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吉祥草品

關燈
家裡.長大後在仙人的地方出家.被五百個從者伴随着.住於山麓。

    那時雪山大旱.到處水乾.畜類因得不到水.都有将要渴死之勢。

     此時在這些道士裡面.有一道士見了他們的乾渴之苦.便砍了一株樹作成管子.絞了水盛在裡面.以供畜類飲用。

    許多畜類成羣來飲.弄得道士竟連摘果實的時間都沒有。

    他不進食.隻是施水。

     羣畜想道.『那人施水給我們.自己連摘果實的工夫都沒有.人已餓得非常困倦。

    我們趕快想法子吧。

    』他們互相商量.『今日來飲水者.依自己的力量去摘些果子回來吧。

    』於是各畜類依自己之力.摘了蜜甜的芒果、野薔薇果、面包樹之果回來.給他一個人摘來的果子.幾乎足以載滿兩輛半的車子。

    五百道士吃過後.還有許多可以貯藏起來。

    菩薩見了說道.『靠了一個人的勵精於任務.使這許多道士都得到了果子.得以維持生活。

    人确不可不精進。

    』接着就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凡人應該精進.  賢者不知疲倦。

     試看精進之結果吧.  不求而得到庵羅果。

     大薩埵〔菩薩〕這樣地教誡仙人之羣。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勵精於任務的道士是那比丘.仙羣之師則就是我。

