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品
關燈
小
中
大
打棒而盡親切。
暴象見彼亦靜止。
燃上之大火聚近彼亦消失。
所食之劇毒亦變為阿迦陀藥,或滋養品。
殺害者欲殺而近彼,即變如奴隷。
以陷彼之羂亦不捉彼。
大王!對孔雀唱誦護呪,七百年間獵夫不得誘於羂中。
然,不作護呪,是日立即得誘於羂,卿曾聞耶?」 [P.209]「尊者!然,曾聞。
其話宣揚於人天界。
」 「大王!然者『護呪醫藥無益』之言是邪。
大王!又卿曾聞耶?〔鬼神〕檀那韋欲保護其妻,吞入於箱放於胃中。
時有一持明呪者,由其鬼神檀那韋之口進入,與娛其妻。
其鬼神檀那韋知此,即吐出而開其箱,於開不開箱時,持明呪者随聞所欲而去。
」 「然,尊者!曾聞。
其話亦宣揚於人天界。
」 「大王!其持明呪者不依護呪之力而不脫捕縛耶?」 「然,尊者!」 「大王!然者護呪之力是存在。
大王!卿曾聞耶?其他之持明呪者於波羅奈王之宮廷與大妃作不義。
被逮捕之一瞬間,依其呪文之力而不見。
」 「尊者!然,亦曾聞。
」 「大王其持明呪者非依護呪之力而被捕縛不脫耶?」 「然,尊者!」 「大王!然者,護呪之力存在。
」 「尊者那先!護呪守護一切物耶?」 「大王!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 「尊者那先!然者,護呪非利益於一切物。
」 「大王!然,食物對一切者,守護生命耶?」 「尊者!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 「何故耶?」 「尊者!一切之人雖食〔同食物〕,過食者由下痢而死。
」 「大王!然者,食物對一切者,非守護生命耶?」 [P.210]「尊者那先!食物因二事而奪生命。
或過食,或消化力微弱。
尊者那先!與命之食物亦因惡用而奪命。
」 「大王!如是,護呪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大王!護呪因三事不守護。
即因業障、因煩惱障、因不信。
大王!随護有情之護呪亦依〔有情〕自身之所作而放棄守護。
大王!譬如母以慈愛保育宿胎之子,以注意而生,生後取除不淨物、垢穢、鼻水,塗抹最上最勝之好香。
其他之〔子等〕駡或打其子,則興奮,捕捉彼等帶至夫處。
然,若其子沒規矩而遲者未〔歸宅〕,則以棒打,以手打擲其膝。
大王!然,彼母照顧彼,得拉到夫處耶?」 「尊者!不然。
」 「大王!何故耶?」 「尊者!為〔子〕自身之罪。
」 「大王!如是,雖以護呪守護有情,由〔有情〕自身作罪,亦不得成就。
」 「尊者那先!問者能決判。
稠林明了,黑闇得光明,見網得解。
卿為率伽那者中之最勝者、極勝者。
」 [P.211]第五 世尊供養障礙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
』然又〔言〕:『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
』尊者那先!若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則『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之言是邪。
若〔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然者『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甚難而難解。
〔此〕向卿提出。
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如來是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
然,又進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
然,彼由魔波旬之所為。
」 「尊者那先!然者於超越算數路之〔無量〕劫所累積世尊之善已終耶?其〔之善〕由今出現之魔波旬,由不善之力,勢力擴大而閉塞耶?尊者那先!然者,於此事『不善比善強,魔力比佛力強』之二點生難诘。
然者,頂比樹根還重,惡人比功[P.212]德充滿者強。
」 「大王!唯此不得言:『不善比善強,魔力比佛力強。
』對此可望〔舉〕事例。
大王!譬如有人,為轉輪王持來蜜或蜜房或其他之獻上物,王之守門者對彼如是言:『今非谒見王時。
是故,君!於王沒罰汝之前汝持所獻上物速回。
』其人從此因刀杖之怖畏而戰栗、恐怖,持所獻上物速歸。
大王!然,其轉輪王言:『隻因〔所持來之〕獻上物於非時,比此守門者微力』耶?而且,已或不得受他之獻上物耶?」「尊者!不然。
尊者!其守門者有嫉妬性,排斥獻上物。
而由他門,将百千倍之獻上物持至王所。
」 「大王!如是,魔波旬有嫉妬性,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然,其他幾百千之天神取不死天之滋養素而近世尊,欲供奉滋養素於世尊之身,合掌禮拜世尊而立。
