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戲論品
關燈
小
中
大
又懷孕了。
情形與前面所述者一樣.也在歸甯的途中産生下來。
兩個孩子都是路上生的.第一個名曰摩诃盤特〔大路.〕後來生的一個名曰周羅盤特。
他們帶着二個男孩子回自己住家去了。
他們住在那裡.盤特童子聽到别的孩子們談及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時.便問自己的母親道.『媽.别的孩子談到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我們怎麽沒有親戚呢。
』母親道.『這裡雖沒有我們的親戚.王舍城中卻有着豪富的外祖父.在那裡我們親戚很多呢。
』孩子道.『媽為甚麽不到那裡去呢。
』她将自己不能去的理由告訴了兒子.對兒子不知講了幾多遍以後.她向丈夫說道.『這兩個孩子使我非常苦惱。
父母見了我們.也決不會吃掉我們的。
喂.快帶孩子到外祖父家裡去吧。
』夫道.『沒臉孔去見他們.你一個人帶他們去吧。
』妻道.『不論怎樣.隻要給孩子們看到外祖父的家就好了。
』二人帶着孩子.終於到了王舍城.在城門口找到寓所住下.叫人告訴自己的父母.說帶了兩個孩子來歸甯了。
父母聽了這話.說道.『凡流轉輪回之身皆有孩子。
但他們是我們的大罪人.所以不能住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
不如叫他們拿些财産.同赴安樂之地去居住。
把兩個孩子留在這裡。
』長者的女兒領受了父母所贈與的财産.把孩子交給使者領去。
兩個孩子在外祖父家成長。
周羅盤特還年幼。
摩诃盤特跟外祖父同去聽十力〔佛〕說法.常在佛前恭聆法話.引起出家之念。
他告訴外祖父道.『假如外祖父等允許的話.我願意出家。
』外祖父道.『這是甚麽話。
你若出家.這在我們是較全世界人士出家還可感謝。
如能出家.就出家吧。
』就伴他去見佛。
佛問.『長者.你如何得這孩子。
』長者道.『世尊.這孩子是我的外孫。
他說要在世尊旁邊出家。
』佛即命一托鉢僧道.『給這孩子出家。
』長老向他說示皮五業處.并舉行了出家儀式。
他憶持了許多佛語.於成年後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後專心修行.遂達阿羅漢果。
他享受着禅定之樂、道果之樂度日.這樣想道.『此種悅樂可給與周羅盤特吧。
』於是來到長者外祖父的地方.說道.『長者啊.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想叫周羅盤特出家。
』長者道.『可以。
』他乃叫周羅盤特出家.并受十戒。
沙彌周羅盤特雖出了家.卻甚愚鈍。
經過四個月之久.還不能背誦下面這一首偈。
看啊.佛徧照一切. 如芬芳的紅蓮. 在清晨開放. 又如中天輝耀的日輪。
原來.他在古時迦葉佛降世的時候曾出家.性甚聰慧.見一愚鈍的比丘暗記教語.加以嘲弄。
那比丘以受彼嘲弄為恥.遂不暗記、複誦教語了。
以此業障.他雖出了家仍極愚鈍.所暗記的文句.也往往記得上文.而忘了下文。
他以暗記此偈自勵.也已經過四個月之久了。
那時.摩诃盤特告訴他說.『盤特.你連信奉此教的資格都沒有。
你不是過了四月之久竟不能憶持一偈嗎。
像你這樣的人.怎麽能達到出家人所應該修行的最上果位呢。
還是出寺去的好。
』於是就用強力把他趕走了。
周羅盤特卻心慕佛教.不願為在家人。
