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羚羊品
關燈
小
中
大
身上來吧。
』於是便獲得了諸行無常的正觀。
佛察知他的心已達正觀。
坐在香室中放出光明.唱下面的偈語。
把自愛心斷了啊. 像用手折秋日的黃蓮華似地。
專向寂定之道邁進啊. 涅盤為善逝所诏示。
佛唱畢此偈.那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覺得自己真從一切的有〔生存〕解脫了.便以下面偈語發出感興。
生涯過畢.其心圓熟. 心身垢〔漏〕盡.隻留最後的肉身。
守清淨之戒.諸根穩得寂定。
遍在的愚癡大黑暗與一切心垢。
我已完全排除。
猶如月自羅睺口中脫出. 又如光明萬丈的太陽. 在虛空中普照周空。
比丘如是唱偈後.再去禮佛。
時長老舍利弗亦來佛處.向佛禮拜畢.便領了弟子回去了。
這件事被比丘衆知道了.他們集合在法堂裡.坐着贊歎十力的威德道.『法友啊.舍利弗沒有知道他人意向之明.不知自己弟子的意向。
佛知道了.就於一日之間授給那弟子以無礙辯與阿羅漢果。
佛的威德真是廣大啊。
』這時佛來了.在所設的座上坐下.問道.『比丘們啊.你們集合在此.談論何事。
』比丘衆答道.『不是别的.在說世尊善知舍利弗弟子的意向。
』佛道.『比丘們啊.這非不可思議之事。
我現在是佛陀.固然知道他的意向。
可是在前生.也已曾知道他的意業了的。
』接着就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
那時菩薩為王作指導.不論是關於物質上的事或是關於精神上的事。
有一次.人們在王的寶馬的浴場裡。
放下卑賤的驽馬去洗浴。
後來馬丁叫寶馬下那浴場中去時.寶馬就不肯下去了。
馬丁來報告國王道.『大王.寶馬不肯下浴場去。
』王派遣菩薩道.『賢者啊.為甚麽馬不肯下浴場去呢。
請給我去看看。
』菩薩答應道.『是.大王。
』便來到河畔.将馬檢視.知道并無毛病.詳查不肯下水的原因.以為『也許先有别的馬在這裡洗過浴.所以嫌憎了不肯下去的吧。
』於是問馬丁道.『有誰在這裡洗過浴沒有。
』馬丁道.『洗過别的驽馬。
』菩薩知道那馬為了自尊心之故不喜在此就浴.不如改換洗浴的地方.便對馬丁道.『馬丁啊.用蜜糖與酪酥調制的乳粥雖好.老吃了也會生厭。
這馬老在這裡洗浴.也許厭了。
把他帶到别處去洗浴飲水吧。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馬丁啊. 帶馬到别的浴場去飲水吧。
乳糜味雖好. 吃膩了便覺得苦。
人們聽了菩薩的話.把馬帶到别的浴場去洗浴飲水。
在馬正洗浴飲水時.菩薩回到國王那裡去了。
王問菩薩道.『怎麽樣.馬洗浴飲水了嗎。
』菩薩道.『是的.洗浴飲水了。
』王道.『方才為甚麽不肯下水去呢。
』菩薩就『如此這般』地把詳情禀告。
王道.『居然連這種畜生的意向都知道.真是賢者了。
』即以大榮譽授與菩薩.後來命盡.依其業報從此世逝去。
菩薩也依業報離去了此世。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我的知道那比丘的心意.不自今日始.前生也已知道了的。
』作此法話後.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寶馬是那比丘.國王是阿難.那賢臣則就是我。
』 二六 女顔象本生因緣 (〔菩薩=賢臣〕)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就提婆達多說的.提婆使阿闍世太子信仰自己而受他的供養。
阿闍世太子為提婆建立精舍於伽耶斯舍.日日用五百個大銀盤盛貯了用美味調制的三年陳的香米飯去作供。
因此供養.提婆的徒衆大增。
提婆與其徒衆隻是住在精舍裡。
那時.王舍城中有甲乙二友.甲依佛出家.乙則在提婆處出家。
一日.乙向甲道.『朋友啊.你日日流了汗去行乞.而提婆則安坐在伽耶斯舍的精舍中吃着用種種美味調制的好飯食。
你所行的不是良策。
你為甚麽要自己讨苦呢。
怎麽樣.明日一早到伽耶斯舍精舍來。
吃那附有好菜的粥.十八種的嚼食與種種加味的噉食如何。
』甲因乙再三勸誘.果然想去了.從此以後.就每日到伽耶斯舍精舍去飽餐.時刻一到.仍回到竹林來。
可是事情不能永久秘密。
甲到伽耶斯舍去吃提婆那裡的供物.不久就被許多人知道了。
友人之中有人問他道.『聽說你在吃别人供給提婆的食物.真的嗎。
』甲道.『誰說的。