」 「尊者那先!彼然。
四資具於世間最上人之世尊應易得。
世尊随所欲而得多大之施食。
世尊實由人天之請,享受四資具。
然,〔供養〕食物於世尊之障礙,隻限於[P.213]魔之意趣是成就。
尊者!對此疑惑予不斷。
對此,予生疑起猶豫。
是應供、正等覺者,人天世界中之最勝、人中之第一、有最勝之善與福者、無等等者、無比者、無對者之如來受〔供養〕,對此魔是下卑、陋劣、矮小、惡辣、下賤之障礙,對予心不自在。
」 「大王!〔施物之〕障礙有四。
即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已準備〔施物〕之障礙、〔施物〕享受之障礙。
此中,言『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者,雖何人亦不指定,對所準備之施物不見〔人〕,或者以『施他人何』為障礙,此是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耶?此處指示某人,準備所指定之食物,對此或者為障礙,此為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已準備〔施物之〕障礙耶?此處有已準備而未接受之〔施物〕,對此或者為障礙,此是已準備〔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施物〕享受之障礙耶?於此有所享受,對此或者為障礙,此是〔施物〕享受之障礙。
大王!此等是〔施物之〕四障礙。
然,魔波旬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此非為世尊〔施物〕享受之障礙,非是〔為世尊〕所準備〔施物〕之障礙,非是〔為世尊〕所指定〔施物〕之障礙。
此是未到來,未到着,未見〔其人〕,為〔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
此不[P.214]唯世尊一人,爾時,赴於彼處,前往者其日盡不得食物。
大王!於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人天人人之中,我不見為彼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
若或者由嫉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之施物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或百或千。
大王!如來雖依何人亦不障蓋,有此等四種之功德。
何等為四?大王!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雖依何人亦不得障礙。
暴象見彼亦靜止。
燃上之大火聚近彼亦消失。
所食之劇毒亦變為阿迦陀藥,或滋養品。
殺害者欲殺而近彼,即變如奴隷。
以陷彼之羂亦不捉彼。
大王!對孔雀唱誦護呪,七百年間獵夫不得誘於羂中。
然,不作護呪,是日立即得誘於羂,卿曾聞耶?」 [P.209]「尊者!然,曾聞。
其話宣揚於人天界。
」 「大王!然者『護呪醫藥無益』之言是邪。
大王!又卿曾聞耶?〔鬼神〕檀那韋欲保護其妻,吞入於箱放於胃中。
時有一持明呪者,由其鬼神檀那韋之口進入,與娛其妻。
其鬼神檀那韋知此,即吐出而開其箱,於開不開箱時,持明呪者随聞所欲而去。
」 「然,尊者!曾聞。
其話亦宣揚於人天界。
」 「大王!其持明呪者不依護呪之力而不脫捕縛耶?」 「然,尊者!」 「大王!然者護呪之力是存在。
大王!卿曾聞耶?其他之持明呪者於波羅奈王之宮廷與大妃作不義。
被逮捕之一瞬間,依其呪文之力而不見。
」 「尊者!然,亦曾聞。
」 「大王其持明呪者非依護呪之力而被捕縛不脫耶?」 「然,尊者!」 「大王!然者,護呪之力存在。
」 「尊者那先!護呪守護一切物耶?」 「大王!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 「尊者那先!然者,護呪非利益於一切物。
」 「大王!然,食物對一切者,守護生命耶?」 「尊者!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 「何故耶?」 「尊者!一切之人雖食〔同食物〕,過食者由下痢而死。
」 「大王!然者,食物對一切者,非守護生命耶?」 [P.210]「尊者那先!食物因二事而奪生命。
或過食,或消化力微弱。
尊者那先!與命之食物亦因惡用而奪命。
」 「大王!如是,護呪守護某人,不守護某人。
大王!護呪因三事不守護。
即因業障、因煩惱障、因不信。
大王!随護有情之護呪亦依〔有情〕自身之所作而放棄守護。
大王!譬如母以慈愛保育宿胎之子,以注意而生,生後取除不淨物、垢穢、鼻水,塗抹最上最勝之好香。
其他之〔子等〕駡或打其子,則興奮,捕捉彼等帶至夫處。
然,若其子沒規矩而遲者未〔歸宅〕,則以棒打,以手打擲其膝。
大王!然,彼母照顧彼,得拉到夫處耶?」 「尊者!不然。
