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戒行品

關燈
者、小給孤獨長者、毘舍佉大信女與其他長者們.在傍晚四衆合集時.吩付優波離大德道.『你去在四衆面前.把這位青年比丘尼的事情弄明白。

    』大德道.『是。

    』走到四衆之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從國王面前呼喚毘舍佉信女.叫她擔任此事道.『毘舍佉啊.先要探明這青年女子是何月何日出家的.然後再判明她的懷孕是在出家前還是出家後.』信女應允道.『是。

    』便在四周張上帷幕.在幕中先檢查了這青年比丘尼的手、足、臍腹.與月日比較起來.判明是在俗時所懷的孕。

    便走到優波離大德跟前.報告一切。

    大德便在四衆面前.證明這比丘尼是清淨的。

    她成了潔白之身.向佛與比丘教團行了敬禮.就與比丘尼衆回到所住之處去了。

    她懷胎足月.便産了一個兒子.正如在上蓮華佛足下所求禱的。

    一日.國王走過比丘尼住處的附近.聽見嬰兒的啼聲.問臣下.諸臣知道這事的因緣.禀告道.『大王.一個青年比丘尼養了孩子。

    這就是那孩子的啼聲。

    』國王道.『比丘尼育兒很是不便.我來派人養育吧.』便将這孩子交給一個女親戚.以王子的資格加以養育。

    在命名日.給他取名曰迦葉。

    因他是以王子的資格養育的.所以大家都叫他鸠摩羅〔王子〕迦葉。

    七歲時在佛處出家.到成年後受具足戒.過了幾年.便成了布教家中的善於辭令的人。

    佛說.『我的弟子中.第一個善辭令者.是王子迦葉.』将他列在第一位。

    他後來聽了蟻塚經而達阿羅漢位.其母比丘尼也作觀法的修行而得最上的果報。

    王子迦葉大德對佛陀之教.如中天滿月一般地明白。

     一日下午.如來托鉢回來.教誨比丘衆後.進了香房。

    比丘衆受了教誨.各在自己的日室或夜室中.過了白晝.傍晚時集合法堂.坐着贊歎佛的威德道.『法友啊.提婆達多因沒有佛陀的資格.又不具忍辱、慈悲等諸德.想将王子迦葉大德與其母長老尼陷於毀滅.可是等正覺者卻因具足法王的資格.與忍辱、慈悲.使二人生信仰心。

    』這時佛顯示着佛陀的威德.進入法堂.就坐於所設的座上.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會集此處.談說何事。

    』比丘衆道.『世尊.我們在贊歎佛之威德.』就把所說的話告訴了佛。

    佛道.『比丘們啊.我使他們二人信仰與安住.并非始於今日。

    即在前生.也曾如此。

    』比丘衆請佛解釋這話的意義.佛便說明前生的隐秘因緣。

     主分 從前.梵與王在波羅奈治國時.菩薩投生於鹿的胎内。

    出母胎後.身體金黃.眼如寶玉.角作銀白色.口紅如赤氈.尾如犁牛之尾.軀幹高大如小馬。

    他與其眷屬五百匹鹿同住在森林中.号稱尼俱盧陀鹿王。

    在他們附近.又住着一個有五百眷屬的鹿王.名曰枝鹿.身體也是金黃色的。

     那時.波羅奈王好打獵.沒有獸肉不能進餐。

    叫人民停止職業.召集一切商人、農夫.每日出去打鹿。

    人們想.『國王為了鹿.竟叫我們停止職業。

    我們不如在禦苑中撒滿鹿的食物.備好飲料.把許多鹿趕入禦苑中.将大門閉住.全部送給國王。

    』他們大家便在禦苑中種了鹿常食的草.備了水.在大門口設了警衛.然後率領手執棍棒等武器的市民.到森林中去尋鹿.說是『要捕其中的鹿.』把一由旬左右的場地包圍起來.包圍圈漸漸縮小.終於以尼俱盧陀鹿與枝鹿住處為中心而逼近了。