    』 一二五 迦多诃迦奴隸本生因緣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誇口的比丘說的。

    他的事蹟.與上面所述者相同。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是個富裕的長者。

    他的妻生了一子。

    是日.女奴也産生一子。

    兩兒在一處長大.長者之子學文字時.奴子作為侍僮而随行.共同學習.兼做若幹件工作。

    他漸漸地擅長讀書了.并且長得眉清目秀.取名迦多诃迦。

    他以管理長者家中的财寶為業.自己思量道.『我決不能老以管理财寶為業。

    如果稍有過失.就會綁縛了受責.把奴隸的食物配給我。

    恰好附近另有一位長者.是我家長者的朋友。

    現在我佯作奉我家長者之命.帶信給他.哄騙那長者說.「我是長者之子.」娶他女兒為妻.安樂度日吧。

    』於是自己摘取了貝葉寫道.『我是某人.今差小兒到府上來見你。

    我們聯姻為親戚.是相應的。

    請你将令嫒嫁與小兒.叫他們二人住在那裡。

    我有暇就來。

    』信尾蓋了長者的印.然後任意取了用欵、顔料、衣服等物.到附近的那位長者家去.向長者拜揖而立。

    那長者問道.『你從何處來。

    』奴子道.『從波羅奈來。

    』長者道.『你是何人之子。

    』奴子道.『波羅奈長者之子。

    』長者道.『來此何事。

    』這時迦多诃迦就将貝樹葉呈上道.『請看這個。

    』長者讀了貝葉上所寫的話.非常歡喜道.『現在我的生活才算有意義了.』便把女兒嫁他.叫他住在那裡。

    那住宅甚大。

    當粥、嚼食與衣類、香料等拿出來時.他輕蔑地說道.『這樣的粥、嚼食與飯.是鄉下烹調。

    』又輕蔑縫制衣類的人等說.『他們是鄉下人.所以不曉得制外衣.也不曉得制香料.嗅花上的香氣。

    』 卻說.菩薩因為不見了奴子.就說.『迦多诃迦不見了。

    到甚麽地方去了吧.去把他尋回來.』就差人到各處去尋訪。

    其中有一個使者恰到那裡去.見到了他.認明是他無誤.便避免為他所覺.歸來告訴菩薩。

    菩薩聽了這情形.心想.『做了不好的事了.去捉他回來吧.』乃求國王允其所請.率領了許多從者出發。

    『聽說長者到鄰村去了』的風聲傳遍了四方。

    迦多诃迦聽到『長者來了』的消息.心裡忖道.『他一定不是為别的事情來的.定為了我的事而來。

    假使我現在逃走.不再回來怎樣。

    不.這裡自有樂趣。

    還是跑到主人來的路上去.執奴隸之役.請他饒恕吧。

    』從此以後.他就在公衆之前這樣說.『别的愚人.因自己愚魯之故.不知父母的恩德。

    當父母用飯時.不行敬禮而與父母同吃.但我當雙親用飯時.必捧壺、或拿唾器、拿盤、拿水瓶與扇而坐。

    』并說明奴隸對於主人所應做的一切事情.如在休息之時.也拿了水瓶到有遮陰的處所去之類。

     他這樣地教誨衆人畢.於菩薩已到近處時對嶽父說.『嶽父.聽說我的父親來會你。

    請你預備軟硬兩種食物。

    我拿了禮物.到途中去迎接他。

    』嶽父答應說『好。

    』迦多诃迦拿了許多禮物.帶着許多從者前往。

    到後向菩薩緻敬禮.并獻呈禮物。

    菩薩接受了禮物.與他互作寒暄。

    朝餐時張了天幕.入蔭處休息。

    迦多诃迦叫從者回去.自己拿了水瓶.走近菩薩面前.完畢了水的所作以後.拜跪着說道.『主人.我可把你所要的财寶獻給你。

    隻請你不要毀損我的名譽。

    』菩薩因他很能精勵.心軟了下來.便安慰他道.『别怕.我不會來阻礙你的。

    』於是進入鄰村了。

     主人的款待.很是隆重。

    但迦多诃迦隻管以奴隸的資格為其所應為之事。

    菩薩安坐以後.鄰村的長者說道.『大長者啊.我讀了你的貝葉書.已把女兒嫁給令郎了。

    』菩薩把迦多诃迦認作兒子.說了些相當親愛的話.使長者滿意。

    可是從此以後.就厭見迦多诃迦了。

     一日.菩薩喚長者的女兒過來道.『媳婦.請看我的頭上有蚤嗎。

    』她走近去.站着捉蚤。

    菩薩用溫語問道.『怎樣.我兒子對於你苦時、樂時都親切嗎。

    你們二人相愛着和平過活嗎。

    』媳婦道.『令郎别的沒有缺點.隻是對於食物要出怨言.叫我為難。

    』長者道.『媳婦啊.不論在甚麽時候.這是惡習慣。

    讓我來教你一個使他閉口的方法。

    你要好好記住.我兒子如果在吃飯時口出怨言.你就照我所教的樣子.當面說說看吧。

    』他教她一首偈語.過了幾日.自回波羅奈去了。

    迦多诃迦拿着許多軟硬食物随行.并獻呈許多财物.禮拜而歸。

    從菩薩回去那一日起.他又極度傲慢起來了。

    一日.長者的女兒搬出各種美味的噉食.拿着匙進呈時.他就向她對食物發出怨言。

    長者的女兒依菩薩所教.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到了别處.  若作種種誇語. 他歸來将遭破滅.  進食吧.迦多诃迦啊. 迦多诃迦心想.『一定是長者把我的名氏告訴了她.她一切事情都講給她聽了吧。

    』從此便不再怨食物不好.随所給與而吃.後來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結分 佛作此法話後.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迦多诃迦是口出大言的比丘.波羅奈的長者則就是我。

    』 一二六 劍相師本生因緣 (〔菩薩=國王之甥〕)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那替拘薩羅國王觀察劍相的婆羅門說的。

    相傳.他每於劍工拿劍來向國王進呈時.用鼻嗅劍.觀察劍相。

    有人送贈物給他.他就對那人說.『劍相具足.适於國王之用。

    』若不送贈物給他.則他就侮蔑那人的劍.說是「缺相。

    」 卻說.有一個劍工制成一劍.劍鞘中放入了微細的胡椒.拿到國王的地方來。

    王喚那婆羅門來.叫他『相劍。

    』婆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