時摩诃盤特為管齋者。
兒科醫生耆婆攜了許多香華.來到自己的庵羅果園.供養於佛.傾聽說法.然後從座上起來禮拜了十力.走近摩诃盤特去.問道.『尊者啊.佛左右有多少比丘呢。
』摩诃盤特道.『五百人。
』耆婆道.『尊者.明日請陪同佛與五百比丘到舍下受齋。
』摩诃盤特道.『優婆塞啊.有個叫做周羅盤特的笨家夥.是不悟正法者。
除他以外.其餘的人全體應招。
』周羅盤特聽到長老這樣說.想道.『阿哥替這許多比丘們接受了招請.而獨獨除外了我。
他對我一定已無兄弟之情了吧。
既然這樣.他的教示於我也已毫無意義了。
還是去做個在家人.積些布施等善行過日吧。
』到了次晨.他就說『還俗吧.』起身而去。
天明後.佛觀察世間.見到這椿事件.就趕在周羅盤特之先.在他必須經過的城門旁遊步着。
周羅盤特從屋中出來.見了佛.就趨前禮拜。
佛對他問道.『周羅盤特啊.你此刻到那裡去呢。
』周羅盤特道.『世尊.哥哥用強力将我驅逐了。
故而在此徘徊。
』佛道.『周羅盤特啊.你是從我出家的。
既被兄所逐.為何不到我的地方來呢。
喂.還俗去怎麽辦。
還是在我這裡好。
』於是佛就帶了周羅盤特回去.叫他坐在香室前面.給他一塊神通力所現的純淨的布片.吩咐說道.『周羅盤特啊.你可老守在這裡.面向着東方.口念「塵垢除去.塵垢除去.」用手撫摸這塊布片。
』約定的時刻已到.佛被比丘衆圍着到耆婆的家裡去.在所設的座上坐下。
周羅盤特坐在那裡.一面仰視着日輪.一面念着『塵垢除去.塵垢除去.』撫摸那布片。
那布片在撫摸中被弄髒了。
他想到這布片本極潔淨.因己之故失掉了原來的自性.如此肮髒。
諸行真是無常。
便起了盡滅觀.增長了觀察智。
佛知周羅盤特的心已進至觀察智.說道.『周羅盤特啊.切莫以為惟有這布片為塵垢所污。
心中亦有欲之塵垢等.須得拭去。
』接着就大放光明.使之覺得恰如坐在面前似的.且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貪欲為不淨〔染污.〕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貪欲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瞋恚為不淨.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瞋恚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愚癡為不淨.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愚癡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此偈終時.周羅盤特得四無礙辯與阿羅漢果.就依四無礙辯而通達三藏了。
原來.他在前生為國王時.因右繞城廓額上流出汗來。
用潔淨的布片拭額.布片受污。
他於此時.得無常想.以為『以此肉身故.這樣潔淨的布片也失了自性而遭污了。
諸行真是無常。
』由此因緣.這『塵垢除去』遂成為緣了。
兒科醫師耆婆對十力作過水的供養。
那時佛道.『耆婆啊.精舍中不是還有一個比丘留在那裡嗎。
』說着用手将鉢覆住。
摩诃盤特道.『世尊啊.寺中不是一個比丘也沒有了嗎。
』佛道.『耆婆啊.尚有一人在着。
』耆婆道.『那麽叫人去到精舍調查一下.且看究竟還有比丘在那裡沒有吧.』說着就差人去了。
這時周羅盤特心想.『哥哥說精舍中已沒有一個比丘了.我且叫他看看精舍中尚有比丘們吧。
