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羚羊品

關燈
德的沙門、婆羅門等去坐在象舍裡.請求說道.『尊師啊.請為作道德的談話。

    』他們便集在一處談論道德道。

    『不應打人殺人。

    人要有德行.能慈悲、忍辱。

    』象聽了以為這是在教他.以後要行道德.便馴順了。

    王問菩薩道.『怎樣.象馴服了嗎。

    』菩薩道.『是的。

    那樣激怒了的象.因了諸位賢者的力.居然馴服如前了。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先時聽了盜賊的話。

      女顔逢人便擲殺。

      後來聽了智者的話。

      最上之象便安住於諸德了。

     王道.『居然連畜生的心意都能知道。

    』以大榮譽授與菩薩。

    後來王於定命終了時.與菩薩各依其業報從此世逝去。

     結分 佛道.『比丘啊.你在前生也見到任何人便歸依他。

    聽了盜賊的話便歸依盜賊。

    聽了有德者的話。

    便歸依有德者。

    』作此法話後.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女顔象是尊奉背教者的比丘.王是阿難.那大臣則就是我。

    』 二七 常習本生因緣 (〔菩薩=大臣〕)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

    就一個優婆塞與某老大德說的。

    卻說.舍衛城有朋友甲乙二人.甲出家後.每日必訪乙家。

    乙給與甲以食物.自己則於食後伴甲到精舍來.坐談至日落才回入市去。

    甲送乙回去.直到市門口才自歸精舍.如是習以為常。

    二人的交誼徧傳於比丘衆間。

    一日.比丘等集合法堂.坐着談論這二人的交誼。

    佛來了。

    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方才大家在這裡談論着甚麽。

    』比丘等如實禀告。

    佛道.『比丘們啊.這二人的交誼不自今日始.他們在前生.交誼也是親密的。

    』接着便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

    菩薩是一個大臣。

    那時.有一隻狗到寶象所居的廄舍中吃那寶象食時所狼藉的飯粒。

    狗在如是覓食之中.就與寶象親昵起來.靠近象的身旁去吃.後來兩者竟親昵到非在一處不吃.狗常抓住了象鼻左右搖動為戲。

    一日.有一個自鄉村來的人給管象者以若幹金錢.把狗讨去了。

    象不見了狗.就從此不吃東西.也不飲水.也不洗浴。

    人們把此事來向王報告。

    王派菩薩去調查道.『賢者啊.象為何如此.給我去調查一下。

    』菩薩到了象舍.見象沈在悲哀裡.身體上卻看不出有甚麽疾病。

    以為也許他曾有所親.因為那所親者不見了.所以如是憂郁的。

    便問管象者道.『曾有甚麽東西與象親昵的嗎。

    』管象者道.『是的.他曾與一隻狗很親昵。

    』菩薩道.『那麽.這狗在那裡呢。

    』管象者道.『被一個人讨去了。

    』菩薩道.『這人的住址.你知道嗎。

    』管象者道.『我不知道。

    』於是菩薩到王那裡去回報道.『大王.象沒有甚麽疾病。

    他曾與一隻狗非常親昵。

    大概現在因為那狗不見了.所以不肯吃東西呢。

    』接着便唱出下面的偈語。

     麄飯、抟飯、吉祥草都不吃。

      就浴也不肯擦洗身體。

      象本日日與狗相見。

      似在戀慕狗友。

     王聽了菩薩的話.問道.『那麽.将怎樣呢。

    』菩薩道.『可叫人鳴鼓到各處去叫喊.說有人把與我們寶象為友的一隻狗帶走了.如果藏在家裡不交出來.查得了便要罰他。

    』王依言照辦。

    那個讨狗去的人聽到了這話.就把狗放出了。

    狗急急跑回象舍。

    象用鼻把狗卷住放在自己頭上.哭叫了一陣.重又從頭上放下來.讓狗吃過後.自己才吃。

    王道.『居然連畜生的心意都能知道。

    』便授菩薩以大榮譽。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這二人的交誼親密.不自今日始.前生也已親密的了。

