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雛鳥品
關燈
小
中
大
門瞿昙之類的人。
而自己則生意也不做.甚麽事務也不管。
你們要忠告主人.叫他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再令沙門瞿昙與其弟子常在邸宅進出啊。
』總管者道.『愚笨的魔神啊.主人不惜為了那救世的佛教耗财。
縱使有一日.他要把我的頭發割了去賣.我也決不會對他說甚麽怨言的。
你給我快走開吧。
』女神又到主人的長子那裡去作同樣的勸告。
那長子也以同樣的話把她斥責。
她終於未能與主人面談。
卻說.長者雖豪富.因不絕地布施.不顧業務.結果就收入減少.财産快完了。
他漸漸貧困.用的、着的、睡的、吃的已不如從前。
可是對教團的布施還如從前一樣。
有一日.當長者禮佛畢坐下時.佛問道.『居士啊.你的家境還能作布施嗎。
』他回答道.『是的.世尊.還能供獻些昨日殘餘下來的殘粥。
』這時佛對他說道.『居士啊.别因所施的東西不好而覺得懊惱.隻要心善.對佛或辟支佛所作的布施.決不會惡。
因為這裡面有大果報呀。
』原來能淨心者所布施的東西.決不會不淨的。
試看下面的話。
對等覺的如來或佛弟子.若能心淨. 任何布施不菲薄. 任何奉侍不微小。
試看那毫無鹽味的些許乾乳糜之果報。
佛又對他說道.『居士啊.你所施的東西雖不精美.卻對體達八聖道了的人們作着布施哩。
我為了想施七寶.曾把全世界搗掘到底。
正在作一大布施.如把五大河合起來成為一條激流似地。
可是要找歸依三寶或守持五戒者竟不可得。
值得受布施的人原是極難得的。
所以你别自己懊惱.說「我的布施不精美」啊。
』接着便為誦滅盡經。
卻說.那魔神在長者富有時未得與他面談.以為現在他已是個窮人.一定會聽她的話了.便於中夜時分入他的寝室去.立在空中.發出光輝來。
長者問道.『你是誰。
』魔神道.『主人啊.我就是住在第四望樓的女神。
』長者道.『來此何事。
』魔神道.『為了想勸告你。
』長者道.『那麽試講。
』魔神道.『主人啊.你不顧及将來.也不顧及兒女.信奉沙門瞿昙之教.把莫大的财産耗盡了。
你浪費資财.不經營事業.與沙門瞿昙接近.因此陷入了貧困。
可是還不想丢棄沙門瞿昙。
這些沙門們現在不是尚在你家出入嗎。
你得知道.被他們取去了的東西是無法收回的了。
從今以後.你自己不要再到沙門瞿昙那裡去.也不要再讓他的弟子們進你的家門。
趕快與沙門瞿昙遠離.自己經營事業、做買賣.振興财産啊。
』長者道.『這是你對於我的忠告嗎。
』魔神道.『是。
』長者道.『像你這樣的魔神.即使有一百個一千個甚至一百萬個.我也不怕。
我因為靠着十力的佛.所以能這樣。
我的信仰.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我曾把财寶投在那救世的寶貴之佛教上。
你所說的是邪惡之言.是不敬不遜的惡魔對寶貴的佛教所發的攻擊。
我不能與你同住在這個家裡了.快給我從我家走出遷到别處去。
』她因了預流者聖弟子所發的宣告.不能再停留在那裡.隻好回到自己的所住之處.攜了孩子的手走出。
走出以後.找不到住處.想去求那全市的守護神.叫他向長者說情.許她回到那裡去住。
便走到守護神面前.行了敬禮立着。
守護神問道.『來此何事。
』魔神道.『主啊.我對給孤獨長者言語冒昧.他怒惱起來.把我從他家逐出了。
請你領我到他那裡去懇個情.仍給我住處。
』守護神道.『但是.你對他說了些甚麽話呢。
』魔神道.『我說.「以後不要再對佛與其教團作奉侍.不要再許沙門瞿昙在你家裡出入。