』於是他使整個庵羅林滿住着比丘.有從事於衣服之事的比丘.亦有從事於染色之事的比丘.更有以誦經為事的比丘.這樣地化出了一千個神态各不相同的比丘。
那使者見精舍中有許多比丘在着.便回去報告主人耆婆道.『主人.庵羅林中滿是比丘呢。
』這邊.高僧〔周羅盤特〕自己唱出偈語。
盤特将己身化成千種形相. 在快适的庵羅林中.坐待時刻到來。
這時佛對那使者道.『你到精舍去.說「佛喚周羅盤特去。
」』他遵命前去通報.一千比丘都說道.『我是周羅盤特。
我是周羅盤特。
』使者回來報道.『世尊啊.他們都叫周羅盤特。
』佛道.『那麽.你再去一次.把第一個叫「我是周羅盤特」的手抓住。
這樣一來.後叫的會消失吧。
』他去到那裡依吩咐而行.一千個比丘忽然消失了。
高僧〔周羅盤特〕遂與來迎接的使者同行。
佛於食後對耆婆道.『耆婆啊.請你将周羅盤特的鉢接受了去.他會對你表示歡喜之意吧。
』耆婆遵命做了。
高僧如年輕的獅子般怒吼起來.朗誦三藏.聲震天地.以表歡喜之意。
佛從座起身.被比丘衆圍繞着回到精舍.指示比丘衆應為之事.複離座立於香室前.對比丘教團與以善逝〔佛〕的教誡.講說業處之修行以激勵比丘教團.然後步入妙香撲鼻的香室去.側下右脇卧於獅子之牀。
到了薄暮.比丘衆從各處聚集到法堂上.成行列坐着.談起佛之威德來。
『法友啊.摩诃盤特不明白周羅盤特的性格.說是「經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夥.」強把他驅逐了。
但等正覺者因為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就圓滿地授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使他藉無礙辯精通了三藏。
諸佛的力量不是廣大無邊嗎。
』佛知法堂上在開始作此談話.心想.『現在正是自己應出去的時候了.』遂由牀而起.内着濃褐色的夾衣.系了電光似的帶子.披上褐色的羊毛布似的善逝的大衣.從妙香芬芳的香室中出來。
步履堂堂.猶如獅象.顯出無限的佛德。
到了講堂.昇至精美莊嚴的佛座.放出六色光明。
那光明宛如可以通澈海底.與由乾陀山頂所現的旭日一般.在講座中央坐下。
佛到以後.比丘教團就停止了談話沈默下來了。
佛含着柔和的慈愛瞧着比丘衆想道.『這集會确乎極好。
無一人動手.無一人動足.無一人咳嗽.亦無一人打嚏。
大家都對佛的莊嚴起了尊敬之念.畏服佛的光明.縱使我一生不開口而坐着.也不會有人先開口談話的吧。
開始說話的機會.我當然知道。
讓我先來開口吧。
』接着就以甘露似的梵音向比丘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剛才有甚麽談話而會集於此。
你們中途停止的是甚麽話呢。
』比丘衆答道.『世尊啊.我們坐在這裡沒有談卑俗的話。
隻在贊歎着世尊的威德.說「法友阿.摩诃盤特不明白周羅盤特的性格.說經過了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夥.強把他驅逐出精舍了。
但等正覺者因為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圓滿地授他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
使他藉無礙辯精通了三藏。
諸佛的力不是廣大無邊嗎。
」此外不說别的。
