如來不說火聚喻之法門,彼等由口而吐熱血耶?」 「大王!不然。
聞如來之法,於彼等邪行者之身生熱惱,依其熱惱,彼等由口吐熱血。
」 「尊者那先!然者依如來之所作,彼等由口吐熱血。
對此,如來令彼等至破滅之主因。
尊者那先!譬如蛇入蟻垤。
時,有欲土塵之一人,破毀蟻垤,欲運土塵。
彼因運土塵而塞蟻垤之穴,其蛇即不得入息而死。
尊者!其蛇非依其人之加害而死耶?」 「然,大王!」 [P.217]「尊者那先!如是,對此如來令彼等至破滅之主因。
」 「大王!如來說法之時,不為愛好與嫌惡,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大王!如來說法之時,正行者覺,然而邪行者堕。
大王!譬如人欲搖無實之庵婆樹、閻浮樹、都迦樹,鞏固固着之果實不落而止,軸腐敗,松弛之果實掉落。
大王!如是,如來說法之時,不為愛好與嫌惡,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如是,如來說法之時,正行者覺,然,邪行者堕。
大王!又譬如有農夫,〔不久〕欲刈取谷物,耕作其田。
彼等耕作之時,幾百千之草死滅。
大王!如是,如來令意成熟之有情覺悟而說法,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如是,如來說法之時,正行之有情者覺,然,邪行之有情者恰如草之死滅。
大王!譬如為人人之味覺,以制糖機壓搾甘蔗,彼等壓搾甘蔗之時,於制糖機口之蟲亦死。
大王!如是,如來令意成熟之有情覺悟而壓搾法之制糖機。
邪行者恰如蟲死。
」 「尊者那先!彼等六十人之比丘非依其說法而堕耶?」 [P.218]「大王!然。
大王!然者,工匠〔單〕守護木材之時,端直木材,為清淨耶?」 「尊者!不然。
尊者!應除去者盡取去,如是此之工匠以端直木材、清淨。
」 「大王!如是,如來〔單〕守護會衆之時,不得令覺可覺之有情。
遠離邪行之有情,令覺此等可覺之有情。
大王!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而堕。
大王!又譬如盜賊依自己之所作而被處眼之抉摘、杙刺、手足切斷、斬首。
大王!如是,一切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由勝者之教而堕。
大王!又譬如巴蕉、竹、牝騾馬依自己生者而滅。
如是,大王!一切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而堕。
大王!六十人之比丘由口吐熱血,非依世尊之所作,又非依他人之所作,唯依自己之所作。
大王!又譬如有人,對一切之人将與不死〔之食〕。
彼等食其不死〔之食〕而無病長壽,脫離一切之病。
然,一分之人食彼而為無病長壽,一分之人因惡用彼而至死。
大王!給予不死〔之食〕,彼人依其因而犯非福耶?」 「尊者!不然。
」 「大王!如是,如來於十千之人天世界作不死之法施。
而一切之有能者依不死之[P.219]法而覺,一切無能者依不死之法而堕。
彼等聞其不死之法而堕,沙門位是灌頂不死〔之法水〕而到達。
大王!食物是守護一切有情之生命。
或者食彼依下痢而死。
然,施食者對彼而不犯非福。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七 最勝法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如是說:『婆斯陀!法雖於現法,雖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然,又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凡夫。
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言:『婆斯陀!法雖於現法,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者,然者,『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其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然〕凡夫』之言是邪。
若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然〕凡夫,然者,『法是人中之最勝』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依世尊如是說:『婆斯陀!法雖於現法,雖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然,又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仍然〕凡夫。
然而,其理由是存在。
如何其理由耶?大王!令沙門而似沙門,[P.220]有此等二十法與二外相,依此沙門應問訊、起迎、尊敬、供養。
如何令沙門嚴緊沙門之二十法與二外相耶?即喜最勝之制伏、第一之制禦、正行、
大王!世尊一切知性之智寶,何人亦不得障礙。
大王!世尊之生命,何人亦不得障礙。
大王!此等對如來,何人亦不得障礙之四種功德。
大王!此等一切之功德是一味而不衰,不動搖,由他不迫害。
大王!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譬如有夫之婦人不見其姿而潛伏,随其他之男子。
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婦人於夫之面前從其他之男子,尚彼婦人還得安全耶?」 「尊者!不然。
尊者!夫見彼女耶!可殺,可打、可縛,可令為下婢。
」 [P.215]「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即破或百或千。
大王!譬如王於險阻之邊境地方,盜賊不見其姿而潛伏,危殆其道,若王發現彼等盜賊,尚使彼等盜賊得安全耶?」 「尊者!不然。
将以斧碎其頭或百或千。
」 「大王!如是,魔波旬不見其姿而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大王!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示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碎或百或千。