」主啊。
』守護神道.『你說的話不好.是對聖教的攻擊。
我不能帶你到長者面前去。
』她在守護神那裡得不到幫助.就去轉求四天王。
可是也同樣地遭到拒絕.又到了帝釋天的地方.把經過告訴一番.懇切請求道.『天啊.我沒有住處.在牽着孩子徘徊。
請你顯威光.給我一個住所。
』帝釋天也對她說道.『你所行者是邪惡.是對於勝者的聖教的攻擊。
我也不能替你向長者說情。
但是.教你一個可叫長者饒恕你的方法吧。
』魔神道.『是.請講來.天啊。
』帝釋天道.『有許多人出立了标據向長者借錢.總數是一億八千萬金。
你可不被人知.暗暗地取出票據.扮作委托者.率領若幹年青的夜叉.一隻手拿了票據.一隻手拿了賬單.到各個欠戶家裡去.顯出你自己的夜叉本領去威吓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借票。
我們長者在境況富裕的時候.從未曾向你啟齒索取過。
可是現在他窮了.請你們把借款還清.」這樣說了.再運用你的魔力.把這一億八千萬的金币收集攏來藏到長者的财庫中去補充空虛。
又.他埋在阿契羅婆帝河畔的财産.曾因堤防毀壞流入海底去了。
你可運用你的魔力.取回來放入他的财庫去。
還有.在某地方有無主的财貨一億八千萬.你也可取來去填充他财庫中的空隙.如是共計有五億四千萬金的财産.你将功贖罪.把這些如數貯藏在财庫之後.再去向長者讨饒吧。
』魔神道.『是.天啊.』就依照吩咐.把資财搜集起來.於夜深時分走入長者華麗的寝室.放出光輝.現身立在空中。
長者問道.『你是誰。
』魔神道.『長者啊.我是住在你家第四望樓的盲目的神。
我太愚憃.不知道佛的恩德.前回竟在你面前胡說一番。
現在請你饒恕我。
我依從了帝釋天的吩咐.替你收回了一億八千萬的債款.撈起了那沈在海底的一億八千萬的藏金.又在某處地方取得了無主的金錢一億八千萬.總共把五億四千萬的錢财藏在你那已空虛的财庫中.藉此贖罪。
你為隻園所費的金錢.現已如數補充恢複了。
我因找不到住所.很苦惱。
請長者恕我愚昧.不咎既往之事啊。
』長者聽了她的話.想道.『她是魔神.現在來向我贖罪。
這大概是佛在啟誘她.使她知道佛的功德吧。
我将到即身成正覺的佛的面前去開導她。
』便對她說道.『神啊.如果你要乞我饒恕.我到佛前去饒恕你吧。
』魔神道.『好.就請這樣吧。
那麽請帶我去見佛。
』長者道.『是。
』天明以後就帶她到了佛那裡.把她的行事詳細告訴如來。
佛聽畢以後.說道.『居士啊.邪惡者在罪惡未熟時.看似善良.但其罪惡一經成熟就知見罪惡了。
善良者亦然.在善事未熟時.看似邪惡.一旦善事成熟.便真正知見善良了。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惡人在其罪惡未熟時. 其所作看似善良。
但一旦罪惡成熟. 惡人就知道這是邪惡了。
善人在善事未熟時. 其所作看似邪惡。
但一旦善行成熟. 善人便知道這是善良了。
佛唱畢此偈語.那魔神就安住於預流果。
她向佛的輪成足敬禮着說道.『世尊啊.我因被欲所染.沈溺罪惡.惑於邪念無明.竟不知世尊之美德.發為罪惡之言。
請饒恕此罪。
』當場便獲得了佛的許可.又同時獲得了長者的許可。
於是長者在佛前宣說自己的功德道.『世尊啊.這魔神雖想妨礙我.不許我供奉佛.但我仍作布施。
世尊啊.這不是我的功德嗎。
』佛道.『居士啊.你本是從佛的聖徒.又是堅信與淨見的所有者。
你的不被這無勢力的神所妨礙.并不足奇。
從前.佛未出世時.有一知識尚未成熟的賢者.遇到主持欲界的惡魔。