』佛聽了比丘衆這話.說道.『比丘們啊.周羅盤特現在固然因我而在教法中獲得大法.在前生他也曾因我獲得了大财産哩。
』比丘衆求佛解說這話的意義。
佛乃為之說明前生的隐秘因緣。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住在迦屍國波羅奈京城治國時.菩薩生於财務官之家。
及長做了财務官.人名之為小财官。
他為人聰明伶俐.能解一切豫兆。
有一日.他随王行走.途中看見一隻死鼠.當即配合了星宿想道.『倘有聰明的男子把這鼠取去.可以娶妻立業呢。
』那時有一個窮困的男子.聽了這位财務官的話.忖道.『那人想不會毫無所知而說這樣的話的吧.』於是将鼠取去.至一酒店給與了貓.獲得一厘。
以那一厘買了糖蜜.又在水瓶中裝入了水.一齊拿着。
他見到從森林來的華鬘匠們.就與以糖蜜少許.又給以一杓水。
他們給了他一握花。
他以花的代價.次日.又買了糖蜜.并攜水瓶到花園去。
那日.華鬟匠們給了他一半摘剩的草花走了。
他依此方法.不久就得到了八迦利沙波拏。
又.某一風雨之日.宮内遊園地中.有許多枯萎了的樹幹、枝葉等被風吹落。
園丁不曉得要怎樣掃除才好。
他走到那裡.告訴園丁道.『如将這些枯樹與枝葉給我.我可代你完全搬去。
』於是園丁答應道.『請拿去吧。
』這窮困男子名曰周羅懷西格.信奉小财官之說.也可說是他的弟子。
他來到孩子們嬉戲的地方.将糖蜜給與他們.叫他們搬運枯樹與枝葉.一忽兒就在遊園地入口堆積如山了。
時王室的陶器師正為燒制王室陶器而搜求柴薪.及至遊園地入口見了這許多枯樹與枝葉.便向他買去。
那日周羅懷西格賣薪所得.除十六迦利沙波拏外.尚有一隻水甕與五件陶器。
當他得到二十四迦利沙波拏時.說『有一好計劃.』在離城門不遠處擺了一隻水甕.以飲料水供給五百個刈草人。
他們說.『朋友啊.你是我們的大恩人。
讓我們替你做點甚麽事吧。
』他說。
『待我有事時再請你們幫忙吧。
』後來在各處奔走間.跟陸上商人與水上商人發生了親密的感情。
陸上商人告訴他說.『明日将有一個馬販帶五百匹馬到本村來。
』他聽了這話.就對刈草人道.『今日請你們每人給我一束草。
并且在我沒有将草賣去以前.你們也不要将各自的草出賣。
』他們答應說『好.』拿了五百束草堆在他的家裡。
馬販因全村中得不到馬吃的草.乃向他以千金收買。
數日後.水上商人告訴他說.『有大
情形與前面所述者一樣.也在歸甯的途中産生下來。
兩個孩子都是路上生的.第一個名曰摩诃盤特〔大路.〕後來生的一個名曰周羅盤特。
他們帶着二個男孩子回自己住家去了。
他們住在那裡.盤特童子聽到别的孩子們談及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時.便問自己的母親道.『媽.别的孩子談到舅父、外祖父、外祖母.我們怎麽沒有親戚呢。
』母親道.『這裡雖沒有我們的親戚.王舍城中卻有着豪富的外祖父.在那裡我們親戚很多呢。
』孩子道.『媽為甚麽不到那裡去呢。
』她将自己不能去的理由告訴了兒子.對兒子不知講了幾多遍以後.她向丈夫說道.『這兩個孩子使我非常苦惱。
父母見了我們.也決不會吃掉我們的。
喂.快帶孩子到外祖父家裡去吧。
』夫道.『沒臉孔去見他們.你一個人帶他們去吧。
』妻道.『不論怎樣.隻要給孩子們看到外祖父的家就好了。
』二人帶着孩子.終於到了王舍城.在城門口找到寓所住下.叫人告訴自己的父母.說帶了兩個孩子來歸甯了。
父母聽了這話.說道.『凡流轉輪回之身皆有孩子。
但他們是我們的大罪人.所以不能住在我們看得見的地方。
不如叫他們拿些财産.同赴安樂之地去居住。
