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與品

關燈


    』比丘衆答道.『在談論如此之事。

    』佛道.『比丘們啊.提婆達多的二重失敗.并不始於今日。

    前生也有過同樣的失敗。

    』接着便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為樹神。

    那時某村中有漁夫等住着。

    卻說.某時有一漁夫.帶了年青的兒子.手執釣鈎出去.走到平日他們大家釣魚的池邊.投下釣鈎。

    釣鈎将沈在水中的一段樹根鈎住了。

    漁夫拉不起來.心想.『一定是一條大魚。

    差兒子到妻那裡去.叫妻與鄰人吵鬧吧。

    這樣就沒人會來希冀分配獲物了。

    』於是對兒子道.『你從這裡回家去.告訴你母親說.已釣到了大魚。

    叫她與鄰人吵鬧。

    』吩咐兒子前往。

    卻說他因拉不起釣鈎.擔心釣鈎折斷.便将外衣脫了丢在岸上.躍入水中去。

    他由於得魚的貪欲心.這裡那裡地搜索魚兒.撞着樹根.撞壞了兩隻眼睛。

    丢置在岸上的外衣.被賊偷去了。

    他痛得心神颠倒了.一隻手掩着眼睛從水中爬起.發着抖去尋摸外衣。

     卻說.漁夫之妻在家裡開始去尋是非.她打算『做些出人意料之外的事.』便在一隻耳朵上挂了多羅樹葉.一隻眼皮用鍋煤塗黑了.抱着犬出去訪問鄰右。

    有一女友見了.便道.『你一隻耳朵上挂了多羅樹葉.一隻眼皮塗得墨黑.如抱愛兒似地抱着犬.從這家走到那家。

    唉.你瘋了。

    』漁夫之妻道.『我沒有發瘋。

    你毫無理由.用惡語侮辱我。

    喂.拉你到村長那兒去.叫你付八迦诃婆那的罰金。

    』於是口角起來.二人同到村長那兒去了。

    然而裁判的結果.罰金卻科在漁夫之妻這方面。

    人們将她綁了起來.『快付罰金.』用笞鞭撻她。

     樹神見到漁夫之妻在村中所行的事與漁夫在森林中所遇的災難.站在樹叉間說道.『哦.漁夫啊.你在水中與在陸上所做的事.都是惡事.兩方都歸失敗了。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眼睛失明.衣服被奪.  妻在友家受笞刑. 不論在水中、陸上.  你所做的事都錯了。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漁夫是提婆達多.樹神則就是我。

    』 一四〇 鳥本生因緣 (〔菩薩=鳥王〕)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有名的慈善家說的。

    其事件出在第十二編跋陀娑羅樹神本生因緣〔第四六五〕中。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而為鳥。

    一日.國王的司祭官在郊外沐浴.身上塗了香.着了花鬘.穿了上好衣服.回到城市中來。

    城門的拱門上.有甲乙兩鳥栖止着。

    甲鳥向乙鳥說道.『朋友.我來将糞撒在這婆羅門的頭上吧。

    』乙鳥道.『莫作此種惡事。

    這婆羅門是個偉人.使偉人動氣是不行的。

    他如惱怒起來.會将鳥統統殺死吧。

    』可是甲鳥卻說.『無論如何我非這樣做不可。

    』乙鳥道.『那麽你一定就會被發覺的.』說着迳自逃走了。

    當婆羅門在那城門的拱門下通過時.那鳥就如抛花彩般将糞撒在婆羅門的頭上。

    婆羅門非常憤怒.以緻憎恨所有的鳥了。

     那時有一個管米倉的婢女.在倉門前将米攤開了曬在日光中.在旁看守着.既而睡去了。

    一隻山羊見婢女睡着了.便跑過來吃米。

    婢女醒來見到山羊.立刻将他趕走。

    婢女再睡熟以後.第二隻、第三隻山羊跑到那裡來吃米。

    婢女三回将羊趕走.心裡想道.『這山羊再三來吃米。

    曬着的米已被吃去一半.損失自然極重。

    須使山羊不再來才是。

    』於是在火把上點着了火.拿在手裡假裝睡熟而坐着.一隻山羊來吃米了。

    婢女立即跳起來.用火把去打.於是火燒着山羊毛了。

    山羊因身上燒起來.心想『滅火』而奔跑.躍入接近象廄的有枯草的小屋.去擦身子。

    火延及枯草.燒了起來.延燒至象廄.象身也燒着了.有許多象負了傷。

    獸醫無法醫治.乃去禀告國王。

     國王向司祭官問道.『師啊.獸醫說不會治療象.你可知道有甚麽良藥嗎。

    』司祭官道.『大王.知道的。

    』國王道.『求甚麽好呢。

    』司祭官道.『大王啊.鳥的血精是好的。

    』於是國王命令臣下道.『那麽殺鳥去采血精。

    』從此以後.鳥相繼被殺.但并不能得到血精。

    鳥的屍體到處累積.所有的鳥都大起恐怖了。

     當時.菩薩〔鳥〕率領了八萬隻鳥.住在火葬場的森林中。

    有一隻鳥來.将這次鳥族發生大恐怖的事件告知菩薩。

    菩薩心想.『欲除我同族所遭遇的恐怖.隻此一法。

    我就試行此法吧.』乃行十波羅蜜.由慈波羅蜜引導着.一躍而抵宮城.從開着的大窗子裡飛入.到了玉座之下。

    時有一男子想将那鳥捕住。

    國王就了玉座.制止說.『捕捉不得。

    』菩薩凝神行着慈波羅蜜.好一會.然後從玉座下出來.向國王說道.『大王啊.國王應不為樂欲等所囚而行政治。

    又.應為之事應注意熟慮而後為之。

    又.現在所行之事.有成就之望者則行.無成就之望者則不可行。

    倘若國王所行之事本無成就之望.而強要施行.則人民為大恐怖所襲.遂起死的恐怖。

    司祭官因心中懷恨在說謊語。

    鳥是并沒有血精的。

    』 國王聽了鳥的話大悅.将黃金的精緻的椅子賜與菩薩.叫他坐下。

    等待着菩薩就席.以百千次精制的油塗在羽毛上.進獻那用金器盛貯的國王自用的美食.又使他飲了飲料。

    菩薩充了饑而無苦痛時.國王向菩薩問道.『智者啊.你說「鳥是沒有血精的。

    」為何鳥沒有血精呢。

    』菩薩道.『因此緣由.』乃用了響徹天宮的聲音說法.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心髒不絕地因恐怖而顫抖.  身為一切世間而痛楚.  鳥安有血精.  這是我同族的常态。

     菩薩這樣地宣說了理由.又教誡國王道.『大王啊.國王不應不加思慮而行事。

    』國王大悅.将王權授給菩薩。

    菩薩再交還給國王.複授國王以五戒.懇求對於一切有情加以保護。

    國王聽了法話.即允許保護一切有情.并常與鳥以食物.於是每天煑米數十斤.加和各種佳味.搗碎以飼羣鳥.對於菩薩則特别給以國王的常食。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将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波羅奈國王是阿難.鳥之王則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