』友人道.『某人與某人。
』甲道.『我确曾在伽耶斯舍吃東西.但我所吃的東西不是提婆給我的.是别的人給我的。
』友人道.『朋友啊.提婆是佛的怨敵。
他以破戒之身令阿闍世信仰.非法地受着供養。
你奉佛的教說出了家.竟去吃那提婆達多非法所得的食物。
喂.帶你去見佛吧.』便把他帶到法堂來。
佛見了問道.『為甚麽帶了這可厭的比丘來。
』那友人道.『世尊啊.這比丘在世尊的地方出了家.卻在吃那提婆非法所得的食物哩。
』佛道.『比丘啊.據說你常吃提婆非法所得的食物.真的嗎。
』甲道.『世尊啊.我所吃的食物.不是提婆給我.是别人給我的。
』佛道.『比丘啊.在這裡不該說遁辭。
提婆是作惡行的破戒者。
你在我這裡出家.奉着我的教說.為甚麽去受提婆的食物呢。
你一向易於輕信.見了甚麽也會相信的。
』接着便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是一個大臣。
那時王有一隻寶象.名叫女顔.德高行端.從不傷害他物。
一日.羣盜於夜半在象舍附近坐着集議.說道.『這樣幹.就可打破水溝進去了.這樣幹。
就可打破窗戶了。
把水溝窗戶如數打破以後.就空洞無礙.便於搬運東西了。
去搶劫時.要殺人都不怕。
能這樣。
就任何人不敢來抵抗了。
做盜賊者不應被道義心所束縛.非殘忍、兇惡、暴虐不可。
』如是互相約誡而去。
一連幾夜.羣盜都在這裡作如是的集議。
那象飽聽了他們所說的話.還以為他們在對自己講說.便想.『那麽我也非殘忍、兇惡、暴虐不可。
』次日清晨.見管象者到象舍來.便用鼻把他攫來擲殺在地上。
嗣後.凡遇有來的東西。
都一一弄殺。
人們奔到王那裡去告訴。
說『女顔象瘋狂了.見到甚麽都弄殺。
』王派菩薩去.說道.『賢者啊.你去看看.象為甚麽激怒的。
』菩薩過去察看.見象身體無病.推究其所以激怒之故.以為『也許有誰在他的近處講了甚麽話.他聽了認為在對自己說.就激怒起來了吧。
』便問那管象者道.『以前有人於夜間在象舍近處講論過嗎。
』管象者道.『有的.盜賊們曾到這裡來作會議過。
』菩薩回去告訴王道.『象身體無病.是因為聽到了盜賊們的話激怒的。
』王道.『那麽.現在要怎樣才好。
』菩薩道.『請有高德的沙門或婆羅門去坐在象舍裡作道德的談話。
就有效驗吧。
』王道.『尊者.那麽就請這樣去辦。
』菩薩請有高
』於是便獲得了諸行無常的正觀。
佛察知他的心已達正觀。
坐在香室中放出光明.唱下面的偈語。
把自愛心斷了啊. 像用手折秋日的黃蓮華似地。
專向寂定之道邁進啊. 涅盤為善逝所诏示。
佛唱畢此偈.那比丘即證得阿羅漢果.覺得自己真從一切的有〔生存〕解脫了.便以下面偈語發出感興。
生涯過畢.其心圓熟. 心身垢〔漏〕盡.隻留最後的肉身。
守清淨之戒.諸根穩得寂定。
遍在的愚癡大黑暗與一切心垢。
我已完全排除。
猶如月自羅睺口中脫出. 又如光明萬丈的太陽. 在虛空中普照周空。
比丘如是唱偈後.再去禮佛。
時長老舍利弗亦來佛處.向佛禮拜畢.便領了弟子回去了。
這件事被比丘衆知道了.他們集合在法堂裡.坐着贊歎十力的威德道.『法友啊.舍利弗沒有知道他人意向之明.不知自己弟子的意向。
佛知道了.就於一日之間授給那弟子以無礙辯與阿羅漢果。
佛的威德真是廣大啊。
』這時佛來了.在所設的座上坐下.問道.『比丘們啊.你們集合在此.談論何事。
』比丘衆答道.『不是别的.在說世尊善知舍利弗弟子的意向。
』佛道.『比丘們啊.這非不可思議之事。
我現在是佛陀.固然知道他的意向。
可是在前生.也已曾知道他的意業了的。
』接着就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
那時菩薩為王作指導.不論是關於物質上的事或是關於精神上的事。
有一次.人們在王的寶馬的浴場裡。
放下卑賤的驽馬去洗浴。
後來馬丁叫寶馬下那浴場中去時.寶馬就不肯下去了。
馬丁來報告國王道.『大王.寶馬不肯下浴場去。
』王派遣菩薩道.『賢者啊.為甚麽馬不肯下浴場去呢。
請給我去看看。
』菩薩答應道.『是.大王。
』便來到河畔.将馬檢視.知道并無毛病.詳查不肯下水的原因.以為『也許先有别的馬在這裡洗過浴.所以嫌憎了不肯下去的吧。
』於是問馬丁道.『有誰在這裡洗過浴沒有。
』馬丁道.『洗過别的驽馬。
』菩薩知道那馬為了自尊心之故不喜在此就浴.不如改換洗浴的地方.便對馬丁道.『馬丁啊.用蜜糖與酪酥調制的乳粥雖好.老吃了也會生厭。
這馬老在這裡洗浴.也許厭了。