把兩個孩子留在這裡。
』長者的女兒領受了父母所贈與的财産.把孩子交給使者領去。
兩個孩子在外祖父家成長。
周羅盤特還年幼。
摩诃盤特跟外祖父同去聽十力〔佛〕說法.常在佛前恭聆法話.引起出家之念。
他告訴外祖父道.『假如外祖父等允許的話.我願意出家。
』外祖父道.『這是甚麽話。
你若出家.這在我們是較全世界人士出家還可感謝。
如能出家.就出家吧。
』就伴他去見佛。
佛問.『長者.你如何得這孩子。
』長者道.『世尊.這孩子是我的外孫。
他說要在世尊旁邊出家。
』佛即命一托鉢僧道.『給這孩子出家。
』長老向他說示皮五業處.并舉行了出家儀式。
他憶持了許多佛語.於成年後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後專心修行.遂達阿羅漢果。
他享受着禅定之樂、道果之樂度日.這樣想道.『此種悅樂可給與周羅盤特吧。
』於是來到長者外祖父的地方.說道.『長者啊.如果你允許的話.我想叫周羅盤特出家。
』長者道.『可以。
』他乃叫周羅盤特出家.并受十戒。
沙彌周羅盤特雖出了家.卻甚愚鈍。
經過四個月之久.還不能背誦下面這一首偈。
看啊.佛徧照一切. 如芬芳的紅蓮. 在清晨開放. 又如中天輝耀的日輪。
原來.他在古時迦葉佛降世的時候曾出家.性甚聰慧.見一愚鈍的比丘暗記教語.加以嘲弄。
那比丘以受彼嘲弄為恥.遂不暗記、複誦教語了。
以此業障.他雖出了家仍極愚鈍.所暗記的文句.也往往記得上文.而忘了下文。
他以暗記此偈自勵.也已經過四個月之久了。
那時.摩诃盤特告訴他說.『盤特.你連信奉此教的資格都沒有。
你不是過了四月之久竟不能憶持一偈嗎。
像你這樣的人.怎麽能達到出家人所應該修行的最上果位呢。
還是出寺去的好。
』於是就用強力把他趕走了。
周羅盤特卻心慕佛教.不願為在家人。
時摩诃盤特為管齋者。
兒科醫生耆婆攜了許多香華.來到自己的庵羅果園.供養於佛.傾聽說法.然後從座上起來禮拜了十力.走近摩诃盤特去.問道.『尊者啊.佛左右有多少比丘呢。
』摩诃盤特道.『五百人。
』耆婆道.『尊者.明日請陪同佛與五百比丘到舍下受齋。
』摩诃盤特道.『優婆塞啊.有個叫做周羅盤特的笨家夥.是不悟正法者。
除他以外.其餘的人全體應招。
』周羅盤特聽到長老這樣說.想道.『阿哥替這許多比丘們接受了招請.而獨獨除外了我。
他對我一定已無兄弟之情了吧。
既然這樣.他的教示於我也已毫無意義了。
還是去做個在家人.積些布施等善行過日吧。
』到了次晨.他就說『還俗吧.』起身而去。
天明後.佛觀察世間.見到這椿事件.就趕在周羅盤特之先.在他必須經過的城門旁遊步着。
周羅盤特從屋中出來.見了佛.就趨前禮拜。
佛對他問道.『周羅盤特啊.你此刻到那裡去呢。
』周羅盤特道.『世尊.哥哥用強力将我驅逐了。
故而在此徘徊。
』佛道.『周羅盤特啊.你是從我出家的。
既被兄所逐.為何不到我的地方來呢。
喂.還俗去怎麽辦。
還是在我這裡好。
』於是佛就帶了周羅盤特回去.叫他坐在香室前面.給他一塊神通力所現的純淨的布片.吩咐說道.『周羅盤特啊.你可老守在這裡.面向着東方.口念「塵垢除去.塵垢除去.」用手撫摸這塊布片。
』約定的時刻已到.佛被比丘衆圍着到耆婆的家裡去.在所設的座上坐下。
周羅盤特坐在那裡.一面仰視着日輪.一面念着『塵垢除去.塵垢除去.』撫摸那布片。
那布片在撫摸中被弄髒了。
他想到這布片本極潔淨.因己之故失掉了原來的自性.如此肮髒。
諸行真是無常。
便起了盡滅觀.增長了觀察智。