」 「大王!何故耶?」 「尊者!為〔子〕自身之罪。
」 「大王!如是,雖以護呪守護有情,由〔有情〕自身作罪,亦不得成就。
」 「尊者那先!問者能決判。
稠林明了,黑闇得光明,見網得解。
卿為率伽那者中之最勝者、極勝者。
」 [P.211]第五 世尊供養障礙之問 「尊者那先!卿等言:『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
』然又〔言〕:『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
』尊者那先!若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則『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之言是邪。
若〔如來〕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然者『如來是衣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之言是邪。
此亦兩刀論法之問,甚難而難解。
〔此〕向卿提出。
此可依卿而解。
」 「大王!如來是服、飲食、牀座、醫藥資具之受得者。
然,又進入婆羅門村般奢沙羅乞食,何物亦不得,持如洗(無物)之缽而去。
然,彼由魔波旬之所為。
」 「尊者那先!然者於超越算數路之〔無量〕劫所累積世尊之善已終耶?其〔之善〕由今出現之魔波旬,由不善之力,勢力擴大而閉塞耶?尊者那先!然者,於此事『不善比善強,魔力比佛力強』之二點生難诘。
然者,頂比樹根還重,惡人比功[P.212]德充滿者強。
」 「大王!唯此不得言:『不善比善強,魔力比佛力強。
』對此可望〔舉〕事例。
大王!譬如有人,為轉輪王持來蜜或蜜房或其他之獻上物,王之守門者對彼如是言:『今非谒見王時。
是故,君!於王沒罰汝之前汝持所獻上物速回。
』其人從此因刀杖之怖畏而戰栗、恐怖,持所獻上物速歸。
大王!然,其轉輪王言:『隻因〔所持來之〕獻上物於非時,比此守門者微力』耶?而且,已或不得受他之獻上物耶?」「尊者!不然。
尊者!其守門者有嫉妬性,排斥獻上物。
而由他門,将百千倍之獻上物持至王所。
」 「大王!如是,魔波旬有嫉妬性,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
然,其他幾百千之天神取不死天之滋養素而近世尊,欲供奉滋養素於世尊之身,合掌禮拜世尊而立。
」 「尊者那先!彼然。
四資具於世間最上人之世尊應易得。
世尊随所欲而得多大之施食。
世尊實由人天之請,享受四資具。
然,〔供養〕食物於世尊之障礙,隻限於[P.213]魔之意趣是成就。
尊者!對此疑惑予不斷。
對此,予生疑起猶豫。
是應供、正等覺者,人天世界中之最勝、人中之第一、有最勝之善與福者、無等等者、無比者、無對者之如來受〔供養〕,對此魔是下卑、陋劣、矮小、惡辣、下賤之障礙,對予心不自在。
」 「大王!〔施物之〕障礙有四。
即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已準備〔施物〕之障礙、〔施物〕享受之障礙。
此中,言『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者,雖何人亦不指定,對所準備之施物不見〔人〕,或者以『施他人何』為障礙,此是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耶?此處指示某人,準備所指定之食物,對此或者為障礙,此為指定〔為某人〕〔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已準備〔施物之〕障礙耶?此處有已準備而未接受之〔施物〕,對此或者為障礙,此是已準備〔施物之〕障礙。
如何是〔施物〕享受之障礙耶?於此有所享受,對此或者為障礙,此是〔施物〕享受之障礙。
大王!此等是〔施物之〕四障礙。
然,魔波旬收般奢沙羅村之婆羅門、居士衆於手中,此非為世尊〔施物〕享受之障礙,非是〔為世尊〕所準備〔施物〕之障礙,非是〔為世尊〕所指定〔施物〕之障礙。
此是未到來,未到着,未見〔其人〕,為〔不指定人施物〕之障礙。
此不[P.214]唯世尊一人,爾時,赴於彼處,前往者其日盡不得食物。
大王!於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之世界,於含括沙門婆羅門、人天人人之中,我不見為彼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施物之〕享受行障礙。
若或者由嫉妬,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行障礙,為世尊之施物享受行障礙,彼之頭将破或百或千。
大王!如來雖依何人亦不障蓋,有此等四種之功德。
何等為四?大王!為世尊所指定之施物,為世尊所準備之施物,雖依何人亦不得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