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吉祥草品
關燈
小
中
大
門拔出劍來一嗅.胡椒吸入鼻中.打起噴嚏來了。
因了那噴嚏.鼻子撞着了劍鋒.就被割成兩段。
他鼻子被割的事.徧傳到比丘教團中了。
一日.比丘衆在法堂上就這事互相談論道.『法友啊.聽說國王禦用的劍相師因占觀劍相.割斷了鼻子了。
』這時佛走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會集於此.談論何事。
』比丘衆答道.『在談論如此這般之事。
』佛道.『比丘們啊.那婆羅門因嗅劍割斷鼻子.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有過同樣的事。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有一個替王占觀劍相的婆羅門。
一切情形與前面所述者完全一樣。
那時王遣醫生到他那裡去.治療鼻尖.給他用蠟做了一個假鼻鑲上.仍使他充任近侍。
波羅奈王沒有王子.隻有一個王女與外甥。
他把二人在自己身旁養育。
二人長大以後.成了互相戀慕的伴侶。
因此國王召集諸大臣.告訴他們道.『我的外甥是這王位的繼承者.把女兒嫁了他給他灌頂吧。
』說後又思量道.『我的外甥究是血族.所以還是給他娶個别個國王之女而灌頂.女兒則嫁給别的國王吧。
這樣我的血族就可繁殖.我的王統可以有二支了。
』於是與諸大臣協議.說是『非給他們隔離不可.』便使外甥住在一處.王女住在他處。
他們已十六歲了.深相愛慕.王子心想.『用甚麽方法把舅父的女兒從王宮裡帶出來吧.』於是喚了女大相師來.贈以千金。
相師道.『如何報謝。
』王子道.『你所嘗試的事沒有一件不成功的。
請用甚麽理由.把我舅父的女兒從王宮裡帶出來。
』相師道.『主啊.曉得了。
我到大王那裡去.這樣禀告他吧.「大王啊.王女有惡運之神附身。
但他離開王女.不加監視.已好久了。
我乘這時機使王女坐在車中.率領許多武裝之人.排成大隊到墓場去.在圓壇後方.把死人卧在榻下.上置王女.濺以一百另八壺的香水.洗滌惡運之神使之流去吧。
」這樣禀告後.我便帶領王女到墓場去。
你在我去之日拿胡椒少許.叫武裝的人們圍繞了乘車先我到墓場去.将車停在墓場之門的一邊.命武裝的人們到墓地的林中去.你自己去到墓場圓壇的後方.佯裝死人卧在那裡。
我到那裡後将卧榻置在你上面.叫王女坐在榻上吧。
你在那瞬間可将胡椒粉放入鼻孔.打二三次噴嚏。
打到第三次噴嚏.我就棄了王女而逃。
那時你可走近去.向王女的頭灌頂.并向你自己頭上灌頂.帶領王女回到你自己那裡去。
』王子贊成道.『确是妙計。
』 相師乃到國王那裡去.将這事禀告國王。
王答應了。
又向王女告以實情。
王女自然也承諾了。
出發的那日相師通知王子.各率大隊向墓地而去。
為使伴随的人們畏懼起見.更道.『我将王女置於榻上以後.死人會在榻下打嚏.打嚏以後.就會從榻下出來.将所見到的第一個人抓住哩。
大家要小心啊。
』 王子先到.依吩咐卧在那裡.大相師捧着王女.走到圓壇的後方.說聲『不要害怕.』給她坐在榻上。
那時王子将胡椒粉放入鼻孔.打起嚏來。
他打嚏完畢.大相師立即棄了王女.大聲叫喊.第一個先逃走了。
相師一逃走.沒有一個人再能停留.大家都棄了所拿的武器而逃。
於是王子按照預定的計劃行事.領了王女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大相師來到王的地方.把一切經過情形禀告國王。
王覺得『當初我養育他們原想把她嫁給他.他們原是水乳交融地在一處成長的.』遂答應下來.後來将王位讓給外甥.以王女為正妃. 劍相師又做了新王的近侍。
一日.他來侍候國王.向了太陽站立着.他的蠟鼻酥了.落在地上.他覺得羞恥.便伏下頭去。
王笑着對他說道.『師啊.不要耽憂。
噴嚏在有些人是善的.在有些人是惡的吧。
你因噴嚏斷了鼻子.而我卻因此娶了王女而獲得王位。
』 王這樣說了.又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同一件事對於有些人是善的. 對於有些人卻是惡的。
所以沒有一切都善的東西. 也沒有一切都惡的東西。
王用此偈叙述了這段因緣。
後來施行布施等善事.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由此說法.說明世人所謂善惡的不一律.又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劍相師即今之劍相師.王的外甥則就是我。
』 一二七 迦藍都迦奴隷本生因緣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口出大言的比丘說的。