佛知周羅盤特的心已進至觀察智.說道.『周羅盤特啊.切莫以為惟有這布片為塵垢所污。
心中亦有欲之塵垢等.須得拭去。
』接着就大放光明.使之覺得恰如坐在面前似的.且唱出下面的偈語來。
貪欲為不淨〔染污.〕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貪欲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瞋恚為不淨.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瞋恚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愚癡為不淨.塵垢不得稱不淨. 不淨為愚癡之異名。
彼比丘衆舍此不淨. 住於脫離不淨之教。
此偈終時.周羅盤特得四無礙辯與阿羅漢果.就依四無礙辯而通達三藏了。
原來.他在前生為國王時.因右繞城廓額上流出汗來。
用潔淨的布片拭額.布片受污。
他於此時.得無常想.以為『以此肉身故.這樣潔淨的布片也失了自性而遭污了。
諸行真是無常。
』由此因緣.這『塵垢除去』遂成為緣了。
兒科醫師耆婆對十力作過水的供養。
那時佛道.『耆婆啊.精舍中不是還有一個比丘留在那裡嗎。
』說着用手将鉢覆住。
摩诃盤特道.『世尊啊.寺中不是一個比丘也沒有了嗎。
』佛道.『耆婆啊.尚有一人在着。
』耆婆道.『那麽叫人去到精舍調查一下.且看究竟還有比丘在那裡沒有吧.』說着就差人去了。
這時周羅盤特心想.『哥哥說精舍中已沒有一個比丘了.我且叫他看看精舍中尚有比丘們吧。
』於是他使整個庵羅林滿住着比丘.有從事於衣服之事的比丘.亦有從事於染色之事的比丘.更有以誦經為事的比丘.這樣地化出了一千個神态各不相同的比丘。
那使者見精舍中有許多比丘在着.便回去報告主人耆婆道.『主人.庵羅林中滿是比丘呢。
』這邊.高僧〔周羅盤特〕自己唱出偈語。
盤特将己身化成千種形相. 在快适的庵羅林中.坐待時刻到來。
這時佛對那使者道.『你到精舍去.說「佛喚周羅盤特去。
」』他遵命前去通報.一千比丘都說道.『我是周羅盤特。
我是周羅盤特。
』使者回來報道.『世尊啊.他們都叫周羅盤特。
』佛道.『那麽.你再去一次.把第一個叫「我是周羅盤特」的手抓住。
這樣一來.後叫的會消失吧。
』他去到那裡依吩咐而行.一千個比丘忽然消失了。
高僧〔周羅盤特〕遂與來迎接的使者同行。
佛於食後對耆婆道.『耆婆啊.請你将周羅盤特的鉢接受了去.他會對你表示歡喜之意吧。
』耆婆遵命做了。
高僧如年輕的獅子般怒吼起來.朗誦三藏.聲震天地.以表歡喜之意。
佛從座起身.被比丘衆圍繞着回到精舍.指示比丘衆應為之事.複離座立於香室前.對比丘教團與以善逝〔佛〕的教誡.講說業處之修行以激勵比丘教團.然後步入妙香撲鼻的香室去.側下右脇卧於獅子之牀。
到了薄暮.比丘衆從各處聚集到法堂上.成行列坐着.談起佛之威德來。
『法友啊.摩诃盤特不明白周羅盤特的性格.說是「經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夥.」強把他驅逐了。
但等正覺者因為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就圓滿地授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使他藉無礙辯精通了三藏。
諸佛的力量不是廣大無邊嗎。