    』作此法話後.說明四谛.〔這所謂說明四谛的事.原是每一個本生因緣中都有的.我們以後當於其功德明顯可認時特為提及。

    〕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狗是優婆塞.象是老大德.賢明的大臣則就是我。

    』 二八 歡喜滿牛本生因緣 (〔菩薩=牛〕)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六羣比丘的辱罵說的。

    那時.六羣的比丘吵起相罵來.舉出十種條目.嘲罵那正直的比丘們。

    比丘們以此事告訴佛知道。

    佛命召集六羣比丘.問道.『比丘們啊.果有其事嗎。

    』他們回答道.『果有其事。

    』佛呵責他們一番.說道.『惡言即畜生也不歡喜。

    在前生.有一畜生曾因主人發惡言之故.叫主人損失千金呢。

    』接着就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健馱邏王在健馱邏的得叉屍羅城治國時.菩薩投生在牛胎裡。

    在他為小牛時.有一婆羅門從養牛者家裡把他讨去.命名曰歡喜滿.放在兒女所居之處.用乳粥或飯喂養.很寶愛他。

    菩薩長大以後.以為『這婆羅門曾費了許多心血養我。

    我現在是全閻浮提牽引力最大的牛.讓我來顯一次本領.償付養育的代價吧。

    』一日.牛對婆羅門說道.『喂.婆羅門啊.到養牛的某長者那裡去.說「我所養的雄牛能拖一百輛貨車.」與他以千金為賭啊。

    』婆羅門到了某長者的地方.先問『在這城中誰所養的牛最有力。

    』長者先舉某家某家的牛來回答.結果說道.『全城中沒有一隻牛能及我所養的。

    』婆羅門道.『我也有一隻牛.能拖一百輛貨車呢。

    』長者道.『那裡會有這樣的牛。

    』婆羅門道.『我家裡就有。

    』長者道.『那麽打賭吧。

    』婆羅門道.『好.就打賭。

    』便相約以千金為賭。

    於是婆羅門在百輛的車中裝滿了砂石等.順次排列起來.用繩從車軸上前後結住.叫歡喜滿洗了浴.喂以和香料的飯.肩部飾以華鬘.把他駕在第一輛車的車轭上.然後自己爬上車去坐着.舉起鞭來叱道.『前進呀.欺瞞者啊.拉呀.欺瞞者啊。

    』牛自覺非欺瞞者.今受此稱呼.不知所謂.四隻腳如柱子般.立着不動。

    長者立刻叫婆羅門交出千金。

    婆羅門損失了千金.把牛解下.回到家裡.憂郁地卧着。

    歡喜滿牛走來.見婆羅門憂郁地卧在那裡.便走近前去問道.『婆羅門啊.你為甚麽卧着。

    』婆羅門道.『怎麽能入睡啊.千金輸去了。

    』牛道.『婆羅門啊.我在你這裡這麽久.曾把鉢打碎或是踏破沒有.曾在他處撒過糞尿沒有。

    』婆羅門道.『那是沒有的事。

    』牛道.『那麽你為甚麽呼我為欺瞞者呢。

    你這樣稱呼我.這是你的錯.不是我的錯。

    喂.且與那人去賭二千金吧。

    但不要再呼我為欺瞞者呀。

    』婆羅門聽了牛的話.便去與長者相約.以二千金作賭.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輛貨車前後連系起來.把歡喜滿牛裝飾了駕系在第一輛車子的前面。

    先在車的前面牢牢地系住了轭.一端駕着牛.一端吊在車上.轭與車軸之間.貫以一支光滑的棒棍。

    如是堅實駕系.使轭不緻左右搖動.單牛也可拖拉。

    婆羅門坐在車上.用手拍着牛背叫道.『賢者啊.前進呀.賢者啊.拉呀。

    』菩薩果然一口氣把連系着的百輛貨車拉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