惡魔以魔力現出一個深八十尋的火勢熾盛的大炭爐給他看.說再作布施就要被擲入這炭火地獄中去受烤焙之苦.可是那賢者不顧惡魔的阻撓.仍立在蓮華的果房中作他的布施。
這才不可思議哩。
』接着便應了長者的請求.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於波羅奈某富翁之家.自幼安樂.養育猶如王子。
發育順利.智慧增長.到十六歲時已通曉一切技藝了。
父親故後.他承受了全部遺産。
就設布施堂六所.城之四門各一所.中央一所.自己家門口一所.大行布施。
并且持戒.作布薩行。
一日.早餐時分.許多美味的食物正一一獻呈在菩薩面前。
适有一個辟支佛〔緣覺〕從七日間之法悅〔滅谛〕中起來.知托鉢之時刻已到.心想.『今日到波羅奈城去訪某富豪吧.』於是銜了刷牙的槟榔枝.就阿耨達湖畔用水漱口.升登雄黃山平原上去結束好了衣帶.執着神通力所現的土鉢.就在菩薩将早餐時從空中飛到了菩薩的家門口。
菩薩一見到他.即從座起立緻敬.眼睛向侍者注視。
侍者道.『主人.叫我做甚麽事。
』菩薩道.『快去接過世尊的鉢來。
』這時有一罪惡深重的惡魔.震怒作勢而起.以為『這個辟支佛七日不食.今日才得食物。
如果今日不給食物與他.就會死的。
我來設法禁止富商的布施.叫他喪命吧。
』便急急來到菩薩家裡.把屋内廣八十尋的炭爐燃着。
一瞬間.那滿貯着迦台羅炭的爐中.炎炎發火.猶如阿鼻〔無間〕地獄。
惡魔這樣幹了以後.自己立在空中。
那出去接鉢的侍者見了這變故.害怕了回轉身來。
菩薩問道.『你為何回轉來了。
』侍者道.『主人啊.那個大炭爐炎炎地發着火呢。
』凡是到這裡來的人.見了這火.都害怕起來急忙逃開。
菩薩想.『這大概是那無上快樂之奴隸的惡魔.想妨礙我作布施.正在拚命吧。
但他不知道我是即使有百個或千個惡魔也不怕的。
今日我倒要與惡魔比一比.看誰力量大。
』便取了自用的食鉢走出門去.就在炎炎的炭火爐邊立定.仰頭向空一望.見到惡魔.問道.『你是誰。
』惡魔道.『我是惡魔。
』菩薩道.『這火是你放的嗎。
』惡魔道.『是的。
』菩薩道.『為甚麽放火。
』惡魔道.『為了想妨礙你的布施.又為了想斷絕辟支佛的壽命。
』菩薩道.『我不許你妨礙我的布施.也不許你危害辟支佛的生命。
今日我與你比比力量吧.看誰的力量大。
』便立到炭爐的邊緣上去.說道.『世尊辟支佛啊.我縱使将葬身於這炭爐中.也不退避。
隻請你接受我所獻的食物。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甯可全身翻倒. 堕入地獄之淵. 決不作卑下之事。
請接受此食物啊。
菩薩如是唱畢.以堅強的決心手持飯鉢.沿了炭爐的外緣行進.一瞬間.忽然有一朵高大微妙的蓮華從那廣八十尋的炭火爐底湧現出來.向菩薩的足下頂禮。
又把那如盛在瓶中般的許多花粉向菩薩的頭上紛紛降灑.灑得菩薩全身發光.猶如滿沾金色的酵粉。
他立在蓮華的頂端.把種種美味的食物.放入辟支佛的鉢中去。
辟支佛受了食物.表出滿足之意.将鉢投擲上空.然後在大衆環視之間.昇到空中.撥開雲霧.自回喜馬拉雅山去。
惡魔敗北了.意氣銷沈地也就回到原來的住處。
菩薩則坐在蓮華頂端.對大衆贊歎布施的功德.作法話畢.才由大衆圍繞着回去。
後來繼續行布施等淨業.於壽命盡時依其業報逝去此世。
結分 佛道.『居士啊.你有如是知見.對魔神能不怖畏.并不足奇。
前生那賢者所行的事.才不可思議哩。
』作此法話畢.又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辟支佛.已得了涅盤了。
那征服惡魔.坐在蓮華頂端.以食物供養辟支佛的波羅奈富商.則就是我。