』佛知法堂上在開始作此談話.心想.『現在正是自己應出去的時候了.』遂由牀而起.内着濃褐色的夾衣.系了電光似的帶子.披上褐色的羊毛布似的善逝的大衣.從妙香芬芳的香室中出來。
步履堂堂.猶如獅象.顯出無限的佛德。
到了講堂.昇至精美莊嚴的佛座.放出六色光明。
那光明宛如可以通澈海底.與由乾陀山頂所現的旭日一般.在講座中央坐下。
佛到以後.比丘教團就停止了談話沈默下來了。
佛含着柔和的慈愛瞧着比丘衆想道.『這集會确乎極好。
無一人動手.無一人動足.無一人咳嗽.亦無一人打嚏。
大家都對佛的莊嚴起了尊敬之念.畏服佛的光明.縱使我一生不開口而坐着.也不會有人先開口談話的吧。
開始說話的機會.我當然知道。
讓我先來開口吧。
』接着就以甘露似的梵音向比丘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剛才有甚麽談話而會集於此。
你們中途停止的是甚麽話呢。
』比丘衆答道.『世尊啊.我們坐在這裡沒有談卑俗的話。
隻在贊歎着世尊的威德.說「法友阿.摩诃盤特不明白周羅盤特的性格.說經過了四個月之久猶不能記誦一偈.他真是笨家夥.強把他驅逐出精舍了。
但等正覺者因為是無上法王.在一頓飯工夫圓滿地授他以四無礙辯與阿羅漢位。
使他藉無礙辯精通了三藏。
諸佛的力不是廣大無邊嗎。
」此外不說别的。
』佛聽了比丘衆這話.說道.『比丘們啊.周羅盤特現在固然因我而在教法中獲得大法.在前生他也曾因我獲得了大财産哩。
』比丘衆求佛解說這話的意義。
佛乃為之說明前生的隐秘因緣。
主分 從前.當梵與王住在迦屍國波羅奈京城治國時.菩薩生於财務官之家。
及長做了财務官.人名之為小财官。
他為人聰明伶俐.能解一切豫兆。
有一日.他随王行走.途中看見一隻死鼠.當即配合了星宿想道.『倘有聰明的男子把這鼠取去.可以娶妻立業呢。
』那時有一個窮困的男子.聽了這位财務官的話.忖道.『那人想不會毫無所知而說這樣的話的吧.』於是将鼠取去.至一酒店給與了貓.獲得一厘。
以那一厘買了糖蜜.又在水瓶中裝入了水.一齊拿着。
他見到從森林來的華鬘匠們.就與以糖蜜少許.又給以一杓水。
他們給了他一握花。
他以花的代價.次日.又買了糖蜜.并攜水瓶到花園去。
那日.華鬟匠們給了他一半摘剩的草花走了。
他依此方法.不久就得到了八迦利沙波拏。
又.某一風雨之日.宮内遊園地中.有許多枯萎了的樹幹、枝葉等被風吹落。
園丁不曉得要怎樣掃除才好。
他走到那裡.告訴園丁道.『如将這些枯樹與枝葉給我.我可代你完全搬去。
』於是園丁答應道.『請拿去吧。
』這窮困男子名曰周羅懷西格.信奉小财官之說.也可說是他的弟子。
他來到孩子們嬉戲的地方.将糖蜜給與他們.叫他們搬運枯樹與枝葉.一忽兒就在遊園地入口堆積如山了。
時王室的陶器師正為燒制王室陶器而搜求柴薪.及至遊園地入口見了這許多枯樹與枝葉.便向他買去。
那日周羅懷西格賣薪所得.除十六迦利沙波拏外.尚有一隻水甕與五件陶器。
當他得到二十四迦利沙波拏時.說『有一好計劃.』在離城門不遠處擺了一隻水甕.以飲料水供給五百個刈草人。
他們說.『朋友啊.你是我們的大恩人。
讓我們替你做點甚麽事吧。
』他說。
『待我有事時再請你們幫忙吧。
』後來在各處奔走間.跟陸上商人與水上商人發生了親密的感情。
陸上商人告訴他說.『明日将有一個馬販帶五百匹馬到本村來。
』他聽了這話.就對刈草人道.『今日請你們每人給我一束草。
并且在我沒有将草賣去以前.你們也不要将各自的草出賣。
』他們答應說『好.』拿了五百束草堆在他的家裡。
馬販因全村中得不到馬吃的草.乃向他以千金收買。
數日後.水上商人告訴他說.『有大