其中兩樁事件〔序分與主分〕與迦多诃迦奴隷本生因緣〔第一二五〕完全相同。
主分 在這裡.那個波羅奈長者的奴隸.名叫迦藍都迦。
他逃出去.娶了近地某長者的女兒.與許多從者同住在那裡。
波羅奈長者叫人尋訪.不知他的下落.便派珍愛如子的小鹦鹉.叫他『去尋迦藍都迦。
』小鹦鹉這裡那裡地走着.到了那村子。
那時迦藍都迦為欲作河上之遊.叫人拿了花鬘、薰香、塗香與軟硬兩種食物來到河邊.正與長者的女兒坐在船上遊河。
在這裡.作河上之遊的上流社會人士.都飲和有烈性之藥的牛乳.使整日在水上嬉遊.不緻感到寒冷。
迦藍都迦滿銜着這種牛乳.用以嗽口.嗽後将那牛乳吐出。
吐時不吐在水上.卻吐到了長者女兒的頭上。
小鹦鹉走到河邊.停在無花果樹的枝上張望着.認出了迦藍都迦.并見他将牛乳吐在長者女兒的頭上.便道.『喂.奴隸迦藍都迦啊.請你想想自己的出身與在世間的地位。
滿銜着牛乳嗽口.吐在出身高貴、幸福而有信仰的長者女兒的頭上.是不行的。
你得知道身分啊。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到處為家.我是住在森林中的。
你若被人找到.就将捉住. 迦藍都迦啊.飲牛乳吧。
迦藍都迦認得是小鹦鹉.恐怕『事情敗露.』便道.『喂.主人.你何時來的。
』鹦鹉知道『他并不是因歡迎而喊我的。
他想絞我的頭頸.殺死我哩.』便道.『我對你沒有甚麽事.』就從那裡飛到波羅奈來.将所見情形詳細告訴長者。
長者道.『那家夥做了不當的事了.』便去對他發出命令.帶到波羅奈來.使受奴隸之食。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将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迦藍都迦是那比丘.波羅奈的長者則就是我。
』 一二八 貓本生因緣 (〔菩薩=鼠王〕)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欺詐的比丘說的。
那時佛就那比丘的欺詐說道.『比丘們啊.這并不始於今日。
在前生他也是個欺詐者。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受生於鼠族.具有覺智.身大如小豬.率領數百隻鼠的從者住在林中。
那時有一隻豺.在各處旁徨着.見了這一羣鼠.心想.『欺騙這些老鼠.把他們吃了吧.』在鼠的住處附近.面向太陽.吸着風.以一隻腳站着。
菩
因了那噴嚏.鼻子撞着了劍鋒.就被割成兩段。
他鼻子被割的事.徧傳到比丘教團中了。
一日.比丘衆在法堂上就這事互相談論道.『法友啊.聽說國王禦用的劍相師因占觀劍相.割斷了鼻子了。
』這時佛走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會集於此.談論何事。
』比丘衆答道.『在談論如此這般之事。
』佛道.『比丘們啊.那婆羅門因嗅劍割斷鼻子.并不始於今日.前生也有過同樣的事。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有一個替王占觀劍相的婆羅門。
一切情形與前面所述者完全一樣。
那時王遣醫生到他那裡去.治療鼻尖.給他用蠟做了一個假鼻鑲上.仍使他充任近侍。
波羅奈王沒有王子.隻有一個王女與外甥。
他把二人在自己身旁養育。
二人長大以後.成了互相戀慕的伴侶。
因此國王召集諸大臣.告訴他們道.『我的外甥是這王位的繼承者.把女兒嫁了他給他灌頂吧。
』說後又思量道.『我的外甥究是血族.所以還是給他娶個别個國王之女而灌頂.女兒則嫁給别的國王吧。
這樣我的血族就可繁殖.我的王統可以有二支了。
』於是與諸大臣協議.說是『非給他們隔離不可.』便使外甥住在一處.王女住在他處。
他們已十六歲了.深相愛慕.王子心想.『用甚麽方法把舅父的女兒從王宮裡帶出來吧.』於是喚了女大相師來.贈以千金。
相師道.『如何報謝。
』王子道.『你所嘗試的事沒有一件不成功的。
請用甚麽理由.把我舅父的女兒從王宮裡帶出來。
』相師道.『主啊.曉得了。
我到大王那裡去.這樣禀告他吧.「大王啊.王女有惡運之神附身。
但他離開王女.不加監視.已好久了。
我乘這時機使王女坐在車中.率領許多武裝之人.排成大隊到墓場去.在圓壇後方.把死人卧在榻下.上置王女.濺以一百另八壺的香水.洗滌惡運之神使之流去吧。
」這樣禀告後.我便帶領王女到墓場去。
你在我去之日拿胡椒少許.叫武裝的人們圍繞了乘車先我到墓場去.将車停在墓場之門的一邊.命武裝的人們到墓地的林中去.你自己去到墓場圓壇的後方.佯裝死人卧在那裡。
我到那裡後将卧榻置在你上面.叫王女坐在榻上吧。
你在那瞬間可将胡椒粉放入鼻孔.打二三次噴嚏。
打到第三次噴嚏.我就棄了王女而逃。
那時你可走近去.向王女的頭灌頂.并向你自己頭上灌頂.帶領王女回到你自己那裡去。