』
而自己則生意也不做.甚麽事務也不管。
你們要忠告主人.叫他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再令沙門瞿昙與其弟子常在邸宅進出啊。
』總管者道.『愚笨的魔神啊.主人不惜為了那救世的佛教耗财。
縱使有一日.他要把我的頭發割了去賣.我也決不會對他說甚麽怨言的。
你給我快走開吧。
』女神又到主人的長子那裡去作同樣的勸告。
那長子也以同樣的話把她斥責。
她終於未能與主人面談。
卻說.長者雖豪富.因不絕地布施.不顧業務.結果就收入減少.财産快完了。
他漸漸貧困.用的、着的、睡的、吃的已不如從前。
可是對教團的布施還如從前一樣。
有一日.當長者禮佛畢坐下時.佛問道.『居士啊.你的家境還能作布施嗎。
』他回答道.『是的.世尊.還能供獻些昨日殘餘下來的殘粥。
』這時佛對他說道.『居士啊.别因所施的東西不好而覺得懊惱.隻要心善.對佛或辟支佛所作的布施.決不會惡。
因為這裡面有大果報呀。
』原來能淨心者所布施的東西.決不會不淨的。
試看下面的話。
對等覺的如來或佛弟子.若能心淨. 任何布施不菲薄. 任何奉侍不微小。
試看那毫無鹽味的些許乾乳糜之果報。
佛又對他說道.『居士啊.你所施的東西雖不精美.卻對體達八聖道了的人們作着布施哩。
我為了想施七寶.曾把全世界搗掘到底。
正在作一大布施.如把五大河合起來成為一條激流似地。
可是要找歸依三寶或守持五戒者竟不可得。
值得受布施的人原是極難得的。
所以你别自己懊惱.說「我的布施不精美」啊。
』接着便為誦滅盡經。
卻說.那魔神在長者富有時未得與他面談.以為現在他已是個窮人.一定會聽她的話了.便於中夜時分入他的寝室去.立在空中.發出光輝來。
長者問道.『你是誰。
』魔神道.『主人啊.我就是住在第四望樓的女神。
』長者道.『來此何事。
』魔神道.『為了想勸告你。
』長者道.『那麽試講。
』魔神道.『主人啊.你不顧及将來.也不顧及兒女.信奉沙門瞿昙之教.把莫大的财産耗盡了。
你浪費資财.不經營事業.與沙門瞿昙接近.因此陷入了貧困。
可是還不想丢棄沙門瞿昙。
這些沙門們現在不是尚在你家出入嗎。
你得知道.被他們取去了的東西是無法收回的了。
從今以後.你自己不要再到沙門瞿昙那裡去.也不要再讓他的弟子們進你的家門。
趕快與沙門瞿昙遠離.自己經營事業、做買賣.振興财産啊。
』長者道.『這是你對於我的忠告嗎。
』魔神道.『是。
』長者道.『像你這樣的魔神.即使有一百個一千個甚至一百萬個.我也不怕。
我因為靠着十力的佛.所以能這樣。
我的信仰.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我曾把财寶投在那救世的寶貴之佛教上。
你所說的是邪惡之言.是不敬不遜的惡魔對寶貴的佛教所發的攻擊。
我不能與你同住在這個家裡了.快給我從我家走出遷到别處去。
』她因了預流者聖弟子所發的宣告.不能再停留在那裡.隻好回到自己的所住之處.攜了孩子的手走出。
走出以後.找不到住處.想去求那全市的守護神.叫他向長者說情.許她回到那裡去住。
便走到守護神面前.行了敬禮立着。
守護神問道.『來此何事。
』魔神道.『主啊.我對給孤獨長者言語冒昧.他怒惱起來.把我從他家逐出了。
請你領我到他那裡去懇個情.仍給我住處。
』守護神道.『但是.你對他說了些甚麽話呢。
』魔神道.『我說.「以後不要再對佛與其教團作奉侍.不要再許沙門瞿昙在你家裡出入。
」主啊。
』守護神道.『你說的話不好.是對聖教的攻擊。
我不能帶你到長者面前去。
