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利愛品
關燈
小
中
大
的猿。
園丁想道.『街上已在舉行祭典了。
我也把澆水的事情吩咐了這些猿.自己出去遊玩吧。
』便走到猿王那裡.托付說道.『喂.猿王啊.這園林於你們很有益處.你們可在這裡吃花芽或果實。
街上有祭典.我要出去遊玩.在我回來以前.你們能把這些苗木灌溉嗎。
』猿王道.『好.我來灌溉吧。
』園丁道.『那麽給我當心些.』便把澆水用的皮囊與木桶交代給猿王.自己出去了。
羣猿拿了皮囊與木桶去向苗木澆水。
猿王對他們說道.『喂.猿兒們.不可把水浪費。
你們澆水於苗木的時候.要一一拔起來看.根深的就多給些水.根淺的就少給些水。
因為水在我們是不容易取得的東西。
』羣猿道.『知道了.』就依言而行。
這時.有一個博士到了禦苑之中.見羣猿如是情形.便道.『喂.猿兒們.你們為甚麽把苗木一一拔起來看.依了根的長短給水呢。
』羣猿回答道.『我們的王吩咐我們這樣做。
』博士聽了這話.想道.『啊.無智的愚昧者.即使想做有利益的事情.做來也是不利益的.』便唱出了下面的偈語。
唯有理的行為可生幸福. 無理的惡行不然。
愚昧者失卻利益. 猶如代替園丁的猿。
博士如是用偈語斥責了猿王.自己就率領從者.離開禦苑而去了。
結分 佛道.『這村童毀壞園林不自今日始.前生也曾如此的。
』作此法話畢.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猿王是這毀壞園林的村童.那博士則就是我。
』 四七 酒本生因緣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糟蹋了酒的人說的。
相傳.給孤獨長者有一個知友.開設酒店.以濃醕的酒出賣.上門沽飲之客甚多。
有一日.他吩咐小僮道.『喂.有人來沽酒.用現金賣給他.』自己便去洗澡。
小僮就依照吩咐.把酒賣給許多沽客.見有些客人帶了鹽或椰子糖來飲酒.想道.『這酒毫無鹽味.加些鹽進去吧.』便在酒瓶中加入了一那利的鹽.賣給客人。
客人把酒飲到口裡.立刻吐出問道.『你怎麽弄的。
』小僮回答道『我見你們飲酒時要用鹽.所以就把鹽放了些在酒裡。
』客人們責備說道.『小家夥.你把很好的酒弄壞了.』便離座而去。
主人回來.見店中一個座客都沒有.問道.『客人都到那裡去了。
』小僮便将經過說明。
主人斥責道.『小家夥.這樣的好酒被你弄壞了。
』於是把此事去告訴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覺得『這是一個可傳的故事.』便到祇園精舍去禮拜佛.禀告此事。
佛道.『家長啊.這人不但今世把酒糟蹋.前生也曾這樣的.』接着又因長者的請求.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是波羅奈城中的一個長者。
菩薩的附近有一個開酒店的.他藏着濃醕的酒.交付小僮售賣.自己洗浴去了。
小僮於主人不在時.把鹽放入酒中.酒被弄壞.一切情形與上面的故事相同。
主人回來.聞知詳情.便來告訴長者。
長者對主人道.『愚昧者不顧道理.想做有利之事.結果反緻不利。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唯有理的行為可生幸福. 無理的惡行不然。
愚昧者失卻利益. 猶如把酒弄壞的憍陳如。
菩薩如是以偈語來把法宣明。
結分 佛道.『家長啊.這小僮不但今世把酒糟蹋.前生也曾這樣的.』又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酒商即是現在的酒商.那波羅奈的長者則就是我。
』 四八 智雲呪文本生因緣 (〔菩薩=弟子〕)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頑固的比丘說的。