把他帶到别處去洗浴飲水吧。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馬丁啊. 帶馬到别的浴場去飲水吧。
乳糜味雖好. 吃膩了便覺得苦。
人們聽了菩薩的話.把馬帶到别的浴場去洗浴飲水。
在馬正洗浴飲水時.菩薩回到國王那裡去了。
王問菩薩道.『怎麽樣.馬洗浴飲水了嗎。
』菩薩道.『是的.洗浴飲水了。
』王道.『方才為甚麽不肯下水去呢。
』菩薩就『如此這般』地把詳情禀告。
王道.『居然連這種畜生的意向都知道.真是賢者了。
』即以大榮譽授與菩薩.後來命盡.依其業報從此世逝去。
菩薩也依業報離去了此世。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我的知道那比丘的心意.不自今日始.前生也已知道了的。
』作此法話後.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寶馬是那比丘.國王是阿難.那賢臣則就是我。
』 二六 女顔象本生因緣 (〔菩薩=賢臣〕)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就提婆達多說的.提婆使阿闍世太子信仰自己而受他的供養。
阿闍世太子為提婆建立精舍於伽耶斯舍.日日用五百個大銀盤盛貯了用美味調制的三年陳的香米飯去作供。
因此供養.提婆的徒衆大增。
提婆與其徒衆隻是住在精舍裡。
那時.王舍城中有甲乙二友.甲依佛出家.乙則在提婆處出家。
一日.乙向甲道.『朋友啊.你日日流了汗去行乞.而提婆則安坐在伽耶斯舍的精舍中吃着用種種美味調制的好飯食。
你所行的不是良策。
你為甚麽要自己讨苦呢。
怎麽樣.明日一早到伽耶斯舍精舍來。
吃那附有好菜的粥.十八種的嚼食與種種加味的噉食如何。
』甲因乙再三勸誘.果然想去了.從此以後.就每日到伽耶斯舍精舍去飽餐.時刻一到.仍回到竹林來。
可是事情不能永久秘密。
甲到伽耶斯舍去吃提婆那裡的供物.不久就被許多人知道了。
友人之中有人問他道.『聽說你在吃别人供給提婆的食物.真的嗎。
』甲道.『誰說的。
』友人道.『某人與某人。
』甲道.『我确曾在伽耶斯舍吃東西.但我所吃的東西不是提婆給我的.是别的人給我的。
』友人道.『朋友啊.提婆是佛的怨敵。
他以破戒之身令阿闍世信仰.非法地受着供養。
你奉佛的教說出了家.竟去吃那提婆達多非法所得的食物。
喂.帶你去見佛吧.』便把他帶到法堂來。
佛見了問道.『為甚麽帶了這可厭的比丘來。
』那友人道.『世尊啊.這比丘在世尊的地方出了家.卻在吃那提婆非法所得的食物哩。
』佛道.『比丘啊.據說你常吃提婆非法所得的食物.真的嗎。
』甲道.『世尊啊.我所吃的食物.不是提婆給我.是别人給我的。
』佛道.『比丘啊.在這裡不該說遁辭。
提婆是作惡行的破戒者。
你在我這裡出家.奉着我的教說.為甚麽去受提婆的食物呢。
你一向易於輕信.見了甚麽也會相信的。
』接着便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是一個大臣。
那時王有一隻寶象.名叫女顔.德高行端.從不傷害他物。
一日.羣盜於夜半在象舍附近坐着集議.說道.『這樣幹.就可打破水溝進去了.這樣幹。
就可打破窗戶了。
把水溝窗戶如數打破以後.就空洞無礙.便於搬運東西了。
去搶劫時.要殺人都不怕。
能這樣。
就任何人不敢來抵抗了。
做盜賊者不應被道義心所束縛.非殘忍、兇惡、暴虐不可。
』如是互相約誡而去。
一連幾夜.羣盜都在這裡作如是的集議。
那象飽聽了他們所說的話.還以為他們在對自己講說.便想.『那麽我也非殘忍、兇惡、暴虐不可。
』次日清晨.見管象者到象舍來.便用鼻把他攫來擲殺在地上。
嗣後.凡遇有來的東西。
都一一弄殺。
人們奔到王那裡去告訴。
說『女顔象瘋狂了.見到甚麽都弄殺。
』王派菩薩去.說道.『賢者啊.你去看看.象為甚麽激怒的。
』菩薩過去察看.見象身體無病.推究其所以激怒之故.以為『也許有誰在他的近處講了甚麽話.他聽了認為在對自己說.就激怒起來了吧。
』便問那管象者道.『以前有人於夜間在象舍近處講論過嗎。
』管象者道.『有的.盜賊們曾到這裡來作會議過。
』菩薩回去告訴王道.『象身體無病.是因為聽到了盜賊們的話激怒的。
』王道.『那麽.現在要怎樣才好。
』菩薩道.『請有高德的沙門或婆羅門去坐在象舍裡作道德的談話。
就有效驗吧。
』王道.『尊者.那麽就請這樣去辦。
』菩薩請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