』王子贊成道.『确是妙計。
』 相師乃到國王那裡去.将這事禀告國王。
王答應了。
又向王女告以實情。
王女自然也承諾了。
出發的那日相師通知王子.各率大隊向墓地而去。
為使伴随的人們畏懼起見.更道.『我将王女置於榻上以後.死人會在榻下打嚏.打嚏以後.就會從榻下出來.将所見到的第一個人抓住哩。
大家要小心啊。
』 王子先到.依吩咐卧在那裡.大相師捧着王女.走到圓壇的後方.說聲『不要害怕.』給她坐在榻上。
那時王子将胡椒粉放入鼻孔.打起嚏來。
他打嚏完畢.大相師立即棄了王女.大聲叫喊.第一個先逃走了。
相師一逃走.沒有一個人再能停留.大家都棄了所拿的武器而逃。
於是王子按照預定的計劃行事.領了王女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大相師來到王的地方.把一切經過情形禀告國王。
王覺得『當初我養育他們原想把她嫁給他.他們原是水乳交融地在一處成長的.』遂答應下來.後來将王位讓給外甥.以王女為正妃. 劍相師又做了新王的近侍。
一日.他來侍候國王.向了太陽站立着.他的蠟鼻酥了.落在地上.他覺得羞恥.便伏下頭去。
王笑着對他說道.『師啊.不要耽憂。
噴嚏在有些人是善的.在有些人是惡的吧。
你因噴嚏斷了鼻子.而我卻因此娶了王女而獲得王位。
』 王這樣說了.又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同一件事對於有些人是善的. 對於有些人卻是惡的。
所以沒有一切都善的東西. 也沒有一切都惡的東西。
王用此偈叙述了這段因緣。
後來施行布施等善事.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由此說法.說明世人所謂善惡的不一律.又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劍相師即今之劍相師.王的外甥則就是我。
』 一二七 迦藍都迦奴隷本生因緣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口出大言的比丘說的。
其中兩樁事件〔序分與主分〕與迦多诃迦奴隷本生因緣〔第一二五〕完全相同。
主分 在這裡.那個波羅奈長者的奴隸.名叫迦藍都迦。
他逃出去.娶了近地某長者的女兒.與許多從者同住在那裡。
波羅奈長者叫人尋訪.不知他的下落.便派珍愛如子的小鹦鹉.叫他『去尋迦藍都迦。
』小鹦鹉這裡那裡地走着.到了那村子。
那時迦藍都迦為欲作河上之遊.叫人拿了花鬘、薰香、塗香與軟硬兩種食物來到河邊.正與長者的女兒坐在船上遊河。
在這裡.作河上之遊的上流社會人士.都飲和有烈性之藥的牛乳.使整日在水上嬉遊.不緻感到寒冷。
迦藍都迦滿銜着這種牛乳.用以嗽口.嗽後将那牛乳吐出。
吐時不吐在水上.卻吐到了長者女兒的頭上。
小鹦鹉走到河邊.停在無花果樹的枝上張望着.認出了迦藍都迦.并見他将牛乳吐在長者女兒的頭上.便道.『喂.奴隸迦藍都迦啊.請你想想自己的出身與在世間的地位。
滿銜着牛乳嗽口.吐在出身高貴、幸福而有信仰的長者女兒的頭上.是不行的。
你得知道身分啊。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到處為家.我是住在森林中的。
你若被人找到.就将捉住. 迦藍都迦啊.飲牛乳吧。
迦藍都迦認得是小鹦鹉.恐怕『事情敗露.』便道.『喂.主人.你何時來的。
』鹦鹉知道『他并不是因歡迎而喊我的。
他想絞我的頭頸.殺死我哩.』便道.『我對你沒有甚麽事.』就從那裡飛到波羅奈來.将所見情形詳細告訴長者。
長者道.『那家夥做了不當的事了.』便去對他發出命令.帶到波羅奈來.使受奴隸之食。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将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迦藍都迦是那比丘.波羅奈的長者則就是我。
』 一二八 貓本生因緣 (〔菩薩=鼠王〕)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欺詐的比丘說的。
那時佛就那比丘的欺詐說道.『比丘們啊.這并不始於今日。
在前生他也是個欺詐者。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受生於鼠族.具有覺智.身大如小豬.率領數百隻鼠的從者住在林中。
那時有一隻豺.在各處旁徨着.見了這一羣鼠.心想.『欺騙這些老鼠.把他們吃了吧.』在鼠的住處附近.面向太陽.吸着風.以一隻腳站着。
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