佛對那比丘說道.『比丘啊.你不但今世頑固.前生也曾這樣。
在前生.你因不聽賢者的忠告.被利刃劈成兩爿倒死在路上.同時又使一千人喪失了性命呢。
』接着便講過去之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某村有一個婆羅門.懂得智雲呪文。
相傳.這呪文非常有價值.在月與月宿會合時.隻要對着天空把這呪文反複念誦.就會從空中降下七寶的雨來的。
這時.菩薩随那婆羅門學習技藝。
一日.婆羅門因為有事.率領菩薩離開鄉村.到契帝耶國去。
中途經過某森林.有五百個『派遣盜賊』正作路劫.把菩薩與智雲婆羅門架去了。
所謂『派遣盜賊』者.據說.他們把二人捕住後.把其中一人放回.叫他取了财物來贖其他一人.所以稱為『派遣盜賊。
』他們捕得父子時.就把做父親的放回.命令他道.『你去取财寶來領兒子回去。
』同樣.捕得母女。
則放回母親.捕得兄弟.則放回其兄.捕得師弟.則放回弟子。
這時.盜賊留住智雲婆羅門.派遣菩薩回去。
菩薩向師作禮道.『我過二三日就來。
切勿恐怖。
請聽我的話。
今日那降寶雨的月與月宿會相合吧.萬不可因熬不住苦痛之故.誦起呪文降下财寶來啊。
如果寶雨一下.不但你無救.連這五百個盜賊也将死滅吧。
』他如是向師忠告後.自己便取财物去了。
到了傍晚時分.盜賊就把婆羅門綑綁起來。
這時.滿輪明月從東方升上。
婆羅門望着月宿.自想.『月與月宿正相合.可降寶雨呢。
我為何要如此受苦。
把呪文反覆念誦起來.降下了寶雨.将财寶給與盜賊.自己脫身而去吧。
』便向盜賊們說道.『諸位.你們為何将我綑綁在這裡。
』盜賊們答道.『為了想得财寶呀。
』婆羅門道.『如果你們所想得的是财寶.快把我的束縛解除.讓我洗了頭面.穿上新衣.用香華把身體修飾起來。
』盜賊們聽了他的話.一一照辦。
婆羅門於月與月宿正相合時.反覆誦念呪文.向空凝望。
突然間.财寶如雨一般從空中降下。
盜賊們收拾财寶.用衣服包裹了出發。
婆羅門也跟在他們後面行走。
這時.另有一羣盜賊五百人.把這班盜賊們捕住了.甲盜羣道.『你們為何捕捉我們。
』乙盜羣道.『為了想得财寶。
』甲盜羣道.『如果你們想得财寶.那麽捉這個婆羅門呀。
他會凝視天空.叫天上降落财寶的雨來。
我們的财寶也都是由他得來的。
』於是乙盜羣把甲盜羣釋放.來捉婆羅門道.『也請給我們财寶呀。
』婆羅門道.『我也原想把财寶給你們.但财寶的雨要月與月宿相合時才會降下.從現在正好要等一年。
你們想得财寶.請忍耐了等待.到那時.我給你們降财寶的雨吧。
』 盜賊們道.『你這乖刁的婆羅門.給别人降了貴重的财寶的雨.對我們卻說要再等一年.』就把他斬成兩段.丢在路旁。
接着趕上前方去與甲盜羣交戰.把他們一一殺卻.奪下财寶。
這些盜賊們得了财産以後.内部就分成兩派.二百五十人與其他二百五十人互相争戰.剩了一派的二百五十人。
如是繼續分派自相争殺.結果一千個盜賊之中隻剩了兩個。
這兩個盜賊把财寶搬到某村附近的森林中藏起來。
一個執刀在林中把守.另一個則入村去買米做飯。
貪欲真是滅亡之源。
那坐着看守财寶的盜賊心想.『如果那人回來.這财寶将被分去一半吧。
當他來時.我一定要用刀把他刺死。
』便執刀坐着豫備.隻待那人回來。
另一個盜賊也想.『這财寶将兩人對分.各取一半吧。
我要把毒放在飯中.毒殺了他.獨占财寶。
』於是待飯熟時.自己先吃了一個飽.加毒在剩下的飯中拿着回來。
才走進林間把飯放下.那在林間的盜賊就用刀把他斬成兩段.丢在人所不看見的地方.後來因吃了有毒的飯.自己也倒斃在林中。
如是.為了财寶之故.所有的人全部滅亡了。
菩薩〔弟子〕於二三日後攜了财寶回到原處來.不見師父.卻見财寶零落地散在那裡.想道.『大概是師父不聽我的忠告.召喚了财寶的雨.因而所有的人都喪命了吧。
』便向大路前進。
正前進時.見師父被斬成兩段丢在路旁.想道.『果然不聽我的忠告而死了.』便拾集木柴.把屍體火葬.取野花作供。
再向前走.
