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設問品

關燈
.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語而喪命.并不始於今日。

    前生也曾因此喪命。

    』接着就講起過去之事來。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於西北婆羅門的家裡.成年後在得叉屍羅城修習一切學藝.舍離諸欲.出家度仙人生活.獲得五智八果。

    雪山地方的仙人之羣.齊來奉他為師.他遂做了五百仙人之師.享受着禅定之樂.住在雪山地方。

    某時.一個患黃疸病的苦行者.正在持斧劈柴.另有一饒舌的苦行者來到那裡.坐在他的旁邊.說『這樣劈啊.那樣劈啊.』弄得那個苦行者不快起來.發怒說道.『你又不是教我劈柴術的先生.』便揮起銳利的斧頭.向他一擊.結果了他的性命。

    菩薩收拾了他的屍體。

    那時在離仙居不遠的蟻塔之下.有一隻鹧鸪栖着.不問朝夕.老是立在蟻塔之頂.大聲鳴啭。

    一個獵師聽到了鳴聲.知道必有鹧鸪栖着無疑.遂循聲而往.把他殺了.持之而歸。

    菩薩不再聽見鹧鸪的聲音了.因問苦行者們道.『這裡向來有鹧鸪.為何近來不聽見他的叫聲呢。

    』他們以事由告知。

    菩薩把這兩件事聯結起來.在仙人之羣的中間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所說的話過於高聲.  或過於強烈、過於宂長。

     愚者因此被殺。

      太會叫的鹧鸪亦如此。

     菩薩修習四梵住.後來生於梵天界。

     結分 佛又道.『比丘們.拘迦利因自己的言語而喪命.并不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

    』作此法話畢.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背教的苦行者即拘迦利.仙人之羣是佛的僧衆.仙人之師則就是我。

    』 一一八 鹑本生因緣 (〔菩薩=鹑〕)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優多羅舍蒂的兒子說的。

    優多羅舍蒂是舍衛城的大富豪.有一個智者離了梵天界.投生在他妻子的胎裡.達成年後.面目端正.具有梵天的風貌。

    一日.舍衛城舉行迦底加祭的夜祭.全城的人都熱中於祭典。

    他的朋友〔别的豪商之子〕都已有了妻子.隻有他因居住梵天界已久.不曾紛心於煩惱。

    因此他的朋友商議道.『給優多羅舍蒂的兒子帶一個女人來.一同參與祭典吧。

    』於是來到他的旁邊.對他說道.『朋友.城中有迦底加祭的夜祭.你也帶一個女人來.一同舉行慶祝吧。

    』雖然那小豪商說.『我不要女人.』他們卻再三強迫他答應.給一個妓女全身裝扮了.帶她到他家裡來.說『到這位哥兒身邊去.』領那女人入了寝室.他們便回去了。

    然而小豪商對那走進寝室來的女人不瞧一眼.也不說一句話。

    那女人心裡想道.『我雖有這樣美好的姿容.引人的魅力.而這位男人卻不願見我.也不願對我說話。

    好.那麽向他現得意的嬌态.使他瞧我吧。

    』於是顯出女人的嬌态.裝出不勝愉快的樣子.露着皓齒微笑。

    小豪商見了.就領悟了齒骨之相〔觀念.〕心中起骨鎖想.又悟知她的全身如一骨鎖.便給了她一點錢.說聲『出去吧.』把她送了出去。

    她從他屋中出來.路上為一個貴族所見.拿錢給她.把她帶到自己的邸宅去了。

    七日以後.祭禮完畢了。

    妓女的母親因女兒不曾回來.便到豪商們的地方去.問道.『我的女兒在何處。

    』他們同到優多羅舍蒂的兒子家裡去.問道.『那女人在甚麽地方。

    』小豪商道.『那時我就給了她一點錢打發她回去了。

    』妓女的母親道.『女兒失蹤了。

    請給我去找來。

    』說着就拉了小豪商到國王面前來申訴.王便開始審理這樁案件。

    王問.『那些豪商的兒子們把她女兒帶到了你的地方以後就回去的嗎。

    』小豪商道.『大王.是的。

    』王道.『現在在甚麽地方呢。

    』小豪商道.『我不知道。

    當晚我就馬上叫她回去了的。

    』王道.『現在不能把她帶來嗎。

    』小豪商道.『大王.這是辦不到的。

    』王道.『假如不能把她帶來.給我用王刑處治他。

    』警吏就把他反綁起來.捉去.将執行王刑了。

    於是『某豪商的兒子因尋不到妓女.将受王刑』的風聲.傳遍了全城。

    大衆都将手按在胸部.站住了說.『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你蒙了冤罪。

    』悲歎着跟随着小豪商而去。

    那時小豪商想道.『我所以受此種苦.是由於度在家生活的緣故。

    倘從此得到允許.我還不如去到大瞿昙、等正覺者那裡出了家吧。

    』卻說.那妓女聽到了這風聲.就問.『究竟為何如此嘈雜.』及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後.便火急地奔入羣衆之間.叫道.『諸位請讓路、請讓路.使國王的警吏得看見我。

    』說着就把自己指點給他們看。

    警吏見到了她.就将她交給她母親.然後解了小豪商的縛.把他釋放了。

    他由朋友圍繞着到河邊洗了頭.回到家中.朝餐畢.從父母處得到了出家的許可.攜帶衣類.由衆人圍繞着來參見佛.緻了敬禮.請求出家.蒙佛許可出家入團。

    他由不倦的業處.增長智見.不久就達到了阿羅漢位。

    一日.比丘衆會集法堂.談論他的德行道.『法友們啊.優多羅舍蒂的兒子於發生死的恐怖時.覺悟佛教的功德.決心於脫離此苦後即出家。

    一被釋放.他就照這見解立時出家.終於得到最上果。

    』這時佛出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