』她在守護神那裡得不到幫助.就去轉求四天王。
可是也同樣地遭到拒絕.又到了帝釋天的地方.把經過告訴一番.懇切請求道.『天啊.我沒有住處.在牽着孩子徘徊。
請你顯威光.給我一個住所。
』帝釋天也對她說道.『你所行者是邪惡.是對於勝者的聖教的攻擊。
我也不能替你向長者說情。
但是.教你一個可叫長者饒恕你的方法吧。
』魔神道.『是.請講來.天啊。
』帝釋天道.『有許多人出立了标據向長者借錢.總數是一億八千萬金。
你可不被人知.暗暗地取出票據.扮作委托者.率領若幹年青的夜叉.一隻手拿了票據.一隻手拿了賬單.到各個欠戶家裡去.顯出你自己的夜叉本領去威吓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借票。
我們長者在境況富裕的時候.從未曾向你啟齒索取過。
可是現在他窮了.請你們把借款還清.」這樣說了.再運用你的魔力.把這一億八千萬的金币收集攏來藏到長者的财庫中去補充空虛。
又.他埋在阿契羅婆帝河畔的财産.曾因堤防毀壞流入海底去了。
你可運用你的魔力.取回來放入他的财庫去。
還有.在某地方有無主的财貨一億八千萬.你也可取來去填充他财庫中的空隙.如是共計有五億四千萬金的财産.你将功贖罪.把這些如數貯藏在财庫之後.再去向長者讨饒吧。
』魔神道.『是.天啊.』就依照吩咐.把資财搜集起來.於夜深時分走入長者華麗的寝室.放出光輝.現身立在空中。
長者問道.『你是誰。
』魔神道.『長者啊.我是住在你家第四望樓的盲目的神。
我太愚憃.不知道佛的恩德.前回竟在你面前胡說一番。
現在請你饒恕我。
我依從了帝釋天的吩咐.替你收回了一億八千萬的債款.撈起了那沈在海底的一億八千萬的藏金.又在某處地方取得了無主的金錢一億八千萬.總共把五億四千萬的錢财藏在你那已空虛的财庫中.藉此贖罪。
你為隻園所費的金錢.現已如數補充恢複了。
我因找不到住所.很苦惱。
請長者恕我愚昧.不咎既往之事啊。
』長者聽了她的話.想道.『她是魔神.現在來向我贖罪。
這大概是佛在啟誘她.使她知道佛的功德吧。
我将到即身成正覺的佛的面前去開導她。
』便對她說道.『神啊.如果你要乞我饒恕.我到佛前去饒恕你吧。
』魔神道.『好.就請這樣吧。
那麽請帶我去見佛。
』長者道.『是。
』天明以後就帶她到了佛那裡.把她的行事詳細告訴如來。
佛聽畢以後.說道.『居士啊.邪惡者在罪惡未熟時.看似善良.但其罪惡一經成熟就知見罪惡了。
善良者亦然.在善事未熟時.看似邪惡.一旦善事成熟.便真正知見善良了。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惡人在其罪惡未熟時. 其所作看似善良。
但一旦罪惡成熟. 惡人就知道這是邪惡了。
善人在善事未熟時. 其所作看似邪惡。
但一旦善行成熟. 善人便知道這是善良了。
佛唱畢此偈語.那魔神就安住於預流果。
她向佛的輪成足敬禮着說道.『世尊啊.我因被欲所染.沈溺罪惡.惑於邪念無明.竟不知世尊之美德.發為罪惡之言。
請饒恕此罪。
』當場便獲得了佛的許可.又同時獲得了長者的許可。
於是長者在佛前宣說自己的功德道.『世尊啊.這魔神雖想妨礙我.不許我供奉佛.但我仍作布施。
世尊啊.這不是我的功德嗎。
』佛道.『居士啊.你本是從佛的聖徒.又是堅信與淨見的所有者。
你的不被這無勢力的神所妨礙.并不足奇。
從前.佛未出世時.有一知識尚未成熟的賢者.遇到主持欲界的惡魔。
惡魔以魔力現出一個深八十尋的火勢熾盛的大炭爐給他看.說再作布施就要被擲入這炭火地獄中去受烤焙之苦.可是那賢者不顧惡魔的阻撓.仍立在蓮華的果房中作他的布施。
這才不可思議哩。