園丁想道.『街上已在舉行祭典了。
我也把澆水的事情吩咐了這些猿.自己出去遊玩吧。
』便走到猿王那裡.托付說道.『喂.猿王啊.這園林於你們很有益處.你們可在這裡吃花芽或果實。
街上有祭典.我要出去遊玩.在我回來以前.你們能把這些苗木灌溉嗎。
』猿王道.『好.我來灌溉吧。
』園丁道.『那麽給我當心些.』便把澆水用的皮囊與木桶交代給猿王.自己出去了。
羣猿拿了皮囊與木桶去向苗木澆水。
猿王對他們說道.『喂.猿兒們.不可把水浪費。
你們澆水於苗木的時候.要一一拔起來看.根深的就多給些水.根淺的就少給些水。
因為水在我們是不容易取得的東西。
』羣猿道.『知道了.』就依言而行。
這時.有一個博士到了禦苑之中.見羣猿如是情形.便道.『喂.猿兒們.你們為甚麽把苗木一一拔起來看.依了根的長短給水呢。
』羣猿回答道.『我們的王吩咐我們這樣做。
』博士聽了這話.想道.『啊.無智的愚昧者.即使想做有利益的事情.做來也是不利益的.』便唱出了下面的偈語。
唯有理的行為可生幸福. 無理的惡行不然。
愚昧者失卻利益. 猶如代替園丁的猿。
博士如是用偈語斥責了猿王.自己就率領從者.離開禦苑而去了。
結分 佛道.『這村童毀壞園林不自今日始.前生也曾如此的。
』作此法話畢.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猿王是這毀壞園林的村童.那博士則就是我。
』 四七 酒本生因緣 (〔菩薩=長者〕)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糟蹋了酒的人說的。
相傳.給孤獨長者有一個知友.開設酒店.以濃醕的酒出賣.上門沽飲之客甚多。
有一日.他吩咐小僮道.『喂.有人來沽酒.用現金賣給他.』自己便去洗澡。
小僮就依照吩咐.把酒賣給許多沽客.見有些客人帶了鹽或椰子糖來飲酒.想道.『這酒毫無鹽味.加些鹽進去吧.』便在酒瓶中加入了一那利的鹽.賣給客人。
客人把酒飲到口裡.立刻吐出問道.『你怎麽弄的。
』小僮回答道『我見你們飲酒時要用鹽.所以就把鹽放了些在酒裡。
』客人們責備說道.『小家夥.你把很好的酒弄壞了.』便離座而去。
主人回來.見店中一個座客都沒有.問道.『客人都到那裡去了。
』小僮便将經過說明。
主人斥責道.『小家夥.這樣的好酒被你弄壞了。
』於是把此事去告訴給孤獨長者。
給孤獨長者覺得『這是一個可傳的故事.』便到祇園精舍去禮拜佛.禀告此事。
佛道.『家長啊.這人不但今世把酒糟蹋.前生也曾這樣的.』接着又因長者的請求.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是波羅奈城中的一個長者。
菩薩的附近有一個開酒店的.他藏着濃醕的酒.交付小僮售賣.自己洗浴去了。
小僮於主人不在時.把鹽放入酒中.酒被弄壞.一切情形與上面的故事相同。
主人回來.聞知詳情.便來告訴長者。
長者對主人道.『愚昧者不顧道理.想做有利之事.結果反緻不利。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唯有理的行為可生幸福. 無理的惡行不然。
愚昧者失卻利益. 猶如把酒弄壞的憍陳如。
菩薩如是以偈語來把法宣明。
結分 佛道.『家長啊.這小僮不但今世把酒糟蹋.前生也曾這樣的.』又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酒商即是現在的酒商.那波羅奈的長者則就是我。
』 四八 智雲呪文本生因緣 (〔菩薩=弟子〕)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一個頑固的比丘說的。
佛對那比丘說道.『比丘啊.你不但今世頑固.前生也曾這樣。
在前生.你因不聽賢者的忠告.被利刃劈成兩爿倒死在路上.同時又使一千人喪失了性命呢。