    人們見了鹿羣.便用棍棒等狂打樹木、灌木等以及地面.把鹿羣從密林住處趕出去。

    敲擊着劍、槍、弓等武器.發着呐喊.将鹿羣趕入禦苑.閉住大門.然後到王的地方去禀告道.『大王.每日去狩獵.有害於我們的職業。

    我們已從森林裡将鹿趕來.關滿在禦苑裡。

    以後便請随意去吃吧。

    』說畢辭去。

    王聽了他們的話.到禦苑裡去.觀覽鹿羣.見了兩隻金黃色的鹿.便保證他們生命的安全。

    從此以後.有時王親自去射死一鹿帶回.有時由廚人去射死一鹿帶回。

    羣鹿每見弓矢.恐怖奔逃.有幾隻被連帶射中.疲乏倒地自死。

    羣鹿将此事告知菩薩.菩薩叫枝鹿來對他說道.『朋友啊.鹿逐漸喪失了.反正總是要死的.以後叫他們不必用箭來射。

    我們派定順序.上斷頭台去.一日是我的眷屬.一日是你的眷屬.依次輪值.輪到順序的鹿.就自動将頭放到斷頭台上去。

    如此.不會有許多鹿受傷了。

    』枝鹿贊成道.『你的意見很對.』其後輪到順序的鹿就去把項頸擱在斷頭台上。

    廚人走來.便将躺在那裡的鹿帶走。

     一日.枝鹿眷屬中一隻懷孕的鹿挨到了順序.她到枝鹿的地方去訴說道.『主啊.我懷有身孕.等我産了兒子.母子一同輪值吧.請把我的順序跳越吧。

    』枝鹿說.『你的順序不能轉給他人。

    你當明白.這是你自己的果報。

    還是去吧。

    』她得不到首領的同情.便到菩薩的地方去告訴。

    菩薩聽了這話.說道.『好吧。

    我來給你跳越順序吧.』便自己走去.将頭擱在斷頭台上躺下。

    廚人見了.說『保證了安全的鹿王.為甚麽躺到斷頭台上來了.』急忙到王的地方去報告。

    王立刻乘上車子.帶領許多侍從.到菩薩處來看.說道.『鹿王啊.我已經給你生命安全的保證.你為何躺在這裡。

    』鹿王道.『大王.有一懷孕的雌鹿來說.「将我的順序轉給别隻鹿.」我不能使某鹿應受的死亡之苦.移在他鹿的身上。

    所以将自己的生命舍給她.代她受死.躺在這裡。

    請不要疑有他意.大王。

    』王道.『金黃色的鹿王啊.我在人間還不曾見有這樣忍辱、慈悲、哀愍之德的人。

    因你的緣故.我的心清淨了。

    起來。

    我保證你與她的安全。

    』鹿王道.『我們兩個的安全得保證了.其他的鹿怎樣呢。

    大王。

    』王道.『其他的鹿.也保證他們的安全。

    』鹿王道.『大王.如此.住在禦苑中的鹿.安全已得保證了.但其他的鹿怎樣呢。

    』王道.『對他們也保證安全吧。

    』鹿王道.『現在.鹿是安全了.但其他的四足類怎樣呢。

    』王道.『他們的安全也保證吧。

    』鹿王道.『大王啊.四足類已得了安全.兩足類〔鳥〕怎樣呢。

    』王道.『對他們也保證安全吧。

    』鹿王道.『大王啊.鳥類已得了安全.水栖的魚類怎樣呢。

    』王道.『對他們也保證安全吧。

    』大薩埵既如是對王懇請了一切生類的安全.從座上起來.使王保持五戒.又以佛陀的威光為王說正法道.『大王啊.行正道吧。

    在父母、子女、婆羅門、居士、商人、農夫之間行正道吧。

    如能平等行正道.命終之後.得生快樂的天人世界的。

    』在禦苑中續住數日.教誡國王.然後帶領鹿羣進森林中去。

     那雌鹿後來産了一個蓮華之蕾般的兒子。

    小鹿有時到枝鹿附近地方去遊戲.母鹿便教訓道.『兒啊.以後不許到他那裡去。

    隻許到尼俱盧陀鹿的地方去啊.』接着便唱出了下面的偈語。

     但去依随尼俱盧陀.  莫去接近枝鹿。

      與其在枝鹿處生.  不如在尼俱盧陀處死。

     後來.那些受了安全保證的鹿羣.即使吃了人們的谷物.人們以為『這些鹿是保證了安全的.』也不去打他們.趕他們。

    人們聚集宮庭.向王禀告此事.王道.『我因信心之故.施恩於尼俱盧陀鹿.即使放棄我的領土.也決不毀損這個誓約。

    去吧.不準在我的領土内傷害鹿命。

    』尼俱盧陀鹿聽到此事.召集羣鹿制止道.『從此以後.不準吃外邊的谷類。

    』又這樣告訴人們道.『從此以後.農夫不必造籬垣保護谷物。

    隻要繞田結上葉子作目标好了。

    』從此各處田上便有結葉子作目标的風氣.而且從此凡有葉子作目标的地方.鹿就不會進去。

    這是他們從菩薩所得的教訓。

    菩薩如是教訓了羣鹿.後來與得全定命的許多鹿.一同依其業報而去此世。

    國王也遵守菩薩的教訓.積聚善行.依業報而去此世。

     結分 佛道.『比丘們啊.我之救長老尼與王子迦葉.并非始於今日.即在前生亦然。

    』作此法話後.再說四谛之法.就此二事.取得聯絡.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道.『那時的枝鹿是提婆達多.其眷屬是提婆達多的眷屬.那雌鹿是長老尼.那小鹿是王子迦葉.王是阿難陀.尼俱盧陀鹿則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