』接着便應了長者的請求.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生於波羅奈某富翁之家.自幼安樂.養育猶如王子。
發育順利.智慧增長.到十六歲時已通曉一切技藝了。
父親故後.他承受了全部遺産。
就設布施堂六所.城之四門各一所.中央一所.自己家門口一所.大行布施。
并且持戒.作布薩行。
一日.早餐時分.許多美味的食物正一一獻呈在菩薩面前。
适有一個辟支佛〔緣覺〕從七日間之法悅〔滅谛〕中起來.知托鉢之時刻已到.心想.『今日到波羅奈城去訪某富豪吧.』於是銜了刷牙的槟榔枝.就阿耨達湖畔用水漱口.升登雄黃山平原上去結束好了衣帶.執着神通力所現的土鉢.就在菩薩将早餐時從空中飛到了菩薩的家門口。
菩薩一見到他.即從座起立緻敬.眼睛向侍者注視。
侍者道.『主人.叫我做甚麽事。
』菩薩道.『快去接過世尊的鉢來。
』這時有一罪惡深重的惡魔.震怒作勢而起.以為『這個辟支佛七日不食.今日才得食物。
如果今日不給食物與他.就會死的。
我來設法禁止富商的布施.叫他喪命吧。
』便急急來到菩薩家裡.把屋内廣八十尋的炭爐燃着。
一瞬間.那滿貯着迦台羅炭的爐中.炎炎發火.猶如阿鼻〔無間〕地獄。
惡魔這樣幹了以後.自己立在空中。
那出去接鉢的侍者見了這變故.害怕了回轉身來。
菩薩問道.『你為何回轉來了。
』侍者道.『主人啊.那個大炭爐炎炎地發着火呢。
』凡是到這裡來的人.見了這火.都害怕起來急忙逃開。
菩薩想.『這大概是那無上快樂之奴隸的惡魔.想妨礙我作布施.正在拚命吧。
但他不知道我是即使有百個或千個惡魔也不怕的。
今日我倒要與惡魔比一比.看誰力量大。
』便取了自用的食鉢走出門去.就在炎炎的炭火爐邊立定.仰頭向空一望.見到惡魔.問道.『你是誰。
』惡魔道.『我是惡魔。
』菩薩道.『這火是你放的嗎。
』惡魔道.『是的。
』菩薩道.『為甚麽放火。
』惡魔道.『為了想妨礙你的布施.又為了想斷絕辟支佛的壽命。
』菩薩道.『我不許你妨礙我的布施.也不許你危害辟支佛的生命。
今日我與你比比力量吧.看誰的力量大。
』便立到炭爐的邊緣上去.說道.『世尊辟支佛啊.我縱使将葬身於這炭爐中.也不退避。
隻請你接受我所獻的食物。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甯可全身翻倒. 堕入地獄之淵. 決不作卑下之事。
請接受此食物啊。
菩薩如是唱畢.以堅強的決心手持飯鉢.沿了炭爐的外緣行進.一瞬間.忽然有一朵高大微妙的蓮華從那廣八十尋的炭火爐底湧現出來.向菩薩的足下頂禮。
又把那如盛在瓶中般的許多花粉向菩薩的頭上紛紛降灑.灑得菩薩全身發光.猶如滿沾金色的酵粉。
他立在蓮華的頂端.把種種美味的食物.放入辟支佛的鉢中去。
辟支佛受了食物.表出滿足之意.将鉢投擲上空.然後在大衆環視之間.昇到空中.撥開雲霧.自回喜馬拉雅山去。
惡魔敗北了.意氣銷沈地也就回到原來的住處。
菩薩則坐在蓮華頂端.對大衆贊歎布施的功德.作法話畢.才由大衆圍繞着回去。
後來繼續行布施等淨業.於壽命盡時依其業報逝去此世。
結分 佛道.『居士啊.你有如是知見.對魔神能不怖畏.并不足奇。
前生那賢者所行的事.才不可思議哩。
』作此法話畢.又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辟支佛.已得了涅盤了。
那征服惡魔.坐在蓮華頂端.以食物供養辟支佛的波羅奈富商.則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