』接着便講過去之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某村有一個婆羅門.懂得智雲呪文。
相傳.這呪文非常有價值.在月與月宿會合時.隻要對着天空把這呪文反複念誦.就會從空中降下七寶的雨來的。
這時.菩薩随那婆羅門學習技藝。
一日.婆羅門因為有事.率領菩薩離開鄉村.到契帝耶國去。
中途經過某森林.有五百個『派遣盜賊』正作路劫.把菩薩與智雲婆羅門架去了。
所謂『派遣盜賊』者.據說.他們把二人捕住後.把其中一人放回.叫他取了财物來贖其他一人.所以稱為『派遣盜賊。
』他們捕得父子時.就把做父親的放回.命令他道.『你去取财寶來領兒子回去。
』同樣.捕得母女。
則放回母親.捕得兄弟.則放回其兄.捕得師弟.則放回弟子。
這時.盜賊留住智雲婆羅門.派遣菩薩回去。
菩薩向師作禮道.『我過二三日就來。
切勿恐怖。
請聽我的話。
今日那降寶雨的月與月宿會相合吧.萬不可因熬不住苦痛之故.誦起呪文降下财寶來啊。
如果寶雨一下.不但你無救.連這五百個盜賊也将死滅吧。
』他如是向師忠告後.自己便取财物去了。
到了傍晚時分.盜賊就把婆羅門綑綁起來。
這時.滿輪明月從東方升上。
婆羅門望着月宿.自想.『月與月宿正相合.可降寶雨呢。
我為何要如此受苦。
把呪文反覆念誦起來.降下了寶雨.将财寶給與盜賊.自己脫身而去吧。
』便向盜賊們說道.『諸位.你們為何将我綑綁在這裡。
』盜賊們答道.『為了想得财寶呀。
』婆羅門道.『如果你們所想得的是财寶.快把我的束縛解除.讓我洗了頭面.穿上新衣.用香華把身體修飾起來。
』盜賊們聽了他的話.一一照辦。
婆羅門於月與月宿正相合時.反覆誦念呪文.向空凝望。
突然間.财寶如雨一般從空中降下。
盜賊們收拾财寶.用衣服包裹了出發。
婆羅門也跟在他們後面行走。
這時.另有一羣盜賊五百人.把這班盜賊們捕住了.甲盜羣道.『你們為何捕捉我們。
』乙盜羣道.『為了想得财寶。
』甲盜羣道.『如果你們想得财寶.那麽捉這個婆羅門呀。
他會凝視天空.叫天上降落财寶的雨來。
我們的财寶也都是由他得來的。
』於是乙盜羣把甲盜羣釋放.來捉婆羅門道.『也請給我們财寶呀。
』婆羅門道.『我也原想把财寶給你們.但财寶的雨要月與月宿相合時才會降下.從現在正好要等一年。
你們想得财寶.請忍耐了等待.到那時.我給你們降财寶的雨吧。
』 盜賊們道.『你這乖刁的婆羅門.給别人降了貴重的财寶的雨.對我們卻說要再等一年.』就把他斬成兩段.丢在路旁。
接着趕上前方去與甲盜羣交戰.把他們一一殺卻.奪下财寶。
這些盜賊們得了财産以後.内部就分成兩派.二百五十人與其他二百五十人互相争戰.剩了一派的二百五十人。
如是繼續分派自相争殺.結果一千個盜賊之中隻剩了兩個。
這兩個盜賊把财寶搬到某村附近的森林中藏起來。
一個執刀在林中把守.另一個則入村去買米做飯。
貪欲真是滅亡之源。
那坐着看守财寶的盜賊心想.『如果那人回來.這财寶将被分去一半吧。
當他來時.我一定要用刀把他刺死。
』便執刀坐着豫備.隻待那人回來。
另一個盜賊也想.『這财寶将兩人對分.各取一半吧。
我要把毒放在飯中.毒殺了他.獨占财寶。
』於是待飯熟時.自己先吃了一個飽.加毒在剩下的飯中拿着回來。
才走進林間把飯放下.那在林間的盜賊就用刀把他斬成兩段.丢在人所不看見的地方.後來因吃了有毒的飯.自己也倒斃在林中。
如是.為了财寶之故.所有的人全部滅亡了。
菩薩〔弟子〕於二三日後攜了财寶回到原處來.不見師父.卻見财寶零落地散在那裡.想道.『大概是師父不聽我的忠告.召喚了财寶的雨.因而所有的人都喪命了吧。
』便向大路前進。
正前進時.見師父被斬成兩段丢在路旁.想道.『果然不聽我的忠告而死了.』便拾集木柴.把屍體火葬.取野花作供。
再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