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羚羊品

關燈
二一 羚羊本生因緣 (〔菩薩=羚羊〕)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竹林精舍時.就提婆達多說的。

    某時.比丘衆集合法堂.坐着诽謗提婆達多道.『法友們啊.提婆為欲殺害如來.或雇弓師投石.或把那叫做護富者的狂象放出。

    用盡種種的手段企圖殺害十力哩。

    』這時佛來了.就坐於所設的座上.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方才集在這裡談論甚麽。

    』比丘衆道.『世尊.我們坐在這裡談着提婆的不德.說他企圖殺害世尊的事。

    』佛道.『比丘們啊.提婆的企圖殺我.并非始於今日.在前生也曾如此.可是未曾能殺我。

    』接着便講過去的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治國時.菩薩生為羚羊.在森林中吃着果實住在那裡。

    有一時.他到那果實豐富的吉祥葉樹去吃果實。

    林中有一個高台獵師.來自村中.在果樹下見到鹿類的足迹.就於樹上結起高台.坐候來吃果實的鹿類.以槍射殺.将鹿肉賣給人以為活。

    一日.那獵師在吉祥葉樹下見到菩薩的足迹.便在樹上結起高台.清晨吃過早餐.即攜槍走入林中.攀登樹上.坐在高台中。

    菩薩也於天明前從住處出來.打算『吃那吉祥葉樹的果實.』可是并不急急向樹下跑.自想.『這林中有一個高台獵師常來在樹上結高台.不要受其災禍.』便在遠處立定。

    獵師知菩薩不會過來.便從高台上把吉祥葉樹的果實投下.落在菩薩的面前。

    菩薩想.『這些果實落到我的面前來.樹上不是有獵師嗎。

    』好幾次向樹上查看.果然見有獵師。

    故意裝作未曾看見的樣子.自語道.『樹啊.以前.你的果實是像吊着的東西一般.一直落下來的.今日卻破了這老規矩了。

    你既然如是破了老規矩.我隻好到别的樹那裡去求食了。

    』接着唱出下面的偈語。

     羚羊很明白.  你卧在吉祥葉樹上。

      我不喜你的果實.  會走向别的吉祥葉樹去。

     這時.獵師坐在高台上擲下槍來.說道.『這回被逃脫了。

    』菩薩立定回轉頭去告訴獵師道.『人啊.你這回雖被我逃脫.但八大地獄、十六增地獄、五種桎梏與業力.你是逃不脫的。

    』便奔馳向别處了。

    獵師也從樹上爬下來自去。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提婆達多的企圖殺我.不從今日始.前生也曾有此企圖.可是未能殺我。

    』作此法話後.又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高台獵師是提婆達多.羚羊則就是我。

    』 二二 犬本生因緣 (〔菩薩=犬〕) 序分 此本生因緣.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就給與親族以福利之行為說的。

    其事當見於第十二編跋陀娑羅樹神本生因緣〔第四六五〕中。

    佛為欲一并成立此因緣談.故說過去之事。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

    菩薩因其宿業.從犬之胎内出生.被幾百隻犬圍繞着.居於大墓地中。

    一日.國王用信度地方産的白馬.駕着盛飾的車子.出去遊園.遊至日落後才返城中來。

    侍從者就将國王所乘的車放在宮中庭間.連那車上的皮帶也未曾除去。

    夜來有雨.皮帶受濕.宮中貴種的犬從階上下來。

    把車上的皮連同皮帶都吃光了。

    次日.人們向王報告.說『大王.犬從陰溝孔進來.把車上的皮與皮帶吃去了。

    』王聽了大怒.說『見到有犬就給我一一殺死。

    』於是犬的大虐殺開始了。

    羣犬因見同類到處被害.便紛紛向菩薩住的墓地逃來。

    菩薩問道.『你們大隊到這裡來.怎麽了。

    』羣犬道.『因為有犬在宮中吃了馬車上的皮與皮帶.國王大怒.下令殺犬.許多犬都被殺了.正在起大恐怖呢。

    』菩薩心想.『外面的犬是無法到有守衛的宮中去的.這一定是王宮中貴種犬所為。

    現在做賊者平安無事.而不做賊的反被殺哩。

    讓我來将真賊指出給王看.對親族者作生命之布施吧。

    』便安慰同族道.『你們不必害怕.我使你們平安吧。

    我見國王去了.你們可在此等着.』於是心中念着波羅蜜.把慈悲行作了第一.堅立『石與槌等不要落到我頭上來』的意願.獨自入城去。

    那時城中的人見了他.竟沒有一個對他怒目而視的。

     王從發過殺犬的命令以後.就去坐在法庭上。

    菩薩走到那裡.便跳上庭去.爬入王的座下。

    侍從們要去拉他。

    王禁止他們。

    菩薩振足了勇氣從座下爬出來向王作禮.問道.『大王命人殺犬嗎。

    』王道.『是的。

    』菩薩道.『人主啊.他們有何罪呢。

    』王道.『因為吃了馬車的包皮與皮帶。

    』菩薩道.『你知道是誰吃的嗎。

    』王道.『那不知道。

    』菩薩道.『不管曾吃皮與否.而說見到就殺.大王啊.這不是公正的辦法。

    』王道.『因為馬車上的皮是被犬吃去了的.所以我就下令殺犬.叫人見犬即殺。

    』菩薩道.『那麽.把所有的犬都殺呢.還是也有不殺的呢。

    』王道.『那是有的。

    我宮中的貴種犬就不殺。

    』菩薩道.『大王.方才大王說因為犬吃了馬車上的皮.下令殺犬.叫人見犬即殺。

    現在又說宮中的貴種犬不殺.那麽大王不是在為了自己的樂欲行無理之事嗎。

    行無理之事是不正.也非為王之道。

    大王應該公平地查究原因才是.今不殺貴種犬.隻殺弱犬.這不是殺所有的犬.是隻殺弱犬了。

    』大薩埵如是向王陳訴後.複以甘露般的聲音示王以正義道.『大王.你所行的不是正義.』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不殺宮中所畜的美而有力的貴種犬.  卻殺我等。

      這不是殺所有的犬.  是在專殺弱者。

     王聽了菩薩的話.便道.『賢者啊.你知道吃馬車皮的犬嗎。

    』菩薩道.『知道.』王道.『是誰吃的。

    』菩薩道.『是大王宮中的貴種犬。

    』王道.『何以知道是他們吃的。

    』菩薩道.『我可證明給你看。

    』王道.『賢者啊.那麽請證明。

    』菩薩道.『請把宮中的貴種犬喚攏來.給我一些酪漿與吉祥草。

    』王依言照辦了。

    這時大薩埵對王說道.『請将此草混入酪漿中給這些犬飲下。

    』王依言令犬飲下了。

    那些犬飲了以後.就吐出皮來。

    王大喜道.『真是一切知者.佛陀的化身。

    』便在白傘下供養菩薩。

    菩薩用那以『父母都是刹帝利族的大王啊.請行正義』為開端的十首偈語對王宣說正義.複叮囑王道.『大王啊.嗣後望你努力.』授王以五戒.把白傘奉還給王。

    王聽了大薩埵的法話.就對一切有情作無畏施.從菩薩起.對所有的犬.每日叫人用與他自己所吃同樣的食物來供養。

    遵守菩薩的教誡.終身多積布施等善行.死後轉生於天界。

    這『犬的教訓.』繼續至一萬年.菩薩也定命完畢.依其業報.從此世逝去了。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如來給與親族以福利.不自今日始.前生也曾如此。

    』作此法話後.複取了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國王是阿難.其他是佛的弟子.那犬則就是我。

    』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