」 「尊者那先!如是,盜賊之所業依魔波旬而為。
魔波旬潛伏,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尊者那先!若魔波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碎或百或千,又彼之身如一握之籾殼而離散。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六 如來之一切有情饒益行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
』然,卿等又言:『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比丘不執而由漏心解脫。
六十人之比丘癈修[P.216]學而還俗。
六十人之比丘由口吐熱血。
』尊者那先!若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然者『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比丘由口吐熱血』之言是邪。
若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之比丘口吐熱血,然者『如來令一切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廣大、甚深。
〔此向〕卿提出,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如來令一切之有情遠離不饒益,給予饒益。
然,說火聚喻之法門時,六十人之比丘由口而吐火。
然,彼非依如來之加害,依彼等自身之所作。
」 「尊者那先!若如來不說火聚喻之法門,彼等由口而吐熱血耶?」 「大王!不然。
聞如來之法,於彼等邪行者之身生熱惱,依其熱惱,彼等由口吐熱血。
」 「尊者那先!然者依如來之所作,彼等由口吐熱血。
對此,如來令彼等至破滅之主因。
尊者那先!譬如蛇入蟻垤。
時,有欲土塵之一人,破毀蟻垤,欲運土塵。
彼因運土塵而塞蟻垤之穴,其蛇即不得入息而死。
尊者!其蛇非依其人之加害而死耶?」 「然,大王!」 [P.217]「尊者那先!如是,對此如來令彼等至破滅之主因。
」 「大王!如來說法之時,不為愛好與嫌惡,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大王!如來說法之時,正行者覺,然而邪行者堕。
大王!譬如人欲搖無實之庵婆樹、閻浮樹、都迦樹,鞏固固着之果實不落而止,軸腐敗,松弛之果實掉落。
大王!如是,如來說法之時,不為愛好與嫌惡,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如是,如來說法之時,正行者覺,然,邪行者堕。
大王!又譬如有農夫,〔不久〕欲刈取谷物,耕作其田。
彼等耕作之時,幾百千之草死滅。
大王!如是,如來令意成熟之有情覺悟而說法,由脫離愛好與嫌惡而說法。
如是,如來說法之時,正行之有情者覺,然,邪行之有情者恰如草之死滅。
大王!譬如為人人之味覺,以制糖機壓搾甘蔗,彼等壓搾甘蔗之時,於制糖機口之蟲亦死。
大王!如是,如來令意成熟之有情覺悟而壓搾法之制糖機。
邪行者恰如蟲死。
」 「尊者那先!彼等六十人之比丘非依其說法而堕耶?」 [P.218]「大王!然。
大王!然者,工匠〔單〕守護木材之時,端直木材,為清淨耶?」 「尊者!不然。
尊者!應除去者盡取去,如是此之工匠以端直木材、清淨。
」 「大王!如是,如來〔單〕守護會衆之時,不得令覺可覺之有情。
遠離邪行之有情,令覺此等可覺之有情。
大王!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而堕。
大王!又譬如盜賊依自己之所作而被處眼之抉摘、杙刺、手足切斷、斬首。
大王!如是,一切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由勝者之教而堕。
大王!又譬如巴蕉、竹、牝騾馬依自己生者而滅。
如是,大王!一切彼等邪行者依自己之所作而堕。
大王!六十人之比丘由口吐熱血,非依世尊之所作,又非依他人之所作,唯依自己之所作。
大王!又譬如有人,對一切之人将與不死〔之食〕。
彼等食其不死〔之食〕而無病長壽,脫離一切之病。
然,一分之人食彼而為無病長壽,一分之人因惡用彼而至死。
大王!給予不死〔之食〕,彼人依其因而犯非福耶?」 「尊者!不然。
」 「大王!如是,如來於十千之人天世界作不死之法施。
而一切之有能者依不死之[P.219]法而覺,一切無能者依不死之法而堕。
彼等聞其不死之法而堕,沙門位是灌頂不死〔之法水〕而到達。
大王!食物是守護一切有情之生命。
或者食彼依下痢而死。
然,施食者對彼而不犯非福。
」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認受。
」 第七 最勝法之問 「尊者那先!依世尊如是說:『婆斯陀!法雖於現法,雖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然,又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凡夫。
尊者那先!若依世尊言:『婆斯陀!法雖於現法,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者,然者,『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其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然〕凡夫』之言是邪。
若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之〔仍然〕凡夫,然者,『法是人中之最勝』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依世尊如是說:『婆斯陀!法雖於現法,雖於未來是人中之最勝。
』然,又在家之優婆塞而為預流,斷惡生,達〔智〕見,識知教者問訊起迎或比丘或沙彌〔仍然〕凡夫。
然而,其理由是存在。
如何其理由耶?大王!令沙門而似沙門,[P.220]有此等二十法與二外相,依此沙門應問訊、起迎、尊敬、供養。
如何令沙門嚴緊沙門之二十法與二外相耶?即喜最勝之制伏、第一之制禦、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